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漆涛  张华梅 《山西中医》2011,27(2):30-32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硬膜外麻醉阻滞范围的影响。方法: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硬膜外阻滞范围的影响,共施行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A组)60例,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组(B组)60例。硬膜外麻醉用药种类、浓度(1.5%利多卡因)、给药程序及辅助用药相同,观察两种术前、术中及术后硬膜外导管中水柱的高度来间接观察硬膜外腔的压力变化。结果:A组减少硬膜外麻醉用药量(1.5%利多卡因)34.66%(约1/3);A、B两组硬膜外腔注入相同局麻药量(1.5%利多卡因9mL),A组较B组阻滞神经节段宽2~3个,A组水柱高度术中及术后平均较诱导前低3.37cmH2O、4.83cmH20,B组水柱高度术中及术后平均较术前高3.64cmH2O、3.19cmH2O。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硬膜外麻醉可使局麻药易于渗透或使硬膜外腔渗透压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七氟烷吸入全麻麻醉维持期及其恢复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七氟烷复合麻醉组(T组,n=40)和七氟烷吸入全麻组(S组,n=40)。在麻醉诱导开始前,选择开颅侧穴位,合谷连外关,金门连太冲,足三里连丘墟,相应穴位贴上皮肤自粘电极,连接穴位神经刺激仪,频率2/100 Hz。电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开始前直至手术结束。S组患者在上述相应穴位上贴上导线,不进行行针和电刺激。两组患者在异丙酚2 mg/kg、枸橼酸舒芬太尼0.3 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记录各时间点七氟烷呼气末浓度、最小肺泡气浓度(MAC)、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麻醉恢复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七氟烷呼气末浓度和MAC,T组在开颅期、颅内期(颅内操作10 min、20 min、30 min)各时间点所需七氟烷呼出浓度均显著低于S组(P<0.05),节省七氟烷用量10.37%。两组都能够维持BIS值在40~60之间。T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明显小于S组(P<0.01)。T组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S组。结论对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可明显减少七氟烷用量,并能够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提高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PCD)的疗效。方法 将84例PCD(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蒙托石散口服,观察组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3周后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周自主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临床症状评分、5-羟色胺水平和胆囊收缩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调节PCD脾胃虚弱证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体温及循环系统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8月选取在泰安市中医医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入选病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取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加用,观察两组TEAS开始前(T0)、TEAS 30 min时(T1)、蛛网膜下腔麻醉完成后(T2)、手术切皮前(T3)、手术开始后1 h(T4)、手术结束时(T5)鼻咽温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观察组鼻咽温度在T4、T5时点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可促体温稳定,减轻循环波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全麻诱导期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2例,年龄36~68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对双侧合谷、内关及足三里穴给予频率为2/100 Hz及100 Hz的持续交替刺激。对照组则在上述目标穴位处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刺激。记录给予穴位刺激时(t0)、诱导前20 min(t1)、诱导前10 min(t2)、插管时(t3)、插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分别在t0—t4时取外周静脉血3 m L,用于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结果对照组中,t2、t3时MAP明显高于t0时(P均0. 05),t2—t4时HR高于t0时(P均0. 05);而实验组中,t0—t4时的MAP及HR变化均未见明显差异(P均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1—t4时MAP及HR均更低(P均0. 05)。对照组中,血浆CRP水平在t2—t4时明显高于t0时(P均0. 05),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在t1—t4时均明显高于t0时(P均0. 05)。实验组中,CRP、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在t0—t4时均未见明显差异(P均 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RP水平在t2—t4时均更低(P均0. 05),皮质醇水平仅在t2时更低(P 0. 05),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在t1—t4时均更低(P均0. 05)。结论 TEAS有利于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诱导期血浆应激因子水平,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内关穴在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中止1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至手术结束采用TEAS内关穴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最高值、血氧饱和度(SpO2)最低值;统计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及右美托咪啶的用量。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胸腔探查时(T2)、肺叶切除时(T3)、肺叶切除后30min(T4)、肺叶切除后60min(T5),检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监护室(PACU)停留、下床活动、肛门排气、胸腔引流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ETCO2最高值、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SpO2最低值高于对照组(P<0.01)。T1~T5时,观察组患者MAP、HR及血清Cor、N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肺癌术后咳嗽的缓解作用。方法:将110例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EAS组(55例,脱落2例)和假TEAS组(55例,脱落4例)。TEAS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术后1~4 d接受TEAS治疗,穴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合谷、列缺、太溪,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假TEAS组在相同时间、相同穴位粘贴电极片但无电刺激。均每次30min,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1)、术后第3天(T2)、术后第5天(T3)、术后1个月(T4)、术后3个月(T5)咳嗽发生率、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T4、T5莱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术前(T0)、T1、T2、T3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8.
