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解毒方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及对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将86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于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解毒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h17/Treg、IL-6、IL-17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IL-17、Th17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Treg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联合硫酸羟氯喹可有效缓解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hl/Th2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脾肾阳虚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利福昔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2(IL-12)、IL-4、IL-10水平和Th1/Th2(IFN-γ/IL-4)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NF-γ、IL-12水平和Th1/Th2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升高和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IBS-D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温肾活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Th1/Th2、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5例行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85例在腹腔镜手术后加用温肾活血中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性激素、IL-2、IL-4、INF-γ、氧化应激指标及MCP-1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痛经、经血紫暗、形寒肢冷、月经量少、性交痛、非经期下腹痛及神疲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性激素、IL-2、IL-4、INF-γ、氧化应激指标及MCP-1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温肾活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并有助于调节性激素、氧化应激指标及MCP-1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拟解毒化瘀地黄汤治疗小儿川崎病对外周血Th9细胞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1~2019.4于我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118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阿司匹林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自拟解毒化瘀地黄汤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与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消退时间、Th9细胞与其细胞因子白介素-9(IL-9)及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发热、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9细胞与其细胞因子IL-9、血清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解毒化瘀地黄汤对小儿川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可以显著改善患儿中医临床积分、有助于患儿更快恢复、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与缓解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祛瘀活血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血液黏稠度、Th1/Th2细胞因子漂移及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2组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CAF)方案化疗,共6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周期同步给予益气健脾、祛瘀活血方内服。采用血液流变仪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的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水平和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采用Piper多维度疲乏量表评价2组癌性疲乏(CRF)情况。结果 2组治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的高切、中切、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沉方程K值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的血清IL-2、TNF-α和IFN-γ、Th1/Th2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均0.05),而IL-4、IL-6、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CRF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健脾、祛瘀活血方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液黏稠度,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并减轻癌性疲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生肌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湿热毒盛证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溃疡湿热毒盛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生肌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溃疡长径和短径及血清TNF-α、IL-6、AGEs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6及AGEs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溃疡长径和短径水平均显著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生肌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湿热毒盛证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加快创面愈合,下调TNF-α、IL-6及AGEs水平,降低随访复发风险,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益气化痰方加减合四关穴针刺治疗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肝郁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内服复方益气化痰方联合四关穴针刺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并比较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MD和HAMA评分均出现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益气化痰方加减联合四关穴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症状,调节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封髓丹加减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阳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封髓丹加减方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对有效病例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统计分析复发状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瘙痒、皮肤脱屑、皮损、头晕乏力及面色无华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和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L-4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髓丹加减方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不适症状,促进Th1/Th2细胞因子趋向平衡,且临床复发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SPD-L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EOS、IgE、SPD-L1、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EOS、IgE、IL-4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50);2组治疗后SPD-L1、INF-γ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吸入剂治疗,可能与下调EOS、IgE、IL-4水平,上调SPD-L1和INF-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雪梨止咳糖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再予雪梨止咳糖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L-4、IFN-γ)、肺功能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升高(P0.05),IL-4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F25%、FEF50%)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EF25%、FEF50%)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喘息、咳嗽、咳痰、胸膈满闷、哮鸣音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为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梨止咳糖浆能有效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知柏养阴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76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知柏养阴汤,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免疫指标和Th1/Th2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LED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G和IgA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IgM、C3及C4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FN-γ和IL-2含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IL-4和IL-10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知柏养阴汤通过调节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促进患者紊乱的内环境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减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患者肝纤化指标及Th1/Th2细胞因子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分析比较两组血清HBVDNA含量、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Th1/Th2细胞因子谱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BVDN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BVDN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AST、r-GT及TBIL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ALT、AST、r-GT及TBIL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A、LN、PC-Ⅲ及Ⅳ-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LN、PC-III及IV-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和IL-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4和IL-1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和IL-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0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清肝纤化4项,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脾消积方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的食管癌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DCF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步采用健脾消积方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化疗2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FN-γ的水平;记录2组患者PFS及OS;比较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对2组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及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及IFN-γ则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IL-6、IL-10及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及IFN-γ则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也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PFS及OS均较对照组患者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频次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消积方可以提高中晚期患者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具体机制与调节外周血Th1/Th2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小青龙汤联合神阙穴拔罐对寒哮型支气管哮喘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常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阙穴拔罐联合自拟小青龙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及气道重塑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喘息、肺部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ACT评分、哮喘控制测试情况分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Th1/CD4~+比例、Th1/Th2比值及IL-17、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Th2/CD4~+比例及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呼气峰值流速(PEF)、FEV_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均明显升高(P均0.05),气道壁厚度(T)、气道腔面积(AI)、气道壁面积(WA)、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WA%)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和神阙穴拔罐治疗寒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逆转气道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解毒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平衡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30例在DCF化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益气清热解毒方治疗(观察组,30例),30例行DCF化疗(对照组,30例),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Karnofsky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和血清细胞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受益率为93.33%,对照组受益率为71.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arnofsky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h17、Treg细胞百分率和Th17/Treg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血清细胞因子IL-17、IL-10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热解毒方能调控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化疗带来的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窍止咳汤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诊治的106例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窍止咳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单项症状(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部体征)积分和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7(IL-27)、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42/53)(P0.05);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及咽部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FN-γ、IL-27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IL-4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5.1%(8/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1%(17/53)(P0.05)。结论通窍止咳汤能够纠正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机体Th1/Th2紊乱,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着重分析其对Th1/Th2细胞因子含量、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kinin-1,MCP-1)、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内服联合中药灌肠治之,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通过中医症候积分变化评价临床效果,检测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监测外周血IGF-1、MCP-1、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69.39%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有效率89.80%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Th1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Th2细胞因子IL-4、IL-10含量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中IGF-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CP-1、HMGB-1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Th1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及血清中MCP-1、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2细胞因子IL-4、IL-10含量及血清中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16.33%,以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χ~2=9.254,P0.05)。结论中医内外合治能显著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并能通过调控外周血IGF-1、MCP-1、HMGB-1水平而减轻机体肠道内的炎症损伤,促进溃疡愈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逐瘀汤在胃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胃肠功能恢复和Th1/Th2免疫漂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胃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逐瘀汤,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中医症候积分,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Th1、Th2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腹胀、食少、便结、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INF-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益气逐瘀汤对胃癌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胃肠功能,改善Th1/Th2免疫漂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寿胎丸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并同时选取在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妇女75例作为健康组,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IL-12、IL-4、IL-10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IL-2和IL-12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IL-4和IL-10水平仍明显低于健康组(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开灵对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内服中药汤剂土槐饮加减并外用湿毒软膏,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PASI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明显低于治疗1个疗程后(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PAS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而2组血清IL-4、IL-10水平均变化不大,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纠正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