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蛋白-DNA复合体,保护染色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核蛋白反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端粒酶介导的端粒延长作为细胞中端粒缩短的主要补偿机制,对正常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延长分裂代数起着重要作用。分化良好并具有肝脏正常合成代谢功能的永生化肝细胞在生物医学研究,尤其是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以及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12有关端粒、端粒酶和肝细胞永生化的文章,检索词“telomere,telomerase,hepatocyte,immortaliz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端粒、端粒酶、永生化、肝细胞”,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文献。②有关端粒、端粒酶与肝细胞永生化相关性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有关端粒、端粒酶与肝细胞永生化相关性的文献,查找全文,从中选取14篇作为主要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将所选文献资料按照以下顺序归纳总结:①端粒的结构和功能:端粒是指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富含G的DNA重复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所构成的一种蛋白-DNA复合体,它既可保护染色体不受核酸酶的破坏,又避免了因DNA粘性末端的裸露而发生的染色体融合。②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DNA聚合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端粒DNA缩短,使细胞克服危机期,成为永生化细胞。③端粒、端粒酶在肝细胞永生化:将端粒酶基因转染正常的人体细胞能使一部分细胞的寿命延长,这一技术目前已成功用于延缓组织工程细胞的衰老。结论:端粒酶的活化和端粒长度的维持与肝细胞永生化密切相关,端粒酶介导的永生化肝细胞为生物人工肝脏、肝细胞移植等临床治疗提供了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欣  唐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185-187
目的: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它能以自身内源性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并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上,稳定染色体,阻止细胞分裂衰亡。端粒酶的激活是肿瘤获得无限生长能力的关键步骤,是众多肿瘤发展所必需的:对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预防及为保存前列腺器官功能的早期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3—12相关端粒酶的文章,检索词“telomerase,prostate neoplas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3—12相关端粒酶的文章,检索词“端粒酶;前列腺肿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端粒酶的结构功能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文献。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Meta分析类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篇有关端粒酶结构功能的文献,10篇有关端粒酶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文献。查找全文。资料综合:将所选资料按照以下顺序归纳总结:①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②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③端粒酶在前列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的永生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和以端粒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为前列腺癌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实验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它能以自身内源性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并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上,稳定染色体,阻止细胞分裂衰亡。端粒酶的激活是肿瘤获得无限生长能力的关键步骤,是众多肿瘤发展所必需的。对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预防及为保存前列腺器官功能的早期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3-12相关端粒酶的文章,检索词“telomerase,prostateneoplasm,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0-01/2003-12相关端粒酶的文章,检索词“端粒酶;前列腺肿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端粒酶的结构功能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文献。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篇有关端粒酶结构功能的文献,10篇有关端粒酶与前列腺癌相关性的文献。查找全文。资料综合:将所选资料按照以下顺序归纳总结:①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②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③端粒酶在前列腺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的永生化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和以端粒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为前列腺癌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实验学价  相似文献   

4.
1概述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蛋白质结构,其作用是保护和稳定染色体末端。研究提示,端粒DNA的长度与细胞的寿命,或细胞癌化密切相关。端粒酶为一种核糖蛋白酶,端粒的合成是以一段RNA为模板,端粒酶通过反转录过程合成端粒片断并使其连结于染色体的端粒末端犤1犦。端粒酶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如单细胞生物是如何处理“复制末端问题”。癌细胞的永生化是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自从1989年Morin首次在人的癌细胞中发现端粒酶以来,肿瘤细胞永生化的“端粒-…  相似文献   

5.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串联重复DNA序列和端粒蛋白的复合体,具有独特的帽状结构,能保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是细胞生存期限的关键调控因子。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特殊的逆转录酶,其主要功能是添加端粒序列,在端粒长度的调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特异的帽状DNA重复序列,随体细胞的分裂而缩短,并导致细胞死亡。端粒酶是有RNA成分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它在活化后可合成端粒重复序列以弥补由于“末端复制”难题引起的端粒丢失,使细胞越过“分裂钟”而永生化或发生肿瘤,对端粒酶调控的研究可发现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端粒和端粒酶的检测方法已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7.
端粒酶及其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结构,端粒酶是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的反转录DNA合成酶。大量研究表明,端粒及端粒酶与正常细胞调控及恶性肿瘤形成机制密切相关。端粒酶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价值。1端粒、端粒酶结构及功能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6个核昔酸(TTAGGG)重复排列数次形成的所谓染色体帽结构,能防止染色体之间的粘连、丢失,保证染色体的稳定性。大多数染色体的端粒随细胞的分裂而逐渐缩短当达到使染色体完整性丧失的临界点时,细胞则增殖停止而死亡。说明端粒的缩短能控制体细胞的生长平衡。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  相似文献   

8.
肿瘤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顽症,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突变失活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分子基础,肿瘤细胞症得无限增殖的特性-永生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检作用,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为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延长端粒的一种RNA依赖性DNA聚合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为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  相似文献   

