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患者男,38岁.无意中发现左颌下区一"杏核"大小肿物6月,无痛生长,因生长加快2周来院就诊.体检: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左颌下区可触及一约8.0 cm×7.0 cm×5.0 cm大小肿物,质地硬,活动差,边界尚清,轻微压痛,张口及开口活动无异常,咬合关系尚可,左口底肿胀,舌底抬高,颌下及颈部淋巴结未及肿大.  相似文献   

2.
魏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558-7559
1病历摘要 患者54岁,绝经3a,因体检发现左附件肿物1a余来我院要求手术。1a前体检时超声报:左附件非纯囊性肿物3.8cm×3.4cm×2.8cm。入院时彩超:子宫前位3.8cm×4.7cm×3.0cm,表面平,回声欠均,内膜中等不均厚0.5cm,隐约有两个团状回声,左右各为0.5cm,边界不清,未见血流,子宫动脉=0.81。子宫左侧见非纯囊性肿物5.1cm×3.2cm×2.7cm,  相似文献   

3.
病例男,65岁,以“左颌下肿物”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左颌下肿物,未予以诊治。1月前自觉左颌下异物感,偶感口干,无发热、局部疼痛,无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无怕热多汗、烦躁易怒,无眼球压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专科查体:左颌下区略肿大,于左颌下可触及一枚肿物,大小约为2.0 cm×2.0 cm,质韧,无活动,无红肿、压痛,边界尚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正患儿男性,8岁。因左颌下肿块5年,并逐渐增大1个月入院。患儿5年前因感冒发热发现左颌下肿大,于当地诊所治疗(具体用药不祥),未见任何好转后去南京市儿童医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颌下腺区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考虑为颌下腺肿大。继续输液治疗无好转。转至江苏省肿瘤医院行颌下肿物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见淋巴细胞。近1个月肿块缓慢增大,来我院就诊。检体:双侧颌面部对称无畸形,左侧颌下区可触及一大小约5 cm×3 cm肿块,活动度不大,界限清楚,无粘连,无明显触压痛,口内挤压可见左颌下腺导管有  相似文献   

5.
例1女婴,1个月。系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身体健康,无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出生后10天发现左颈部颌下区肿物,大小2.5 cm×2 cm。颈部B超示左颈部可见一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有包膜回声;未探及左侧甲状腺,右甲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5岁.因"发现左颌下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颈部不对称,颈软无抵抗,左颌下可见一肿物局限隆起,可触及肿物范围约为4 cm×2 cm×2 cm,囊性感,表面光滑,无结节,无触痛,边界清,可推动,不随吞咽及伸舌活动,甲状腺不大.颈部超声所见:甲状腺形态大小正常,内光点均匀,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颌下区于颌下腺下方可见一大小约为4.0 cm×1.5 cm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晰,其内回声不均,大部分为无回声区,小部分为较粗网格状光带(图1);左颈部大血管旁可见多个小低回声区,呈椭圆形,内回声均匀,其中见一大小约为1.3 cm×0.6 cm.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男 ,32岁。主诉左颌下包块 4d,来门诊就诊。追问病史 ,缘于 4d前突然发现左颌下肿大 ,触摸有鸡蛋黄大小包块 ,无痛 ,无发热 ,无全身不适。经局部触诊 ,左颌下三角区可触及约 1.5 cm× 2 .0 cm大小较硬 ,可移动性结节性肿块 ,皮肤色泽正常 ,皮温不高。左下牙无龋坏无松动 ,牙周正常 ,左下颌骨无膨隆。因怀疑颌下腺结石作超声检查。彩超可见 1.5 cm× 2 .0 cm不均匀低回声区 ,考虑为颌下淋巴结炎。嘱患者在当地静脉滴注青霉素及 2 g/ L甲硝唑治疗。用药 1wk后患者 2次来诊 ,见左颌下包块比初诊时增大 ,双颌下三角区明显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吴燕  庄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9):599-599,611
患者女,25岁,无明诱因出现左侧颌下区疼痛不适,后触及一核桃大小肿块20d。体格检查:左侧颌下区触及一约4.0cm×3.0cm包块,质硬,表面光滑,界限清,伴压痛,表面无红肿;颈部两侧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发热、畏寒及体重下降等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8岁,因左侧颌下及左舌下口底区反复肿痛6年余,近1个月来疼痛加重,自行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左侧颌下区肿胀,皮肤不红,可触及颌下腺肿大约6.1 cm×4.3 cm,质硬,不活动,压痛明显,左舌下口底区明显隆起,周围红肿,左侧颌下腺导管口未见液体流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2岁,因“发现左肾占位6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阑尾炎病史。查体:T35.5℃,BP170/10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异常隆起及叩压痛。泌尿系彩超示左肾上极见-4.1cm×4.2cm×4.0cm不均质回声团,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提示左肾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11.
对外伤性踝管内动静脉内瘘误诊为假性动脉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26岁。主因外伤后左内踝部肿物伴不适0.5a入院。缘于0.5a前,患者被木刺刺伤左内踝,当即疼痛出血,自行拔出木刺,出血较多,在当地诊所消毒加压包扎伤口,日服抗生素。10d后伤口愈合。但自觉内踝有一肿物,未经诊治。0.5a来肿物无明显减小。左足憋胀不适,足背麻木,为诊治而来我院。查体:神清,心,肺,腹未见异常。左内踝有一约0.5cm×0.5cm×0.3cm大小肿物,质软,可触及震颤,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不活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7岁。左颌下反复肿痛 1月余。查体 :左颌下区可及一 4 .0cm× 5 .0cm的肿物 ,边界清楚 ,质地柔软 ,有明显囊性感 ,可活动 ,压痛 ( ) ,左侧口底部略隆起 ,范围约 3.0cm× 4 .0cm ,局部黏膜肿胀 ,呈浅蓝色。初步诊断为左颌下肿物。超声检查 :采用HP5 5 0 0型超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1岁,发现左侧颈部无痛性“蚕豆样”大小肿物。左颌下触及一包块,大小约3.0cm×2.8cm.边界清,质韧,移动欠佳,压之无明显疼痛,颈部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超声检查:于左颌下软组织内探及大小约2.7cm×2.3cm不均质团状低回声,边界清、包膜完整,内可见细点状回声,后方回声稍增强(图1),团状回声与下颌下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关系密切,于周边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1岁.主述左侧颌下区肿物2月余,逐渐增大就诊.查体:左侧颌下区稍隆起,表面无红肿,触及一包块,质硬,表面光滑,无压痛.超声检查:左侧颌下区颌下腺后内侧距皮下约0.9 cm处测及一大小约为4.3cm×2.5 cm的包块,其周可见低回声包绕,并可见包膜样回声,内部充满密集的大小不一的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明显(图1).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21岁,因右侧颌下区无明显诱因肿胀伴疼痛,无明显缓解1个月余入院。专科检查:颜面部外形轻度不对称,右侧颌下区轻度膨隆,表面皮肤光滑无破溃,色泽正常,触之柔软,有波动感,与皮肤无粘连,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超声检查:右侧颌下区可见一范围约5.2 cm×2.0 cm×1.7 cm囊性包块,包膜感不强,边界清楚,形态不规整,腔内透声较差,可见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成像示: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腔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咽旁间隙感染1例的超声与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51岁.因左颌下区软组织肿块逐渐增大50余天,加重10天,张口重度受限2天入院.检查见左颌下区肿胀,有明显压痛,疑触及包块,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无压痛.超声表现:左侧咽旁病变,范围40mm×50mm×40mm,边界欠清,无明显包膜,外形不规则,内为暗淡光点,分布不均匀,不除外伴散在粘稠液体.  相似文献   

