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逐渐增多。有学者建议,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以便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绝经后无阴道出血等症状而仅B超检查发现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的病理性变化少,恶性病变更少[1-4]。因此这部分患者是否需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意见尚不一致。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216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准确的诊断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女性,如有阴道出血等症状,应积极按照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流程;而无症状的女性是否应该积极筛查、如何进行筛查仍有争议。多数研究结果证明经阴道超声(TVUS)结合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可评估内膜病变,但是TVUS下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仍存争议。TVUS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人群中的低特异性给临床处理造成困扰,且绝经后无症状人群行TVUS筛查能否提高子宫内膜癌总体5年生存率仍被质疑。随着医疗检查手段的不断发展,经阴道注水超声、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等新兴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手段似乎能够替代TVUS用来评估该人群的子宫内膜情况,或弥补TVUS的不足。分析临床常用的几种检查手段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女性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现有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病理内膜厚度阈值,综述该人群的临床处理评估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膜增厚而无症状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对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无症状患者(无症状组)及同期绝经后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者(出血组)进行诊断性刮宫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无症状组子宫内膜增厚的86例患者中,非器质性病变44例(51.16%),良性病变42例(48.84%),无恶性及癌前病变;出血组子宫内膜增厚的79例中,非器质性病变48例(60.76%),良性病变17例(21.52%),恶性14例(17.72%)。无症状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良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出血组随着年龄增大、绝经年限延长、内膜厚度增加,其恶性病变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无症状绝经后妇女B超示子宫内膜增厚者中内膜病变与内膜厚度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不伴阴道出血时,多为良性病变,对于肥胖、内膜厚及绝经年龄较长患者更应重视。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有阴道出血时,恶性病变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因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而行宫腔镜检查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62.2±7.5)岁,平均绝经时间(11.5±7.4)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9.5±3.6) mm。术后病理提示:2例(1%)子宫内膜癌、1例(0.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3例(98.5%)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87例(90.8%)、萎缩性子宫内膜13例(6.3%)、增殖期子宫内膜1例(0.5%)、子宫肌瘤2例(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体质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应用他莫昔芬、子宫内膜厚度均对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无影响(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低,严密随诊观察是可行的。如患者出现阴道出血或内膜厚度明显增加,需行组织学诊断。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越来越受到重视。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绝经后妇女中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常用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手段。在医学上,对于无阴道出血症状的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尚不明确。无症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个体化评估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适当的诊断不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避免造成绝经女性的过度恐慌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诊疗,在临床中有现实意义。综述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特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重点探讨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预测内膜恶变风险的内膜厚度阈值.方法:选择245例绝经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绝经后出血(PMB)组(124例)和无PMB组(121例),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PMB组...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临床总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无症状B超子宫内膜增厚的处理原则。方法:对同期48例无症状绝经后B超子宫内膜增厚及62例绝经后出血B超子宫内膜增厚者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与比较。结果:无症状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48例中,正常绝经后改变32例(66.7%),良性病变16例(33.3%),无1例恶性及癌前病变;合并出血的62例中,正常绝经后改变28全(45.2%),良性病变25例(40.3%),恶性9例(14.5%)。结论:绝经后妇女仅B超子宫内膜增厚,不伴出血等症状时,可考虑免除分段诊刮术。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1],我国EC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3年公布的数据统计,子宫体癌的发病人数为7.11万例,仅次于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2]。研究显示,约80%的EC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其中约90%有异常阴道流血的症状[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绝经妇女的子宫内膜病变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超声提示子宫腔内异常回声的患者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诊断,对照组采用诊刮法诊断,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病变组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子宫内膜息肉观察组检测出11例(91.67%),对照组检测出5例(35.71%);子宫内膜下肌瘤观察组检测出14例(100%),对照组检测出7例(43.75%);子宫内膜炎观察组检测出9例(90%),对照组检测出2例(25%);子宫内膜增生观察组检测出11例(100%),对照组检测出5例(38.46%);子宫内膜癌观察组检测出5例(100%),对照组检测出1例(25%),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与对照组相比检出率更高。