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历代名医药家都很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由此可见,正确的掌握煎煮法是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目前,中药汤剂仍占中药应用的大部分。笔者就中药汤剂煎煮中的几个问题,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文献,谈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为中医临床最常用的剂型之一,分内服、外用两大类。不论是内服或者是外用,中药汤剂在使用前必须煎煮,而煎煮前的浸泡是中药汤剂煎煮工作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能忽视。根据笔者长期调查显示,大多数中药房(店)的药袋等包装中药饮片的包装物上没有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时对水量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剂是我国传统中药剂型之首,沿至今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金代李杲曾指出:"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说明古人对剂型与疗效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正确掌握汤剂的煎煮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我国历代医家对中药煎煮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增强中医临床疗效刘瑞源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最常用的剂型之一。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的疗效,因此,如何提高医院中药汤剂煎煮质量确保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提高中药汤剂煎煮质量谈谈看法。1、制订煎煮...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由于汤剂能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灵活用药的需要,且药效显著,作用快捷,在中药防病治病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但中药煎煮费时费力且携带不便限制了其应用。中药煎煮机的应用则使这一面貌大为改观。密闭式中药煎煮机由于其内部带有一定压力,使中药材中植物细胞壁易被破坏,有效成分更易溶出,动物药蛋白质更易水解,一些质地坚硬、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也能充分煎出而无须“先煎”;  相似文献   

6.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陈华(石家庄市井陉县中医院050300)杜凤鸣(解放军3574工厂卫生科060300)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剂型,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医药学家都非常重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然而,目前许多医者和患者对正确的煎煮方法不甚了解,认为...  相似文献   

7.
中药汤剂的煎煮及服用方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汤剂又称汤药,是我国历史悠久.应用最广.简便有效的一种剂型。许多患者对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有着模糊的认识,存在着煎煮操作误区,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效果,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中药汤剂是临床应用最早、最广泛、疗效最可靠的剂型,但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不正确,则会影响汤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汤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剂型,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为了提高中药汤剂质量,使其充分发挥预期的临床疗效。在此,结合个人经验,对中药煎煮作一些总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药汤剂加水量朱荣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医院,东台224246汤剂是中医常用剂型,其煎煮的加水量一直沿用没过药面3~4cm左右的经验做法。其实,加水量对药材有效成分煎出量影响甚大,如此千篇一律,势必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其实,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就曾对...  相似文献   

11.
汤剂是临床常用的剂型,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法很为重视.如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可见,中药煎煮的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汤剂的质量和疗效.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就中药煎煮方法谈一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几种不宜煎煮的中药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剂是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具有吸收快、制作简便等优点,但汤剂制备不当,不该煎煮的中药却煎煮,会导致药物减效或无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笔者总结列举了几种不宜煎煮的中药.以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汤剂,作为中医治病的一种剂型历经几千年而不衰。但作为中药传统剂型的汤剂,因其有适合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原则,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等优点,目前作为中医最常用的剂型。汤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量与汤剂的煎煮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而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煎煮方法的不当,使汤剂不能很好地发挥,既浪费了药物资源又使患者在经济上蒙受一定的损失。故些,有必要对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质量加认强调,以便中药汤剂发挥应有的疗效。中药汤剂的煎煮有特殊要求的不外乎火候、用水、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煎煮时间、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方法与服用方法对中药汤剂药效的影响。方法:以八味地黄汤为例,以其煎煮的时间为变量,对汤剂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并分析其药汁与药渣。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不同的煎煮时间所产生的药汁与药渣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不同,对照组药汁量为318mL,而观察组药汁则为282mL,且两种煎煮法所得的药渣在其颜色、气味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汤剂质量较好,合格率高达100%,而对照组中汤剂质量的合格率仅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必须根据中药成分的不同采取正确的煎煮方式与服用方式,从而实现中药汤剂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单建学 《中医药导报》2002,8(11):692-693
中药汤剂为中医最常规的剂型已有悠久的历史 ,历代医家对煎煮方法都很重视。如明李时珍说”凡服汤药 ,虽品物专精 ,修治如法 ,而煎煮者鲁莽造次 ,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 ,则药亦无功。”强调了煎煮方法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恰当与否 ,对临床疗效影响极大。1 煎煮前准备工作1.1 煎服法要清楚 调配处方时 ,中药师要认真审查处方中每一味药 ,看是否有配伍禁忌 ,用量是否正确 ,要准确无误调配 ,每一味药称量要准 ,分量要均匀。先煎、后下、吞服、烊化 ,冲服等具体煎法 ,要向病人交待清楚。1.2 药物清洗 ,浸泡 药物在煎…  相似文献   

16.
<正>中药浓煎剂,系中药复方的水煎浓缩制剂,或中药复方以水为溶媒,经提取、精炼、浓缩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从剂型上看,它并不是一种独立剂型,还具有汤剂的一切特征,是传统汤剂的一种改良形式。1中药浓煎剂的概述作为汤剂的一种改良形式,中药浓煎剂是将单味药切细、打碎,或按照医师处方配伍的多种生药材,加水、放入煎药锅内煎煮后,去渣,煎煮,浓缩至一定浓度后所得的液体药剂。中药浓煎剂自概念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中药的剂型改革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汤剂仍是当前中药给药的一种主要途径。然而中药煎煮的方法与质量如何又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为此,笔者就这个问题略陈管见,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中药汤剂系中药传统剂型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应用广泛,更由于它具有“吸收快、药力大、配方活”等特点,为广泛应用,至今汤剂仍居其它剂型之首,而服务于临床,随着我国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古老剂型的一些缺点便愈显得与之不相适应。如临床配方中,病人携带不便、煎出汤剂的体积大、服用不便、药房配方工作量大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近年来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就有关中药汤剂的研究资料加以概述。汤剂煎煮法的研究目前,国内采用的煎药法有:直火煎煮  相似文献   

19.
中药汤剂煎煮操作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服药方法,也是中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剂型。但我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不少患者煎煮中药汤剂时存有操作误区,严重影响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中药汤剂是数千年来中医治病的经验结晶 ,也是中医治病的一种手段。实践证明 ,中药汤剂有利于药物中有效成份的溶出、分解 ,易于吸收 ,故疗效好、作用快 ,具有中医药的特色 ,因此中药汤剂的剂型经久不衰。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环境 ,使得传统的中药汤剂越来越显得跟不上现代人的需求 ,传统的“老三包”千家万户要自行煎煮 ,既无加工工艺 ,又无质量标准 ,自然疗效很难保证。中药疗效好 ,就是药难熬 ,使众多的病人望而却步。由于煎煮不方便 ,一些急症病人也难以立即服到中药 ,从一定意义上讲 ,中药饮片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