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aposi肉瘤组织中类疱疹病毒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结果认为Kaposi肉瘤与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6型、乙肝病毒、支原体等感染有关[1].Chang等[2]发现Kaposi肉瘤患者皮损有类疱疹病毒(HHV-8),并测定出其碱基排列顺序.为此,我们用一针对HHV-8基因的引物进行扩增,以研究HHV-8感染与Kaposi肉瘤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Kaposi肉瘤组织内巨细胞病毒抗原的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例新疆Kaposi肉瘤病人瘤组织进行了巨细胞病毒(CMV)抗原的检测,结果全部呈阳性反应。而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10例皮肤纤维瘤组织均为阴性。从而支持CMV感染与Kaposi肉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的观点。同时作者认为CMV抗原检测对KS的组织学诊断可能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单纯疱疹病毒在Kaposi肉瘤(KS)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18例新疆KS病人瘤组织进行了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的免疫组化观察,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为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新疆医学院一附院、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确诊住院治疗病人的活检瘤组织存档蜡块,共18例,组织均为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另取皮肤纤维瘤组织10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采用SP法,第一抗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丹麦DaKo公司生产,链霉菌亲生物素蛋白(SP)简化免疫组化试剂盒,美国Zy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检测Kaposi肉瘤(KS)组织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的可行性及其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8例KS组织和40例化脓性肉芽肿组织中HHV-8的表达。结果①HHV-8在KS真皮瘤体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4.83%(55/58),在化脓性肉芽肿表达均阴性,在KS组织和血管瘤组织瘤体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HV-8在KS组织表皮中表达阳性率为6.90%(4/58),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1.38%(53/58),真皮梭形细胞中表达阳性率为94.83%(55/58)。⑧结节期KS组织中表达HHV-8阳性的细胞所占比例较斑片期及斑块期明显增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HV-8在KS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疆Kaposi肉瘤组织内人类8型疱疹病毒DNA的PCR检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近年来人们在Kaposi肉瘤(KS)组织内发现一种新的疱疹病毒——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 但国内目前尚未见到有关KSHHV-8的研究报道, 因此我们对新疆KS组织进行了HHV-8DNA的PCR检测, 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在经典型Kaposi肉瘤(KS)中的作用,为揭示KS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集经典型KS肿瘤组织、来源于同一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及血清。运用巢式PCR检测是否感染了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分析KS肿瘤组织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患者HHV-8检测阳性,在KS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28条,包括基因CD164,c-myc。结论基因CD164,c-myc在KS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此作用可能与HHV-8病毒感染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rbB1)与ErbB3基因在新疆经典型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发病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7例新疆经典型KS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中ErbB1与ErbB3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ErbB1,ErbB3基因在KS肿瘤组织中mRNA的表达均低于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KS与KS瘤旁正常组织中,ErbB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和94.1%;ErbB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和94.1%,ErbB1,ErbB3蛋白在KS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KS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ErbB1和ErbB3基因在KS组织中呈现低度表达或不表达,提示其在新疆经典型KS肿瘤细胞增殖中可能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新疆Kaposi肉瘤组织内EBV,HHV—8双重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PCR方法,地20例新疆Kaposi肉瘤病理组织进行了EBV和HHV-8双重杂的调查,结果:20例Kaposi肉瘤病理组织中14例检出HHV-8DNA(70%),EBV均为阴性。正常皮肤对照;10例这两种疱疹类病毒均为阴性,作者认为新疆Kaposi肉瘤的发生与EBV的相关性很小,但明显与HHV-8感染有关,但是否HHV-8感染就是新疆Kaposi肉瘤发生的决定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Kaposi肉瘤( KS)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多中心性肿瘤。在有关血管肿瘤的命名中将KS定义为中度恶性血管肿瘤,而临床上常可见到经典型KS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医源型KS患者在去除免疫抑制剂后皮损可自愈,因此一些学者认为KS为良性增生性疾病。对于KS是良性增生性疾病还是恶性肿瘤,许多学者研究了KS 的克隆性情况。本文主要对KS的克隆性研究现状、研究机制及影响克隆性的因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HPV感染宫颈组织中14-3-3σ启动子甲基化与14-3-3σ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26例宫颈CIN3+宫颈原位鳞癌,39例宫颈尖锐湿疣及35例对照标本中14-3-3σ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Q-PCR法检测14-3-3σ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14-3-3σ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CIN3+宫颈原位鳞癌组中14-3-3σ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为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组为17.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CIN3+宫颈原位鳞癌组的14-3-3σ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宫颈尖锐湿疣组14-3-3σ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结论:HPV感染宫颈CIN3+宫颈原位鳞癌组织中14-3-3σ表达减少可能与14-3-3σ启动子高甲基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新疆Kaposi肉瘤组织内人类8型疱疹病毒DNA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了解Kaposi肉瘤组织内人类8型疱疹病毒(HHV-8)在Kaposi肉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0例新疆Kaposi肉瘤组织进行HHV-8DNA检测,Kaposi肉瘤组织损害包括结节12份、斑块6份、斑片2份。同时和20份非Kaposi肉瘤组织,包括纤维瘤组织18份,血管瘤组织2份进行对照。结果 20例新疆Kaposi肉瘤组织中有17例检测到HHV-8DNA(阳性率为85%),而20例非Kaposi肉瘤组织HHV-8DNA均为阴性。两组阳性率经校正χ2检验,χ2=26.2,P<0.001.