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艳霞  吕燕云  刘立洲  彭丽 《眼科》2011,20(5):329-331
目的通过与框架眼镜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评价透气半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矫治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通过屈光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271例(492眼)。方法在验光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中连续选取高度近视(球镜>-8.00 D)合并高度散光(柱镜>-2.50 D)患者271例(492眼)。每一被检者分别采用框架眼镜和RGPCL两种矫正方法进行屈光矫治,要求被检者坚持框架眼镜和RGPCL每日交替配戴,逐步适应两种矫正方式。并在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矫正视力。戴镜6个月后,对被检者用两种不同的矫正方法所得的矫正视力进行对照比较,并观察配戴RGPCL后的角膜曲率半径、眼压及角膜内皮计数。主要指标框架眼镜矫正视力,RGPCL矫正视力,角膜曲率半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配戴并发症。结果戴镜6个月时,患者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1.0者分别为75眼(15%)和311眼(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3,P=0.001);两种矫正方式平均矫正视力分别为(0.6±0.3)和(0.9±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1,P=0.002)。被检者在配戴RGPCL 6个月后角膜曲率半径平均变化(0.03±0.02)mm,眼压平均变化(2±1)mm 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变化(164±60)个/mm2。配戴RGPCL期间有16例(27眼)发生角膜上皮浅层划伤,4例因镜片污染主诉异物感,治疗后痊愈,未影响RGPCL的矫正视力。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屈光不正,配戴RGPCL能够获得较框架眼镜更为清晰的矫正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透氧性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矫正高度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6年11月验配高透氧性RGPCL的患者94例(154眼),观察各组(高度近视散光组,圆锥角膜组,特殊屈光不正组)验配RGPCL后的矫正视力,并与框架镜的矫正视力比较。通过患者的评分评估配戴舒适度及清晰度。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高度近视散光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镜后视力≥4.9的分别为56眼(83.58%)、35眼(52.24%),圆锥角膜屈光不正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镜后视力≥4.9的分别为63眼(88.73%)、33眼(46.48%);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镜后视力≥4.9的分别为11眼(68.75%)、10眼(62.50%)。配戴高透氧性RGPCL后舒适度评分为80-95,而戴原RGPCL的评分为60-85。戴镜1年后有4例出现结膜充血,1例角膜上皮擦伤。结论对于高度近视散光、圆锥角膜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度屈光不正,高透氧性RGPCL的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框架镜,并有较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框架眼镜对高度近视和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惠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门诊验配RGPCL且连续配戴1个月以上并在配戴RGPCL前连续配戴框架眼镜1个月以上的患者41例(75眼),其中高度近视眼38眼(高度近视组),高度散光眼37眼(高度散光组)。分别比较2组组内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效果。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41例(75眼)均成功验配RGPCL。高度近视组配戴RGPCL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5.02±0.16,而配戴框架眼镜BCVA为4.9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4,P=0.001),其中13眼BCVA在配戴RGPCL后提高2行至2行以上,1眼视力下降。高度散光组配戴RGPCL的BCVA为4.95±0.10,而配戴框架眼镜的BCVA为4.8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1,P=0.001),其中12眼BCVA在RGPCL的配戴下提高2行至2行以上。结论:配戴RGPCL在矫正高度近视与散光的视力效果方面优于框架眼镜,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4.
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屈光不正的效果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观察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Super.OEX)矫正屈光不正的效果、使用安全程度以及配戴者的适应情况。方法:对来本中心验镜RGPCL的36例患者72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分别于戴镜1w、1个月、3个月后进行戴镜视力、眩光对比敏感度、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等各项眼科检查:结果:配戴RGPCL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尤其对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矫正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P=0.005)。部分戴镜眼对比敏感度比戴框架眼镜眼有提高。配戴RGPCL的舒适度较好,但初戴者需要数日的适应。戴镜前后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均无明显变化。戴镜后未见有严重的角结膜并发症。结论:RGPCL矫正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容易被接受的,并且明显优于框架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RGPCL矫正角膜手术后圆锥角膜和不规则散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因角膜手术后继发圆锥角膜和不规则散光而验配RGPCL的患者29例(38眼),其中 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12例(14眼)、LASE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1例(1眼)、角膜移植术后不规则散光8例(13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不规则散光2例(4眼)、LASIK术后不规则散光6例(6眼)。在裂隙灯下进行RGPCL试戴荧光素染色评估后确定处方。采用配对t检验对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患者填写主观自评表评价配戴RGPCL的舒适度和取戴、清洗镜片的难易度。