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用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日期尾数的奇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对家属进行常规的的用药指导等干预;研究组25例患儿及家属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全面向患儿家属讲解与手足口病相关的知识。对两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患儿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中未出现复发的患儿,复发率为0,对照组中出现5例,复发率为17.86%,对比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用科学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显著改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家长关于手足口病认知与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某幼儿园的104位家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就手足口病的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告知家长病症的传播途径、告知家长病症临床症状和告知病症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教育前后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经健康教育以后,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与临床表现、相关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知识的认知掌握程度均有了明显的提升,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症状、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认知掌握度仅为50(48.1%)、70(67.3%)、72(69.2%)、60(57.7%)和65(62.5%),而教育后分别为98(94.2%)、100(96.2%)、102(98.1%)、100(96.2%)、103(99.0%).结论 对幼儿园家长就手足口病知识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家长对病症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为幼儿园就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手足口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719例,其中随机抽取接受治疗的120例手足口患儿的家长作为对象,通过开展专业讲座形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所有家属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属对基本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其手足口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体健康教育模式在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岚县人民医院2012年5~7月收治的92例HFMD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6例。A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B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入集体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A、B两组患儿家长HMFD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结果:B组家长对HFMD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儿病情较A组患儿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集体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改变患儿家长的健康观念与行为,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井登宙 《中外医疗》2014,(17):173-174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与健康教育。方法临床纳入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对家长进行传统健康宣教,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14.29%,护理满意度97.14%,对照组并发症20.00%,护理满意度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井登宙 《中外医疗》2014,(16):181-18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应对措施与健康教育。方法临床纳入7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对家长进行传统健康宣教,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小儿高热惊厥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住院期间惊厥发生次数、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14.29%,护理满意度97.14%,对照组并发症20.00%,护理满意度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长对小儿高热惊厥知识掌握得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惊厥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者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惊厥发生率,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对1662例门诊轻症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居家隔离的护理方法教育。结果:1662例患儿的家属掌握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掌握了患儿居家隔离的护理方法。结论:做好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患儿的康复及防止疾病扩散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我院89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在住院期间需求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统计学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了解要求广泛,教育方式需求多样,需要得到支持及心理疏导。结论:正确评估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全身心地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杜慧  李萍 《实用全科医学》2009,7(7):746-747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特征。方法对诊断明确的手足口病患儿680例中的940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知晓率最高占77.66%,疱疹不会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的知晓率最低占43.62%,对手足口病的态度不惊慌的家长只占52.02%,发病后及时就诊者可达65.11%,做到与其他孩子隔离者仅52.87%,做到经常给儿童洗手的家长较多达71.28%,而定时给儿童的玩具、餐具消毒的家长较少仅25.53%。不同年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知识、态度及行为特征得分不同,25—30岁组得分最高,而35岁以上组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对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知识、态度及行为特征得分影响也较大,大学以上及大学文化程度的得分显著大于初中、高中文化程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不全面,采取的预防措施尚需改进和提高,电视宣传对对广大患儿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肖桂华  邹才琨 《吉林医学》2010,31(29):5148-5149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在居家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提高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能力和居家护理能力,总结手足口病居家护理管理经验。方法:我们对门诊前来就诊患者及社区居民进行宣教、护理指导。结果:随访手足口病居家治疗31例患儿,1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康复痊愈。结论:居家护理指导让家长认识到了患儿居家隔离护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学到的消毒隔离知识及预防措施等居家护理知识,积极参与患儿护理管理,对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接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采用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儿复发率。结果:教育组患儿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78.125,p0.01),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43名支气管哮喘家长(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并与同期应用传统健康教育的43名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使家长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秋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44-4545
目的:探讨住院哮喘患儿行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98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哮喘患儿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大幅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升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对哮喘患儿的护理能力,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永玲 《中外医疗》2012,31(23):132-13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手足口病中的效果。方法对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后教师及家长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其健康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治疾病意识,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5.
翁宝红  宣向荣 《当代医学》2011,17(6):124-12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和健康教育路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患儿和家长对哮喘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访六个月,观察组患儿哮喘复发7例,占23.1%;对照组复发17例,占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对98例HFMD患儿的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家长对本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根据家长知识缺乏程度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在出院前1天或当天再次发放问卷调查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本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焦虑情绪、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对本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家长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提高HFMD患儿家长对本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减轻家长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效果,促进疾病康复,而且也能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许谌  杨文环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44-1246
目的:通过调查310例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行为,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55例2~5岁儿童的家长和155例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8.71%,总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0.65%;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4.52%,总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5.81%。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是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最主要渠道。结论: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全面,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好,卫生宣传教育应根据儿童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8.
相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59-326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路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有计划、有顺序、完整全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路径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健康教育中,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帮助患儿家长全面、详细地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QCC)活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0),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除常规健康宣教外,通过QCC活动对患儿家长进行喂养知识、日常护理、预防感染、用药知识、常见异常问题及识别等方面进行宣教。结果:观察组家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JD〈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而一年内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尸〈0.01)。结论:采用Qcc活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徐传国 《当代医学》2016,(31):98-99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及保健策略对小儿营养不良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营养不良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患儿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对2组患儿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经过相关健康教育及保健护理后其好转率为94%,对照组患儿好转率为66%,观察组预后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相关健康知识得分为(64.33±11.44)分,观察组得分(92.57±7.96)分,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相关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7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营养不良进行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不仅能有效改善小儿不良情况,还能增加患儿家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