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3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为本地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匿名询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 293-2008)方法确定感染者,输人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分析2009-2013年某区艾滋病监测资料.结果 2009-2013年共有新报告HIV感染者764例,主要通过异性接触传播(334,43.7%)、同性接触传播(262,34.3%)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144,18.8%);比较5年新报告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4,P<0.001),异性传播新报告病例数(x2=21.75,P<0.001)和同性传播新报告病例数(x2=50.3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接触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应针对性接触传播途径加大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下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历史卡片,将新报告即为艾滋病病人(CD4+T淋巴细胞<200/mm3或临床症状诊断为艾滋病病人)且既往从未报告过的患者或当年新报告HIV感染者并且当年即转为艾滋病病人定义为发现晚。现住址为德宏州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 785例,剔除确诊HIV感染三个月内未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者1164例(17.1%)信息不完全29例,共纳入研究对象5 592例。结果5 592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5.6±12.1)岁,男性占62.4%;初中及以下占91.7%;农民占75.4%;异性传播(78.7%)为主。2007年德宏州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为46.4%,2013年为33.8%,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4.92,P<0.001)。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州缅甸籍HIV感染者随访管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云南省德宏州境内历年新报告的本地HIV感染者与缅甸籍HIV感染者随访管理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云南省德宏州1989年至2013年12月31日累计发现的14 270例本地HIV感染者以及5 436例缅甸籍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二者在随访管理、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和抗病毒治疗(ART)等艾滋病相关管理现况。结果 1989-2013年德宏州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中缅甸籍占27.6%(5 436/19 706),其中,1989-2003年为17.1%,2004年为12.4%,2005年为14.7%,2012年为51.4%,2013年为59.4%,呈快速上升趋势(趋势χ2=1 732.84,P<0.000 1)。截止2013年底,历年报告现存活的德宏本地HIV感染者共8 095例,当前随访比例为95.8%,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比例为88.5%,ART比例为78.3%。历年报告现存活的缅甸籍HIV感染者共5 326例,当前随访比例为19.2%,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比例为13.0%,ART比例为6.1%。缅甸籍HIV感染者当前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以及ART比例均低于德宏本地HI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缅甸籍HIV感染者随访比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比例以及ART比例均较低,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随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新报告缅甸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高危行为的特征。 方法  对2017-2018年新报告的缅甸籍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入境相关信息和高危行为发生情况等信息。 结果  本次共调查1 208例缅甸籍HIV感染者,其中男性820例(67.88%),女性388例(32.12%);年龄≥30岁占58.1%(702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0.1%(847例),持证边民证/护照入境占73.5%(888例),来自克钦邦、掸邦和曼德勒省占79.06%(955例)。15.89%(192/1 208)的男性和0.58%(7/1 208)的女性在德宏境内有过吸毒行为;16.22%(133/820)男性和36.1%(140/388)的女性在德宏境内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学历、通过便道/其它方式入境、来自克钦邦和掸邦是男性发生吸毒行为的危险因素;女性、≥30岁、持证边民证/护照入境和1年内往返次数≥6次是在德宏境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危险因素。 结论  缅甸籍HIV感染者多为青壮年,文化程度较低,德宏境内发生高危行为的比例高,德宏州要巩固现有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管理好境内缅甸籍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者拒绝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德宏州截止2013年12月31日拒绝抗病毒治疗、年龄≥16岁的所有存活HIV感染者进行调查.结果 德宏州存活的HIV感染者中拒绝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7.4%(605/8 136).拒绝治疗的605例患者以男性、年龄31~45岁、农民、已婚、少数民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性传播、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 cell/mm3为主,构成比分别为72.9%、57.2%、75.4%、52.2%、41.3%、58.7%、61.2%、6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潜在混杂因素影响后,感染者所在县(市)、性别、年龄、民族、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特征与其拒绝抗病毒治疗有显著关联,盈江县、女性、年龄31~45岁的HIV感染者拒绝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显著低于瑞丽市、男性、年龄≤30岁感染者;而傣族、无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拒绝抗病毒治疗比例则显著高于汉族、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 cell/mm3的感染者.605例HIV感染者拒绝抗病毒治疗的原因:怕暴露84例(13.9%)、对抗病毒治疗认识有误区111例(18.3%)、自觉健康状况良好340例(56.2%)、其他70例(11.6%).其中18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 cell/mm3的患者拒绝治疗的原因:怕暴露40例(22.1%)、对治疗认识有误区36例(19.9%)、自觉健康状况良好84例(46.4%)、其他21例(11.6%);不同县(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态、不同感染途径者其拒绝抗病毒治疗的原因显著不同.