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庆权  陈维清 《海峡药学》2013,25(7):144-145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在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日常工作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和对比研究。结果微生物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药敏情况分析:2010年收集住院病人标本19854份,2011年收集住院病人标本22825份。细菌监测显示:以头孢他啶为代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株和敏感株整治前分别为55.7%和42.3%,整治后分别为63.3%和35.1%,粪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株比例有所下降,其后者的差异有显著性(χ2=29.091,P=0.000)。结论革兰氏阴性菌对第三代头孢的耐药率进一步加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医院门诊处方3 600张,按《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处方点评规范》和药品说明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一分析。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2012年与2011年比较,以及2012年与2013年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2019-2024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西安市第一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对专项整治活动3年(2011—2013年)和专项整治后3年(2014—2016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医院的接诊量逐年增加,但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住院患者的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均有所下降。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也有所变化,第2代头孢、第3代头孢+酶抑制剂、第4代头孢、糖肽类、抗真菌类、氨曲南、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的使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30.6%、37.2%、76.9%、25.5%、17.9%。93.3%、47%、81.3%;青霉素+酶抑制剂、第1代头孢、第3代头孢、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的使用量呈增长趋势,分别增长了63.9%、40.3%、124.9%、78.7%、109.9%。进入前10名的抗菌药物相对集中,主要有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还可能存在用药集中、广谱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等问题,应加强监管,同时开展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胡莲  罗宏丽  肖顺林 《北方药学》2016,(12):162-164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在专项整治前(2010年)、中(2012年)、后(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住院患者使用强度分别由20.19%、73.51%、93.58DDD降至13.49%、51.37%、40.34DDD;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时机及用药时间符合率均明显改善;微生物送检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在整治前中后排名前10位品种均集中在β内酰胺类.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显著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但仍未完全达到要求,需加大力度整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有关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贵阳市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整治前(2011年1~6月每月1日、15日)处方和整治后(2012年1--6月每月1日、15日)处方,对抗菌药物处方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数为911张,整治后为1379张,处方数占比从42.93%提高到44.64%;单用比例从88.47%提高到91.81%;联用比例、销售金额占比和品规数分别由11.53%(105/911)、21.91%、42个下降到8.19%(113/1379)、17.87%和34个。大环内酯类DDDs增加最多,单品种除罗红霉素、头孢噻吩、青霉素DDDs增加外,其余品种DDDs均降低。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管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处方占比距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6.
林明琼 《海峡药学》2014,26(2):134-136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分别抽查2011年1月至6月(整治前)和2013年1月至6月(整治后)处方和病历,依据《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由整治前38.93%、46.50%、67.35%、48.67%、115DDD降至整治后19%、27.65%、57.63%、14.27%、54DDD.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min至2h内的比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h的比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由整治前65.45%、15.52%、26.87%提高至整治后95.36%、66.78%、50.30%.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使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情况,以便下一阶段进行改进。方法通过各项数据对本院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要求。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本院抗菌药物各项考核指标均好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  相似文献   

8.
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专项整治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使用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5~7月出院病历769份,干预使用后2011年5~7月出院病历830份,比较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检查率和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的变化,采用用药频率(DDDs)排序法对比用药频度,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品种、强度、方法等均有明显改善,但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所占百分率没有改变;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病原学检查率提高,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下降;用药起点较高,广谱、高价抗菌药物使用呈上升趋势。结论干预使用后,药品选择、手术病人用药时机、疗程均趋于合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100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专项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服用指导,专项组患者由临床专业工作人员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抗菌药物服用依从性、抗菌药物知识掌握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专项组患者干预后的抗菌药物服用依从性、抗菌药物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常规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5).专项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能够获得显著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服用的掌握度与依从性,并提高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常见3种细菌的耐药率,评价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学方法,对我院专项整治前后各1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大肠埃希氏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性下降,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通过开展整治活动,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高度重视细菌耐药监测,使细菌的耐药率下降明显,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梦媛  王萍 《中国药师》2014,(7):1185-1187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应用情况,为完善抗菌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抗菌药应用数据分为整治前(2011年1~6月)和整治后(2013年1~6月)2组,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并结合ABC分析法,对整治前后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及使用强度(AUD)以及整治后用药频度(DDDs)降低的科室分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32.95%下降至整治后的19.67%;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由75.76%下降至54.88%;AUD均值由85.24降至54.94;整治前、后DDDs降低的A类科室共7个,下降程度前3位的科室是A类科室中的普外科、呼吸科和产科.