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黄疸概念与分类 黄疸,亦称黄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一 种病证。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是一个症状,凡是引起血中胆红素 异常升高的疾病,均可出现黄疸。黄疸病名首见于《内经》。《素 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 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  相似文献   

2.
1病名与分类 黄疸的病名,首见于《内经》,也称为“发黄”、“黄瘅”,并以白睛、皮肤黏膜、小便发黄为主症。《素问·平人气象论》言“目黄者日黄疸”,则更强调了目睛黄染的重要特征。《灵枢·论疾诊尺篇》详细地描述了黄疸的主要症状,如“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等。《金匮要略》对黄疸类型进行了细化,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和黑疸等五类。“黄疸”的病名在后世更加多样化,如晋代葛洪依据黄疸特征又称其为“肤黄病”;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将黄疸称为“黄病”,并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分称二十八病候。分类方面也更加细化,《圣济总录》中将黄疸细分,有三十六黄之称谓;明代《景岳全书》中的“黄症”即指黄疸,将其分称“阳黄”、“阴黄”、“表邪发黄”和“胆黄”四种病名。  相似文献   

3.
一、序言我国古代医书上对黄疸的记载已描写得极其详细,最先见于黄帝内经中素问平入气象论“溺黄赤、安卧……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金匮把黄疸分为谷疸,女劳疸,酒疸、三种。伤寒论更详细地指出了治疗黄疸之法,以茵陈蒿汤为主。诸病源侯论:“黄疸者,一身尽疼发热,面色洞黄”;又曰:“黄疸之病,此由酒食过度,脏腑不和,水谷相并,积于  相似文献   

4.
黄疸一病首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日:“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说:“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临床诊断依据,中医辨证分为阳黄、阴黄两型。笔者自1998年至今,诊治黄疸病数例,随症加入附子、丹参,每获良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其中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张仲景把黄疸分为五类,治有十一法。先谈分类: 黄疸:脾积湿热,溢于体表,必发黄疸。“脾色必黄,瘀热以行。”频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将黄疸一症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多属于阳黄范围,《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曰:“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说明本病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笔者应用健脾利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肝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为一种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在性的,由病人消化道排泄物而引起的传染病。祖国医学虽无这个病名的记载,但在有关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黄疸”。又如灵枢经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爪甲上黄,黄疸也,安臥,小便黄赤,脉小而濇,不嗜食”。这些已把目黄,小便赤,不嗜食……,一些黄疸病的特征描绘出来了,不过不能肯定它是传染性肝炎的黄疸。玉机真藏论中又有一段记载,“风者,  相似文献   

8.
黄疸既是症状,也是病名。《内经》曰:“目黄者,曰黄疸”,“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姜老认为:“黄疸是一个症状,其中包括着现代的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萎缩、肝癌、胆道疾病等。”姜老治疗黄疸经验丰富,现举数则验案,以示其一斑。 案一 康某,男,32岁。患者于一周前,中院胀满,发热,体温38.5℃,在本厂医务室治疗,服西药无效。4天后热退,巩膜及皮肤即出现黄疸。SGPT300单位,黄疸指数80单位。诊为黄疸型肝炎,住院治疗。不思饮食,泛泛欲吐,小便色深似浓茶,大便3日未解,舌红,苔黄。此湿热俱重,以栀子柏皮汤及茵陈蒿汤加减:生大黄18g,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肝炎是临床上常兄的疾患,多为散发性,或为小流行性发生,一般以胃肠系症状及黄疸为主,并伴以各种不同程度的肝机能损害,临床诊断并不团难。早在两千年以前,祖国医学对黄疸就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和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也说:“塞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  相似文献   

