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临床诊断轻型胰腺炎28例,重症胰腺炎10例。CT胰腺未见异常4例,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或4例体尾部肿大,10例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10例可见胰腺内坏死,9例并发假性囊肿,1例并发脓肿,5例并发蜂窝组织炎,15例少量胸水。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胰腺炎螺旋CT扫描及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螺旋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46例。表现为胰腺体积变化及胰腺实质坏死,肾周筋膜水肿增厚、腹膜后和(或)腹腔积液及其他实质性脏器受累。结论螺旋CT增强检查可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全面显示其原发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GE HD750宝石CT机扫描,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观察其在螺旋CT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36例胰腺体积增大,其中局限性增大24例,弥漫性增大12例;5例患者胰腺出血,10例胰腺坏死。结论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临床诊断轻型胰腺炎28例,重症胰腺炎10例.CT胰腺未见异常4例,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或4例体尾部肿大,10例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10例可见胰腺内坏死,9例并发假性囊肿,1例并发脓肿,5例并发蜂窝组织炎,15例少量胸水.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64例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0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胰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肾前筋膜增厚,部分见少量胸水。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24例,其中坏死型21例,化脓型2例,出血型1例,CT表现为胰腺内点状、片状或大范围无增强效应的低密度坏死灶,胰周间隙渗出及积液,蜂窝织炎,胰内或外出现气体或高密度出血灶。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8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32例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CT表现为:(1)胰腺体积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大91例.(2)胰腺内有斑点状及斑片状低密度影42例,斑点状高密度影32例.(3)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胰腺轮廓模糊39例.(4)胰腺内、外脓肿26例,假性囊肿20例.(5)肾前筋膜增厚44例.(6)积液:小网膜囊积液76例,肾周积液74例,结肠间隙积液23例,盆腔积液5例,左侧胸腔积液30例,双侧胸腔积液10例.结论:CT检查不仅能明确急性胰腺炎类型及并发症,判断病情;还可了解病变的消退、吸收和进展情况,可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对胰腺癌和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胰腺癌患者45例和胰腺炎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与MRI扫描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MRI、多层螺旋CT联合MRI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的准确率;比较胰腺癌与胰腺炎在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CT值;比较胰腺癌及胰腺炎影像学特征,包括胰腺体积增大、周围淋巴结肿大、病变侵犯至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病变内钙化、病变累及周围囊肿、胰胆管不规则扩张、动脉期强化。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胰腺癌患者45例,胰腺炎患者60例;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胰腺癌34例,诊断准确率为75.56%,胰腺炎46例,诊断准确率为76.67%; MRI检查显示,胰腺癌35例,诊断准确率为77.78%,胰腺炎47例,诊断准确率为78.33%;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显示,胰腺癌44例,诊断准确率为97.78%,胰腺炎58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胰腺炎准确率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CT值较胰腺炎患者低,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2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与CT对比分析研究,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本院2005~2008年CT诊断的120例急性胰腺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美国GE8排Lightspeed—ultra螺旋CT,常规平扫,然后作薄层重建。将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主要为胰腺丰满、肿大,边缘毛糙、渗出,周围蜂窝组织炎,左侧或双侧胸膜增厚、积液,左侧或双侧肾前筋膜增厚。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7-3438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于发病6h~5d内行CT检查。根据对病人临床治疗的随访从而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类型、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胆管结石、胰腺脓肿、肾前筋膜增厚等病变情况,比较各项指标的CT检查结果符合率,并分析CT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急性胰腺炎确诊类型方面,水肿型胰腺炎、坏死型胰腺炎的CT检查结果符合率均达到85%以上,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胰腺脓肿方面,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符合率均达到94%以上。肾前筋膜增厚、胆管结石CT检查结果符合率均不高,分别为75.00%和72.7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较高,胰腺肿胀、胰腺周围间隙积液等影像学表现CT扫描更佳,应在疑似胰腺炎急腹症诊断中优先考虑使用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55-3457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7例,然后对其进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在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有60例,而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来说,其表现为单纯的胰腺体积增大的患者有60例,而体积增大且密度也增大,胰腺内坏死或者出血的患者有7例。对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来说,CT诊断具有更加明显的表现形式,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胰腺炎的病理类型,从而增强治疗的准确性,且CT诊断对患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评价。材料与方法:对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21例,CT表现主要是弥漫性增大或局限性增大,密度降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6例,CT表现为胰腺增大,其内见局限性不规则低密度区,其中1例胰腺内见局限性片状高密度出血影,所有患者均见有胰周积液、胰周脂肪层消、肾前筋膜增厚。结论:早期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常规检查应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雪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3):246-248