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我院抗菌药多项控制指标有明显改善,对促进我院抗菌药的合理应用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某些指标离卫生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努力,将抗菌药管理纳入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分析,了解抗菌药物整治效果,并为下一步的管理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抗菌药物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使用率、分级使用、基本药物应用等方面比2011年均有明显下降。结论: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都有明显好转,整治效果显著,但AUD还未达标。医院仍应加强系统化管理,注重对经验治疗用药的分析,对价格昂贵且用药频次高的品种重点跟踪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顾建英  蔡映云  顾萍  叶晓芬 《中国药房》2012,(46):4344-43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呼吸病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8-12月,整治前)、后(2011年8-12月,整治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均值由整治前的96.93%下降至整治后的79.78%(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均值由整治前的43.81%下降至整治后的32.99%(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均值由整治前的67.72DDDs/100人/天降至整治后的51.10DDDs/100人/天(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较整治前下降32.49%,注射剂类降低35.30%,口服剂类无明显变化;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46.43%降至39.67%,呈下降趋势,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3.57%上升至60.33%,呈上升趋势;痰培养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24.43%上升至整治后的48.15%,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73.76%下降至整治后的51.8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我院呼吸病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比例尚未达到理想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南京某三甲医院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10年(整治前)和2011~2013年(整治后)所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记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细菌耐药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2011~2013年)喹诺酮类抗菌药销售金额及占抗菌药总销售金额比例较整治前(2010年)有明显下降;整治前注射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的销售金额和DDDs最高,整治后的2012~2013年,莫西沙星注射剂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销售金额最高,分别位于第1、2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DDDs最高,分别位于第1、2位;莫西沙星注射剂DDC最高。主要耐药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整治后该院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例数及喹诺酮类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占抗菌药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整治前。结论:该院通过抗菌药专项整治,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各项应用指标明显改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应用也取得成效,专项整治的效果比较明显。但该院还应加强对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加以督导。  相似文献   

15.
鲍思蔚  何志高  汪芸  翟晓波  金丽 《中国药房》2012,(42):3951-3953
目的:了解我院实施专项整治措施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并结合ABC分析法,对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1年6月,整治前组)、后(2011年12月,整治后组)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及使用强度(AUD)、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分别由整治前的19.95%和57.22%下降至整治后的17.06%和51.28%;AUD均值从整治前的51.84DDDs/100人/天下降至整治后的40.67DDDs/100~天。对AUD下降贡献度最大的是神经外科、妇科、急诊医学外科等8个A类科室,用药频度(DDDs)减少程度累计百分比达66.4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从整治前的84.00%下降至整治后的45.01%,但与卫生部要求的30%仍有一定差距。结论:通过开展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完全达到卫生部的要求还需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6.
张钰宣  梅丹  闫世方 《中国药房》2013,(10):870-873
目的:了解我院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应用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调取我院2010年7-11月(整治前)和2011年7-11月(整治后)抗菌药物应用基础数据,并分别计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使用强度(AUD)、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用量占抗菌药物总用量比例、住院患者人均应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6项指标。结果:与整治前比较,整治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AUD、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用量占抗菌药物总用量比例、住院患者人均应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10%、-18.56%、1.22%、-19.17%、-17.42%和-6.46%,其中手术科室的变化较为显著。整治后,全院50%的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率<60%,52%的科室抗菌药物AUD<40DDDs/100人/天。结论:整治后,我院大多数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较整治前均有明显改善,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十分理想,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专项整治前后(2011年4月-2012年6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实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后,抗菌药物用药金额、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均有所下降,除部分指标外,大部分指标已下降至控制目标。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显著,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在专项整治活动后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开展“全国抗茵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茵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2011年l“月(整治前)和7-12月(整治后)抗菌药物品种、用量和销售金额,对其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在整治后均有所下降。整治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万元)和DDDs分别占全部药品的8.15%(2.42/2973.16)和0.79%(4455/567093)。整治后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地秦钠、头孢西丁钠和氨曲南;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克拉霉素、头孢呋辛酯和洛美沙星。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马书田 《中国药房》2012,(38):3578-3581
目的:评价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整治前、后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并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33个科室总处方数达754133张,有29个科室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51864张,占20.14%。其中,整治前53254张,整治后98610张,按照5:1的比例抽取得到整治前12100张,整治后24402张,共36502张。整治前、后不合理处方分别有2024、2690张,占抽查处方数的4.22%、2.80%;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占抽查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16.73%、11.02%,降低了5.71%;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抽查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4.74%、2.75%,降低了1.99%。二联用药处方整治前有90张(占4.45%),整治后有74张(占2.75%),三联用药处方整治前有6张(占0.30%),整治后为0。整治后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比例降低了2.39%,销售金额比例降低了5.38%,注射剂金额比例降低了9.91%,DDDs比例降低了2.63%,日均费用降低了17.90元/日。结论:通过采取专项整治措施,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按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等,应继续加强其临床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