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连贵  谷京城 《耳鼻咽喉》1994,1(4):207-207
于1976~1991年共收治上颈窦胆脂瘤病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5~55岁,平均40.2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涕有臭味,常伴头痛或牙痛;局部检查可见鼻腔外侧壁外凸,粘膜充血.常有息肉样改变;X线平片显示窦腔扩大,或有骨质破坏,窦腔呈均匀密度增高。该4例均局麻下行上颌窦根治术,见窦腔扩大,腔内有干酪样物质,窦壁有骨质吸收.以上壁及前壁为著。  相似文献   

2.
该作者治疗并复习文献报道的上颌窦萎陷伴眼球内陷患者共42例,讨论其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方法。男24例,女18例,年龄26~74岁,平均40.3岁,大多数为40~50岁。最常见主诉为眼球内陷(30/42),其次为复视、面痛或胀感、鼻窦炎、喷嚏、畏光、颧骨凹陷及对侧突出,几乎无典型的鼻窦炎或鼻炎主诉。检查显示中度眼球内陷,程度为2~6mm,平均2.9mm。作者治疗6例,鼻窦内窥镜检查显示钩突和中道明显缩进上颌窦腔内,并伴筛漏斗消失。冠状位CT显示上颌窦浑浊,鼻外侧壁明显外移,眶底骨缺如,眶内容脱垂至…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9岁。于1998年5月6日因发现左面部隆起就诊。1周前,其母偶然发现患儿左面部隆起,无发热、鼻塞及局部红肿、疼痛,眼球位置及活动如常,无牙痛。1天前到医院检查,鼻窦X线摄片提示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伴外侧壁骨质部分吸收。既往有脓涕史5年左右。入院后专科检查发现左面部隆起,无充血,触之有乒乓球样感,无压痛,左下鼻道外侧壁向中线移位,左中鼻道积有少许粘液样分泌物。诊断:左上颌窦囊肿。5月11日在全麻下行左上颌窦根治术。术中见:左上颌窦前壁薄如纸样,半透明;窦腔内被一囊性肿物占据,壁厚,内容为…  相似文献   

4.
CT扫描在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扫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病理确诊为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5例病理确诊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病例中,19例CT扫描结果表现为上颌窦腔内团块状或线样钙化斑;4例表现为上颌窦腔内不均匀的密度增高影,未见钙化斑及明显骨质破坏;2例CT表现为上颌窦腔内密度增高影,部分上颌窦壁骨质吸收、破坏或增生硬化,内侧壁多见。结论CT扫描在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且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上颌窦粘液囊肿是由窦粘膜发生的囊肿,很少见。1974年后见于法文和英文文献中者仅16例。作者报告5例并结合文献讨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5例患者为3女2男,年龄28~60岁,其中4例因颧部肿胀疼痛、1例因鼻前庭部肿胀而就诊。X线检查除窦腔密度增高外,1例窦腔膨大,2例窦壁骨质破坏,另2例窦壁无异常改变。经上颌窦穿刺,肿胀和疼痛症状都可暂时缓解。手术发现囊肿完全充满窦腔。组织学检查均见囊壁有呼吸道上皮,可诊断粘液囊肿。患者既往都有鼻窦外伤史或手术史。本文报道者系充满窦腔的囊肿。充满窦腔的粘液囊肿与未充满窦腔之囊肿易于区别,后者一般在窦底部,属无症状型,X线检查易发现,有  相似文献   

6.
作者们发现,每当临床疑有上颌窦疾患而常规摄片不能提供有用依据时,如使用A型超声波来进行评价则帮助极大。上颌窦的混浊可由摄片技术、解剖、病理等因素引起。放射基线的偏斜以及窦腔半透明状态的丧失,可导致病理改变的误诊;解剖的变异影响了颅面骨的厚度;窦壁的倾斜以及齿槽隐窝或尚未发育的牙尖可产生上颌窦部分混浊或全部混浊。引起窦腔混浊的病理改变的鉴别诊断,包括继发于慢性炎症或过敏的粘膜肥厚、息肉、液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8岁.因头昏、右侧偏头痛5年,于1995年8月9日入院.鼻窦X线片示右上颌窦窦腔密度均匀一致增高,故行右上颌窦穿刺术,穿刺时无明显落空感.冲洗液为血性.CT片示右侧上颌窦腔较对侧小.窦腔内见分叶状密度增高影.骨窗示骨样密度.CT值283~480HU.肿块边缘见薄层骨皮质,上颌窦壁骨质未见异常改变.临床初步诊断:右上颌窦多发性骨瘤.于8月15日在局麻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术中发现,右上颌窦几乎无腔隙.前上壁及内上壁骨质较厚.骨凿沿上颌窦内侧壁凿除质硬的骨瘤.骨瘤中央部为松质骨,质脆.上颌窦下壁有一牙齿状骨瘤,色白,表面光滑,质硬,约0.5cm×1.0cm×0.5cm,重0.40g.行右下鼻道对孔.术中顺利,术后经过良好,头痛缓解,面部肿胀消退,于8月23日出院.病理报告:右上颌窦增生的骨组织,骨小梁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增生不明显.诊断为多发性骨瘤.  相似文献   

