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15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6— 0 1~ 1999— 12我院对阴道分娩者全部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 1996— 0 1~ 199— 12共收治产妇2 148人次 ,其中阴道分娩 1560例 ,宫口开全后全部给予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 ,定为“双侧组” ;将 1992— 0 1~ 1995— 12我科共收治产妇 2 518人 ,其中经阴道分娩者为 1764人 ,只有行会阴侧切者才给予左侧阴部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麻醉 ,定为“对照组”。两组孕妇胎次 ,年龄、妊娠周数无明显差异 ,条件均衡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左手指在阴道…  相似文献   

2.
彭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51-1352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97例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产妇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产妇采取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第二产程时间、会阴缝合时间、会阴侧切率及软产道裂伤率。结果试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会阴缝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软产道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较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更好,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会阴缝合时间更短,会阴完整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可吸收缝线对会阴伤口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所有病例均选 1 999年 3~ 8月 ,共 1 4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 1 0 8例 ,为白天分娩的产妇。对照组 3 6例 ,为夜间分娩的产妇。两组产妇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年龄 2 2~ 3 0岁 ,孕周 3 7~ 4 2周。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1 .2 .1 麻醉方法 两组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1 .2 .2 观察组采用高分子 0 /2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缝合粘膜下组织 ,自切口顶端连续缝合 ,直到处女膜环处 ,缝合肌层及皮下组织以同样线间断缝合 ,以止血和关闭死腔。肌层缝合完后应距皮缘小于 0 .5…  相似文献   

4.
从36具尸体(72侧)坐骨的解剖观察,测得在坐骨小孔内,骶棘韧带与坐骨棘之间的浅面,由内向外排列的是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与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行经坐骨小孔段的表面定位为坐骨结节上方3.81±0.57厘米,相当于坐骨结节最突出点至骶骨角连线的上3/5与下2/5的交界点。临床上可经此点垂直于骶结节韧带进针至坐骨小孔作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与会阴局部麻醉在阴道分娩会阴缝合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3—6月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符合条件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于第二产程胎先露拨露3cm左右时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于分娩后需行会阴伤口缝合时行局部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会阴缝合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镇痛效果、会阴缝合时间、产妇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会阴缝合的镇痛效果及缩短会阴缝合时间、提高产妇满意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局部浸润与阴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方法用于会阴侧切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采用局部浸润与阴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用于会阴侧切镇痛的产妇600例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产妇6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强度情况。结果两组完全无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轻度疼痛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重度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7.
苗永中  任冉 《中原医刊》2005,32(9):27-28
目的评价会阴正中切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6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根据胎儿体重及会阴体长度,自会阴后联合中点作为切口起点,作2~3cm长的会阴正中切口。切开时于切口部位行浸润麻醉,对照组以会阴后联合线中点作为切口起点,≥45°4~5cm长的左斜侧切法,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产后42d随访产妇状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切口符合生理要求,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传统会阴侧切术。  相似文献   

8.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 7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 ,观测阴部神经的位置、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在阴部管 (Alcock管 )内主要为会阴神经和阴茎 (蒂 )背神经 ;②在Alcock管内阴部神经位于阴部内静脉、阴部内动脉的下方 ;③在Al cock管内阴部神经距坐骨结节前缘下方的垂直距离为 ( 2 6.78± 1 .82 )mm。结论 :Alcock管是施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较为简单、安全、有效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12-114
目的探讨实施硬膜外麻醉追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实施会阴侧切产妇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会阴侧切的分娩产妇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硬膜外镇痛分娩加会阴侧切。观察组产妇在硬膜外镇痛于会阴侧切前3 min,追加2%利多卡因10 m L+灭菌注射用水10 m L用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侧切及缝合时疼痛情况和产后会阴部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镇痛效果更好,会阴侧切及缝合时长海痛尺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局部组织水肿分级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硬膜外镇痛分娩追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有效地减轻了产妇分娩时会阴侧切的疼痛,减少了切口水肿,促进了伤口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双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 1999年起用双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 5 0 0例 ,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者 10 0例 ,年龄 18~ 4 0岁。体重4 3~ 70kg,妊娠 6~ 10周。无心脏病及呼吸系统疾患 ,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5 0例。治疗组用双异丙酚静脉给药 ,对照组未用镇痛药。年龄、妊次、妊周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1 2 方法 :术前 4h禁食水 ,麻醉前未用任何药物 ,选择肘前静脉 ,用 5号半头皮针静脉穿刺。开始以0 15ml/s的速度给予 2 0mg/kg…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要求接受无痛治疗已成为患者的迫切需求。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能获得绝佳的镇痛效果。我院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2 0 0 3年2月至2 0 0 3年12月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12 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18~4 2岁,平均( 2 7.4±5 .6 )岁,妊娠5~11周。既往无心血管病史,无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及急性支气管炎病史,无哮喘、青光眼病史。同时选择同等条件的早孕妇女12 0例用盐酸丁卡因胶浆行局部润滑麻醉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孕产…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手术创口和子宫收缩的双重疼痛 ,既增加了产妇的痛苦 ,又影响了产妇活动及哺乳 ,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我院于 2 0 0 1年 4月~ 10月对 30例剖宫产术产妇术后采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 (PCEA) ,在取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 ,又无明显的副反应出现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健康足月初产妇 6 0例 ,孕周 37~ 4 2周 ,年龄 2 3~ 38岁 ,手术方式均为新式剖宫产术。 2 0 0 0年10月~ 2 0 0 1年 3月手术产妇 30例为对照组 ,2 0 0 1年 4月~2 0 0 1年 10月手术产妇 30例为观察组。1 2 方法 :所有产妇均采用L1~ 2…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7年起将椎管麻醉下无痛分娩应用于临床 ,经过严密观察 ,采取积极的医疗护理措施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9年 1~ 7月 ,于我院产科选择无经阴道自然分娩禁忌证、无椎管麻醉禁忌证、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 30 0例为观察组 ,年龄 2 4~ 35岁 ,孕龄 38 1~ 41 1周。选择同期不要求无痛分娩且无经阴道自然分娩禁忌证产妇 2 88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产妇年龄、孕龄、孕产史、体质量等差异无显著性。1.2 麻醉方法经检查确定产妇宫颈口开大 3~ 4cm时 ,由麻醉医师在L2 ,3 或 L3,4椎间隙 ,行硬膜外、…  相似文献   

