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在南宁市茅桥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就治并完成疗程的80例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40例。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钾片50mg,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片10mg,1次/d口服,疗程为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分别进行坐位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4周、6周、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2、4、6、8周收缩压和舒张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氯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7.5%,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74,P=0.842)。结论 1次/d口服氯沙坦钾片100~200mg,依那普利片10~20mg均能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疗效相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开放对照试验,经2周安慰剂导入期,1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进入8周治疗期,氯沙坦钾50mg,每日1次(70例),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70例),2周后如DBP≥90mmHg则剂量加倍,4周后如仍无效则每日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01);氯沙坦钾有效率88.2%,依那普利有效率86.7%,两组有效率无显差异(P>0.05)。氯沙坦钾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有35.3%和41.7%患加用利尿剂(P>0.05),氯沙坦钾降压谷峰比率59.9%,依那普利为47.1%。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咳嗽,氯沙坦钾组2例(2.9%),依那普利组16例(22.9%),两组有显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钾和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有效,安全性好。氯沙坦钾耐受性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3.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血压调节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集中在抑制血管紧张素 水平上。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已取得成功 [1] 。但其存在的两个重要副作用 ,即咳嗽和血管性水肿 (罕见 ) ,使人们对研究新的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血管紧张素 受体 (AT1)拮抗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所开发的氯沙坦为非肽类的特异性、竞争性的 AT1受体拮抗剂 ,我们应用其治疗 2 4例高血压病取得明显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4.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降低血压和尿酸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两者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59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氯沙坦50mg,qd;另一组给予依那普利5mg,bid。12周后观察二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和对血尿酸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氯沙坦组最高血压由(167.45±10.70/100.90±10.47)降为(146.14±14.40/83.24±9.24)mmHg;24h平均收缩压由(148.93±8.91/92.31±10.43)mmHg降为(132.62±14.40/83.24±9.24)mmHg;依那普利组最高血压由(165.17±10.16/100.60±14.49)降为(147.23±14.14/89.2±7.14)mmHg;24h平均压由(149.32±9.29/91.47±12.97)mmHg降为(133.87±13.02/83.17±8.92)mmHg;氯沙坦组血尿酸治疗后由(446.48±118.55)μmol降为(379.52±74.59)μmol,依那普利组血尿酸治疗前后为(441.30±112.15)μmol和(433.77±113.96)μmol。结论:氯沙坦和依普利那降压疗效相似,但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于血尿酸增高的高血压病人建议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I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方法 ,经 1周药物冲洗期及 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 ,6 0例EH患者 (EH组 )进行 16周治疗期 ,每日 1次口服氯沙坦 5 0mg(n =30 )或依那普利 5mg(n =30 ) ,4周后如舒张压 (DBP)≥ 90mmHg(1mmHg =0 133kPa)则剂量加倍。治疗后测量血压、心率 (HR)并记录症状、体征 ;并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ABPM) 1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肌酐 (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和 2 4h尿蛋白 (UTP)、白蛋白(Alb) ,尿α1及 β2 微球蛋白 (α1 MG和β2 MG)的排泄率。 2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⑴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 (P <0 0 0 1)。⑵治疗前EH组患者Ccr显著低于对照组 ,尿α1 MG和 β2 MG及UTP、Alb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上述指标改变程度与EH的病程相关。⑶治疗 16周后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尿UTP、Alb ,尿α1 MG和β2 MG ,其中病程较长者 ,下降幅度较大。⑷咳嗽发生率氯沙坦组 (6 7% )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 (2 6 7% ) (P <0 0 1)。结论 ⑴EH患者早期即有肾功能损害 ,且随病程延长损害加重。⑵氯沙坦可减轻和延缓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且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I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方法,经1周药物冲洗期及2周安慰剂导入期后,60例EH患者(EH组)进行16周治疗期,每日1次口服氯沙坦50 mg(n=30)或依那普利5 mg(n=30),4周后如舒张压(DBP)≥90 mmHg(1 mmHg=0.133 kPa)则剂量加倍.治疗后测量血压、心率(HR)并记录症状、体征;并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1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 尿蛋白(UTP)、白蛋白(Alb),尿α1及β2微球蛋白(α1-MG和β2-MG)的排泄率.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⑴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P<0.001).⑵治疗前EH组患者Ccr显著低于对照组,尿α1-MG和β2-MG及UTP、Alb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上述指标改变程度与EH的病程相关.⑶治疗16周后,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显著降低尿UTP、Alb,尿α1-MG和β2-MG,其中病程较长者,下降幅度较大.⑷咳嗽发生率氯沙坦组(6.7 %)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26.7 %)(P<0.01).结论⑴EH患者早期即有肾功能损害,且随病程延长损害加重.⑵氯沙坦可减轻和延缓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且病程较长者获益较大,其效果可能与依那普利相似.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 ( Los)是第 1个非肽类血管紧张素 ( Ang )受体拮抗剂 [1] ,该药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 ]。非洛地平 ( Felo)为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3] 。两者均为长效降压药。我院于 1 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对两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及住院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70例 ,均符合 1 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坐位舒张压 ( SIDBP) 90~1 1 5 mm Hg)。其中男 3 8例 ,女 3 2例 ,年龄 3 8~ 68岁 ;除外坐位收缩压 ( SISBP>2 0 0 mg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氯沙坦和氨氯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 将114例EH伴LVH的患者分为氯沙坦组(n=58)和氨氯地平组(n=56),于服药前及服药后1.6个月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未内经(LVDd)、舒张期室问隔厚度(L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氯沙坦组LVDd、LVSd、LVPWd、LVMI明显下降,而在氨氯地平组则无变化。结论 氧沙坦能明显减轻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经冠状动脉结扎致AMI,术后48h存活的83只随机分成(1)AMI对照组,(2)氯沙坦(3mg@kg-1@d-1)组,(3)依那普利(1mg@kg-1@d-1)组,(4)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合用(3mg@kg-1@d-1和1mg@kg-1@d-1)组;另设(5)假手术组和(6)正常组作对照.在给药治疗4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和病理分析.最终56只大鼠获完整资料,上述各组分别为11、10、1O、11、6和8只大鼠.结果1~4组间MI面积(41.7~43.4)%羞异均无显著性(P>O.05).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容积(LVV)、长(L)、短(D)轴长度和左室实际重量(LVAW)及相对重量(LVBW)均显著增加(P<0.05~O.001),发生了左室重塑;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及其校正值均显著降低(P均<O.001).与AMI对照组相比,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三个治疗组的LVEDP、LVV、LVAW和LVRW均显著降低或减小(P<0.05~0.001);除氯沙坦组的-ap/dt校正值外,±dp/dt校正值在三个治疗组均显著恢复(P<0.05~O.001).上述各指标在三个治疗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O.05).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防治大鼠AMI左室重塑和改善心功能,作用相当,而两药合用并无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逆转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氯沙坦50mg,每天1次,1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在治疗前另取30例非高血压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UCG即有左室肌厚及舒张功能改变;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  相似文献   

