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贝尼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各70例.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d,而联合用药组给予厄贝沙坦75mg/d+贝尼地平4mg/d,均为晨起口服1次,连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2.074).联合用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 4.15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贝尼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安全、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7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300 mg/d)及卡维地洛(20~40 mg/d),共24周,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以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78例患者经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后收缩压〔(130.40±13.31)vs(161.50±11.22)mm Hg,P〈0.01〕、舒张压〔(83.78±7.43)vs(100.10±5.52)mm Hg,P〈0.01)〕均显著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质量指数〔(131.46±11.33)vs(155.58±14.26)g/m2〕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3例患者治疗早期出现轻微头晕乏力,1例伴恶心,均于治疗4周后症状消失;无低血压、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患者 5 0例 ,给予口服厄贝沙坦 15 0mg ,每天 1次 ,治疗 6周后观察疗效。对其中 2 1例伴左心室肥厚者给予连续服药半年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有否改变。结果 :5 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 6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合并左心室肥厚的 2 1例患者治疗半年后 ,室间隔厚度 (IVST)、左房内径 (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显著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左心室肥厚病人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苯那普利片10 mg/d,治疗组予以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d.连续服用治疗6个月,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腔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心脏功能以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及左心室舒张末期腔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提高(P<0.05).2组病人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及苯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病人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但厄贝沙坦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亚辉  王挺  彭建 《四川医学》2008,29(12):1624-162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EH伴LV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5rag/d,3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150mg/d加非洛地平5mg/d,30例),治疗2周时若血压仍〉160/95mmHg(1mmHg≈0.133kPa),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患者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HR及超声心动图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1%(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LVPWT、IVST、LVDd及LVM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每天1次,治疗32周,分别测量血压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结果:治疗后血压(SBP/DBP)、LVDd、IVST、LVPWT、LVMI均明显下降(P〈0.05),LVEF、E/A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厄贝沙坦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和逆转其左心室肥厚,而且能明显改善其左心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国产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52例EH患者予国产厄贝沙坦150~300mg/d,顿服。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EH患者24h血压、逆转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肥厚、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能降低EH患者的24h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厄贝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纳入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每次150—300mg,1次/d。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片,每次25~50mg,3次/d,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并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血压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均逆转,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整个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治疗组2.2%,对照组15.5%,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厄贝沙坦与卡托普利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而厄贝沙坦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而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原发性高血压LVH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超声心动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LVH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血压和具有逆转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对60例EH并LVH患者给予口服伊贝沙坦片150~300mg,每天1次,观察24周,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EH患者伊贝沙坦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LVMI较服药前显著减低(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确切,并可逆转LVH.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83例患者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1例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42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培哚普利4~8mg,疗程144周(3年)。于第1周和第14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检测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1)在第1周,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均明显增加(P<0.05),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左室肥厚组和无左室肥厚组比较,左室收缩功能(LVEF、FS、PER)和舒张功能(PFR、13FF)均明显降低,无左室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第144周,左室肥厚组LVEDd、IVST、LVPWT和第1周比较均明显减低,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第144周,左室肥厚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与第1周比较有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能明显减少心肌肥厚和阻抑左室重塑,随之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1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应用心率校正 Q T 离散度( Q Tcd) 测定,旨在探讨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与 Q Tcd 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体表心电图检查 Q Tcd 。结果 显示左室肥厚的患者存在一项或多项多普勒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Q Tcd 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时 Q Tcd 增大,表明高血压左室肥厚所致舒张功能不全与 Q Tcd 增大产生的机制是一致的,都是源于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型噻嗪类利尿剂吲达帕胺逆转左心室肥厚 (LVH)的效果。方法  96例高血压LVH患者 ,分别给予吲达帕胺 (A组 ,5 0例 ) 2 .5~ 5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 (B组 ,46例 ) 2 0~ 6 0mg/d持续 12个月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左室结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室间隔厚度 (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心室重量指数 (IVM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均有改善 (P <0 .0 5~ 0 .0 1) ,A组在改善LVEF方面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吲达帕胺具有与硝苯地平类似的逆转LVH作用 ,有明显改善左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光星  林云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572-1573,1587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和β-受体阻滞荆联用均可逆转左心室肥厚(LVH),观察比索洛尔和缬沙坦联合应用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室肥厚的临床效果,与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比较,效果无差异。方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加贝那普利组(A组)46例和比索洛尔加缬沙坦组(B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A组、B组治疗前后LVEF、CO、LVDd无变化(P〉0.05);AE比值、LVMI、IVST、LVPWT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和缬沙坦联合应用与和贝那普利联用一样能显著逆转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降压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16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失访8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3±6) mmHg,对照组为(129±8) mmHg,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157±12) mmHg、(156±9) mmHg]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MI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减轻,观察组的LVMI为(124±18) g/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16) 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方案和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方案均能降低患者血压,降低左室质量指数,其中以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