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拟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为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治疗寻找新方向,新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联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电透视下吞咽能力检查评分(VFSS)及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SWAL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咽喉期、口腔期、误咽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咽喉期、口腔期、误咽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和康复。  相似文献   

2.
俞国尧 《新中医》2018,50(9):199-20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吞咽困难亚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 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和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观察醒脑开窍针法与耳针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接受卒中的标准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醒脑开窍针法组60例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耳针组60例予耳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低于耳针组(P0.05);治疗后2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吞咽造影评分均升高(P0.05),且醒脑开窍针法组高于耳针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耳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醒脑开窍针法和耳针均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醒脑开窍针法疗效优于耳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言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中有言语、吞咽障碍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语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发声运动、面颊肌肉训练、空吞咽、舌肌训练、屏气—呼吸训练等,同时给予活血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言语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量表、吞咽造影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活血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对于言语障碍患者有很好的语言恢复效果,且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半夏厚朴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S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冰刺激对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法分为针冰组及针刺组。针刺组接受基础神经内科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针冰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冰刺激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吞咽等级评分。结果:针冰组总有效率93.3%,针刺组总有效率67.7%,针冰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针冰组SS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等级评分均下降(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确有疗效,吞咽功能可得到显著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肾调神启闭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益肾调神启闭针法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动脉最大峰值流速、血流平均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47/50)和75.5%(37/4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神启闭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显著,且能有效调节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洼田饮水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定量表分级、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姚文娟  陈棋 《新中医》2022,54(16):156-161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与吞咽-摄食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利咽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24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 例和治疗组60 例,2 组患者入院后均予抗血小板、保护神经等常规治疗,在康复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吞咽-摄食康复训练,治疗组加予利咽开窍针法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评分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 水平。比较2 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9.69%,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VFS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F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BDNF、NG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BDNF、N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与吞咽-摄食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利咽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疗效,不仅能够改善吞咽障碍,还能够促进脑卒中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纯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WST评分和SS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ST评分和SS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配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是一种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项针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诊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额外给予项针配合舌三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SSA和VFS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VFSS评分、半流质食物咽食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VFSS评分、半流质食物咽食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配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进食情况,显著提高其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这对于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57例和康复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方案,康复组单纯采用康复治疗,针康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加康复治疗,针刺与康复均每日1次,两组均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观察肺感染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针康组总有效率为85.96%,康复组为69.64%,针康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针康组治疗后SSA和SWAL-QOL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康复组(P<0.01).两组患者肺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疗法在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吞咽造影术评估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开窍利咽四步针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SA评分、WST评级、吞咽障碍程度评分、MBI评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吞咽障碍评分、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窍利咽四步针刺法治疗DA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中风复元方口服,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改变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2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频电刺激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方能够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吞咽障碍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每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同观察组)的基础上,加刺络放血治疗,4周为一疗程,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电视荧光吞咽检查进行评价,对两组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取得临床疗效,但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刺络放血(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优于单纯应用刺络放血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杜静  余红  翁雪云  徐倩  李琳青  张帆  欧子杨 《新中医》2021,53(16):178-182
目的:观察通窍利咽穴位按摩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按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冰刺激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通窍利咽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持续干预3周,观察分析2组临床疗效,并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对2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S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利咽穴位按摩联合冰刺激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冰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38-140
目的 :探讨益气化痰开窍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吞咽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益气化痰开窍方,治疗4周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SSA评分、VFSS评分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判断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SA评分、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开窍方联合针灸、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络开窍针法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予以吞咽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通络开窍针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FSS检查口腔期、吞咽期、误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实施通络开窍针法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较好,且可减少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窍醒脑针刺治疗中风后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醒脑针刺辅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8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导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导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9%(P0.05)。结论通窍醒脑针刺辅助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