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79例,围术期采用综合性降肺动脉压措施,注意保护心肺功能,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前列腺素E1,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早期死亡6例(7.59%),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8例(10.12%)。随访62例,所有肺动脉高压均降至中度以下。结论术前准确判断肺动脉高压性质并行降肺动脉压治疗、围术期注意维护心肺功能,合理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又称改良Fontan 术,常用于无法行解剖学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CHD)患者,作为双向Glenn 分流术后的二期手术方式,常用术式是通过人造血管将下腔静脉连接于主肺动脉或右肺动脉,以实现上、下腔静脉血完全引流入肺动脉的生理性矫治;也可作为肺血管发育良好和心脏功能良好的CCHD 患者一期手术纠治.本文对TCPC 术的适应证及术前评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吕媛媛 《全科护理》2010,8(4):297-298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心脏手术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围术期呼吸道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心脏手术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心理护理和控制肺动脉高压,术后预防患者肺动脉高压、加强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调查发现35例患者在围术期经过相应的临床护理,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临床护理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8月治疗的33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治愈28例,死亡5例。结论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死亡率高,围术期护理与一般儿童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尤其在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肾功能、体温调节等方面有其特点。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总结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的要点是心理护理、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降低肺动脉压力;术后护理的要点是:呼吸管理、胸部体疗、肺动脉高压危象的观察、循环系统监测和防治感染。认为做好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是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血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单叶肺动脉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单叶肺动脉瓣补片术矫治肺动脉瓣狭窄,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机械辅助呼吸,清醒后持续镇静、镇痛,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心脏功能,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尿量及早期营养支持。结果治愈20例,1例因术后急性左心衰竭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早期肾衰竭1例,胸内出血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血指标,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及时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应用正性肌力药物降低肺血管阻力及改善心脏功能,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加强尿量的观察,有效地镇静、镇痛,早期的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呼吸道护理.对176例先心病伴肺高压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性降肺动脉压措施,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前列腺素E1,充分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前死亡1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监护期间曾出现肺高压危象6例,经对症处理后6例患者均成功撤离呼吸机.术前行降肺动脉压治疗,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加强呼吸道护理,保证有效供氧,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9例患儿接受了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其中心外管道1例,心内板障8例,板障开窗6例.病种分别为单心室6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伴完全性房室共同通道(CAVSD)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所有病例均有肺动脉瓣狭窄.结果 8例痊愈出院,1例早期死亡,为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和肝静脉单独回流于心房的患儿,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和缺氧.结论 TCPC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完全生理性矫治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近远期效果,手术指征的选择、手术中足够大的吻合口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但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心脏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98例巨大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资料,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早期死亡4例(4.5%);术后早期放弃治疗4例,余恢复良好;NYHA:Ⅱ级62例,Ⅲ级25例,Ⅳ级3例。结论通过加强术前护理,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通过术后加强循环、呼吸等系统的支持,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保证了患者顺利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机械通气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前1 d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两组均行常规开胸矫治术,分别监测观察组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及两组术后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Sa O2)、血气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经呼吸机治疗后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明显缩短(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术前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住监护室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手术前后进行心理疏导,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患者肺动脉高压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和输液管理。结果本组18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术期良好的护理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心内自视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CHD并PH98例,麻醉前做好充分准备,合理选择麻醉前药物及给药方法,配合术者尽早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严密监测循环和呼吸,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麻醉后密切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73例自动复跳,25例电击除颤后复跳,除5例外肺动脉压均较术前下降。3例围术期死亡,严重并发症6例,余痊愈出院。结论CHD并PH的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及积极防范、处理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6例,围术期给予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保护心肺功能,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6.35%),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12例.痊愈出院118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肺动脉压力均下降至中度以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对14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例,单心室6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例,右室双出口1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7.1%)。此外,1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25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腔静一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术后护理。方法10例病人分别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TCPC,术后采用仰卧中凹位,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维持较高的中心静脉压,预防胸腔积液。结果10例病人中3例术后出现低心排,其中1例经强心利尿等治疗纠正,2例因引起肝肾功能不全,死于高钾血症;1例因术后肝衰竭脑出血死亡;7例病人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的护理。对此类手术患者采取了“V”字形体位,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循环稳定,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效果好,患者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我院46例体质量〈6kg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低体质量小婴儿先是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经验。方法 术前给氧,控制肺部感染;术中加强肺的保护;术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拔除气管插管。结果 43例痊愈出院,死亡3例。术后上呼吸机的时间7h-46d,平均为89.8h,无一例再插管。一氧化氮治疗14例,时间为3h-14d,。15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由于小婴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和肺动脉高压的存在,使得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有独特之处,它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总结2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给予有效的镇静、肌松药、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血流动力学观察和护理。结果3例患儿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29例患儿均顺利撤离呼吸机,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护理,特别是呼吸道及循环系统护理对于手术的成败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