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与前咽缺陷因子1A(APH—l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AD患者250例,正常对照者25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画钟测验(CDT)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携带APH—la一980GG,GC,CC不同基因型的AD患者,发病年龄和MMS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基因型患者发病年龄最早,MMSE评分最低,在APOEε4(+)患者,这趋势更加明显。而携带GG,GC,CC不同基因型的SAD患者,CD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携带GG,GC,CC不同基因型的正常对照人群中,MMSE评分及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POE基因型分层后,不同基因型正常人群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基因型的MMSE评分最低;CDT评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H-1a-980C/G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患者发病年龄与认知功能,从而参与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341例ACI患者和329例正常人的CYP11B2基因-344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浆醛固酮的浓度。结果病例组CYP11B2基因TC和C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2%和9.97%,相对于TT基因型,暴露于TC和CC基因型人群的OR值分别为 1.72和1.88;病例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9.03%,相对于T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的OR值为 1.57。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ALD浓度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CC基因型的血浆醛固酮 (ALD)浓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结论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ACI相关;C 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ACI的一个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因(TPA)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69例对照组TPA-7351位点的多态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各基因型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急性脑梗死组C/C基因型、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者分别为0.42、0.45和0.13。对照组依次分别为0.44、0.47和0.09。经调整混杂因素后,与C/C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性显著升高(P〈0.05);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主要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有关(P〈0.05)。结论:在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TPA-7351C/T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704C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V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2例脑梗死患者(CI组)、70例脑出血患者(ICH组)和89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AGTT704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和比较其在各组间分布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GTT704C基因型和脑卒中危险因素对CI、ICH发病的影响。结果AGT704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CI组(63.4%,79.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4.8%,61.2%)(均P<0.05);ICH组(41.4%,6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及ICH组中,有或无高血压病患者间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704CC基因型和高血压对CI发病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3.667和6.709(均P<0.005);两者同时存在时发生CI的OR为30.295(P<0.005)。AGT704CC基因型不增加ICH发病概率。结论AGT T704C基因多态性可能是CI发病的遗传因素;AGT704CC基因型和高血压对CI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SAP90/PSD95相关蛋白3(SAPAP3)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578例强迫症患者和649名健康对照者的SAPAP3基因SNP位点rs7555884进行基因型测定,比较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结果 SA‐PAP3基因位点rs7555884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分层后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在强迫症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A P3基因位点rs7555884的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中强迫症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相关的肥胖以及糖代谢的关系。方法入组患者组125例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组59例。提取两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脂联素(Adi)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免疫酶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将两组对照比较。结果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脂联素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无显著性(χ^2=0.723,0.257;P=0.697,0.613)。携带TG/GG基因型患者的BMI显著高于携带TT型患者(23.53±2.77vs22.37±3.11,P〈0.05),且携带TG/GG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携带,TT型患者(2.67±0.85vs2.28±1.15,P〈0.05)。携带TT和TG/GG型基因的患者之间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其他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Adi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与HOMA—IR并不相关。结论Adi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相关的脂代谢异常相关,但不是影响血糖代谢障碍的基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和血压、血糖、血脂相互作用与急性脑梗死(ACI)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YP11B2的基因型。结果病例组CYP11B2基因TC和C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2%和9.97%;相对于TT基因型,暴露于TC和CC基因型人群的OR值分别为1.72和1.88。病例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9.03%;相对于T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的OR值为1.57。此外研究还显示CYP11B2基因TC或CC基因型与血糖、血脂相互作用可增加ACI的易感性,而该基因型与血压无协同作用。结论当个体携带TC或CC基因型时,ACI的易感性增加,该两种基因型与血糖、血脂相互作用,可增加ACI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性激素与脑梗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性激素失衡与脑梗死(CI)的关系及其引起CI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2例急性CI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对其中26例CI恢复期患者的性激素进行复查;采用沉淀飘浮酶联法及乙酰丙酮显色法测定两组血脂。结果 CI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男性雌二醇(E2)、E2/睾酮(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P<0.01、P<0.05),急性期、恢复期女性E2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P<0.01、P<0.05),此改变与病情轻重无关。CI组血清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HDL2-C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E2、E2/T比值与TC、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HDL2-C、HDL3-C呈负相关(P<0.01、P<0.05);女性患者E2与TC、LDL-C呈负相关(P<0.05、P<0.01),与HDL-C、HDL2-C呈正相关(P<0.01)。结论 CI急性期男性E2、E2/T比值升高,女性E2水平降低。CI的发病机制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从而引起动脉粥样梗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ICOS)、CD28、CD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中国汉族人群的83例确诊MS患者和11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3个基因扩增产物酶切多态性。