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60Co源一次性照射剂量与大鼠放射性溃疡程度的关系,观察黑绛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60 Gy、40 Gy照射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6只。60Co源一次性照射右后腿,记录溃疡出现时间、程度。60 Gy、40 Gy照射组再分别分为模型组、黑绛丹治疗组和利凡诺治疗组3个亚组,每组各10只;溃疡形成后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溃疡发生率、病理改变、愈合率及愈合时间,观察期为90天。结果 与40 Gy照射组比较,60 Gy照射组大鼠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溃疡出现时间早(P<0.05)。同一剂量组中,黑绛丹组皮肤溃疡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利凡诺组(P<0.05);在40 Gy组中,与利凡诺组比较,黑绛丹组溃疡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0 Gy黑绛丹组溃疡治愈率明显高于60 Gy黑绛丹组(P<0.05)。病理观察证实黑绛丹对放射损伤局部上皮细胞有增殖、修复的作用。结论 随放射剂量增加,放射性皮肤溃疡的出现时间提早,且溃疡程度加重。黑绛丹可有效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对低放射剂量大鼠溃疡模型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黑绛丹治疗60Co射线照射致大鼠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黑绛丹对大鼠Ⅳ度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创面组织形态学和胶原变化的影响. 方法 60Co射线6 000cGy一次照射雌性Wistar大鼠,建立Ⅳ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将48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创面分别外敷黑绛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外用溶液、Trolox治疗液、生理盐水,另设空白组12只,予生理盐水外敷创面,各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1天.分别于第1、6、11、16、21天测量各组大鼠创面面积,并在第11、21天创面组织取材并进行HE染色、维多利亚蓝十丽春红S双重组合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及胶原变化.结果 第6、11、16、21天,黑绛丹组和rhEGF组大鼠创面面积均小于模型组(P<0.05);黑绛丹组创面面积小于Trolox组(P<0.05),但大于rhEGF组(P<0.05).治疗21天后黑绛丹组大鼠创面组织炎症细胞少于模型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较模型组增多.结论 黑绛丹能加速大鼠Ⅳ度放射性皮炎创面的愈合,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促进弹力纤维和胶原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对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108例肿瘤放疗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使用胸腺五肽外涂患处,1日3次,共计10mg,观察10天。结果所有患者在使用胸腺五肽后病情均出现好转,用药3天后起效,在用药7天后症状基本消失,取得良好疗效。结论胸腺五肽能够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放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黑绛丹治疗放射性皮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大鼠采用60Co源局部照射建立大鼠Ⅳ度放射性皮炎动物模型,将48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黑绛丹组、对照1组、对照2组、模型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外敷黑绛丹溶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水溶维生素E、生理盐水1 ml,每日1次,连续给药10天。另设空白组12只,予生理盐水外敷模型组大鼠同样部位。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创面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并检测各组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即死亡相关因子(Fas)、死亡相关因子配体(Fas L)、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抗癌基因p53(p53)、细胞色素C(Cyto-C)、凋亡诱导因子(AI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细胞核染色质浓聚,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凋亡细胞改变;黑绛丹组和对照1组细胞线粒体结构正常,见胶原纤维,桥粒丰富;对照2组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粗面内质网扩张。与模型组比较,黑绛丹组创面组织Fas、Bax、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yto-C及AIF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1组比较,黑绛丹组Fas、Caspase-8 p53、Caspase-3、Bcl-2、Cyto-C、Bax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2组比较,黑绛丹组Caspase-8、Bax、Caspase-9、Cyto-C、AIF表达降低,Bcl-2、Fas L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黑绛丹可通过抑制局部创面组织细胞凋亡、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大鼠放射性皮炎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90锶敷贴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放射性90锶敷贴治疗369例624处皮肤瘢痕疙瘩,每次照射剂量20~25Gy,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总疗程吸收剂量为200~250Gy。1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如未愈再次治疗,一般3个疗程后痊愈,最多4个疗程。结果:369例皮肤瘢痕疙瘩有624处病灶,其中治愈564处,治愈率90.4%(564/624),好转60处,好转率9.6%(60/624)。相关分析显示,治愈率、好转率与疗程呈正相关(r=0.9334,P〈0.05)。结论:放射性90锶敷贴治疗皮肤瘢痕疙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此文针对近年来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机制及中西医防治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尚缺乏标准化方案,一些新的现代医学方法仍处在实验研究阶段,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中医学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辨证论治、标本兼治,取得良好效果。因此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一定的效果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中西医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综合比较了中西医各自在治疗方面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常见问题,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展方向,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膏治疗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实验组使用凉血解毒膏均匀外涂皮损部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喷雾金因肽治疗。观察局部皮损情况及疼痛瘙痒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70.0%,对照组显效率为4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天疼痛消失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12h瘙痒消失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膏能有效治疗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并能快速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所致的疼痛、瘙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CKI)对头颈肿瘤(HNC)患者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患有头颈肿瘤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接受放疗或放化疗联合CKI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度。