结果 配戴框架眼镜最佳矫正视力≤4.2、4.3~4.4、4.5~4.6、4.7~4.8、4.9~5.0、>5.0分别为5眼(13%)、5眼(13%)、8眼(21%)、10眼(26%)、10眼(26%)、0眼(0%)。戴RGPCL后拥有相应程度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分别为0眼(0%)、0眼(0%)、0眼(0%)、3眼(8%)、15眼(39%)、20眼(53%)。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框架眼镜(t=-4.416,P<0.01)。配戴者觉得舒适及取戴、清洁容易的分别为48%、69%、59%。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 RGPCL矫正角膜手术后继发圆锥角膜和不规则散光的视觉效果优于框架眼镜,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表面复曲面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BSTRGPCL)矫正高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其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度角膜散光患者31例(54眼),经自动验光仪验光、客观检影、综合验光仪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综合验光仪所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确认角膜散光与整体散光基本一致,根据2/3散光原则定制BSTRGPCL。戴镜1个月后复查,观察配适和眼表并发症情况,记录BCVA和角膜地形罔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戴镜后1个月.所有患者配适良好,无严重眼表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配戴BSTRGPCL的视力较框架眼镜视力有明显提高,39眼(72122%)的BCVA≥1.0.例数显著多于框架眼镜矫正时(18眼,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8,P=0.00)。戴镜1个月后,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表面不对称性指数分别为13.66±0.21和0.36±0.18,较戴镜前无明显变化(t=1.01,P=0.32;t=1.40,P=0.17);最大角膜曲率为(47.72±2.12)D,较戴镜前明显变低(t=2.42,P=0.02),最小角膜曲率为(42.70±2.04)D,无明显变化(t=0.05,P=0.97)。结论BSTRGPCL矫正高度角膜散光配适良好,可获得较理想的矫正视力,短期配戴可使最大角膜曲率降低.但角膜规则性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患者戴用框架镜和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RGPCL)后的视力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2例(113只眼)超高度近视患者验配RGPCL,观察验配RGPCL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配适情况,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并与框架镜配戴进行比较。结果113只眼配戴RGPCL后BCVA4.89±0.16,配戴框架眼镜后BCVA4.70±0.27。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配戴框架眼镜的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视力提高均值为0.19±0.16,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38.71,P〈0.01)。统计显示近视度数越高者戴用RGPCL比戴用框架眼镜视力提高越明显。最佳矫正视力的结果与等效球镜屈光度和验配RGPCL前是否进行屈光矫正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配戴RGPCL可减少框架镜带来的像差、物像畸变及视野影响等不足,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有较好的舒适度,为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种因素对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CL)后患者适应性及主观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患者采用Menicon—ZRGPCL配适,分析年龄、性别、球镜度、散光度、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基础泪液量及生活地域对配戴镜片后适应期的影响。患者戴镜1mo后主观评价其舒适性及视力稳定性。结果:配戴RGPCL后平均适应期为6.41±4.64d,各项因素中年龄对配戴适应期的影响有显著意义(F=4.07,P=0.025);配戴RGPCL 1mo后引起患者不适主要原因是异物感为0.62±0.71和干涩感为0.64±0.63。结论:配戴Menicon—ZRGPCL患者均能在1wk左右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适应镜片。影响患者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配戴RGPCL后的舒适度,给予患者详细的戴镜指导和相应的对症处理是能否解决其不适症状、持久配戴RGPCL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硬性透气性接触镜( 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矫治效果。 方法:对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患者72例118眼验配RGPCL,1mo后复诊记录戴镜矫正视力。综合验光记录的最正之最佳矫正视力为对照。将RGPCL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最正之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结果:综合验光最正之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其中4.7共17眼(14.4%),4.8共52眼(44.1%),4.9~5.0共49眼(41.5%)。 RGPCL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其中4.7共6眼(5.1%),4.8共21眼(17.8%),4.9~5.0共91眼(77.1%)。 RGPCL 矫正视力4.9~5.0提高了42眼(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GPCL对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配戴高透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对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屈光不正患者进行矫正,通过与框架镜的矫正效果进行比较,以探讨配戴后的视力矫正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来本中心进行验光配镜检查的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36例(58眼)进行系统屈光检查,包括他觉屈光检查、测量角膜曲率、测量眼压、裂隙灯检查眼前节情况,检查角膜内皮情况及角膜厚度,同时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排除圆锥角膜。然后进行自觉屈光检查,并记录矫正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试戴RGPCL,待情况稳定后记录最佳矫正视力。将框架镜及RGPCL的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对比后进行分析。结果 36例(58眼)的近视度数-8.00~-18.00,散光度数-2.50~-5.00。