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036例患者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及处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4.83%,其中轻中度不良反应190例(4.70%),重度5例(0.13%),无死亡病例。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造影前问诊和造影室内装备抢救药品器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变的常用检查技术。此项检查能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其副作用时有发生,为了解该检查对人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我院对588例行FFA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不良反应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3.33%)明显高于观察组(11.11%),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7.82±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02±4.06)分],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李玲 《吉林医学》2012,(31):6916-6917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总结573例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应对措施。结果:573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反应,3例出现皮肤荨麻疹,2例心慌胸闷。均采取对症处理。结论:掌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常见不良反应,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策包括术前评估、心理护理、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急救药品器材的准备等。认为全面细致的全程观察、护理,医护之间默契配合能最大限度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小勤 《广西医学》2005,27(4):603-60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将荧光素钠注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内,利用眼底照相机观察并及时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我科自2003年以来,共对86例患者实施了FFA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共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FFA)检查659例(918眼),发生不良反应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预见性护理,达到防止或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将20%荧光素钠3ml注入静脉内,同时采用Zeiss照底照相机进行眼底造影,配合相关不良反应预见性护理.结果 均显影良好,达到满意检查诊疗效果.结论 在FFA检查中,各种应激源作用患者,增加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帮助患者提高适应能力,从而得到满意拍摄图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预见性护理,达到防止或降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将20%荧光素钠3ml注入静脉内,同时采用Zeiss照底照相机进行眼底造影,配合相关不良反应预见性护理.结果 均显影良好,达到满意检查诊疗效果.结论 在FFA检查中,各种应激源作用患者,增加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帮助患者提高适应能力,从而得到满意拍摄图象.  相似文献   

9.
对408例眼底荧光造影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和良好的护理配合,减少或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眼底荧光造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行眼底荧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与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进入检查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8.70%、8.70%和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4%、28.99%和18.84%(P〈0.05)。结论:眼底荧光造影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眼球钝挫伤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分析。方法对38例(48只眼)眼球钝挫伤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视神经挫伤(8只眼),视盘水肿、出血、FFA示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及渗漏晚期呈强荧光;视网膜震荡(22只眼),眼底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水肿,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FFA:视网膜静脉早期后极部视网膜可见数片遮蔽荧光,小静脉管壁不均匀轻度荧光着染;视网膜出血(8只眼),FFA表现出血区荧光遮蔽;脉络膜裂伤(7只眼),视盘颞侧可见一条或数条黄白色弧形或条纹样,凹面朝向视盘。FFA:血管下方弱荧光造影,晚期呈高荧光;黄斑裂孔(3只眼):其中板层裂孔1只眼,FFA未见异常荧光;全层裂孔(2只眼),FFA显示为黄斑区圆形透见荧光。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及时准确了解眼球钝挫伤的部位和程度,同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特殊人群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特殊人群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机对256例特殊人群进行造影,按体重注射荧光素钠造影剂,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特殊人群是指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1)有药物过敏史者;(2)有重要内脏器官疾病者;(3)首次检查有恶心、呕吐、瘙痒等轻度反应但需再次检查者;(4)年龄≥80岁身体健康者.结果 256例特殊人群造影出现不良反应69例,占本组患者的27.0%.造影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73例中,有10例出现恶心呕吐,喷嚏,瘙痒等反应,占该组患者的13.7%;有重要内脏器官疾病者78例中,4例有恶心呕吐反应,占该组患者的5.1%;首次检查有恶心、呕吐、瘙痒等反应但需再次检查者56例中,有5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占该组患者的96.4%;年龄≥80岁身体健康者49例中有l例发生恶心反应,占该组患者的2.0%.结论 FFA检查对这类特殊人群是一项安全检查,特殊人群造影的不良反应一般是轻中度,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健康人群使用荧光素钠造影不良反应相似.仔细观察患者,加强防范和抢救措施,对提高特殊人群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图像特征。方法按准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30名,按国际通用方法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对造影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造影图像均显示斑驳状透见荧光,其他较多的特征有色素斑块所致的荧光遮蔽、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和荧光渗漏,较少表现的还有毛细血管无灌注所致的充盈缺损以及黄斑荧光积存等。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特征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病变所致的斑驳状透见荧光和荧光遮蔽,以及视网膜血管病变所致的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等。  相似文献   

16.
叶永青 《吉林医学》2013,34(19):3888-3889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情况。方法:将眼底荧光造影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组)8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80例,进行检查后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能成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静女  陈玉梅 《现代医学》2013,(10):751-75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底荧光造影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和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认知和行为等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检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Ⅳ~Ⅴ期诊断标准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部位、形态、大小纤维血管膜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 :符合DRⅣ~Ⅴ期患者56例,98只眼,应用FFA评估所有病例视网膜总体情况。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第1、3、6个月行FFA检查及常规检查,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组。分析治疗前FFA结果,观察两组纤维血管膜的部位、范围、形态。结果:56例患者98只眼中,治疗有效组72(73.5%)只眼,无效组26只眼,共有18只眼转行玻璃体切割术,2只眼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治疗前FFA结果,对以上两组病例的纤维血管膜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有效组中合并视盘新生血管情况、纤维血管膜范围、弥漫膜及桥状膜情况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A评估DR患者增生膜位置、形态和大小对临床上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或进一步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淑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294-295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影响患者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3例(358眼)中浆图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浆患者造影能清晰显示荧光渗漏点,358眼中典型荧光渗漏216眼。患者视力与荧光渗漏点位置呈正相关。结论造影能显示中浆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影响程度,明确荧光渗漏情况、部位及渗漏点数,对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患者视力与荧光渗漏点或病变部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