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亚平  乔丽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76-4977
目的:探讨心肌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测定160例AMI发作2 h~10 h患者的血浆Myo、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并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AMI组发病早期血浆My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yo在AMI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K-Mb/CK比值诊断AMI的价值。方法检测6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分析AMI后第1个24h内每6小时CK-Mb/CK比值;AMI6h内CK-Mb/CK〉10%,Myo,cTnI阳性率比较。结果AMI第一个6h内CK-Mb/CK显著高于之后的数小时,Myo,CK-Mb/CK〉10%及cTnI三者阳性率间无差别。结论CK-Mb/CK为一项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AMI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胸痛患者联合检测cTn-I、CK-MBmass和Myo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爱平 《浙江医学》2003,25(1):13-15
目的:了解急性胸痛患者胸痛发作初期时血液中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mass)和肌红蛋白(Myo)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于患者胸痛发生的1-2h、3-4h、5-6h,分别采血,用荧光免疫干片法同时定量检测cTn-I、CK-MBmass、Myo值。结果:42例急性胸痛患者最终确诊为AM125例,其3-4h、5-6hcTn-I、CK-MBmass和Myo的测定值较非AMI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AMI患者3-4h、5-6h、cTn-I的阳性率较非AMI患者 显著升高(P<0.01),1-2h 、3-4h、5-6h CK-MBmass和Myo的阳性率均较非AMI患者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用荧光免疫干片法联合检测急性胸痛患者血中cTn-I、CK-MBmass、Myo浓度快速、简便、所得结果特异、敏感、稳定,有助于快速诊断AMI,为临床及时有效治疗AMI、降低死亡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3项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AMI)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A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3h、6h、9h、12h采用快速免疫层析法检测全血CTnI、CK-MB、Myo。结果CTnI在3h、6h、9h、12h时阳性率分别为3.3%、80.0%、93.3%、100%。CK-MB在3h、6h、9h、12h时阳性率分别为13.3%、86.6%、96.6%、100%。Myo在3h、6h、9h、12h时阳性率分别为76.6%、93.3%、96.6%、80.0%。3项联合检测3h、6h、9h、12h时阳性率分别为76.6%、93.3%、96.6%、100%,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3项联合检测是诊断早期AMI的敏感特异性指标,且视发病时间的长短,个项也会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5.
王华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6,(29):4114-4115
目的:探讨联合检验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48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到我院健康体检者48例为参照组,对比2组受检人员血清肌红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 Myo、hs-CRP、CTnI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可根据血清肌红蛋白(Myo)、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肌蛋白I (CTnI)这三项指标早期检测AM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了MicroRNA-133(miR-133)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35例。在心肌梗死症状发作后的不同时间段:AMI患者人院时(T0:5.24h±1.38h),AMI发病24h(T24),AMI后第7天采血液样本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对血浆中miR-13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miR-133的表达水平在AMI患者人院时、24h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第7天时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AMI患者入院时血浆miR-133表达水平已经达到峰值,发病24h时明显下降且于第7天降至正常水平。AMI早期血浆miR-133与cTnI显示了相同的升高趋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13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1D与T24时分别为0.802、0.753(所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miR-133在AMI早期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且拥有较之肌钙蛋白酶I(cTnI)更早的时间窗。血浆miR-133在诊断AMI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这提示其可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朱映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48-48
目的探讨cTnI、Myo、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监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Myo、CK—MB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cTnI、Myo、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Myo、CK—MB各心肌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各不相同,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测定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3h和24h血中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的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肌钙蛋白T在3h内阳性率显著低于肌红蛋白(P〈0.05);24h阳性率达100%。结论:肌钙蛋白T是诊断AMI最佳的指标,同时联合检测肌红蛋白,可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的可靠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血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诊胸痛患者中早期区分急性心肌梗死(AMJ)患者与疑似患者的能力的价值,比较H—FABP与临床现有心肌损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5例早期人院、胸痛症状发生6h以内患者,快速检测患者发病0~3h、3~6h血清H—FABP,并与常规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FABP在0~3h及3。