结论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更加有效,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的绝经患者,分析宫腔镜组(90例)与诊刮组(70例)的手术指征、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等。结果:宫腔镜与诊刮术相比,在超声提示内膜厚或宫腔占位的患者中均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其中6例宫腔镜诊为内膜恶性病变的患者,腹水中未找到瘤细胞。结论:宫腔镜损伤小、阳性检出率高,不易造成肿瘤细胞的盆、腹腔扩散,适宜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无出血症状的绝经后妇女超声子宫内膜增厚的意义。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因为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4 mm而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无出血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别有450例无出血和478例有出血绝经后妇女纳入了该研究,最常见的宫内病变均是子宫内膜息肉,无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13例(2.9%)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5例(1.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出血患者中共诊断出68例(14.2%)子宫内膜癌和4例(0.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结论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超过10 mm者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升高,应重视子宫内膜厚度在4~10 mm且合并糖尿病、高龄、未产者。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病灶大小用于预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及子宫内膜癌(EC)最佳阈值和AH及EC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因各种原因行宫腔镜诊刮及子宫内膜病灶切除的绝经后女性共53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AH及EC的危险因素。按有无绝经后出血(PMB)分为两个亚组,分别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和病灶大小的最佳阈值。结果:(1)AH及EC的发生率4.32%,PMB患者和无PMB患者AH及EC的发生率分别为8.18%和2.67%。(2)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增厚、病灶较大、内膜边界不清、内膜血流信号丰富是AH及EC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最佳阈值,非PMB患者为9.8 mm, AUC为0.718,敏感度66.7%,特异度78.7%;PMB患者为7.0 mm, AUC为0.832,敏感度85.7%,特异度76.0%。病灶大小最佳阈值,非PMB患者为12.7 mm...  相似文献   

14.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和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韩劲松王泽密田惠秦莉宫恩聪为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和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将29例两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现初步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3年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激素刺激试验对绝经后无症状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意义。方法对106例无症状的绝经后妇女行孕激素刺激试验,口服安宫黄体酮10 mg/d,共10 d。无论孕激素刺激试验阳性或阴性,均给予分段诊刮术,以确定子宫内膜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结果11例妇女PCT为阳性,其中9例为异常子宫内膜。PCT用于检测子宫内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97.9%。结论PCT是一种简单、安全、较可靠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易被绝经后无症状妇女接受。  相似文献   

16.
17.
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比较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在诊断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60例绝经期妇女,其中106例患者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后完成宫腔镜检查,另外54例患者在TVS检查后完成诊断性刮宫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宫腔镜、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临床效能。结果 106例行宫腔镜检查妇女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11例(10.38%),子宫内膜息肉60例(56.60%),子宫内膜增生15例(14.15%),子宫内膜萎缩11例(10.38%),其他9例(8.49%);54例行诊断性刮宫检查妇女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7例(12.96%),子宫内膜息肉26例(48.15%),子宫内膜增生10例(18.52%),子宫内膜萎缩8例(14.81%),其他3例(5.56%)。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增生、萎缩的敏感性以及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子宫内膜增生、萎缩的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厚病变可提高诊断效能,对病变性质判断更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B超检查对筛查无症状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在欧洲和美国的68个研究点对未做子宫切除的绝经后妇女所进行的2项研究中,对2820例无症状绝经后妇女应用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筛查子宫内膜疾病。研究对象年龄均<65岁,其中894例因不符合研究要求被剔除,余1926例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其中1792例同时吸取宫腔标本做病理检查,按子宫内膜厚度分为子宫内膜厚度≤6mm和>6mm组。 结果:4.8%(93/1926例)的受检者子宫内膜厚度>6mm,对其中45%(42/93例)的病例吸取宫标本做病理检查。1833例子宫内膜厚度≤6mm,对其中95.5%(1750/1833例)吸取宫腔标本做病理检查。98%(1760/1792例)的病检标本为良性、因组织少无法诊断或无组织标本(提示子宫内膜萎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减 ,绝经后则更进一步衰退 ,雌激素分泌低下 ,内膜萎缩。此种萎缩的内膜一般呈单纯萎缩和囊性萎缩两种组织学形态。两种不同形态的萎缩内膜可能与绝经前的末次月经周期有无排卵有关。绝经前的末次月经如有排卵 ,绝经后内膜往往呈单纯萎缩 ;如末次月经系无排卵月经 ,内膜多为不规则增生或简单型增生过长 ,则绝经后腺体大小不一的形态可被保留 ,而形成囊性萎缩。有时内膜腺体开口被堵塞 ,也可致个别腺腔扩大[1] 。1 1 单纯萎缩 (simpleatrophy) 内膜很薄 ,功能层与基底层界限不清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