结论 德宏州有一定比例的HIV感染者拒绝抗病毒治疗,应针对不同特征及不同原因拒绝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经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的高危性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策略制定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连续抽取云南省2015年新报告非婚异性传播HIV/AIDS病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获知感染HIV前后危险行为等情况。结果 调查男性498人、女性490人。获知感染HIV前一年内有商业性行为的比例为39.88%(男性占68.67%,女性占10.6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797,P<0.001),地点集中在路边店/街头,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仅为8.38%;71.36%有临时性伴间性行为(男性占64.46%,女性占78.37%),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79,P<0.001),临时性伴主要是朋友/熟人(占82.52%);存在多种性行为交叉和叠加。获知感染HIV后仍有12.96%发生高危性行为,仅31.86%愿意告知性伴自身的感染状况。结论 异性传播影响人群扩大,控制异性传播的策略应转为在强化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基础上,倡导全民推广使用安全套的普遍防护,宣传教育时增加风险行为识别和安全性行为警示性教育,艾滋病感染者随访管理工作中应评估其传播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2015年云南省吸毒人群哨点监测样本,筛选出血清学检测新确证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BED捕获酶联免疫方法(BED 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新发感染检测,并结合问卷中人口学资料和相关行为学特征等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31 503例样本中,共检出HIV抗体阳性3 424例(含既往阳性2 793例),检出率为10.9%(3 424/31 503),其中,87.3%(2 989/3 424)为男性,12.7%(435/3 424)为女性;新报告的感染者,经BED-CEIA方法检出新发感染者101例,其中男性有90例(89.1%),女性有11例(10.9%),新发感染者平均年龄为31.54岁(16~54岁);2013-2015年吸毒人群的新发感染率为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籍(主要为缅甸籍)、非汉族和注射吸毒的吸毒者艾滋病新发感染的危险性分别高于本省/外省户籍、汉族和口吸的吸毒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外籍(主要为缅甸籍)和注射吸毒人群,进一步强化落实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同伴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咨询等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新确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HIV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 对浙江省台州地区2012-2013年新确诊的所有≥18岁的HIV感染者进行pol基因扩增并测序.运用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核酸序列库,判定HIV基因亚型.根据WHO耐药突变位点列表(2009年)并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耐药突变位点及其对各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共有507名HIV感染者纳入研究,成功扩增416例(82.1%)患者血浆HIV的pol基因,共发现7种HIV基因亚型,分别是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CRF01 _AE/B、CRF01_BC和CRF06_cpx,以CRF01_AE为最具优势的亚型,占49.8%;其次是CRF07_BC,占32.0%.13例感染者具有WHO推荐的耐药突变位点,耐药率为3.1%.结论 浙江省台州地区的HIV原发性耐药率处于低水平状态,然而,潜在耐药突变率较高,随着扩大抗病毒治疗的进一步推动,有必要加强HIV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会泽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分析1997-2007年会泽县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会泽县共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173例,其中HIV感染者128例,AIDS患者13例,报告死亡32例;男性107例,女性66例,男女性别比为1.62∶1。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39.3%(68例),其次为静脉吸毒占26.6%(46例),母婴传播占1.7%(3例),传播途径不详占32.4%(56例)。结论会泽县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并呈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相关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和评估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强戒所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社区采用“滚雪球”抽样对吸毒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率和行为学等信息.结果 共调查吸毒人群13 969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3.2%,男性、外省/外籍、文化程度偏低的吸毒者更倾向于共用针具.干预覆盖率为67.4%,社区干预覆盖率(86.4%)明显高于戒毒所(61.4%),吸毒人群接受检测并知晓结果的比例较低(27.8%).与2002年云南省首轮行为调查相比,该人群不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和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结论 云南省吸毒人群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仍存在共用针具和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的风险高.建议进一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HIV检测的覆盖面,对检测结果及时准确告知.加强监管场所吸毒人群综合干预和吸毒人群安全性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云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确证为HIV阳性后的高危行为等情况,探讨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德宏州芒市,瑞丽市和陇川县部分乡镇卫生院在2012年5月15日~6月14日期间接受随访的〉18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people who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共调查303人,有效问卷300份。结果25.7%的调查对象在确证HIV阳性后发生过无保护的高危行为,其高危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重度耻辱和在婚,重度耻辱感(OR=1.89,95%CI:1.09~3.27),在婚(OR=2.99,95%CI:1.43—6.26)均为危险因素,另外在访谈中还发现高危行为的发生与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缺乏清洁针具,部分女性PLWHA患者因生活困难而从事商业性行为等因素有关。结论PLWHA患者的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重度耻辱感和在婚,同时还与缺乏清洁针具和生活困难等因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强PL—WHA患者的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PLWHA患者的干预,降低其耻辱感,减少其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3.