结果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7%和10.9%,P〈0.01),携带T等位基因可增加MS患病危险性(OR=3.482,P〈0.01);ICOS-2119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M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和15.5%,P〈0.05)。CD28-37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MS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4 E2+226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MS组较对照组增多(分别为44.6%和33.2%,P〈0.05)。单倍体型关联分析显示CD24 E2+226T等位基因分别与ICOS-2394T及ICOS-2119C联合可明显增加MS患病危险性,CD28基因多态与ICOS基因多态构成的单体型在MS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汉族人群ICOS-2394C/T、ICOS-2119C/T及CD24E2+226C/T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两基因可能均是MS的易患基因或与易患基因相连锁。CD28-372位点多态性与MS患病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突触体维系蛋白125(SNAP-25)基因3’端未翻译区T1065G和T1069C多态性位点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38例ADHD患者(患者组)和119名对照者(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1)患者组与对照组SNAP-25基因T1065G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组1065T/1065T基因型(70.3%)和1065T等位基因频率(84.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6.3%和74,4%;P〈0.05);患者组1065G/1065G基因型频率(2.2%)略低于对照组(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SNAP-25基因T1069C多态性,两组均为1069T等位基因(100%,100%),均未发现1069C等位基因。结论SNAP-25基因T1065G多态性与ADHD可能存在关联,1065T/1065T基因型和1065T等位基因可能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5-HT2C)受体基因-759C/T多态性与抑郁症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技术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的5-HT2C受体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由于5-HT2C基因位于X性染色体,故对女性个体行基因鉴定,对男性患者只行半合子型鉴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男性半合子型T、C分布频率分别为31.8%和68.2%,对照组为41.7%和58.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11,P〉0.05)。抑郁症组女性基因型TT、CC分布频率分别为46.4%和53.6%,对照组为16.7%和83.3%,无T、C杂合子基因型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4,P〈0.001)。抑郁症组T、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42.3%和57.7%,对照组为22.9%和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72,P〈0.01)。结论:5-HT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单核苷酸置换多态性与女性伴自杀行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相关性,而男性患者的发病可能与此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2例)和利培酮组(38例)。治疗观察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分别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结果(1)治疗第5周末,奥氮平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糖、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差值、血糖差值及甘油三脂差值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男女间各项指标差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奥氮平组患者体质量的增加与血糖、甘油三脂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奥氮平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明显大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患者脂蛋白脂酶Ser447Te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313例脑出血患者和351例正常对照者脂蛋白脂酶(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在脑出血组中,LPLSer447Ter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85.6%、CG14.1%和GG0.3%。LPLSer447Te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脑出血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LPLSer447TerCG+GG基因型携带者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水平低于GG基因型携带者(P<0.05)。结论研究未发现LPLSer447Ter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血清水平及其基因A379V多态性与低分子肝素实验病因分型(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的关系。方法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N=200)和对照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N=17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Lp-PLA2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Lp-PLA2水平(24.39±6.63)ng/ml,高于对照组(15.78±4.32)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TOAST分型后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组、小动脉闭塞性梗死(small artery occlusion stroke,SAO)组、对照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是(25.60±6.71)ng/ml、(21.43±5.47)ng/ml、(15.78±4.32)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组惠者,Lp-PLA2基因A379V多态性位点CC基因型频率68%,C等位基因频率83%,与对照组的70.9%、84.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TOAST分型后显示CC纯合子血清Lp-PLA2水平(26.27±6.25)ng/ml较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20.39±5.64)ng/ml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P<0.01)。结论 Lp-PLA2血清水平在脑梗死组升高,LAA组升高最明显;A379V基因多态性CC基因型与脑梗死的发病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甲硫氨酸235苏氨酸(M235T)多态性在神经胶质瘤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分布及与神经胶质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35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181例健康对照组AGT M235T多态性.结果 与苏氨酸/苏氨酸(TT)基因型相比,甲硫氨酸/苏氨酸(MT)和甲硫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甲硫氨酸(MT/MM)基因型显著增加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病风险(P =0.045和0.02).与T等位基因相比,M等位基因显著增加了神经胶质瘤的发病风险(P =0.019).根据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发现MT/TT基因型在男性神经胶质瘤中的分布为57.1%,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对照组男性中的分布(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AGT M235T多态性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 677T多态性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30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对照者的MTHFR基因C 677T多态性分布,同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33%、40%、6.67%;脑梗死组分别为50%、43.33%、6.67%,两组各基因型分布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33%、26.67%,脑梗死组分别为71.66%、28.3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清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脑梗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rs1800497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及其与性别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TaqMan法检测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219名健康对照(对照组)DRD2基因rs180049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rs1800497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或对照组不同性别rs1800497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或女性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rs1800497等位基因分布和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DRD2 rs1800497位点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