10.
黄疸“长期”不退的肝炎,一般称为瘀疸型肝炎。顾名思义,“瘀疸”就是黄疸瘀在血液中了。这种肝炎起病类似一般肝炎,但自觉症状较轻,常有明显的肝肿大、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最突出的特点是血中胆红素显著升高,表现为皮肤黄、眼珠黄,这就是医生说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病是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腓肠肌痛、黄疸、出血、急性肾炎现象、脑膜刺激症等。有些患者可进一步出现肝昏迷、尿毒症、休克等症。临床上一般常分为无黄疸与黄疸两种类型,发病季节多在6—11月间,尤以8—9月为最多。从发病季节和症状来看,本病应属于中医温病中之“暑温”、“湿温”、“暑温夹湿”、“秋温时疫”范畴。若系黄疸型,中医则称之“黄疸”、“急黄”、“温黄”,群众称“稻温”、“打谷黄”等。一九五八年成都中医学院报告中医治愈钩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黄疸,是一种以身目发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疾病,尤以目黄为主要依据,其名首见于《内经》。如《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随着时代的进展,后人将黄疸一病进行了愈来愈细致的分类。《金匮》黄疸病篇将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疸,女痨疸,黑疸五种。《诸病源候论》有二十八候之说,《圣济总录》有九疸,三十六黄之分;后世医家又分为阳黄、阴黄两大类,沿用至今。本文所述仅限于阳黄范围即《金匮要略》黄疸病篇第九条所说:“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相似文献   

13.
关于黄疸的论述,早在《黄帝内经》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日黄疸”等记载。以后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论述更详。《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茵陈、枝子、黄柏、黄芩、大黄等,沿用至今,仍为治疗黄疸之要药。此外,对于黄疸的传染性和证候及预后,亦有明确记载。如:唐代孙思  相似文献   

14.
妊娠复发性肝内胆汁郁积性黄疸亦称“妊娠晚期黄疸”、“妊娠复发性黄疸”。我院1970~1981年共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肝炎有黄疸和无黄疸两大类型。急性黄疸肝炎属中医的“阳黄”范围,无黄疸型肝炎属中医的“胁痛”、“郁症”、“肝胃不和”、“积聚”的范围。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就对“黄疸”有所论述,如“目黄者曰黄疸”。并对病因提出“湿热相交,民当病瘅”(瘴  相似文献   

16.
严芳 《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2):40-4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11月应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黄疸或出现肝功能障碍,常常诊断为肝炎,而忽视了妊娠期特有的或由内科其他疾病所引起的黄疸。为提高对此类黄疸的鉴别诊断,现将我院1978年1月——1980年12月妊娠期黄疸40例做一临床分析。一般资料 1.发病年龄:40例均为20~40岁妇女,  相似文献   

18.
重型肝炎 (重肝 )一经确诊 ,往往九死一生 ,非常难治 ,关键是在未发展成重肝之前 ,如果能够做到早知与早治 ,可以事半功倍。1 症状1.1 黄疸的特点  1黄疸程度较深或黄疸不重 ,但短期内迅速加深。2黄疸持续时间较长 ,病毒性肝炎黄疸消长规律为 :上升、持续、下降 3个阶段。每段持续 1周 ,如果黄疸出现 2周~ 3周仍无下降趋势 ,及其程度较深 ,要及早按重肝治疗 ,《金匮要略》“黄疸以 18d为期 ,治之 10 d以上瘥 ,反剧为难治。”但要排除淤胆型肝炎 ,如果分不清 ,按重肝治疗。3黄疸出现后其他症状无好转趋向。往往全身症状在黄疸出现前或刚…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他巴唑治疗甲亢引起溶血性贫血一例。 患者为女性,56岁,1994年6月诊断为甲亢,入院时血色素145g/L、白细胞9.6×10~9/L。应用他巴唑治疗15ml,每日三次,治疗后第11天甲亢症状好转,但出现皮诊、低热、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血色  相似文献   

20.
黄疸也称黄癉,以目黄、身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症状。其中目黄是确定本病的主要依据,若仅身黄而目不黄者不属于黄疸病。《内经》中对本病早有记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湿热相交,民当病癉。”又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也明确指出“目黄者,日黄疸”。黄疸病的分类始于《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分黄疸、谷疸、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