目的评价CT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经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全部病例行cT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临床诊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7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32例(64%)、密度改变36例(72%)、胰腺周围液体聚集12例(24%)、胰腺内坏死7例(14%)、并发假性囊肿5例(10%)、并发脓肿3例(6%)、肾周筋膜增厚26例(52%)、并发蜂窝织炎9例(18%)、少量胸腔积液12例(24%)等影像学改变。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能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对临床早期及时有效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5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螺旋CT表现分析,进一步探讨2mm薄层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59例经手术病理或CT复查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用螺旋CT平扫并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管电流140mAs,层厚2mm,床速1~2mm/s,螺距1/2。结果:CT平扫确定坏死灶17例(34%)。其中10例在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数量增加,11例病灶范围扩大。全部59例经螺旋CT2mm薄层增强扫描都明确显示出坏死灶的范围、数量及胰腺周围情况。结论:螺旋CT2mm薄层增强扫描能明确坏死灶的部位、范围、程度及胰腺周围病理改变,对CT分级、病理变化、临床诊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和临床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67例,全部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急性坏死型7例,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单纯胰腺体积增大60例,体积增大并密度改变及胰腺内坏死或出血7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扫描不仅能明确诊断,鉴别其病理类型,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和临床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67例,全部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急性坏死型7例,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单纯胰腺体积增大60例,体积增大并密度改变及胰腺内坏死或出血7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扫描不仅能明确诊断,鉴别其病理类型,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急性胰腺炎病变的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CT表现及特征。结果胰腺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32例;胰腺坏死灶18例,出血灶4例;水肿、蜂窝组织炎、坏死、积液等胰周改变21例;肾周筋膜增厚33例;胃壁增厚3例,肠系膜密度增高6例,肠腔扩张积气8例;形成假性囊肿5例;胸腔积液及肺炎3例;脂肪肝13例,胆囊炎12例,胆结石7例。结论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优势,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CT表现与临床病理分型预测研究。结果:CT分型;(1)单纯水肿型18例,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伴密度减低,胰腺边缘不规则,(2)出血坏死型3例,CT表现胰腺肿大伴有稍高浓度和低密度混杂的混合密度,胰腺边缘模糊,(3)坏死伴假性囊肿32例,CT表现伴随胰腺表面或胰腺体,尾部坏死残端处的类圆形,梭形囊性低密度囊肿;胰腺与周围组织,脏器境界模糊,腹腔内可伴有积液或气体。结论:应用CT进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理分型预测准确,有助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梁平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1例S A P并怀疑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C T扫描,检查后均进行积液抽取,并进行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比较CT扫描和积液之间感染诊断符合率,并分析SAP合并感染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 T扫描S A P诊断合并感染率为87.09%,积液抽取感染率为90.3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图像显示,SAP合并感染的胰腺出现明显肿大并伴有胰腺周围大量棉絮状渗出,胰腺轮廓突出显著,周围渗出往往呈聚集且广泛炎症蔓延。结论 CT扫描对SAP合并感染诊断正确率高,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作为SAP合并感染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病因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平扫、动脉期(28秒)、静脉期(60秒)对2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多期扫描,分析其形态学及动态扫描CT表现。结果坏死型9例,水肿型12例;伴胆道结石或胆囊炎13例,伴肝脓肿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例,腹部外伤2例,分裂胰腺1例;并发症中,假性动脉瘤1例,静脉栓塞1例,胰性腹腔积液7例,胸腔积液4例,右下叶肺不张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动态扫描能准确区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及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能全面观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并发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2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结果:经多层螺旋CT诊断,32例患者病变类型包括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多层螺旋CT诊断疾病阑尾炎准确率为96.9%,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100%。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