8.
鼻窦炎是常见日鼻病。近五年来我科采用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①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或障碍、头痛。②中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液或息肉样变性,上颌窦穿刺有脓性分泌物。③X线摄片证实诊断。二、疗效标准:①显效:症状消失,中鼻甲粘膜恢复正常,上颌窦穿刺无脓性分泌物,X线摄片示窦腔正常。②有效:症状消失.上颌窦穿刺有少许粘液脓性分泌物,X线摄片示窦壁较前清晰。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三、方剂组成:柴胡IO克、连翘12克、11苇Ic克、黄劳IO克、薄荷{克、夏枯草12克、苍耳子15克…  相似文献   

9.
通过16侧尸头解剖对上颌窦自然孔位置及与其邻近组织的毗邻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上颌窦口存在着严重的变异,上颌窦口在鼻腔的开口位置多在漏斗内,其上方便是眶内侧壁。上颌窦内口与上颌窦前壁的平均距离为1.1cm,表明与鼻泪管很近。X线摄片显示了上颌窦鼻通道与眶壁的密切关系。对70侧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术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鼻科医师应熟知上颌窦鼻通道的解剖特点,进行中鼻道上颌窦开窗时应高度警惕勿损伤眶壁和鼻泪管。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06年Killian首先报告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的关系,他从鼻咽部拖出来自上颌窦开口的息肉。van Alyea发现,一些患者的后鼻孔息肉,通过纤维化或息肉样根蒂附着在上颌窦侧壁。本文目的为研究后鼻孔息肉与上颌窦壁内囊肿两者之间的关系。经鼻咽部检查诊断的后鼻孔息肉共15例,在局麻下作上颌窦探查,发现均有与后鼻孔息肉相连的囊肿,有13例薄壁囊肿充满整个窦腔,另2例后鼻孔息肉的上颌窦部分缩成根蒂状附着于上颌窦外侧  相似文献   

11.
鼻眼部炎性假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5岁。因左鼻根部与左眼内眦部进行性肿胀3个月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局部检查:左限内眦与下睑内上方肿胀隆起约4.5cm×4.5cm×3.0cm,触有乒乓球感,表皮颜色正常,无压痛,眼球运动、视力正常,挤压泪囊无分泌物,鼻腔及鼻咽部未见异常。X线片及CT扫描:左眶内壁泪囊及筛窦区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左上颌窦腔内受累,窦壁未见破坏;均报告为筛窦上颌窦恶性肿瘤。于1994年7月23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鼻侧切开术,术中见4.0cm×4.0cm×4.5cm椭圆形肿物,呈暗紫色,有包膜,切片呈实心状。肿物压迫筛窦,部分筛房破坏消失,…  相似文献   

12.
我科1996~1998年对100例上颌窦疾病患者作B超诊断,并与CT诊断进行比较,借以探讨B超检查对上颌窦疾患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9~76(平均40)岁。采用HP8500G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SIEMENSSI4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其中31例行瓦氏位X线摄片,69例行CT扫描;49例行上颌窦穿刺,8例行上颌窦手术探查、鼻内窥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以作对照。2结果上颌窦炎74例中,急性者5例声像图表现为窦内低回声区、窦壁粘膜增厚、毛糙,部分…  相似文献   

