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电学杂志》2009,28(3):194-194
上、下两行MV1系相隔近2min记录。上行显示窦性基本P—P间期0.92s,长P—P间期1.82s为基本P—P间期的2倍,存在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R′型,时间0.12s,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P2′、P5′),其偶联间期相等,下传QRS形态与窦性QRS形态略异,为折返型房性期前收缩伴轻度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可见提前或延迟出现与窦性QRS形态一致或略异的QRS—T波群,如R3、R4、R7、R9,这些搏动的形成有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8岁。因头晕、胸闷来院就诊。动态心电图(图1)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频率75次/min,P—R间期0.15s,顺传的QRS波群呈RS型。可见多个提前出现的P’波,其P’波重叠在前一搏动的T波上,致窦性T波变形。偶见提前出现的P’波顺传的QRS波群,QRS波群呈rsr’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胸闷、心悸两年余就诊。临床诊断,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波几乎均落在前一激动的T波上,有的在T波升支处,有的在T波顶峰,并与之重叠,PP间期略不规则,0.58--0.64s。QRS波呈室上性。时限为0.08S,PR间期0.18s及0.50s。心动过速发作时P波后跟随1~2个QRS波,PR1间期为0.18s,PR2间期为0.50s,R1与R2之间无逆行P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等频性窦房及房室双重干扰性脱节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4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QRS波群为室上性。上行R。后有一逆行P^-波,上行末至下行末之前可见直立的窦性P波。窦性P—P间距0.55—0.66s,频率91~109次/分,P—R间期0.19s。P^--P^-间距0.58s,频率103次/分,R-P^-间期0.09s,两种P波频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致窦性P波短暂显示不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序  邓尚廉 《心电学杂志》1998,17(4):243-243
患者男,32岁。因阵发性心悸2年,反复晕厥1年,近1月发作频繁而入院。体检: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尖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正常。入院时心电图示多导联QRS波群宽大畸形,前后未见明确P波,V_1导联(附图上)的第1、2、8—11个QRS波群呈R型,时间0.16s,前无窦性P波,T波倒置;第4—6个QRS波群呈Rs型,时间0.12s,其前可见窦性P波,P-R间期0.11s,见S波,T波直立;第3、7个QRS波群虽呈R型,时间0.14s,但其前见窦性P波,P-R间期为0.06s,见6波,T波倒置,P-J间期均为0.22s。入院后24h动态心电图(中行)似上行,但P-R间期与QRS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其主要特征为:无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31s,频率193次/min,以I、V2、V3明显,部分P’波重叠于ST段或T波上而造成T波形态不一致。大部分QRS波群呈长、短交替出现,系异位P’波与QRS波群呈3:2文氏型房室传导,最后4个QRS波群规则出现,除了其前P’-R间期固定以外,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74岁,因间歇性晕厥10余年,再发5min入院。心电图(图1)示:P波规律出现,P—P间期约0.8s,心率75次/min,QRS时间增宽至0.14s,V,呈rsR’型,P1、2波下传心室,P—R间期分别为0.14和0.16s,P,后QRS波群脱落,P4波位于第3个QRS波群之前,P-R间期O.06s,与QRS波群无关。  相似文献   

8.
《心电学杂志》2010,(1):47-47
MV1导联示短P—P间期0.84~0.90s,长P—P间期1.60~1.71s,基本上为短P—P间期的2倍,考虑存在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呈2:1传导。P—R间期0.22s,存在房室传导延缓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QRS形态多变:①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型(QRS时间0.14s),如下行R6、R7,其前有相关的窦性P波,P-R间期0.22s;②呈正常形态6型,如上行R1,下行R4、R5,其前有相关的窦性P波,P—R间期0.19~0.22s;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男性,38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查心电图(图1)示:为V1导联。上行末与中行起始部重叠两个R波(5个大方格),中、下行为非连续记录。P—P间距0.52~0.58s。频率103~115次/分.P—R间期0.16s。下传的QRS波呈两种状态:①正常QRS波:呈Rs型,时限0.08s;②呈rsR’型,时限0.12s。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R波形态更替时.R—R间距无变化,与频率无关。从上行R2至中行R10,长达9.14s中均为正常R波。  相似文献   