6h时段诊断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l和CK—MB,特异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诊断准确性显著高于cTnl、CK—MB。结论H—FABP在AMI发生6h内较cTnl和CK—MB更具诊断价值,用于胸痛症状人群中AM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cTnI和CK-MB质量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 mas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仪器公司Access型全自动免疫系统、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在不同时间定量测定5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cTnI浓度和CK-MB质量。结果AMI组血浆cTnI浓度和CK-MB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cTnI出现时间(3-6h)早于CK-MB质量(3-8h),达峰时间(18-24h)晚且短于CK-MB质量(9-36h),恢复时间(7-18d)晚且长于CK-MB质量(2-4d)。结论cTnI和CK-MB质量对AMI的诊断时间和疗效评价时间存在差异,故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更宽的诊断时间窗,能更准确地诊断AMI。  相似文献   

11.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集107例患者发病后2,4、8h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在1h内定量测定cTnI、Myo、CK—MB;同时检测30例正常对照。结果在发病后2h,只有Myo的含量升高,敏感性达到47.06%,特异性58.33%;发病后4h,Myo、cTnI和CK—MB的敏感性分别为88.23%、45.10%和52.94%,特异性分别为71.11%、81.48%、82.61%;发病后8h,Myo、cTnI、CK—MB的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分别为88.24%、96.08%、90.19%,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TnI、Myo、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连续采血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率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床边快速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联合检测对急诊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度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衰诊断仪,对急诊的260例急性胸痛患者,采静脉血床边动态测定cTnI、Myo和CK-MB含量,并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变化,对患者进行缺血风险评价,并随访cTnI阳性患者病死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60例急性胸痛病例,首次危险分层高危组47例,中低危组213例,就诊后0h时点两组间cTnI和CK-MB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yo含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基于心脏标志物变化的二次危险分层,确诊为AMI者106例,非AMI者154例。Myo、CK-MB、cTnI及三项联合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胸痛发作后0~4h时间段分别是49.5%、60.0%;27.2%、92.6%;28.2%、100.0%;35.0%、84.2%;在4~8h时间段分别是70.7%、42.9%;68.3%、82.9%;75.6%、94.3%;71.5%、73.4%;在12h后分别是96.3%、36.7%;96.3%、73.3%;96.3%、86.7%;96.3%、65.6%。在短期随访期间(平均为28.5d),cTnI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2.6%(13/103)和3.0%(4/134),P〈0.005。结论床边快速cTnI、Myo和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缺血性胸痛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急性胸痛危险度分层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同时选取6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hs—CRP、cTnI、Myo及CK—M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61、10.25、14.19、4.35,P〈0.01或P〈0.05)。AMI患者的血清hs—CRP的敏感性较cTnI、Myo及CK—MB高,其中cTnI的特异性为最高。AMI患者2、4、8h血清hs—CRP、cTnI及CK—MB逐渐升高,而Myo于4h左右达到最高峰后逐渐降低。结论血清hs—CRP、cTnI、Myo及CK—MB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 Tn I、Myo、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镇平县中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AMI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AMI组患者2、4、8 h血清hs-CRP、CK-MB、c Tnl、CK-MB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8 h的各指标检测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hs-CRP、CK-MB、c Tnl水平在2、4、8 h内逐渐升高,Myo在4 h上升至最高值后逐渐下降。AMI组患者8 h血清hs-CRP、CK-MB、c Tnl、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 Tn I、Myo、CK-MB等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判断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郝谦  吴慧琴  杨捍卫 《西部医学》2018,30(9):1356-136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RNA 21(miR 2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及短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AMI患者62例(AMI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AMI组于急性胸痛发作6h以内、12h、24h、7d、14d采集静脉血,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 PCR)检测血浆miR 21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随访6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AMI组患者入院6h以内cTnT水平及血浆miR 21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血浆miR 21水平在入院6h内开始增高,12h达到高峰,24h、7d、14d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cTnT在入院6h内开始增高,24h达到高峰,7d、14d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③入院6h以内和入院12h血浆miR 2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95%CI:0893~0984,P=0000)和0956(95%CI:0918~0994,P=0000);入院6h以内和入院12h血浆cTnT的AUC分别为0964(95%CI:0932~0996,P=0000)和0979(95%CI:0956~1000,P=0000)。