次要疗效指标为生命质量及实体瘤疗效。使用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4.0版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2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恶化程度比对照组轻,疲劳、疼痛、便秘、经济困难及总体症状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I能减少头颈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药膏外敷治疗颈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部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不敷任何药物,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为呋喃西林对照组,使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c组为白药膏治疗组,根据皮肤损伤大小外敷白药膏,每日1次,十日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白药膏治疗组患者皮肤疼痛减轻,渗出液减少或无渗出液,创面基本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感染。A组总有效率为46.7%,B组总有效率为73.3%,C组总有效率为93.3%,白药膏治疗组与呋喃西林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临床疗效明显更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药膏外敷具有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防脱皮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放射性皮肤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手段。方法对22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与硝酸银软膏(欣纳星)联合治疗,结合对创面进行正确换药,以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瘢痕形成。结果 22例患者均在7~10 d内达到继续放射治疗的效果,直至将放疗计划完成后出院。结论应用rhEGF凝胶与欣纳星联合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愈合时间短,无瘢痕形成,且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及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草如意金黄组方外用治疗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I、II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紫草如意金黄组方治疗;对照组运用喜疗妥治疗,15天后比较2组患者放射皮肤损伤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紫草如意金黄组方可明显缩短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紫虎防射油治疗放射性皮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虎防射油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的疗效.方法116例鼻咽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均行根治性放疗,放疗中,实验组应用紫虎防射油外涂射野皮肤,对照组应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射野皮肤.结果皮肤的急性放射性损伤,实验组为17.24%(10/58),对照组为55.17%(32/58);损伤出现时放射剂量,实验组为(47.800±6.697)Gy,对照组为(43.625±8.261)Gy,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皮肤损伤出现例数却少于B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皮肤损伤病例中,A组皮肤Ⅰ级、Ⅱ级的放射损伤例数均少于B组,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放疗结束后,局部病灶残留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紫虎防射油能减轻皮肤急性放射性损伤,提高正常组织皮肤放射耐受性,但不降低放疗对肿瘤病灶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矾冰液湿敷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所致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分别用矾冰液、康复新液浸湿的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56例用硫酸庆大霉素涂创面后再用矾冰液浸湿的敷料覆盖,两组均无菌包扎.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皮损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治疗后疼痛程度计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为85.71%.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矾冰液湿敷治疗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在缩短皮损愈合时间、促进损伤皮肤愈合、降低损伤皮肤疼痛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盏花流浸膏对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金盏花组、三乙醇胺组、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照射,总照射剂量为5 000 cGy/20F,造成大白鼠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每日于损伤部位涂药2次,评价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金盏花组和三乙醇胺组射野内皮肤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早期三乙醇胺组皮肤放疗不良反应小于金盏花组,最终评价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盏花流浸膏可明显减轻大鼠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并促进其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放射医学的发展,放射性皮肤损伤逐渐成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约85%的肿瘤放疗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轻则疼痛、刺痒、红斑,重则水肿、溃疡、出血、坏死,部分患者甚至因此中断放疗,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中医学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为火热毒邪侵害人体所致皮肉腐烂,属烧伤学范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火毒丹"治疗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火毒丹"治疗,作为治疗组;西药阿昔洛韦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1个~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疗效比西药好,而且简、便、验.  相似文献   

18.
凉血解毒膏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人.中药组在第一次放射治疗时给予凉血解毒膏涂抹局部;对照组只做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结果: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总发生率对照组为100%,中药组为84%(P<0.05),I级放射反应对照组为38%(19/50)...  相似文献   

19.
雷丽  王艳  殷玉杰 《光明中医》2021,36(3):386-388
目的 探讨中药紫白黄芪膏防治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接受乳腺或胸部放射治疗的患者76例分为紫白黄芪膏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2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时间、皮肤损伤分级、皮肤损伤痊愈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出现放射性皮炎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出现放射性皮炎时的分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20.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放疗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受照部位正常皮肤的放射性损伤,这是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放射野区域内局部皮肤的发红、干性脱屑,继而出现渗出、水疱及不同程度的上皮剥落甚至溃疡.患者均感明显的灼痛,严重者需中断治疗,往往会影响疗效和生存质量.我科以中药外用对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