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以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编码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的B亚单位(LTB)基因、福氏志贺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霍乱弧菌肠毒素细胞外分泌蛋白(EPSM)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优化各种工作条件,建立一种多重PCR诊断方法.[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出血性大肠杆菌194 bp、福氏志贺菌606 bp、霍乱强菌482 bp的目的基因.[结论]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测和临床检验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real time PCR)联合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霍乱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方法:针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foxA基因、霍乱弧菌ompW基因、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rfbE基因、副溶血弧菌TLH基因、沙门氏菌ssaR基因、志贺氏菌ipaH基因、空肠弯曲菌hipo基因和结肠弯曲菌glyA基因,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检测多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临床样本和模拟样本进行检测,联合鉴别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强,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普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轮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B组、轮状病毒C组、诺如病毒GⅡ、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灵敏度高,检测阳性样品均可达102 copies/mL;检测30份临床样本和50份模拟样本,准确性100%。结论: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今后可以大规模加速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致病菌定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绝大多数检测机构所使用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检测方法仍然是传统的平板法和最大可能数法 ,由于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所需试剂繁多等缺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检测的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已建立了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检测方法。本文对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的定量和半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构成了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已知的食源性疾病大约有250多种,主要包括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据统计,我国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危害为微生物,占38.5%,以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等为代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是化学污染物引起疾病的2倍[1].自2002年起,我国建立了国家食源性病菌监测网络,开展监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出血性大肠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7大类致病菌,为食品安全和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目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仍然以传统经典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为 主,耗时长,操作繁琐,受环境及主观因素影响大等;生化快速鉴定方法和PCR检验等不仅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还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资金投入,制约了现场快速检测及基层实验室普及应用,影响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新型液相芯片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液相芯片系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荧光多重PCR技术以及液相芯片检测系统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荧光多重PCR技术结合液相芯片检测系统能够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在8 h内实现定性和半定量检测,其灵敏度、特异性、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结论:基于荧光多重PCR技术的液相芯片系统操作简便、干扰少、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时秀全  秦虹 《卫生研究》2020,(4):678-683
食品常面临多种致病菌同时污染的风险,常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一次只能检测一种致病菌,无法满足快速高效检测的需求。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快速高效的检测新方法对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检测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生物传感器法、微流体技术、DNA微阵列技术等能在单次分析运行中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从而减少检测时间和成本,已被应用于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高效检测。本文重点综述了这4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近几年来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和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实现对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通过比对选取3种致病菌特异性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hlyA)基因、大肠杆菌O157脂多糖编码(rfbE)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FemA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通过实时LAMP筛选合格引物。设计微流控芯片,将引物冻干后固化到芯片上,制成LAMP微流控芯片。选择合适的LAMP反应体系,添加显色剂,加入芯片中,反应结果通过肉眼或仪器判读。使用标准菌株检验芯片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并使用人工污染样品进一步检验其在实际样品检测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制成的LAMP微流控芯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3种致病菌的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100 cfu/ml,可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多重荧光PCR方法。方法将多重荧光PCR技术与HANDS系统结合,采用同源加尾的方式,构建四重荧光PCR体系,分析该体系的特异性,并进行模拟实验,该方法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方法比对实验。结果该系统检测出了4种目标致病菌。初始菌浓度分别为5、9、10、2、50、3cfu/ml的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兰氏A群、C群、G群链球菌增菌液,在增菌18h后都被体系检出。该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首次结合HANDS系统构建了同时检测4种致病菌的多重荧光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快速、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9.
ELISA和GICA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全国部分省市的生肉、熟肉、乳和乳制品、水产品、蔬菜中的致病菌污染状况进行了连续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性食物中毒占居首位,高达39.62%。微生物性食品污染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污染和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等。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微生物源性食品污染的检测方法很多,如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生物芯片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技术等。随着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的飞速发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以其简便、快速、灵敏、成本低、检测谱广等特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市6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作者对其相关数据予以描述,以期加强执法部门食品检验检疫力度,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2009-2010年内蒙古通辽市食品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内蒙古通辽市大众消费量大、流通广的食品中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进行食品风险评估、确立风险管理决策,降低人群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方法 卫生部2009、2010年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结果 采集397份样品检测8种致病菌,2009年采集8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7株,检出率为21.25%;2010年采集...  相似文献   

12.