赵晓勤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54-65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阑尾切除术中预防牵拉反应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予硬膜外麻醉,实验组于手术过程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穴.结果 实验组在术中辅助用药、牵拉反应、镇静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麻醉药的用量、血氧饱和度相近.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内关、合谷于阑尾切除术中可显著减少牵拉反应和辅助药应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郭丰  宋伟  王剑  袁岚 《江苏中医药》2016,48(9):60-6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七氟烷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七氟烷全身麻醉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全程吸入七氟烷麻醉)、B组(全程吸入七氟烷麻醉加经皮穴位电刺激)。观察2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拔管后MAP、HR低于A组(P0.05),术后VAS评分小于A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苏醒期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10.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应用价值及防治麻醉后伤口急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择期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观察组)和单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采用韩氏刺激仪经皮肤电极刺激合谷、劳宫、内关、外关,然后接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中采取间断穴位电刺激(刺激30min,停止30min)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只采用单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术前、术中、拔管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拔管及苏醒时间,苏醒后伤口疼痛程度。结果:①观察组病人异氟醚用量为(0.52±0.33)vol%,明显比对照组(1.12±0.18)vol%少(P<0.01)。②观察组术中、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均低于术前(P<0.01),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低于术前(P<0.01);观察组拔管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前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观察组拔管、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④苏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组26例VAS评分<4分,4例VAS评分≥5分;对照组10例VAS评分<4分,20例VAS评分≥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病人苏醒时间,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急性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序贯疗法干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西药拮抗剂促排方案,治疗组予西药拮抗剂促排方案+TEAS序贯疗法。两组均在拮抗剂促排方案常规周期后,比较促排药物用量及促排药物干预时间、胚胎发育相关指标(卵子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相关指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最终符合鲜胚移植条件者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2)疗程期间,治疗组促排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促排干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期间,治疗组优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子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发现,治疗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存在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本研究中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序贯疗法联合西药拮抗剂促排方案,干预行IVF-ET的不孕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方案,尤其在减少患者促排药物用量及提高优胚率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围术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全麻,观察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穴及双侧合谷穴,比较2组术后麻醉药用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麻醉药用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2 h、24 h、48 h及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 CD3~+、NK细胞表达及血清IgG、IgM水平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明显升高(P均0.05),CD8~+表达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48 h、72 h CD4~+、CD4~+/CD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围术期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麻药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有关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痛证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归纳,从而了解近年来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疼痛介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痛证提供更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文献分析结果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有效调控前列腺素、5-羟色胺、白介素、P物质、肿瘤坏死因子 α 等多种疼痛因子的释放水平,影响其传导通路,从而起到镇痛效果;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痛证治疗手段.但当前临床试验设计欠严谨,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递增负荷跑台法建立大鼠慢性运动性疲劳模型,第6星期开始,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3h后进行TEAS治疗。治疗2星期后,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表达。结果:TEAS可以明显减轻运动引起的大鼠海马、下丘脑组织形态损伤,降低大鼠海马、下丘脑5-HT表达,运动后即刻治疗和3h后治疗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EAS有促进疲劳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TEAS改善大鼠的运动性疲劳状态与降低中枢5-HT表达、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经皮穴位电刺激与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口服安慰剂治疗,经皮电刺激穴取足三里、梁门、太冲等;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安慰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安慰治疗的刺激部位在观察组所选穴位外3~4 cm处,刺激量未达到治疗量.