④随访6个月后,发生MACE的患者在入院6h、12h、24h、7d、14d血浆miR 21相对表达水平与未发生MACE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检测miR 21水平对AM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并不优于cTnT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并且准确的判定心肌梗塞损伤的程度,是为临床提供有效治疗,降低死亡,后期监测及预后判断的关键,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TnT,CK—MBmass,Myo为临床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数据,我室采用(EcLIA)法测定CTnT,CK—MBmass,Myo及对30例AMI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心肌酶学(CK,CK—MB,活性,HBD,LDH,AST,LDH同工酶)进行测定,分别对AMI患者胸痛发生3—6小时,8—16小时,20—24小时,36—48小时,72小时及7天,共6个时段进行测定。结果AMI发病早期3—6hcTnT,CK—MBmass,Myo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80%,83%,较之心肌酶学高。AMI患者CTnT,CK—MBmass,Mvo在发病早期(3—6h)都有显著增高,而Myo升高更早,发病后2h即可增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在8—16h达到高峰,在72小时后逐渐回到正常,而CTnt7天后仍可以高于正常。但CK—MBmass,已接近正常。EcLIA测CTnT,CK—MBmass,Myo在AMI在早期诊断中与心肌酶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9分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CTnT在AMI患者中阳性检出率具有心肌特异性。CK—MBmass,Myo,诊断心肌损伤时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由于CTnT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窗口时间长(可达2—3周)等特点,所以,在早期诊断AMI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AMI上,CTnT是最佳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秦娟  何雅军 《广东医学》2012,33(16):2415-2417
目的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及不同标志物试验组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效能,探索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在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急诊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即抽血,定量测定每例患者血浆中的心脏标志物即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浓度。根据WHO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AMI患者和非AMI患者,然后绘制3种心脏标志物的ROC曲线。通过ROC曲线来确定3种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最佳截断点(Cut-off值),设计出3种诊断AMI的试验组合(CTnT+Myo、CTnT+NT-proBNP、CTnT+NT-proBNP+Myo),并对各标志物及各试验组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3种标志物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AUCCTnT=0.853、AUCMyo=0.752、AUCNT-proBNP=0.811;CTnT、Myo、NT-proBNP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为0.793、0.721、0.767,特异度分别为0.961、0.679、0.80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901、0.694、0.793。CTnT+Myo、CTnT+NT-proBNP、CTnT+NT-proB-NP+Myo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为0.954、0.954、0.954,特异度分别为0.782、0.936、0.78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843、0.942、0.843。在3种心脏标志物以及3组试验组合中,"CTnT+NT-proBNP"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NT-proBNP对诊断AM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在AMI的早期诊断中,组合"CTnT+NT-proBNP"表现出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优于传统常用的心脏标志物组合"CTnT+Myo"。组合"CTnT+NT-proBNP"将为临床诊断AMI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立波 《中外医疗》2011,30(27):53+55-53,55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对急性胸痛(1~5h)入院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分时间段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自身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I患者的血浆bnp浓度高于对照组,随着入院时间的变化,bnp也随着变化.结论 血浆bnp的检测有望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血中microRNA-1(miR-1)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AMI患者28例和同期住院患者26例(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发作后的不同时间段:AMI患者入院时(T0)、8 h(T8)、12 h(T12)、24 h(T24)、7 d、14 d,采血液样本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对全血中miR-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AMI不同时间血浆心肌肌钙蛋白的水平。结果:AMI患者全血中miR-1的表达水平在T0、T8、T12、T24、7 d时间段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AMI后第14天时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提示miR-1的ROC曲线下面积在T0、T8、T12、T24、7 d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31、0.828、0.835、0.774(P〈0.01)。结论:全血中miR-1可能作为早期诊断AMI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绞痛的鉴别诊断效率。方法AMI组92例,心绞痛组96例。TnI和Myo测定用化学发光法,CK、CKMB、AST、LDH、HBDH用酶动力连续监测法,hs-CRP用增强胶乳免疫浊度法。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和敏感度、特异性等评价指标。结果AMI发生<6 h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Myo 0.92、TnI 0.92、CK 0.81、CKMB 0.81、AST0.78h、s-CRP 0.73、LDH 0.70、HBDH 0.65;AMI发生>6 h依次为TnI 0.93、AST 0.86、CKMB0.84、CK 0.80、Myo 0.76、HBDH 0.72、LDH 0.70h、s-CRP 0.56;AMI发生<6 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TnI 0.87和0.90、Myo 0.96和0.78、CK 0.83和0.67、CKMB 0.65和0.82、AST 0.69和0.77、LDH 0.64和0.73、HBDH 0.71和0.65、hs-CRP 0.64和0.82。阳性似然比最高为TnI 8.8,阴性似然比最低为Myo 0.05。结论诊断AMI效率较高的项目依次为TnI、Myo、CKMB、CK,Myo在AMI发作6 h以后的诊断效率降低,AST、LDH、HBDH仍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