框架镜最佳矫正视力,其中0.3-0.5(19眼)占32.8%,0.6~0.7(34眼)占58.6%,0.8~1.0(5眼)占8.6%。RGPCL最佳矫正视力,其中0.3~0.5(3眼)占5.2%,0.6~0.7(16眼)占27.6%,0.8~1.0(39眼)占67.2%。0.8以上的矫正视力提高了58.6%(34眼)。根据不同的矫正方法所得矫正视力分为两组,经F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对于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屈光不正,RGPCL的矫正效果优于框架眼镜的矫正效果,即RGPCL对于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矫正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并比较屈光不正患者分别配戴框架眼镜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时的对比敏感度功能.评价后者视觉矫正质量。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屈光不正患者56名(100眼),近视度数为一1.00一13.00D,散光为0.50~3.75D,每只受试眼前后分别采用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两种方法矫正后的最佳矫正视力,使用CSV.1000E检测两种矫正方法在无眩光和有眩光下的对比敏感度功能(CSF),绘出CSF曲线,计算CSF曲线下面积(AULCSF)。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矫正方法下的最佳矫正视力、各空间频率下的CSF值及AULCSF。结果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最佳矫正logMAR视力分别为0.019±0.032,0.004±0.0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O.01)。在无眩光和有眩光状态下,RGPCL矫正时的CSF曲线在各个空间频率下都高于框架眼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框架眼镜和RGPCL矫正时的AULCSF在无眩光时分别是1.171±0.028和1.344±0.018,有眩光时为1.143±0.022和1.268±0.025,两种状态下两种矫正方法的AULCSF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f=-4.03、-3.13,P〈O.01)。结论RGPCL矫正屈光不正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视力,还可以在各个空间频段提高对比敏感度,为患者提供最佳质量的视网膜光学成像,提高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RGPCL矫治圆锥角膜的长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05-2009年间在沈阳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因圆锥角膜验配RGPC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60例(496眼)。男212例,女48例。所有患者随访观察时间至少4年。评估RGPCL镜片配适状态,对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配戴RGPCL前后圆锥锥顶K值及角膜厚度进行比较,观察角膜曲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配戴RGPCL初期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与RG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P<0.05)。4年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与RGPCL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2,P<0.05)。配戴RGPCL前及4年后圆锥锥顶K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5),圆锥锥顶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05)。432眼(87.1%)的配适状态为三点接触,46眼(9.3%)为顶点充盈,18眼(3.6%)为可接受的顶点接触。角膜曲率变化情况为,仅3眼(0.6%)陡峭角膜曲率值增加,64眼(12.9%)扁平角膜曲率值增加。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弃戴,33眼(6.6%)出现角膜上皮点状着染,未发现角膜缘新生血管,无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能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能延缓圆锥角膜发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Menicon-Z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18岁以下近视患者76例(148眼),按近视度分为4组(-0.50~-3.00 D,-3.25~-6.00 D,-6.25~-9.00 D,9.25~-20.00 D),分析配戴RGPCL(15.2±5.2)个月后的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参数、年近视增长幅度及眼轴长度等项目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RGPCL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效果.结果 配戴RGPCL后平曲率(FK)、陡曲率(SK)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1;t=7.76,P<0.01);而球镜度、散光度、眼轴长度变化不明显;同原近视增长幅度[(-1.10±0.53)D/年]比较,配戴RGPCL后近视增幅[(-0.00±0.47)D/年]显著降低(t=-13.9S,P<0.01).不同近视程度组间比较,配戴RGPCL前后近视增长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P<0.01),较高近视度患者配戴RGPCL后近视增长幅度较小.结论 长期配戴Menicon-Z RGPCL安全性高,并能有效地延缓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近视度、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尤其是对较高近视度者控制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Menicon-Z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18岁以下近视患者76例(148跟),按近视度分为4组(-0.50~-3.00 D,-3.25~-6.00 D,-6.25~-9.00 D,9.25~-20.00 D),分析配戴RGPCL(15.2±5.2)个月后的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参数、年近视增长幅度及眼轴长度等项目的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RGPCL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效果.结果 配戴RGPCL后平曲率(FK)、陡曲率(SK)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0,P<0.01;t=7.76,P<0.01);面球镜度、散光、眼轴长度变化不明显;同原近视增长幅度[(-1.10±0.53)D/年]比较,配戴RGPCL后近视增幅[(-0.00±0.47)D/年]显著降低(t=-13.95,P<0.01).不同近视程度组间比较,配戴RGPCL前后近视增长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P<0.01),较高近视度患者配戴RGPCL近视增长幅度最小.