实验中HHV-8DNA片段主要集中于Kaposi肉瘤组织的梭形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除此之外,在Kaposi肉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也检测到HHV-8DNA片段,但DNA片段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梭形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荧光强度。结论 在新疆Kaposi肉瘤的发生中,HHV-8起着一定的作用,可能参与了Kaposi肉瘤的发病,但不是Kaposi肉瘤发生的唯一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经典型Kaposi肉瘤(Kaposi’ssarcoma,KS)患者血清中人类8型疱疹病毒(humanherpesivirus8,HHV8)感染的情况,以探讨HHV8感染与经典型KS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29例新疆经典型KS及68例正常对照的血清中HHV8感染的情况。结果25例KS(86.2%)检测到HHV8的DNA片断;正常对照中14例(20.6%)检测到HHV8的DNA序列,差异有显著性(χ2=36.412,P<0.001)。结论HHV8在新疆经典型KS的发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可能不是发病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人疱疹病毒8 型K14.1基因等位基因型在Kaposi肉瘤中的分布,及与Kaposi肉瘤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使用酚-氯仿-异戊醇法对32例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病毒DNA提取,使用PCR法扩增K14.1基因片段,然后确定其等位基因型.结果:32 例中有27 例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为阳性,阳性率为84.38%,其中5例艾滋病相关型KS患者HHV-8感染均为阳性,感染率100% ;在分析的27 例HHV-8病毒株中,24例为P等位基因型(包括5例艾滋病相关型KS患者皮损),3例为M等位基因型(均来自经典型KS).结论:本研究中,Kaposi肉瘤感染的人疱疹病毒8型的K14.1等位基因型以P等位基因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14-3-3蛋白是一组小分子的胞浆蛋白质,在哺乳动物有 7种亚型,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14-3-3蛋白还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控亚细胞定位,从而使其在多种疾病领域中被广泛研究。相关研究显示14-3-3蛋白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具有差异性的表达,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主要对14-3-3蛋白参与银屑病表皮增殖过度的可能机制进行归纳及总结。  相似文献   

15.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又称为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与Kaposi肉瘤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HV-8潜伏期相关核抗原(LANA)是HHV-8的开放阅读框73(ORF73)编码的一种病毒衣壳蛋白,潜伏感染状态病毒稳定表达LANA,它在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抑制P53蛋白转录活性,因其较好的表达稳定性和特异性常用来检测HHV-8的感染状态。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在43例新疆Kuposi肉瘤石蜡组织中检测了LA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了在Kaposi肉瘤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2个家系及3例散发病例外周血及息肉组织STK11基因的突变。方法 PCR扩增STK11基因前8个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 家系1所有患者息肉组织STK11基因的外显子8检测到1个新杂合突变,第2039位碱基鸟嘌呤被胞嘧啶替代,导致308位氨基酸由色氨酸(W)转变为半胱氨酸(C),即W308C错义突变;外周血未检测到此突变位点。家系1所有患者外周血STK11基因的内含子2第12703碱基检测到1个新突变,该处发生A→G替换突变;息肉组织未检测到此突变位点。家系2所有患者外周血STK11基因的内含子7第16215碱基存在G→C杂合突变,已被前人证实为SNP。3例散发病例中未检测到突变位点。结论 STK11基因G2039C突变可能是部分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发病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又称为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与Kaposi肉瘤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2].HHV-8潜伏期相关核抗原(LANA)是HHV-8的开放阅读框73(ORF73)编码的一种病毒衣壳蛋白,潜伏感染状态病毒稳定表达LANA,它在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抑制P53蛋白转录活性,因其较好的表达稳定性和特异性常用来检测HHV-8的感染状态.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在43例新疆Kaposi肉瘤石蜡组织中检测了LA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了在Kaposi肉瘤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Caspase-3在寻常性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例正常皮肤为对照组,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取皮损标本,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组表皮中Survivin,Bcl-2,Caspase-3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并检验Survivin与Bcl-2,Caspase-3的相关性。结果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Survivin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皮肤,且进行期高于静止期(P<0.01),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1),进行期与静止期无差异(P>0.05);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Survivin与Caspase-3呈正相关(P<0.01),与Bcl-2无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Bcl-2,Caspase-3在寻常性银屑病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可能相互作用,维持寻常性银屑病表皮的良性增生状态。  相似文献   

19.
硬皮病皮损中TGF-β1,Smad_3和Smad_7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GF-β1,Smad3和Smad7在硬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硬皮病患者皮损中TGF-β1,Smad3和Smad7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TGF-β1,Smad3和Smad7在硬皮病皮损中的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GF-β1和Smad3呈正相关。结论TGF-β1,Smad3和Smad7在硬皮病皮损中均表达上调,提示它们在硬皮病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TGF-β1和Smad3在硬皮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Smad7作为细胞内Smad信号的抑制剂在硬皮病皮损中表达上调,可能为机体的一种负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 BDG)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336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病例分别进行血清BDG检测和真菌培养鉴定;对比分析血清BDG检测和真菌培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BDG检测阳性171例,阳性率为50.89%(171/336);真菌培养阳性141例,阳性率为41.96%(141/336)。真菌培养阳性组血清BDG含量为(131.18±102.91)pg/mL,真菌培养阴性组血清 BDG 含量为(45.06±33.64)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 P<0.01)。以真菌培养结果为标准,BDG检测的敏感性为54.61%(77/141),特异性51.79%(101/19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5.03%(77/171)和61.21%(101/165)。真菌培养显示白念珠菌仍然是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BDG检测可实现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但对(1-3)-β-D-葡聚糖阳性结果需辅以真菌培养鉴定,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