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各症状评分、血浆胃动素(MTL)浓度和生长抑素(SS)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的上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升高血浆MTL浓度和降低SS浓度(均P<0.001),且观察组的血浆MT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S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药物治疗更能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上腹痛、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并升高患者的血浆MTL浓度,降低SS浓度,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人流患者的镇静和镇痛作用。方法:将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手术风险评估Ⅰ-Ⅱ级、拟行人流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穴取内关、太冲,B组行宫颈阻滞麻醉,C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加宫颈阻滞麻醉。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至术后30 min,对BIS及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两组BIS在经皮穴位电刺激15 min后显著下降,B组无显著变化,A、C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3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从高到低分别为B组、A组、C组,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不良反应较B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人流术中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肾精不足型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肾精不足型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安慰组和针刺组。治疗组予TEAS,治疗频率为2 Hz;安慰组予TEAS,但频率为无效刺激频率;针刺组予常规针刺,用补法。均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检测精子活力及血清激素与精浆抗穆勒氏管激素(AMH)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针刺组治疗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PR)、精子总活力(PR+NP)与精浆AMH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均明显降低,显著优于安慰组(P0.05),且治疗组与针刺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方面,治疗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针刺组与安慰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EAS治疗能改善肾精不足型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精子活力与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贺必梅  杨博 《中国针灸》2008,28(3):219-22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靶控输注(TCI)在全麻中镇痛效应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TCI组(简称复合组)和单纯TCI组(简称TCI组),每组30例。复合组患者先行经皮穴位电刺激麻醉诱导30min,然后行TCI静脉全身麻醉,经皮穴位电刺激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TCI组单纯行TCI静脉全身麻醉。通过对全麻药血浆靶控浓度的影响,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的镇痛效应。同时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术中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复合组及TCI组患者术中平均所需的丙泊酚量分别为226.67mg及272.22mg,平均所需的芬太尼量分别为0.11mg及0.14mg,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复合组切皮前后心率、血压的波动均较TCI组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术中具有一定的麻醉镇痛作用,可相对减少17%丙泊酚用量及14%芬太尼用量;同时,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手术切皮对患者所致的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并可加快患者的苏醒。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杨保仲  郭祺  井子夜 《针刺研究》2021,(3):231-234,25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晋中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初产妇120例,将有分娩镇痛要求的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联合组,将同期无分娩镇痛要求的产妇设为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实施分娩镇痛,按自然分娩常规程序处理;...  相似文献   

20.
Fang JQ  Zhou CL  Shao XM  Guo XQ  Zhang LL  Jin L 《中国针灸》2011,31(7):625-629
目的:通过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在全麻下行控制性降压的方法,探讨其对心脏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16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观察组).两组动物均以异氟醚联合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将动脉血压降至30%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并维持60 min.观察组选用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穴,刺激强度3~5 mA,频率2 Hz/100Hz,电刺激在观察组动物生理状态稳定后开始至维持目标MAP 60 min后停止;而对照组此时不做TEAS干预.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股动脉MAP、左心室内压、Ⅱ导联心电图T波、ST段的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阳性表达.结果:两纽动物均能维持稳定的目标血压水平.在血压回升1 h时,观察组MAP恢复到控压前水平,而对照组MAP(84.91±6.36)mmHg仍低于控压前水平(111.02±4.15)mmHg(P<0.05),也明显低于观察组MAP值(109.56±6.14)mmHg (P<0.05).对照组动物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血压回升1 h后(3156.32±332.82)mmHg/s仍明显小于降压前(4585.33±638.55)mmHg/s(P<0.05),而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维持目标低血压60 min时,对照组动物ST段明显压低(P<0.05),而观察组动物ST段虽有压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 h时,观察组动物心肌细胞凋亡阳性表达数(24.67±2.45)个/mm2明显少于对照组动物(37.89±1.90)个/mm2(P<0.01).结论: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明显缩短血压回升时间,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和心功能恢复能力,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