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主要用于短时间血管通路的保障[1],如急性肾功能损害,药物中毒,动、静脉内瘘未成熟或造动、静脉内瘘条件不好的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是维护临时有效血管通路的关键所在,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和优点。方法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穿刺,体表位置容易掌握。16例尿毒症患者采用经皮隧道植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结果695例患者穿刺置管710例次,其中645例患者穿刺成功,成功率90.8%,37例患者透析4~49d后出现感染,占透析患者总数6.4%,31例穿刺针误入右颈总动脉,占患者总数4.5%,须拔针,充分压迫止血。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血管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尤其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前的初期血液透析阶段,也适用于危重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时可以采用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解决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3.
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前提之一,对于短时急诊血液透析以及需维持血液透析但尚未建立动静脉内瘘等长期血管通路的患者,通常以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1、2],目前大部分医师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其有效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已得到公认[2].虽然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临时血管通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其穿刺置管方法以及导管的护理仍然值得改进,我院对100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获得满意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但是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通常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透析的血管通路:①急诊血液透析,如急性肺水肿、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药物、毒物中毒需紧急采取透析治疗的.②临时性血液净化治疗如急性肾衰、血液灌流等.③动静脉内瘘未成熟而需要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或动静脉内瘘堵塞的患者.④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带涤纶套的深静脉导管.我透析室自2002年以来为132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通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血管通路的第一选择,但在内瘘成熟前或长期透析患者的瘘管血流量不足时,以及在急性肾衰、中毒抢救等其他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需要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最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经皮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应该专管专用,透析期间不要用导管输液、采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延长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理想又方便的血管通路,常作为透析的首选通路。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扩张,管壁肥厚即“成熟”,原则上需等待4周~8周,这段时间内,尿毒症患者主要靠单针双腔临时中心静脉置管或直接动脉穿刺来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透析治疗。但对于经济较困难无法承受中心静脉导管费用、动脉直接穿刺难以成功的患者,且已行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的透析患者,我们采用术后7d~14d使用离吻合口较远的肘部静脉做血液透析引血通路来提前使用获得了成功,未对内瘘成熟造成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马春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13-3013
<正>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患者或尿毒症患者周围血管条件差或不能适应动-静脉内瘘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患者,为了保证透析效果,我院均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行血液透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08-2010年52例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作为临时血液透析主要血管通路的患者进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疗法的血管通路一般采用动静脉内瘘的方法,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应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通路,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开机透析,为抢救患者宝贵的时间,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2002年3月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置入双腔导管建立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通路是指血液从人体的血管引出至透析器,进行透析后再回到体内的通道。过去由于医疗条件及患者原因,对于尿毒症患者只能在直接动静脉穿刺的血管通路下行血液透析,使患者的血管损伤大,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血流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近几年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动静脉直接穿刺术、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过渡到动静脉内瘘术以及发展到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术,适应各种血管条件的患者。血管通路最常见的是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临时性血管通路多为急诊血液透析或过渡到永久性血管通路时用,永久性血管通路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所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有直接动静脉穿刺及临时性的深静脉置管,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指动静脉内瘘和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临时性深静脉置管一般选择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两种。现将血管通路技术在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血液透析建立血管通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总结198例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检测其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以50例同期应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病例为对照,比较其透析效果。 结果: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194例,成功率为97.9%。与置管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为血肿6例(3.0%),感染11例(5.6%),血栓栓塞23例(11.6%)。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充分(>190 mL•min-1),透析后BUN均下降45%以上,透析前后的BUN、URR、Kt/V等检测值与动静脉内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静脉穿刺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聂翠芝 《吉林医学》2013,34(23):4803-4804
