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经前外侧改良型切口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白凡  谢加兵  丁国正 《中国骨伤》2016,29(4):320-324
目的 :观察经前外侧改良型切口在Pilon骨折治疗中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13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前外侧改良型切口治疗,男12例,女1例;年龄28~58岁,平均46.3岁;病程18~47 d。按Rüedi-Allg觟wer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2例;其中开放性1例,闭合性12例。患者皆因小腿外伤入院,影像学检查显示Pilon骨折,闭合性Pilon骨折均延期手术,跟骨牵引及消肿处理后行前外侧改良型切口治疗Pilon骨折,按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评定手术复位质量,按照AOFAS Ankle-Hindfoot Scale标准分别在入院时及末次随访中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1.5个月。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评价:解剖复位11例,尚可复位2例。切口Ⅰ期愈合11例,延期愈合2例(1例为双侧Pilon骨折发生延期愈合)。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由术前的(42.15±17.1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79.15±11.31)分;优3例,良7例,可3例。结论:经前外侧改良型切口治疗Pilon骨折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腓骨解剖钢板胫骨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合并腓骨骨折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9~70岁。骨折RüediAllgo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16例,Ⅲ型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伤后7~10 d待皮肤皱纹出现后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外侧切口入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20例肩胛骨骨折,男15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1.6岁。肩胛体骨折14处,肩胛颈骨折10处,肩胛冈骨折6处,肩峰骨折1处,喙突骨折1处,盂缘骨折4处,盂窝骨折3处。手术时间为伤后4~15 d,平均10 d。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伤口清创、换药后愈合,无骨髓炎、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骨折部位可见骨痂生长,骨折愈合时间为4~7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degger评定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结论: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术中操作方便,显露清楚,该切口可任意向两边延长,能为骨折的复位固定提供有利条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术中操作灵活,固定强度可靠,是一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2009年8月,我科采用跟骨外侧弧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跟骨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25足),男16例,女8例,年龄21~52岁。其中双侧1例。合并伤:胸腰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1例,胫腓骨骨折2例,外科颈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前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不稳定性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对40例Pilon骨折患者分期进行胫骨前外侧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评分:优25例,良8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2.5%。结论不稳定性Pilon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谢波  周立波  王英华 《中国骨伤》2007,20(6):419-420
Pilon骨折是涉及胫骨踝关节面损伤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多,该类型骨折有增加的趋势,自2000-2005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Pilon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13~73岁,平均为40.6岁。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18例。开放骨折4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胸腰椎骨折5例,跟骨骨折1例,腓骨下1/3骨折19例、中段骨折7例。其中按R櫣edi-Allg wer分型[1]: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21例。伤后就诊时间1h~5d,伤后至手术时间2h~14d,平均9.5d。2治疗方法2.1闭合损伤软组织肿胀严重者,先…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4):2238-2242
[目的]探索术中单一前外侧切口入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36例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影像学显示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骨折移位。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单一前外侧切口治疗组18例,传统手术治疗组18例,分别进行单一前外侧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术后4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5,P0.05)。[结论]单一前外侧切口手术入路治疗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骨折移位型的闭合性Pilon骨折,软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胫骨关节面复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小腿前外侧单一切口治疗伴有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收治的33例伴腓骨下端骨折的Pilon骨折患者,均需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采用单盲试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17例予以传统前内加后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16例应用单一前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按Mazur评定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钢板外露、感染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其中A组17例患者有4例术后出现局部皮肤小面积坏死,3例2周内自行愈合,1例3周后愈合;按照Mazur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其中优11例,良5例,可1例。B组行16例患者手术有2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小面积坏死,1周内自行愈合;按照Mazur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其中优10例,良4例,可2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软组织恢复情况,均获良好,且应用单一前外侧切口较传统入路并未增加手术时间,统计学分析二组手术时间和疗效无差异。结论:小腿前外侧改良单一切口治疗伴有腓骨骨折的Pilon骨折,可避免局部软组织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Pilon骨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对Pilon骨折的治疗和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45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7例行急诊手术,其中解剖型钢板内固定6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1例;非急诊手术38例,其中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28例,LC-DCP或结合重建钢板行双钢板固定、单纯克氏针螺钉固定5例,螺钉加克氏针固定4例,踝关节融合1例.结果 全部获随访,时问6~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5个月.按照Baite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34例.