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外周神经刺激疗法,为针灸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简要阐述外周神经刺激疗法,并从探索优势病种、实现精确治疗、转化创新技术三方面着手探讨美国刺激外周神经活动以减轻疾病状况(SPARC)计划对针灸研究的启示。结果:SPARC计划对外周神经刺激疗法投入大量支持和关注,这种疗法通过电刺激局部神经调动人体神经信号传导网络以实现对疾病的调控,与我国传统针灸疗法有相似之处,其作用机制明确、刺激方法先进、刺激部位准确和多领域合作等优势,可为针灸疗法借鉴。结论:针灸疗法应借鉴外周神经刺激疗法,明确优势病种,加强精准治疗,重视治疗工具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兴起的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将闭环式控制刺激系统和神经调控相结合,是医学和多个学科交叉的产物。医学临床实践中,闭环式控制刺激的思维随处可见,医者、患者同时达到"得气"状态,就是一种类似闭环式控制刺激系统的反馈调节过程。多学科交叉共同发展是未来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美国SPARC计划和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针灸通过刺激外周达到治疗效果的话语权。这些挑战同时也促使传统中医针灸必须通过理论和方法创新、多学科交叉等途径加快现代化进程,以保护和发展学科阵地。借鉴闭环式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将"闭环"思想引入针灸学科,可为探索经络、腧穴、针刺手法、穴位配伍的本源及提高中医针灸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引起国际生物医学界的兴趣。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即相同穴位相同刺激对系统功能亢进或低下状态均可产生纠正作用,是中国生物医学工作者多年来在不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的机能调节现象。此现象近年也被国际同行观察到。针刺双向调节效应多见于病理状态的事实提示,外周神经刺激产生的生物调节效应在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反应模式不尽相同,其即刻效应与长时效应的机制也不同。这不仅对针刺疗法及其疗效的理解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生物调控过程本身的认识有所启示。本文从针刺效应之靶系统固有特性、靶系统功能状态、穴位特性及刺激参数等4个方面总结了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基本特点和产生条件,并从外周纤维类型和中枢适应性调节两个关键环节分析针刺双向调节效应的可能机制。不同类型的外周神经纤维刺激后可产生相反的调节效应,若针刺混合纤维,则可能在不同病理状态下显示不同方向的效应。针刺也可能通过激发中枢适应性控制机制调节各生理系统的负反馈功能而表现出双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分析西方医学研究的先进性和优势,对比西方医学体表神经刺激与传统中医针灸的差异,以期对我国针灸科学研究有所启发。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系统归纳美国刺激外周神经减轻症状(stimulating peripheral activity to relieve condition,SPARC)计划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及成果,从理论体系、刺激部位、刺激方式、作用机制等角度比较西方外周神经刺激与中医针灸的异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SPARC计划"高分辨率神经环路图谱"的系统构建,本质上正是我国传统经络腧穴分布图的升级版,与中医针灸研究在神经系统起源、刺激部位方面存在相似点。在其他国家"中医本土化"的冲击下,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技术、汇聚顶尖人才、鼓励开放与创新将是中国医者提升针灸科研质量、掌握知识主动权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针灸效应与细胞信息传导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针灸效应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分析,提出针灸效应的实现与细胞信息传导有密切关系.针灸效应部分是针刺信号由穴位经外周神经向各级中枢神经传递中发生的,其中引发了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活动,致使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被释放出来,激活了靶细胞信息传导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下,将针刺信号的相应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最终实现了针刺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中医针灸众先贤所开创的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探究出一套创伤小、痛苦小、安全、高效、简单、易学的以"浅刺"代"深刺"的新针刺疗法。通过对现代医学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深入学习研究,发现中医理论追求机体达到的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显然,传统的针灸也正是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进而通过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进行调节,使失去平衡的机体重新恢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基础,通过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研究学习发现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在皮层分布最为密集,从肌肉层以下其分布密集程度越来越低。故针灸时针刺至真皮下,即可达到最大的刺激量,而不需要深刺。这种"浅刺"针法相对于传统针灸的"深刺"更加安全、高效,在减轻传统针刺对患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朱琏先生的《新针灸学》,书中记载针刺或灸,都是外界给予机体的一种良性刺激,针灸刺激治疗疾病在于"大脑皮层的指挥或参与","要发挥针灸治病的效果,必须使针灸对神经起到应有的兴奋或抑制作用",认为针灸治病机制主要是激发和调整机体内部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和管制功能.根据调整神经系统的原理以及现代神经生理学说的认识——皮肤的某一点在大脑皮层上有它相应的代表点,朱琏先生认为利用刺激而产生的皮肤感觉,可能影响大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1].  相似文献   

8.
朱兵 《世界中医药》2013,8(3):241-244
现代针灸学认为针灸对机体呈现"双向调节"效应.本文回顾中医典籍,综合生物学理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针灸的双向调节效应机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腧穴与相同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器官在交感神经控制下组成一个相对紧密联系的结构-功能性单元;围绕这种结构-功能性单元的异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经穴形成一个可能通过迷走神经通路发挥相悖效应的功能性集元.单元经穴和集元经穴共同构建躯体传入信息调整和平衡内脏功能的稳态系统.针灸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正是针灸双向调节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快感缺失和绝望行为两种核心症状的神经基础。近年来影像学和神经环路研究揭示了针灸能够相对特异地调节抑郁症患者和动物模型的大脑奖赏和动机相关神经环路的活动,然而奖赏和反奖赏神经环路参与针灸改善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系统综述了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功能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关系在针灸抗抑郁治疗中的重要科学意义,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疼痛和炎性疾病是针灸临床适应证的重要范畴,并在国际社会广泛应用。既往机制研究多集中于针刺通过神经系统快速镇痛,针对慢性疼痛外周敏化的炎性反应机制研究甚少。本团队结合多年针刺穴位效应原理的前期基础、针刺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的相关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针刺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o-endocrine-immune,NEI)网络及关键响应递质,调节靶器官病网络,进而达到抗炎镇痛的科学假说。团队建立了稳定的针刺足三里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效应平台;基于多时点、多位点、高通量检测NEI共有信号分子的多维数据及复杂网络分析,明确了针刺对机体NEI网络和下游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并计算分析出单核巨噬细胞为针刺效应的关键细胞;系统阐释了针刺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结T细胞极化,调控靶器官M1/M2巨噬细胞极化,实现抗炎镇痛;发现针刺镇痛的新关键信号分子——趋化因子CXCL1,阐明了CXCL1/CXCR2脱敏介导的中枢镇痛新机制。本研究实现了从NEI网络视角挖掘针刺整体调节的关键物质,揭示了针刺抗炎镇痛的新机制和提供了针刺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