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对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股骨骨折术后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刺激汤组和常规组,每组8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刺激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关节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骨密度、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刺激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Harris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前者骨折愈合、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ADL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股骨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和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肾壮骨汤。疗程为3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缩短(P0.05);按照膝关节Kolment评定标准,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7.50%(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有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2例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骨折不愈合1例,无膝关节内翻畸形;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骨科治疗的8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骨代谢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优良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延迟愈合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尿钙等骨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增强骨质,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乐惠  陈剑强 《新中医》2018,50(6):105-108
目的:观察强骨活血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72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骨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近期康复情况、血清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密度及安全性。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98.84%,高于对照组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血清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骨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及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骨活血汤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提高骨钙素水平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增加骨密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疗效以及对C反应蛋白(CRP)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联合口服补肾断续汤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微创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骨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疼痛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经过6个月康复,观察组骨折愈合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肌肉及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填髓汤治疗股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辽健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17年8月—2019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股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自体骨移植术、骨髓血注射、常规抗感染等),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填髓汤治疗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骨代谢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畸形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骨钙素(BG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5/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36/48)(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填髓汤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股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骨代谢指标,临床效果显著,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在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对患者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21例优、14例良,优良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13例优,15例良,优良率为70.0%)(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骨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效果理想,能够缩短愈合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均在治疗后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结果:治疗后6个月,VAS评分以及Oswestry指数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骨密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椎体功能,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汤配合西医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仅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汤联合治疗。治疗4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55%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汤配合西医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通络中药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及对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碳酸钙D3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壮骨通络中药治疗,统计2组近期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痂生长评分、VAS评分、股骨颈骨密度、ALP、BGP及BMP-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及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股骨颈骨密度及ALP、BGP、BMP-2水平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壮骨通络中药联合碳酸钙D3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骨密度,调节ALP、BGP及BMP-2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均予以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Cobb角、ODI评分及新发骨折率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OVCF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病椎功能,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结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12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60例应用椎体成形术,观察组60例增加补肾壮骨汤,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骨折再发率0%,低于对照组1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骨密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对骨代谢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11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阿仑膦酸钠、碳酸钙D_3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壮骨汤+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2~4骨密度、疼痛程度分级情况、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总Ⅰ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t P1NP)、骨钙素(OC)、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1)、β胶原交联C端肽(β-CTX)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3、6个月的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L2~4骨密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Ca、OC水平高于对照组,ALP、t P1NP、CTX-1、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针灸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骨密度、疼痛程度分级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接受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手术治疗及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观察组术后2d联合使用补肾壮骨汤,治疗2个月,并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Cobb角与骨密度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缓解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价)及骨折再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压缩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KP联合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脊柱侧弯程度明显改善,骨密度明显提高,疼痛感显著减轻,且术后骨折再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许杰  孟德轩  史含 《新中医》2022,54(7):111-114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骨代谢、骨折愈合以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行椎体成形术并于术后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补肾壮骨法治疗。观察2组术后6周临床疗效和骨折愈合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含量和腰椎处骨密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L1~4 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INP、β-Crosslaps、N-MI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壮骨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降低骨代谢转换并增加骨密度值,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Leptin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老年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常规口服骨化醇、碳酸钙,观察组加服补肾壮骨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骨密度值、血清Leptin水平及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7%,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P 0.05)。治疗前,两组T12~L1部位骨密度值、血清Leptin水平、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值、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Lept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壮骨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够明显降低血清Leptin水平,改善骨质疏松,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魏昱博  魏帅 《光明中医》2023,(4):730-732
目的 探究补肾壮骨汤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标准的7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8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补肾壮骨汤,持续治疗1个月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受伤椎体前缘高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ODI及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壮骨汤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壮骨方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PKP术后患者非伤椎椎体再发骨折的预防效果。方法:180例病情稳定的PK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用药对照组和中药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D钙咀嚼片,观察组加服中药补肾壮骨方,连续用药12个月。记录1年内非伤椎椎体骨折再发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和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L1~L4骨密度,采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BALP、OPG、BGP含量;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1年内补肾壮骨方观察组非伤椎骨折再发2例,对照组再发15例,两组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均有所增加,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及对照组治疗12个月骨密度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ALP、OPG、BGP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及对照组治疗12个月三者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2个月观察组三者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壮骨方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对于OVCF患者PKP术后非伤椎椎体再发骨折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生髓汤促进四肢骨折术后愈合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3例新鲜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补肾生髓汤口服,对照组(37例)给予骨肽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骨痂愈合和关节功能评分,及血钙、血磷、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骨钙素(BGP)和骨保护素(OPG)水平变化。结果 1观察组临床优良率为83.3%,对照组为59.5%,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观察组骨痂愈合评分、肘关节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3治疗后两组血钙、血磷、1,25-(OH)2D3、BGP和O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生髓汤可促进四肢骨折术后的愈合,其机制与提高微量元素及促进BGP和OPG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盲抽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壮骨汤(骨碎补30 g,熟地黄、怀牛膝、续断各20 g,鹿角霜、姜黄、锁阳各15 g,水蛭、香附、黄明胶各10 g,甲珠3 g)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完全负重、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水平、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1个月、3个月的骨密度水平及膝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密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