9.
端粒、端粒酶与干细胞密切相关,在维持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中起重要作用。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和特异结合蛋白的复合体,富含鸟嘌呤,具有保护染色体的作用,端粒长度反映细胞的复制史及复制潜能。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包括:端粒结合蛋白、端粒帽蛋白、端粒酶及DNA复制酶等,其中端粒酶是最主要的因素。端粒酶位于端粒末端,作用是合成端粒DNA序列,以抵消或延缓端粒随细胞分裂的不断缩短。端粒酶活性的丧失及其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是造成干细胞体外复制和扩增受限的主要原因。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的兴起,体外定向诱导干细胞分化为各种所需组织细胞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因此诱导和增加端粒酶的活性,维持干细胞分化、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延长干细胞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肿瘤及肿瘤细胞系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对于永生性肿瘤细胞生长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而正常体细胞大多未检出端粒酶活性 ,仅胚胎细胞、男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和活化淋巴细胞中有表达。因此 ,分析和研究端粒酶活性 ,对于癌变的诊断、作为癌症化疗策略的抗端粒酶药物的潜在作用 ,都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 [1 ,2 ] 。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 (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 DNA-蛋白质结构 ,端粒 DNA内含有大量的 5′TTAGGG3′重复序列 ,在体外形成发夹样折叠的 2级结构 ,为染色体末端提供了一个保护性的“帽子”,对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为从事骨形态发生蛋白各项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主要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04—12CNKI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限定的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检索1990—01/2004—12Medline数据库的文献,检索词为“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限定文章语言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研究有关的文献查找全文一排除重复性的研究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63篇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22篇与本文综述内容有关,排除41篇。 资料综合:①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细胞学机制可分为4个时期:趋化期、分化期、骨质形成期、骨质再建期。②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所构成的释放系统: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载体材料的复合使用,既能保留载体材料原有的骨传导作用又加入了诱导骨生成的因子,还能通过建立一个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缓慢释放系统,使其能在植入部位缓慢释放而持续发挥作用,进一步增强骨诱导能力。③目前值得研究的一些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分类:包括胶原材料、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脱钙骨基质、合成聚合物材料、基因载体。④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的实验: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可以促进骨缺损或骨不连的愈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亦能刺激脊柱融合、缩短脊柱融合的时间及改善融合植骨块的生物力学特征:对软骨组织的形成、生长和损伤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结论:正确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载体材料的关系,可以更有效的发挥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干细胞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开辟了临床多种疾病治疗的新思路。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对皮肤干细胞的研究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对其生物特性和临床应用还须进一步深入完善,因此有必要对近期国内外有关皮肤干细胞的研究做一较全面的综述。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5—04有关皮肤干细胞的生物性状和临床应用的文章,检索词“epidermal stem cell,keratinoeyte stem cell,biological character,clinical us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6—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皮肤干细胞、表皮干细胞,生物性状,应用”,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皮肤干细胞的生物性状的研究。②有关皮肤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2篇有关皮肤于细胞的生物性状及临床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7篇符合研究要求。 资料综合:①国内皮肤干细胞生物性状与临床应用研究:有研究利用干细胞的特性创建了原位干细胞培植技术(也称烧伤混润暴露疗法),取得良好效果。②国外皮肤干细胞生物性状与临床应用研究:迄今,研究发现皮肤中有3种干细胞,在体外通过几种方法可以培养增殖;虽未发现特异性标记物,但还是可通过几种细胞表面标记物确定。③皮肤干细胞研究及应用展望:利用干细胞的生物性状及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及皮肤组织工程技术等方法来开辟临床多种疾病治疗的新策略。 结论:利用培养技术及多种细胞表面标记物。已能体外培养出皮肤干细胞,利用它强大的自我更新、自我增殖能力以及多种生物?  相似文献   