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PCR-ELISA方法,将其应用于人工污染的食物样品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资料,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MAN6.0和Primer Premier5.0,以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基因hlyA为基础,选用PCR引物,应用地高辛标记试剂盒,获得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地高辛标记片段。根据PCR目的片段序列,设计特异性捕获探针,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不同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并将PCR方法与PCR-ELISA方法对人工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牛奶样品的检测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应用单增李斯特菌特异的PCR-ELISA方法完成检测约需6h。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检测的结果,与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的鉴定结果100%符合。经过12h的增菌培养,PCR-ELISA方法最低可从25ml样品中检出1CFU,检测敏感性为传统PCR方法的10~100倍。结论建立了单增李斯特菌PCR-ELISA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靠性好,对于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预测能力,增强检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抽取13类196件食品,监测7种食源性致病菌和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结果: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5.11%(10/196),共检出3种致病菌: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55%(5/196)、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14.
Li Q  Chen P  Ren C 《卫生研究》2012,41(2):293-297
目的通过对裸磁珠、单一抗体和混合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的吸附性能的比较,建立一种快速、同时富集多种致病菌的方法。方法通过沉淀法制备Fe3O4磁珠,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用抗体进行偶联制备成免疫磁珠,比较不同磁珠对致病菌的吸附性能。结果通过化学合成和修饰的方法制备出裸磁珠和Fe3O4/SiO2的免疫磁珠。免疫磁珠对细菌的吸附率与裸磁珠比较差异显著(t=7.55,P<0.05),平均吸附率分别为96.62%和80.89%。通过洗涤优化,免疫磁珠对目标菌的吸附率从97.03%降到93.67%,对非目标菌的吸附率从53.33%降到16.67%;裸磁珠对目标菌和非目标菌的吸附率从81%降到13.33%;免疫磁珠对单一菌和混合菌的吸附性能无显著差异(P=0.427)。结论单一抗体和混合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能特异性富集目标菌,通过富集程序优化可以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实现对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选取食源性疾病常见的四种病原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它们的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技术,同时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普通PCR、常规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4 CFU/ml~8 CFU/ml,其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倍,比常规培养法高1000倍。且快速简便,特异性强,从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最快能在2 h~3 h内完成,而常规培养需3 d~4 d。通过对282件样品的检测,证实该方法可以使阳性检出率从常规法的8.51%提高至14.18%。结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临床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PCR-DGGE技术,PCR扩增标准菌株和检验样品的16S rDNA中的V3可变区序列,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来进行检测,并将电泳检测结果同传统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PCR-DGGE技术检测样品结果同传统分离培养结果一致。结论:应用PCR-DGGE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快速高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2014年荆门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为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方法 抽检荆门市477份食品,利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 结果 2014年荆门市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31.9%,其中常规监测样品阳性率为10.0%,水产品弧菌专项阳性率为35.3%。常规监测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外卖配送餐、冷冻肉糜制品和学生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 P<0.001)。水产品弧菌专项副溶血性弧菌在淡水产品和海水产品中的检出率均最高。 结论 荆门市市售食品有较高的致病菌检出率,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上述食品特别是水产品的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化妆品中致病菌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建立有效的样品制备流程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依据。方法通过试验筛选确定能力验证样品中的化妆品介质成分,将选定的介质成分配成化妆品溶液,灭菌后与检测对象(化妆品检测指标菌及相关干扰菌)混合,分装至玻璃冻干管中,通过冷冻、干燥技术使样品升华结晶,抽真空后封装制成能力验证样品;通过均一性和稳定性试验确定样品符合能力验证样品要求后,组织实验室间比对试验,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及验证样品预期结果。结果通过试验选定了6种(脱脂奶粉、海藻糖、甘油、凡士林、吐温-80、甲氧基肉桂酸乙基乙酯)化妆品组分作为化妆品能力验证样品的介质成分,将这6种成分和检测对象混合制成能力验证样品按10%比例抽检36份样品进行验证鉴定,确认能力验证样品具有良好的均一性;通过冷藏、室温、升温保存开展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能力验证样品在4℃和室温(25—28℃)条件下,35d内菌量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37℃和42℃条件下,菌量快速减少,但37℃条件下样品可以稳定保存≤16d,42℃条件下样品可以稳定保存≤12d。21家实验室参加室间比对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结果显示,满意占90.5%,基本满意占9.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冻干能力验证样品适合用于化妆品致病菌能力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汉中市2009年-2011年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896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236份,总阳性率为26.34%。流感病毒的感染性无性别差异(P>0.05),有城乡差异(P<0.05),各年龄组阳性率有差异(P<0.05)。结论:汉中市2009年-2011年流感主要出现在冬春季,2009年11月-2010年1月、2011年1月-2011年2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10年及2011年的3月-2011年4月以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H3亚型流感病毒在9月至次年3月以散发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
方舱核酸检测基地是实现快速大规模核酸筛查、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核心设施,但由于其检测机构众多、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感染防控风险较大.在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核酸检测基地的实践中,工作人员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感染防控方案和流程:基地选址、布局、路径规划,完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和制定感染防控制度,人员和路径的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