10.
刘医师(住院医师)
  今天教学查房的患者,男性,78岁,因“腹胀、恶心、呃逆、肩部疼痛3d”入院。体检:T 36.7℃,P 130次/min,R 20次/min,BP 90/66mmHg。肺部听诊未见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弥散,位于左锁骨中线外1.0cm,未触及震颤。心界左侧扩大,听诊心率13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未闻及杂音。入院急诊床旁心电图(图1)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R-R间期0.36s,频率167次/min,节律规则,QRS时间0.16s,Ⅱ、Ⅲ、aVF呈R型伴切迹,Ⅰ、aVL呈QS型,V1~V4呈R型,V5、V 6呈Rs型,QRS波群起始部明显粗钝,酷似“δ”波。考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但不排除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予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及其它对症治疗后患者自述好转,心电图(图2)示P波规律出现,呈双峰,时间达0.12s,P-P间期1.04s (58次/min),QRS波群呈两种形态,一种QRS时间0.08s,P-R间期0.22s,P-J间期0.28s,为窦性激动,其Ⅱ、Ⅲ、aVF、V4~V6 ST段呈水平压低0.1~0.2mV,T波低平,RV5达3.6mV;另一种QRS波群宽大畸形,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时形态基本一致,其前可见窦性P波,P-R间期0.08s,P-J间期0.26s。心电图Ⅱ连续记录(图3)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律,频率59次/min,QRS波群呈三种形态,一种呈qR型,时间0.08s,其前有相关 P 波,P-R 间期0.22s,P-J 间期0.28s,为窦性激动;一种呈R型,宽大畸形,时间0.16s,部分波群前有P波,P-R间期缩短至0.08~0.10s(上行R4、R8,中行R2,下行R5、R9),P-J间期0.26s,部分波群前无P波(中行R5、下行R1),考虑为室性期前收缩;第三种QRS波群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亦呈R型(中行R4、R8,箭头示),时间0.11s,起始粗钝,酷似“δ”波,其前有 P波,P-R间期0.16s,P-J间期0.28s。次日复查心电图Ⅱ连续记录(图4)示:窦性心律,P-P间期规律,频率60次/min,类似图3中的第三种QRS波群频发出现,部分与窦性激动形成二联律或四联律,酷似间歇性心室预激。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4.83ng/ml,临床诊断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心电学杂志》2009,(4):271-271,283
本例心电图主要特征为:窦性P—P间期规则,频率94次/min;P—R间期长短交替,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60次/min和68次/min),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和正常两种形态交替出现。短R—R间期后的QRS形态、时间均正常,P—R间期固定为0.40s;长R—R间期后的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P—R间期固定为0.15s(除下图最后一个长R—R间期以外,其前P—R间期为0.36s),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71岁。近期因反复胸闷心悸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的V1导联图形。上行为窦性心律时心电图记录,规则,P—R间期0.28s,V1导联呈rsR’型,V6导联S波粗钝,QRS波群时限0.16s,心率68次/分。下行为房性心动过速时心电图记录。心房激动频率180次/分,P—P间距频率180次/分,QRS不规则。P1未下传,  相似文献   

13.
《心电学杂志》2007,26(2):78-78
本例上行I、aVR、V1、V4导联与下行长Ⅱ导联系同步记录,示P-P间期0.94~1.03s,P-R间期0.18s,长Ⅱ导联可见3次提早出现P′-QRS-T波群(P′5、P′7、P′10),其中P′5波落在T波顶峰上,下传的P′-R间期与窦性P-R间期相似,QRS波群呈rS型,时间0.12s,P′7波形态与窦性P波略异,旦P′-R间期略显缩短,考虑P′7波与R7无关,因R7形态与第1~4个窦性搏动的QRS波群一致,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0岁。因心悸、胸闷2周就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93次/min,P—R间期0.14s,可见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偶联间期固定呈三联律,部分未下传激动心室,代偿间期不完全。R5.8、15\18分别为房性P’波下传激动心室所致,P’-R间期0.54s,QRS波群前均见P^-波,P^--R间期0.10s。ST段水平型压低0.05~0.10mV,T1.11负正双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三联律(部分未下传),房性反复搏动揭示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15.
《心电学杂志》2006,25(1):6-6
本例心电图基本节律为窦性,P-P间期0.764).84s,频率71-79次/min。下行可见前3个窦性P波形态稍不一致,但方向相同,为窦房结内游走节律。图中有多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部分联律间期基本相等,代偿间期完全,为室性期前收缩。每个室性期前收缩的T波前肢均可见一逆行P波,R—P^-间期为0.19s(除上行第2个室性期前收缩的R-P^-间期为0.24s外),为室性期前收缩伴心房回波(atrialecho)。  相似文献   

16.
例1 患者男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100次/min时P—R间期0.20s,QRS时间0.16s,MV,导联R波切迹。MV5导联S波增宽,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而民与R7QRS波群呈rSr’型,时间0.10s,房性期前收缩代偿后的P7波下传的QRS波群恢复正常,揭示3相右束支传导阻滞。然而出现房性期前收缩P6波时,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电图(图1)示:Ⅱ导联记录,可见R—R间距规则,QRS波群呈室上性,频率约38次/分,QRS波群前均未见相关P波,Q—T间期0.58s。QRs波群后均有P波,其中R1、R3、R5后为逆传P^-波,呈负正双向,R—P^-间期0.28s;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67岁。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10年余。图1为12导联同步记录中的Ⅱ导联。奇数P波为窦性P波,P—R间期0.11s。偶数P波较窦性P波短小、直立,为房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0.55s,呈二联律。P’-R间期0.11s,下传的QRS波呈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各导联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LGL综合征;③房性期前收缩二联伴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④T波改变。  相似文献   

19.
《心电学杂志》2005,24(4):229-229
本例Ⅱ导联连续记录可见P—P问期0.60s,频率100次/min,每隔两个窦性搏动会提早出现1次呈rS型的宽大畸形QRS-T波群,偶联间期相等为0.29s,代偿间歇完全,部分宽大畸形QRS—T波群后紧跟两个呈室上性型的QRS—T波群,其中第1个前有窦性P波重叠在前一搏动的T波上,  相似文献   

20.
《心电学杂志》2009,28(6):439-439
本例心电图为12导联同步记录,其主要特征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频率96次/min,QRS波群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另一种更为宽大畸形;两者的QRS时间均为140ms,P—R间期分别固定为0.20s和0.10s,呈长短交替出现。由于0.20s的P—R间期超过了心率上限的P—R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