14.
阚景祥  徐树峰  刘霞 《华夏医学》2001,14(2):184-185
我院 1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共行各类剖宫产手术16 78例。据改良 de Alvarez分类法 [1 ] ,其中 2 8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以下简称妊高征 )患者均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实行剖宫产术。现就有关围产手术期母体麻醉处理、监护及新生儿救治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ASA ~ 级 ,年龄 2 1~ 42岁 ;初产妇 181例 ,经产妇 10 4例。孕期 35~ 37周者 6 5例 ,38~ 39周者 112例 ,40~ 41周者 95例 ,42周以上者 13例。全部病例血压达到 36 .5~ 2 2 .3/ 18.7~ 14.8k Pa。1.2 术前准备 妊娠水肿、妊娠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我院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2年 8月用 0 .75 %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 15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30例 ASA ~ 级足月妊娠、需行剖宫产的产妇 ,年龄 2 0~ 39岁 ,体重 5 9~ 76 kg,术前心功能 级 ,无心律失常 ,心电图正常 ,肺功能无异常 ,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为罗哌卡因组 (R组 ) ,对照组为利多卡因组 (L组 ) ,每组 15例。罗哌卡因为瑞典 Astra Zene Ca公司生产。1.2 方法1.2 .1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麻醉前均未用药 ,产妇入手术室后均选择 L2~ 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R组试验剂量为…  相似文献   

16.
阴部神经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60侧(男34,女26),测量了阴部神经在分支前及三个分支始部横径,男女性间作了统计学处理,其中阴茎(蒂)背神经始部横径(男1.36±0.05,女1.22±0.03),t=2.2292,P<0.05,男女性间有显著性差异。观察阴部神经在坐骨小孔、阴部管与动静脉的关系,测量了阴部神经在阴部管内离坐骨结节下缘上方距离,对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选用位置进行了探讨,并作了临床试验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娩疼痛给广大产妇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 ,为了减轻这种痛苦 ,我院在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6月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 10 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无明显头盆不称 ,无胎儿窘迫进行阴道试产且要求施行分娩镇痛者 10 5例 ,年龄 2 3~ 32岁 ,均为初产妇作为观察组 ,另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的 10 5例作为对照组。1.2 方法 在产妇宫口开大 2~ 3cm时取L3~ 4 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 ,成功后置管接美国产MICROJECT电子病人自控微量镇痛泵 ,药液以 0 .4 %利多卡因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病产妇剖宫产麻醉的方法及麻醉管理。方法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27例,剖宫产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SpO,)。心功能Ⅰ-Ⅱ级产妇共16例,采用椎管内麻醉(E组);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11例,采用全身麻醉(G组)。记录手术时间及新生儿1、5rainApgar评分以及手术期间的输液量及麻醉效果。结果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E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2组间输液量及新生儿5ra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有2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素6~10mg后恢复。G组有2例新生儿娩出后呼吸抑制,经辅助呼吸及纳洛酮0.01mg·kg^-1静脉注射后呼吸恢复良好。2种麻醉方法均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应加强剖宫产围术期的监测,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可选择全身麻醉,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13例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分成2组,观察组56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57例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2组会阴切开方式、伤口出血量、伤口疼痛、伤口愈合、产妇的依从性和产妇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低于对照组(P<0.05,P<0.01),会阴正中切开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及产妇依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了会阴切口的出血量,减轻了产妇会阴切口的疼痛,提高了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同时产妇的依从性好,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梁革  农文政 《广西医学》2002,24(11):1862-1863
我院自 1996年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妊娠并发症及禁忌症者 180例 ,平均年龄 2 4 31岁 (18~ 4 2岁 ) ,孕次 1~ 5次 ,产次 0~ 4次 ,平均孕周 12 36周 (11~ 14周 )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90例 ,对照组 90例 ,两组的年龄、孕次、产次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术方法相同 ,均为异丙酚麻醉下孕 11~ 14周妊娠钳刮术〔1〕。1 2 方法 :两组分别于 2 4小时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2 0ml +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