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面积≥12 cm2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2组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2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均给予Ⅱ期手术缝合,比较2组患者Ⅱ期手术时间、Mc Gill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VSD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Ⅱ期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Mc Gil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S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随访0.5~4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应用VSD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功和提升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负压值对于Ⅱ度烧伤创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在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诊治的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选取80例作研究对象,实行临床治疗:将采取传统疗法者设为对照组(n=40),将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n=40),并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值不同将观察组分成观察甲组(负压值-150 mmHg)、观察乙组(负压值-300 mmHg),就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甲组、观察乙组的创面愈合优良率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7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是(6.12±1.03)分,与观察甲组的(3.94±0.89)分、观察乙组的(5.34±0.94)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察甲组疼痛VAS评分低于观察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VSD负压值对于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无影响,但对创面疼痛有正性影响,推荐应用负压值为-150 mmHg的VSD治疗,以减轻患者疼痛感。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66-169
目的分析复荣通脉胶囊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足(DF)患者疼痛症状及溃疡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DF患者9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接受彻底清创、饮食控制、血糖血压控制、营养神经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NPW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荣通脉胶囊,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溃疡创面愈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P0.05);治疗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创面色泽评分、创周肿势评分和创面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周及第4周,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3.68±3.41)d,对照组为(34.18±2.53)d,两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荣通脉胶囊辅助治疗DF患者足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DF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溃疡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微血管生成,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冲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面感染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科创面感染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对感染性创面进行常规清创,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连接负压吸引设备,每天冲洗250 mL×3次,调整负压在30~40 kPa进行持续吸引。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治疗组采用十全大补汤冲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优于对照组的82.50%(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创面疼痛、渗出、水肿、肉芽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冲洗联合VSD治疗骨科创面感染气血亏虚证,能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创面疼痛、渗出及水肿程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肛周难愈性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肛周难愈性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给予VSD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换药治疗,2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据具体情况予以创面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观察比较2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前及术后第5天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时间、Ⅱ期手术时间、换药次数、Mc Gill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2组抗菌药物应用前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Ⅱ期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换药次数、Mc Gill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VSD用于肛周难愈性感染创面效果满意,可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在骨科创伤处理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合并皮肤软组织复杂缺损及感染创面的骨科创伤患者共计67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VSD和传统法治疗。结果经治疗后,VSD组创面愈合的时间为(15.2±3.1)d,住院时间为(15.11±2.7)d,术后的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3.4±4.2)d,住院时间为(25.27±6.9)d,治疗有效率仅68%,VSD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效率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术处理骨科患者的创面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效托里散外敷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四肢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均予常规创面清创、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血液微循环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VS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效托里散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创面愈合情况,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创面疼痛、渗出、水肿、肉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效托里散外敷联合VSD治疗四肢创面感染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创面疼痛、渗出及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7)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将每例患者的两个残余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创面使用湿润烧伤膏及莫匹罗星的混合剂外用;对照组创面仅使用莫匹罗星外用。比较两组14 d时的创面愈合率,第3、7、14天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创面的疼痛程度,并统计比较两组的创面细菌培养转阴情况。此外,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14 d,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2±1.9)%和(72.9±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VAS疼痛评分比较,在第3、7、14天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及对照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73%及7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莫匹罗星与湿润烧伤膏联用未发现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该方法能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疼痛,具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泽辉 《新中医》2020,52(22):80-82
目的:观察去腐生新膏换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肛周脓肿术后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并给予环丙沙星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去腐生新膏外涂联合环丙沙星口服治疗。观察比较 2 组创面疼痛、创面渗液、肉芽生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并统计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 90.00%,对照组为 43.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14 d、28 d,2 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在术后 28 d 时,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7 d、14 d、28 d,2 组患者创面渗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7 d、14 d、28 d,观察组患者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去腐生新膏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加速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4例行一期根治术的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治疗加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常规治疗结合自拟中药药液熏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创面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3 d、7 d和14 d渗液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湖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6±3.9)d,显著短于对照组(17.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4 d后创面愈合率达到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