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体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极其复杂,健康人肠道内定居着100万亿个细菌,数量是人类细胞的10倍以上。因此,人体内除含有自身基因外,还混杂着微生物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与宿主之间和谐共生、动态互利。宿主为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环境,细菌为宿主产生维生素和复杂的糖类,并调控免疫环境和宿主基因表达。然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易受遗传、饮食、年龄、环境和抗生素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菌群  相似文献   

2.
人体所携带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估计每个人的自身菌群细胞数超过1014,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所谓人体的正常菌群主要是指这些存在于体腔内的细菌。其中肠道菌群是人体最重要的菌群,使得肠道不仅作为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免疫器官。通过对无菌动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肠道菌群对宿主的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倍康口服液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分组,组间和自身两种对照设计,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连续给予倍康口服液和安慰剂14天,实验前后检测肠道菌群的数量.结果:与给药前自身和对照组相比较,倍康口服液可明显增加人体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倍康口服液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据统计,定植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数量约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种类多达1000多种。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组学研究的突破,诞生了“肺-肠”轴这一全新概念。目前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症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在全球范围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正逐年攀升,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日益深入,现普遍认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参与哮喘发生发展,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肺-肠”轴理论,并结合前期研究探讨肺-肠轴、肠道菌群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尿液和胃肠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由肠道菌群和其寄居的环境组成,具有参与机体物质代谢、营养吸收、黏膜屏障、免疫调节等作用,与机体生理及病理活动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由细菌、真菌、病毒和古菌等组成,他们之间建立了高度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肠道微生物生物量占人体微生物总生物量的78%,约有400~500种肠道细菌。正常肠道菌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具有稳定性,菌群按一定比例组合,各种细菌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生态平衡。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肠道菌群数量及结构,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杆菌受到抑制,会发生各种肠道疾病和肠外疾病。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于人类抵抗肠道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关系密切。关于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中医药也成为打开肠道微生态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相似性、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正常对照者9例(对照组)和炎症性肠病患者9例(实验组),采集各自粪便,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基因V6—8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对肠道菌群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炎症性肠病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显示,炎症性肠病细菌的多样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PCR-DGGE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用于分析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技术。阴道菌群的改变可能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为寄居在人体肠道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生理状态下,其在肠道内保持着共生或拮抗关系,构成微生态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当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时产生菌群失调,由此变生各系统疾病。肠道菌群失调涉病广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时采取中西医有效防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肉桂精油对正常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菌群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给予肉桂精油0.384 3 g/kg,连续给药30 d,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属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其分布。结果 肉桂精油给药后,肠道梭菌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分布均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肠道梭菌IV簇细菌的变化更大。肉桂精油对结肠和直肠中两类菌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肉桂精油对肠道梭菌IV簇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可能是肉桂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峰 《养生月刊》2012,(2):122-124
人除了生理年龄、实际年龄、心理年龄外,还有至关重要的肠道年龄.有些人之所以体弱多病、早衰,与肠道老化密切相关. 是谁掌管着肠道年龄 2010年3月4日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名为“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论文指出,人的肠道内“居住”着1000~1150种细菌,平均每个人体内约含有160种优势菌种,这些细菌整体拥有330万个基因,约是人体自身2万个基因的150倍.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GFR降低,表现为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或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存在共生关系,通过代谢、免疫保护,屏障保护等功能维护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便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肠内外疾病.CKD即是肠外疾病的一种,其机制可能是消化道细菌感染及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免疫紊乱导致CKD发生发展.同时,CKD的发展又伴发肠道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