13.
肌电测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149-151
目的:近些年来,肌电测量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带来了肌电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肌电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肌电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肌电测量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01/2006—03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肌电”,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查阅相关的专著书籍。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肌电信号的处理技术与方法。②肌电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排除标准: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31篇有关肌电、心电等方面的文章,其中期刊全文1261篇,学位论文69篇,会议论文1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2篇进行归纳。 资料综合:①肌电测量的应用:肌电的电极分为针电极和表面电极,肌电测量分为在线测量和遥测,适合于不同的测试对象和条件。肌电指标分为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可以帮助判定肌肉所处的不同状态、肌肉之间的协调程度、肌肉的收缩类型及强度、肌肉的疲劳程度及损伤、肌肉的素质等.②展望:目前,分形理论、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数学方法均已被引入肌电信号的分析研究中,以寻找更为有效的指标来反映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 结论:肌电测量精度的提高,新肌电分析方法的开发、肌电应用领域的拓宽等仍然是肌电研究领域最具吸引力和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对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136-139
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基因组与蛋白质结构和序列数据库资源,促进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同时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研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6—01文章,检索词“bioinfonnatic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检索2000—01/2006—01的相关文章,限定语言为中文,检索词为“生物信息学;基因组;蛋白质结构”以及基因组相关方面的书籍。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其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从检索资料选取34篇(含2篇中文文献或书籍)关于生物信息学及其应用的文章,进行综述:其中与基因组研究相关的文献4篇,与蛋白质研究相关的文献20篇,其他文献10篇。 资料综合:随着人们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研究的深入,对基因表达模式、蛋白质结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分析得到的数据越来越多.为生物信息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同时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序列比对、大规模基因功能表达谱的分析、新基因的发现与鉴定等方面以及蛋白质序列比较分析、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预测等研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DNA和蛋白质的研究。 结论: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与生物信息学技术互相推动,并行发展;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着重阐述明胶酶的生理特性和调节以及它在角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gelatinase,cornea,neovasculariz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2000-01/2006-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明胶酶,角膜,新生血管”,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察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①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的实验文章。②观点明确,分析全面的综述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涉及明胶酶的生理特性、调节,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等方面。 资料综合: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包括毛细血管内皮下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新的血管形成和新的基底膜形成等一系列过程,角膜细胞外基质是参与这个过程的主要成分。②明胶酶是一类参与角膜细胞外基质的分化、黏附、迁移、损伤修复及组织重塑的蛋白水解酶,受基因、酶原、活化后3个水平的调节。③对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发生中明胶酶表达的研究表明,明胶酶是新生血管发生中的重要因子,用明胶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 结论:明胶酶在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抑制其活性来阻止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可能成为治疗新生血管相关性角膜疾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近年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现状,认识移植过程中-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于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1999-01/2006—04相关-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造血干细胞,冻存”和“hematopoietic stem cells,cryopreservation”。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冻存的文章,查找并阅读全文。纳入标准:①需为非综述、非个案报道类的文献。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③-80℃直接冷冻保存。排除标准:重复研究、个案报告、综述、Meta分析类的文献。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8篇关于-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探讨。 资料综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而造血干细胞的冻存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冻存的条件和方法可直接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活力和数量,也会影响干细胞回输体内后的增殖能力和治疗效果。许多学者对不同的冻存条件和/或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冻存条件和/或技术各有其优缺点。-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费用相对较低,且能有效地保存造血干细胞,满足移植要求,有利于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 结论:-80℃直接冷冻保存法能够有效地保存造血于细胞,满足移植要求,且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应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乔纯  许文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1):101-104
目的:总结以间质干细胞为载体细胞的基因治疗的进展,为细胞基因修饰在实验性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提示。 资料来源: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8—01/2005—12与骨髓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esenehymal stem cells。gene 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搜索CNKI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8—01/2005—12与骨髓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间质干细胞.基因治疗”。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选择与间质干细胞,转基因,基因治疗、运输、转导有关文章。②在1998年以后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文章、综述文献、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搜集到273篇相关文章,入选11篇。对检索到的文章的相关信息综合加以概括综述,其中间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自我更新和分化10篇,以间质干细胞作为靶细胞的基因治疗31篇。 资料综合: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包括诱导转移性基因进入细胞的病毒和非病毒载体的设计,转移性基因的能力,引导修饰性基因或者被分泌的治疗性物质进入疾病组织的能力以及在于细胞内的治疗性物质产物的最佳化和调节等。运载缺失的基因可以促进心脏的功能性恢复,心肌的再生则可以用来修复心肌损伤。骨髓来源的间质干细胞对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效应非常重要。 结论:间质干细胞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胞。间质干细胞来源丰富,易于在体外分离和培养,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内外分泌一系列的蛋白从而对遗传缺陷性疾病或获得性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研究近况,探讨光学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应用的文献,检索词“DNA biosensor,optical fiber”,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0-01/2005—12相关光纤DNA传感器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传感器,DNA,光纤”,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光纤DNA传感器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排出标准:①电化学,压电晶体DNA传感器的应用。②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关于光纤DNA传感器的文献,纳入21篇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文献对光纤DNA传感器的应用进行评价。 资料综合:光纤DNA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项新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光电子学的交叉技术。光纤DNA传感器对基因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易于排出非特异性因素的干扰。光纤DNA传感器可检测杂交后产生的特异性信号,选择性强,易于排除杂交过程中非特异性吸附干扰。可应用于模式寡核苷酸的检测、DNA损伤的检测、基因诊断检测、致病菌的检测、药物检测、对酶的检测。 结论:光纤DNA传感器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但还需进一步改进,使其能够对肿瘤、遗传病等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9.
周丽  邓伟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323-1326
学术背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已经被广泛运用,正确的选择和建立一个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研究者是动物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5/2007—05与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动物模型,绝经后骨质疏松”,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5/2007—05与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animal model,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获得文章60篇。同时手工查找近年出版的中文相关著作。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成模机制、模型的优缺点、模型的灵敏评价指标、最佳造模时间和成模时间以及不同时间内模型适用范围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在60篇文献中25篇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给予删除,对3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最终纳入其中30篇文献。 资料综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于1969年由Saville用大鼠首先建立,后被反复证实,现已成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经典动物模型;此种造模方法优点在于造模因素单一、模型确定、重复性好、实验结果可信度大、能很好的体现雌激素水平下降,但它与临床不尽相符;造模及成模时间有不同的看法,成模时间最快的要1周,最慢的要4个月;评价指标有骨量、骨超微结构、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 结论: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实验不可缺少的研究材料,研究者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