结论 长期配戴Menicon-Z RGPCL安全性高,并能有效地延缓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近视度、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尤其是对较高近视度者控制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 permeable contactlens,RGPCL)矫正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验配RGPCL的患者61例(98只眼),包括高度近视29例(55只眼)、高度散光9例(18只眼)、无晶状体高度远视20例(20只眼)、屈光参差3例(5只眼).在裂隙灯下进行荧光素染色配戴评估后确定处方,定期复查随访6~12个月.结果 98眼均一次配适成功.高度近视组佩戴框架眼镜和RGPCL后矫正视力≥4.9分别为37眼(67.27%)、47只眼(85.46%),平均最佳矫正视力RGPCL好于框架眼镜(P<0.05);无晶状体眼高度远视组佩戴框架眼镜和RGPCL后矫正视力≥4.9分别为7眼(38.9%)、6只眼(33.3%),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两者间无差异(P>0.05);高度散光组佩戴框架眼镜和RGPCL后矫正视力≥4.9分别为15只眼(75%)、20只眼(100%),平均最佳矫正视力RGPCL好于框架眼镜(P<0.05);屈光参差者佩戴RGP后达到双眼平衡.随访未发现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 对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RGPCL的视觉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并有较高地安全性,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es (RGPCL) for special ametropia. Methods Of 61 patients (98 eyes), including high myopia 29 (55 eyes), high degree of astigmatism 9 (18 eyes), 20 non-lens high hyperopia (20 eyes), anisometropia 3 (5 eyes), were fitted with RGPCLs. They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12 months. Results High myopia to wear spectacles and RGPCLs,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 4.9 were 37 eyes (67.27%) and 47 (85.46%)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BCVA RGPCLs better than spectacles (P <0.05). Non-lens high hyperopia group after wearing spectacles and RGPCLs BCVA ≥ 4.9 were 7 eyes (38.9%) and 6 eyes (33.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0.05). In the high astigmatism group, BCVA was better than 4.9 in 20 eyes (100%) with RGPCLs and in 15 eyes (75%) with spectacles. The average BCVA, RGPCLs were better than spectacles (P <0.05).Anisometropia patients obtained binocular balance with RGPCLs.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within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s RGPCL is safe and more effective than with spectacles for special ametropia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GPCL对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及角膜前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期为KK2期的圆锥角膜眼,有效配戴RGPCL者22例(28眼)作为实验组,无效配戴RGPCL者8例(9眼)作为对照组,均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观察配戴RGPCL 1年后的矫正视力及配戴前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学参数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配戴RGPCL 1年后患者矫正视力提高,明显优于框架眼镜。与对照组相比,角膜前表面曲率平坦K值变化不大(P>0.05),而陡峭K值明显变小(t=4.420,P<0.01),角膜散光变小(t=4.271,P<0.01),形态学参数中表面变异指数(ISV)、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HA)变小(t=2.939,P<0.01;t=1.690,P<0.05),最小曲率半径(Rmin)变大(t=2.315,P<0.05),圆锥角膜指数(KI)、中央圆锥角膜指数(CKI)、IVA、高度离心指数(I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随诊期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配戴RGPCL对KK2期圆锥角膜眼不但可提高视力而且能改善病变区角膜形态,是目前非手术方法矫治圆锥角膜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谢培英  王志昕  杨丽娜  郭曦  唐琰 《眼科》2009,18(5):297-300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3年以上的视力矫正效果,屈光度和处方参数变化以及角膜塑形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配戴RGPCL连续观察3年以上的圆锥角膜患者73例(136眼)。方法患者于戴镜前、戴镜1、2、3年检测视力,自动验光仪/角膜曲率仪和角膜地形图仪的圆锥角膜筛查软件检测。观察戴镜前后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和其他角膜形态学改变;对比RGPCL处方基弧、屈光度的变化。根据病变程度按轻度圆锥角膜组(A组)和中、重度组(B组)分级进行分析。主要指标视力,屈光度数,RGPCL基弧,角膜地形图的各项指标。结果患者平均戴镜(49.3±15.3)个月(36~76个月)。初诊裸眼视力(UVA)平均3.76±0.45,框架镜矫正视力(SPVA)4.57±0.53,RGPCL矫正视力(RGPVA)4.89±0.14,视力有显著提高(F=171.994,P=0.000);末诊RGPVA4.95±0.11,与初诊比较有显著提高(t=-6.733,P=0.000)。B组比A组提高更显著。RGPVA可达0.8或以上的比率,戴镜初期、1年、2年和3年后分别为85.13%、86.76%、85.60%和84.62%。初诊与末诊检查相比较,近视度为(7.13±4.01)D和(6.23±3.42)D(辟0.014),角膜散光度为(6.23±3.24)D和(4.42±2.34)D(P=0.000)。初诊与末诊RGPCL处方基弧为(7.38±0.50)him和(7.54±0.42)mm(P=0.000),RGPCL处方度为(-6.22±3.59)D和(-5.33±3.09)D(P=0.000)。与A组比较,B组的屈光度与镜片弧度的变化更显著。角膜地形图各项表面参数除SAI、IAI和AA3项其初、末诊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9项参数值均有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圆锥角膜患者科学合理地长期配戴RGPCL,能较好地获得持久的矫正视力,并可获得显著角膜塑形效果,明显降低近视度和散光度,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