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 ( 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已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本研究调查了一组前来我院 AD/HD专科门诊就诊儿童的老师和家长 ,以了解他们的心态并进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调查由家长建议前来我院 AD/HD专科门诊就诊的 348名儿童 ,其中男 2 0 6例 ,女 14 2例 ,年龄6~ 14岁 ,平均 9.1岁。文化程度为小学 1~ 5年级 ,智力水平正常 ,并除外其它慢性疾病。 348名儿童父母年龄为 2 7~ 5 4岁 ,平均 34.3岁。文化水平 (父 /母 ) :大专以上 6 0 /2 9例 ,中专 (中学 ) 2 6 4/315例 ,小学及以下 10…  相似文献   

3.
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就诊儿童老师和家长的心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DHD)就诊儿童老师和家长的心态。方法分别调查348例前来ADHD门诊就诊儿童的父母和老师,采用DSM-Ⅲ-R的ADHD诊断标准。结果在所有348名儿童中,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建议就诊者仅占49.4%。由老师和家长共由建议就诊者其ADHD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单独由老师或家长建议就诊者,且病情较重。在服药态度上,教师和家长也不太相同。结论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就诊儿童教师和家长的心态不一样,儿童ADHD的诊断应结合老师和家长两方面所提供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对多动症患儿和正常儿童各30例,应用视觉诱发电位晚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检查发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多动症患儿主动-被动注意状态可VEP的N1-P2,P2-N2波幅变上,而在正常儿童则差异有显著性;多动症患儿微量元素锌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单用利他林和利他林加施尔康治疗后,前者N1-O2,P2-N2变异无显著性,而后者变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吉林市区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旭霞  王锐 《吉林医学》1998,19(1):43-44
我们采用国产NJ22注意力缺陷测试仪及上海长征医院设计的注意力测试量表,对吉林市5所小学的4929名学生进行了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的调查,发现阳性人员572名,发病率为10.08%。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污染区与相对非污染区之间差异显著(P<0.001)。男女童之比为1.5∶1,差异显著(P<0.001)。以上结果提示,吉林市本综合征发病率居于全国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AD/HD)动物模型的主动注意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 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冲动等。既往有关 AD/ HD临床观察的报告较多 ,但行为学实验较少。目前国外已有许多AD/ HD的动物模型 ,但国内尚未见相关的报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SHR)因其与原种系 WKY大鼠相比 ,具有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 ,且无需药物诱导 ,故被作为最常用的 AD/ HD动物模型 [1 ] ,主要用来研究主动注意力的变化。本实验应用动物行为学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禁水雄性 SHR按压杠杆饮水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朱丽莎 《广州医药》2007,38(5):41-42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1例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31例由专科医生指导应用口服利他林,对照组30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及配合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都较高,P均<0.01.结论 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儿童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过大,有条件的儿童应尽可能采用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8.
儿童多动综合征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科门诊常见的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参与事件能力差、智力基本正常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时期心理行为障碍病之一。现将该院儿科门诊诊治的15例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脑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两种指标(波幅差异比率,潜伏期差异)比较分析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数据参数,确定两者判断儿童单眼视功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寻找一种可靠、有效的发现儿童单眼视力缺陷的VEP视力评估方法。方法 用P-VEP检查330例正常儿童,建立用波幅差异比率、潜伏期差异分析P-VEP的正常值范围;用P-VEP测定两组具有单眼疾患的儿童(一组患眼视力正常,另一组患眼视力异常);评估每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两种方法在各年龄组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0.83-0.94);波幅差异比率的敏感度在各年龄组均明显高于潜伏期差异。结论 以波幅差异的比率估计VEP视力,在各年龄组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发现儿童单眼视力缺陷较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对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组)和60例健康儿童AEEG和BAEP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多动组AEEG和BAE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EEG反映清醒及睡眠时的脑功能状态,BAEP能敏感地反映外周神经至脑干的神经传导通路的功能状况,二者联合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治疗、疗效评定、预后估计等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是视网膜受到刺激后在头皮记录的电位变化,它是中枢神经系统在视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状态,是对视通路功能的客观的检查方法。由于PVEP记录无须主观应答,是一种客观检查,为婴幼儿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多动综合症,又称儿童多动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难与人相处,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  相似文献   

14.
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诊断弱视的手段。方法:随机选择43例(78眼)弱视儿童及30例正常儿童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43例(78眼)弱视眼PVEP P100波平均振幅低于正常眼(P<0.01),潜伏期较正常眼延长(P<0.01)。结论:结果表明儿童弱视是视觉传导通路障碍引起的,而视觉诱发电位是检测弱视儿童视功能的一种客观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眼弱视儿童的弱视眼和健侧眼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方法]检测单眼弱视儿童49人98只眼和正常儿童28人56只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振幅和潜伏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眼弱视儿童弱视眼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振幅明显下降,潜伏期明显延长;其健测眼的P100波亦有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在振幅的下降.[结论]单眼弱视儿童不仅弱视眼有明显异常,而且健侧眼亦表现为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多动综合征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及特征。方法:利用DBS-1018型脑电地形图仪对84例儿童多动综合征(病例组)进行检查分析,并与正常儿童74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儿童多动综合征总异常率为55%,明显高于对照组13.5%的异常率,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EAM辅助临床诊断儿童多动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评定脑功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抽动—秽语综合征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抽风语综合征(TS)脑诱发电位电活动变化。方法:TS40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了脑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视觉诱发电位(VEP)TS组T2、N2波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VEP轻度异常占30%,中度异常占15%,异常率为4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TS组Ⅰ-Ⅲ、Ⅰ-Ⅴ波峰间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BAEP轻度异常占17.5%,中度异常占5%,重度异常占2.5%,异常率为25%。体感诱发电位(SE  相似文献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本顿视觉保持测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玲华  范海虹  静进  余正 《广东医学》2006,27(7):1023-102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某些神经心理学特征及可能相关的机制。方法 采用本顿视觉保持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52例ADHD儿童和30例正常儿童进行实验测试。结果 ADHD儿童在BVRT3种测试方法中得分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P〈0.01),C法(P〈0.05),B,D法(P〈0.01)。两组间6种错误类型的错误总次数比较,变形、旋转、位置错误得分均值ADH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错误得分均值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两组组内不同性别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控制年龄因素的影响后,ADHD组BVRT的总错误分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B,C,E组,总分、IQ呈负相关。结论 ①ADHD儿童在BVRT中表现出视觉记忆、视知觉、视觉空间结构、视觉运动整合能力不足;②影响ADHD儿童BVRT成绩差的成分包括空间整体知觉能力、抽象概括及类比推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肖琴 《安庆医学》2000,21(1):42-42
<正> 儿童多动综合征,系指发生于幼儿或儿童期的一种行为障碍综合征。是基层医疗单位较常见且易误诊、漏诊的疾病。本病的突出特点为在不适当的场合下,表现难以抑制的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以及情绪不稳等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轻微的功能障碍,如共济运动失调,构音不清及病理反射等,故又有"轻微脑机能障碍综合征"(MBD)之称。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诊断标准亦有些争议,故其发病率目前无精确的统计,大致占正常儿童的5~10%,以6~12岁居多,男女之比约为9: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