17.
张辉  黄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4):2733-2734
对先天性舌下腺囊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岁。因左颌下肿大于2006-01-08入院。患儿出生后,家人发现小孩左侧颌下肿大,触摸无哭闹,并逐渐增大。0.5a前,于当地医院诊断左颌下囊肿,行颌下囊肿摘除术。术后1个月,左颌下又肿大,来诊,以先天性舌下腺囊肿术后复发收入院。查体:患儿意识清醒,发育正常,左颌下肿大,无压痛,皮色正常,表面可见4~5cm长术后瘢痕,口腔黏膜正常,口底无异常,牙齿误龋坏,左颌下穿刺抽出无色透明黏液。全麻下口内切口行左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抽出全部囊液,左颌下加压包扎。术后7d拆线、去除颌下加压包扎,创口一期愈合,左颌下无肿大。术后3个月复诊,面部对称,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对乳腺分叶状肉瘤误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1岁。于2006—06—04入院。该患以左乳腺无痛性肿物1a来诊。肿物发现时约卵黄大小,无疼痛,渐增大。2a前曾有2次在外院行左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史。病理汇报:乳腺纤维腺瘤。入院查体:双乳腺对称,乳头无凹陷,乳腺皮肤无改变,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见陈旧术痕,术痕下方可触及一约7.0cm×5.0cm×5.0cm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与皮肤无粘连,质地韧,无触痛,活动良好。  相似文献   

19.
男,23岁。既往体健,发现右颌下无痛性包块来诊。查体:右颌下可触及明显包块,颈部未触及明显结节。超声检查:右侧颌下腺下极探及一范围约5.1cm×2.3cm×3.8cm的无回声区,壁薄,其内透声好,并可见数条纤细分隔,  相似文献   

20.
对头颈部囊状水瘤误诊3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 例1:男,5岁.患儿出生后即被发现左颌下三角区有核桃大小肿物,近1 a来肿物逐渐增大,于院外多次就诊,被诊断为颌下腺囊肿.查体:左颌下三角区明显肿胀,约2.5 cm×1.0cm×1.2 cm大小,表面皮肤正常,边界不清,触之柔软,穿刺抽液为咖啡色液体,各项化验无异常.全麻下切除肿物,术中发现肿物包膜与颌下腺粘连,故将其一并摘除,术后病理报告为左颌下腺囊状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