目的:旨在通过采用内瘘针行股静脉直接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方法:25例8 686次血透患者均采用日本NIPRO公司产的内瘘针行股静脉直接穿刺,透析结束后拔出内瘘针按压15~30 min。观察这种血管通路的成功率、血流量、并发症、清除率和成本费用等。结果:股静脉穿刺操作简单迅速,流量可达200~300 ml/min,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成功率达97.8%,清除率高于动脉穿刺、与中心静脉置管和内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具有成本低、安全简单的优点。结论:股静脉直接穿刺是除动静脉内瘘外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轶  金家贵  沈富兵 《中外医疗》2010,29(3):181-181
血液净化需要体外血液循环,建立合适的血液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和急性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早期临床上常采用的直接浅表动、静脉穿刺常因血流量不足或穿刺困难导致透析不充分或透析失败。由于血液通路难以建立,插入深静脉导管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而目前双腔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液净化的临时血液通路已被广泛应用。那么,选择哪一部位作为最佳的深静脉血透通路成为了长期以来临床医生讨论的重点。就这一问题,笔者参考近年相关文献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安全、简便、快捷的血液通路.方法 对103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对其成功率、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1例置管失败(成功率99%);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8.7%).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价格比人造血管便宜.透析效果好,是目前临床紧急透析最常用的,是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主要适用于急性肾衰、慢性肾衰、内瘘成熟前、食物和药物中毒等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进行正常的血液透析必须有一个血液通路,把患者血液与透析器连接起来。因此,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血管通路分临时血管通路和永久血管通路两种:临时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置管;永久血管通路主要是动、静脉内瘘,部分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选择移植血管或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现将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5.
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充分透析的关键,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动静脉内瘘和深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又包括锁骨下置管、颈内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因此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做好置管部位的护理工作,对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3次,每次4 h,透析过程中常规每小时测血压一次,危重患者随时测量,而患者衣服袖口较紧,影响护士进行穿刺操作和测量血压,增加了工作量,更影响内瘘的维护,尤其对置管患者操作时暴露身体部位较多,产生诸多不便,为此我们对患者的透析服装进行了改良,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兰世英 《吉林医学》2012,33(16):3555-3556
<正>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1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虽然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好的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血管通路,但在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或未建立内瘘的紧急情况下,采用深静脉置管(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却是一种必要的过度方法。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往往给患者造成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有的甚至因此而拒绝治疗。舒适护理是指通  相似文献   

17.
临床将动脉与浅部静脉通过手术吻合,称之为动静脉内瘘手术。内瘘流的动脉血静脉化,血流量充分,且易于穿刺和观察,因此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在我院现行维持性血透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0~65岁。38例中,发生内瘘闭塞8例,其中手术引起3例、低血压引起2例、糖尿病引起1例、原因不明2例。2护理2.1内瘘术前准备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诱导透析到规律透析之前这一阶段,多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如足背动脉穿刺、股静脉插管及锁骨下静脉插管等。此时应避免在准备造瘘侧肢体行动脉穿刺,以免引起血…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保证,目前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直接动静脉穿刺和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和长期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人工血管和带隧道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方便、相对安全、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包括临时性和永久性两种.临时性深静脉置管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衰的患者、药物过量或中毒需透析或灌流的患者、需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的患者、以及终末期肾病需透析但无成熟血管通路者、等待动静脉内瘘手术成熟期间进行透析者.永久性深静脉置管对于不易建立动静脉内瘘者,使用带套袖的静脉导管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通路应用现状,探讨影响通路更换的因素。方法统计2010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笔者区院1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路更换次数,分析影响更换次数的因素。结果 124例患者透析开始年龄25~87岁不等,平均年龄63.6±16.1岁;透析病程2~120个月不等,平均病程27.4±30.3个月;更换次数共159次,平均1.3次;使用通路279条,长期通路162条,以自体内瘘最多(66.7%)。24个月内新建的长期通路中,中心静脉置管比例有增加的趋势。统计分析显示,患者透析龄与更换次数相关,透析龄超过24个月的患者更换次数>1的机会明显增加(P<0.0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一直是使用最多的长期透析通路,但近期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有上升趋势;透析龄是影响透析通路更换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