12.
陈林 《实用老年医学》2000,14(3):165-166
氯沙坦 (losartan)是一种口服活性和高度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受体拮抗剂 ,它直接作用于ATⅡ受体 ,降压作用可靠安全 ,副作用小 ,且对心肾重要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我们选用该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观察其疗效及对重要靶器官 (心、肾 )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按 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 0mmHg和 (或 )舒张压≥ 90mmHg ,选择无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72例 ,男 5 8例 ,女 14例 ,年龄 6 0~ 76岁 ,平均 (6 6 5± 4 8)岁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3.
依那普利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选择 6 6例在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其平均年龄 (5 7.1± 10 .2 )岁 ,平均病史 (10 .8± 7.6 )年 ,其中男 2 4例 ,女 42例 ,所有观察组均排除有以下疾病的患者 :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短于 5年 ,心功能 (NYHA)Ⅳ级 ,糖尿病 ,过度肥胖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依那普利的用法根据患者血压初始情况相应地为 5~ 2 0mg 2 4h ,服用 1个月。采用Ferrans和Power等级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以治疗前初始生活质量总指数作为分组标志 ,按生活质量总指数 <90分 ,90~ 12 0分 ,>12 0分将所有患者分为第 1,第 2和第 3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功能的作用。方法将5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氯沙坦(28例)组和依那普利组(30例),氯沙坦组与依那普利组均分别于第4周、3个月、6个月做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查,观察LVEF及心胸比、血钾、肾功能,并对心功能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治疗前氯沙坦组为LVEF25%,依那普利组为23%,第4周末LVEF即有明显改善,氯沙坦组为32%,依那普利组为31%。3个月时最明显,LVEF氯沙坦组为40%,依那普利组为41%,6个月时仍有提高,LVEF氯沙坦组为42%,依那普利组为44%。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可使其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对改善扩张型心脏病病人心功能、提高LVEF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拮抗剂氯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CHF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用氯沙坦50 mg/次,1次/d,依那普利5 mg/次,2次/d,依那普利组40例,用依那普利5 mg/次,2次/d,治疗前和治疗期满2年时,分别对心功NYHAⅡ~Ⅳ级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结果:2年期间,联合组和依那普利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10%和30.76%,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降低CHF的再住院率,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CEI。  相似文献   

16.
17.
依那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吴文献 《内科》2011,6(3):222-223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作用。方法 120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分配法分成两组,氯沙坦组60例,每天口服氯沙坦50 mg,依那普利组60例,每天口服依那普利20 mg,根据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血清尿酸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依那普利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适合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19.
依那普利治疗西藏高原地区老年高血压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西藏世居者或进藏超过 3年 ,居住在海拔 3 70 0米以上高原地区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6 8例 ,服用依那普利治疗 ,监测其偶测血压和 2 4h动态血压的变化。1 对象和方法 :患者系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2月间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 6 8例 ,男 5 0例 ,女 18例 ,藏族 5 3例 ,汉族 13例 ,其他少数民族 2例 ,年龄6 0~ 77岁 ,平均 6 4 8岁。所有观察病人入院停用各种降压药及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给安慰剂口服。 5天后 ,测病人当天 9∶0 0、2 1∶0 0血压各 1次 ,取其均值作为治疗前的偶测观察血压 ,并在当天上午给于 2 …  相似文献   

20.
氯沙坦和依那普利降低血压和尿酸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两者对血尿酸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59例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氯沙坦50mg,qd;另一组给予依那普利5mg,bid.12周后观察二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和对血尿酸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氯沙坦组最高血压由(167.45±10.70/100.90±10.47)降为(146.14±14.40/83.24±9.24)mmHg;24h平均收缩压由(148.93±8.91/92.31±10.43)mmHg降为(132.62±14.40/83.24±9.24)mmHg;依那普利组最高血压由(165.17±10.16/100.60±14.49)降为(147.23±14.14/89.2±7.14)mmHg;24h平均压由(149.32±9.29/91.47±12.97)mmHg降为(133.87±13.02/83.17±8.92)mrmHg;氯沙坦组血尿酸治疗后由(446.48±118.55)μmol降为(379.52±74.59)μmol,依那普利组血尿酸治疗前后为(441.30±112.15)μmol和(433.77±113.96)μmol. 结论氯沙坦和依普利那降压疗效相似,但氯沙坦有降低尿酸的作用,对于血尿酸增高的高血压病人建议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