13.
经Caldwell-Lue径路行上颌窦前壁环钻术,保留完整骨片。根治性或功能性清除上颌窦及筛窦的病变组织。改变下鼻道开窗为中鼻道窦造口术或自然孔扩大。修补窦前壁并把骨片对合复位,钻孔固定.完成窦壁成形术。术后结果表明.窦口开放率高.窦腔结构正常,复发率低。中鼻道窦口符合窦腔和窦口区纤毛流动方向,有利于生理性引流,窦壁成形修复完整窦腔为鼻窦生理功能提供了解剖生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袁友文  甄泽年 《耳鼻咽喉》1999,6(4):204-206
目的:探讨颅面装装入路在颅底广泛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10例范围广泛的颅底区肿瘤分别采用了额鼻拆装,颅同联合入路;上颌窦壁拆装,上颌窦鼻腔入路;颞颧下颌骨拆装,颞面联合入路等3种手术方式切除。结果:2例良性肿瘤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8例恶性肿瘤术后,5例已存活3年以上,其中3例已 活5年以上;另3例均在术后3年内死亡或失访,结论:采用颅同拆装入路施行颅底肿瘤切除术,术野暴露较充分,有利于病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上颌窦囊肿术后判定方法和标准,采用CT扫描对术后上颌窦分类,及其临床症状记分进行了研究。上颌窦囊肿术后5年以上者55例中,复诊26例(3侧)为对象。男11例(1侧),女15例(l侧)。手术均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标准,全部摘除囊壁后,沿下鼻道形成对孔。术后抗感染等治疗,必要时配合根管治疗。C”f摄影将上颌窦分为以下4型。I型:上颌窦消失(骨性充填);力型:上颌窦残留(含气腔);血型:上颌窦内残留软组织,其中开口能确认者为1-l型,不能确认者为用一2型;w型:囊肿形成。鼻内肉眼观察,结合鼻咽腔内视镜检查,将对孔形态分…  相似文献   

16.
CT影象上颌窦壁肥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在鼻窦疾患诊断上的价值已经肯定。作者研究CT影象上颌窦壁肥厚的意义,辨明炎症引起的骨壁肥厚或人为假象。对X线平片和CT影象上颌窦壁的厚度进行比较;对比手术采取的上颌窦前壁和CT影象上颌窦前壁的厚度。观察慢性上颌窦灸11例(17侧)、正常上颌窦2例(2侧)。以眶下孔下方10mm处为中心取上颌窦前壁骨片,直径约10mm,测量骨片厚度为0.1mm。CT层面通过眶下孔下方10mm处,测定影象中上颌窦前壁的厚度,并探讨上颌窦内容物CT值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结果:一侧慢性上颌窦炎,患侧骨壁较健侧为厚  相似文献   

17.
活体上颌窦保存游离皮瓣再植成活一例陈志俊患者,男,23岁。于1992年1月14日下午3时许,在用自制猎枪打鸟时,枪后盖弹出击伤右侧鼻旁组织,形成直径15mm圆形缺损的穿通伤。伤后24h就诊,发现右上颌窦内、前壁呈粉碎性骨折。清理窦腔时发现窦腔内有新鲜...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穿刺抽吸对伴有上颌窦X线平片异常表现的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价值及其适应证尚未明确。该作者回顾分析34例伴上颌窦X线片异常的不明原因发热的上颌窦穿刺抽吸sl侧次结果。发现具有典型上颌窦炎症状者细菌培养结果多为阳性,占86.4%;无上颌窦炎症状者则只有8.3%细菌培养阳性。X线片有液平面者58%细菌培养阳性;窦腔完全模糊者64/培养阳性,故X线片对诊断仅具辅助作用。本组资料表现典型的上颌窦炎症状如流涕、上颌窦压重感、鼻腔充血、上颌窦疼痛、上颌窦压痛等可作为决定是否需采用上颌窦穿刺抽吸水以判明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引起窦壁破坏的上颌窦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9月~2004年1月24例引起窦壁破坏的上颌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CT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明确诊断。柯-陆氏手术10例,鼻内镜下囊肿开放术(造袋术)14例。结果 随访2年以上2例,3年以上6例,5年以上16例。柯-陆氏术后3年复发1例,再次鼻内镜下囊肿造袋术,余均未见复发。结论 引起窦壁破坏的上颌窦囊肿有独特的CT影像学特征,结合上颌窦穿刺获得囊性液可明确诊断。鼻内镜下手术具有简洁、微创、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成为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儿童的鼻窦X线片中常有透光度差,窦壁边缘模糊的情况,过去常被诊断为粘膜增厚。作者观察了72名3~12岁上颌窦X线片不正常的儿童,其中半数有过敏病史或家族中有过敏病史。他们均经用抗生素、抗组织胺、假麻黄硷及置换法治疗。其中51例用以上方法治疗后症状仍无好转。在给这些儿童作鼻内上颌窦开窗术时测量了上颌窦粘膜的厚度,并取活检。结果上颌窦粘膜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