良6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8.89%.有10例出现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其中6例为开放骨折一期手术者,3例为开放骨折二期伤口感染,1例为闭合骨折,均经换药、清创植皮、皮瓣转移后愈合.结论 术前对损伤作出正确评估,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复位,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后外侧入路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评价在Pilon骨折治疗中后外侧入路的作用和并发症。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分期手术治疗15例Pilon骨折,AO/OTA分类B3型2例,其余均为C型骨折,均合并明显移位的后踝骨折。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7.9岁(21~51岁)。所有患者I期急诊手术使用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Ⅱ期固定时首先通过后外侧入路固定腓骨,同时辅助复位和固定胫骨远端的后方骨折块,通过前内侧或前外侧入路复位和固定胫骨远端。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12~17个月),13例骨折顺利愈合,2例需Ⅱ期自体髂骨植骨。后外侧伤口均未出现软组织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检查,14例关节面残留移位小于2mm。根据Baird-Jackson评价,优2例,良7例,可4例,差2例。结论:作为Pilon骨折前方入路的辅助切口,通过后外侧入路可以有效显露及固定后踝骨块及腓骨骨折,为前方骨折块的复位提供了标志,操作安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10例后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31~54岁。根据俞光荣等提出的后Pilon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6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愈合及复位情况,并予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14.1±3.2)个月。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屈肌腱挛缩发生。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后踝解剖复位8例,复位良好2例。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时间12~16(13.2±1.8)周。术后1年根据AOFA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优8例,良2例。患者术后3~6(4.7±1.4)个月重返原工作岗位。结论 :改良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患者可以早期负重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徐烁  贺西京  党小伍 《中国骨伤》2008,21(8):630-631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其治疗极其困难。开放胫骨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为Rüedi-AllgowerⅡ或Ⅲ型骨折,不仅骨折移位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更为棘手。自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Rfiedi—AHgowerⅡ、Ⅲ型开放Pilon骨折共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牛锋  马勇  田涛  周建中 《中国骨伤》2019,32(1):38-42
目的:探讨桥接系统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桥接系统内固定治疗28例成人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7~82(48.50±15.34)岁;病程13~15(14.17±0.77)个月。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术后1、3、13个月采用肩关节Constant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8例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愈合时间2.5~4.0(3.05±0.44)个月。术后未出现感染、骨不连、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断裂及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病例。2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15个月(14.17±0.77)个月。术后1、3、13个月患侧肩关节Constant评分分别为76.57±4.70、90.75±3.62、96.07±2.40,与术前58.36±4.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系统可以作为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方式,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内固定物断裂、应力下骨质疏松、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7.7±13.9)岁。4例为寰椎前1/2 Jefferson骨折;8例为半环 Jefferson骨折;8例为前3/4 Jefferson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为4~8分,平均(6.0±1.3)分。20例患者均选择行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随访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81个月,平均(48.5±20.0)个月。术中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钢板移位,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20例患者共放置钢板20块,置入寰椎侧块螺钉40枚。术后CT显示有2枚螺钉过于靠近椎动脉沟,但是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VAS评分为0~3分,平均(1.3±1.0)分。静态和动态的影像学资料显示,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寰枢关节旋转功能良好。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内植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能获得坚固的骨性愈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侧卧位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C型髋臼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沛堂  俞伟  严建武 《中国骨伤》2009,22(5):396-397
C型(Tile分类)髋臼骨折是高能量骨折,往往伴有其他部位的损伤,其创伤大,出血多,移位明显,非手术治疗易致髋部多种功能消失。本院自2003年8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该类骨折14例,通过侧卧位,前后路联合手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改良Judet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肩胛骨体部严重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6年至2009年对35例肩胛骨体部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改良Judet联合外侧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次收集的肩胛骨骨折均为MillerAda[1]标准分型的Ⅳ型骨折,共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28~46岁,平均37岁;车祸伤25例,矿难7例,高处坠落伤3例;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方Pilon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8例后方Pilon骨折患者, 男13例, 女5例;年龄22~63岁, 平均46岁。所有患者为闭合性骨折, 肿胀消退后切开复位内固定, 先采用健侧卧位后外侧入路显露外踝及后Pilon骨折块, 分别用钢板予以固定, 再改仰卧位用螺钉或小钢板固定内踝后丘。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足评分(AOFAS)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2~48个月).除1例复位不满意外, 其余均解剖复位;骨折均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11周。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足评分(AOFA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 结果优7例, 良9例, 中2例, 平均(86.8±9.2)分。结论:后方Pilon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其受伤机制、创伤解剖、手术方式和预后均有别于经典踝部骨折与一般Pilon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