2008-2009年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死亡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N  Sun DY  Ma YM  Zhu Q  Wang Z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999-1002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死亡情况及原因.方法 2010年1月5日从中国CDC信息系统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史卡片下载"处下载截至2009年底河南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数据库.2008年至200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共6990例,其中死亡1214例.描述死亡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对死亡患者的存活时间、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死亡患者中,汉族占99.0%(1202例),男性占62.0%(753例),女性占38.0%(461例),已婚者占64.7%(786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93.7%(1137例);AIDS患者占93.2%(1131例),HIV感染者为6.8%(83例);感染途径为既往有偿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者)占65.5%(795例);主要死因是AIDS相关疾病,占71.9%(873例),确认阳性后中位生存时间为62 d(QL=14 d,QU=151 d),35.9%(436例)的患者在确认阳性后1个月内死亡,79.0%(959例)的患者在确认阳性后6个月内死亡.结论 河南省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死亡患者的感染途径仍以既往有偿采血(浆)和输血(血制品)为主,AIDS相关疾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男性居民/村民艾滋病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5个县,采用概率抽样方法对18~49岁城市男性居民和农村男性村民共3 0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男性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过去1 a嫖娼比例分别为8.6%和9.9%,以少数民族和18~30岁的青年人较高.居民和村民最近1 a与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6.3%和34.2%,调查对象与不同类型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报过去1 a中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0.8%和0.7%,未发现地区和民族间存在差异.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报曾经使用毒品的比例分别为1.4%和4.3%,目前仍在吸毒的比例分别为0.54%和0.55%,少数民族吸毒比例(4.9%)高于汉族(2.9%),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的居民吸毒率高于低流行地区.结论 云南省因吸毒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持续存在,规模较大的性乱人群加大了艾滋病性传播的危险.建议加大对青少年、少数民族地区和吸毒严重地区的防治力度,将同性性接触人群的干预纳入防治规划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5年1-11月新报告HIV感染者亚型,掌握德宏州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德宏州2015年1-11月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且血浆量在200 μl以上的标本进行核酸抽提,使用RT-PCR方法对HIV的gag、envpol 3个基因进行反转录扩增,所得产物直接测序,确定亚型型别。结果 2015年1-11月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963例,成功测定HIV亚型的感染者499例。独特重组(URFs)比例最大(27.1%,135/499);其后为C(26.7%,133/499)和CRF01_AE(19.2%,96/499)等亚型。URFs中主要包括4种形式的重组,其中以BC亚型重组最多。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的亚型分布特征不同,传播方式是唯一与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亚型分布有关联的因素。结论 德宏州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亚型分布复杂,URFs首次居分布首位。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亚型分布有差异,但主要受HIV传播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凋查城市社区HIV感染者家庭和非HIV感染者家庭经济状况和医疗负担等,了解艾滋病对城市社区家庭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个城市社区,根据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掌握的资料,抽取了100户HIV/AIDS家庭,再按2:1:1的比例在社区中选取吸毒非感染者家庭和一般家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经过专家论证和现场预试验后,用于正式入户调查.主要涉及3类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及金额、支出类别及金额、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及医疗负担等。结果调查发现HIV/AIDS家庭除经商和其他收入(包括低保、亲属和社会救济)较高外,固定工资、打工及副业收入均小于另外两类家庭。而支出方面HIV/AIDS家庭除教育支出较低外,其他与另外两类家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V感染者家庭的医疗负担要高于对照组家庭。结论艾滋病对城市家庭造成的影响在于就业率降低,家庭收入减少,医疗负担增加,消费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城市中社会支持网的缺乏,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家庭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导致家庭社会功能丧失和家庭经济贫困。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武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为艾滋病疫情趋势预测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对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缺乏全面了解,44.25%的吸毒者曾经共用过注射器,8.41%的吸毒者最后一次吸毒共用注射器,21.18%的吸毒者有临时性伴,平均临时性伴数为4人,临时性伴最后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18.52%,14.51%的吸毒者有商业性伴。结论武汉市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较低,需要对吸毒人群进行长期连续性的行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