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对心理应激大鼠HPA轴中枢调控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T)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 (IL-1)的影响,探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心理应激的机制。方法 5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开穴组、针刺对照组、造模组、正常组,每组13只。采用旁观电击实验建立心理应激模型。子午流注开穴组以养子时刻开穴法定时开穴治疗,针刺对照组针刺取百会穴。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CORT和ACTH含量、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免疫组化法、RT-PCR法分别检测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造模组比较,子午流注开穴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针刺对照组比较,子午流注开穴组大鼠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下丘脑中CRH含量、垂体中ACTH含量、肾上腺中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垂体中IL-1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子午流注开穴针法可以调控心理应激大鼠CRH、ACTH、CORT的异常分泌,促进处于异常状态的HPA轴向正常状态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1 mRNA,减少诱发ACTH的分泌,传递信号参与大脑中枢调控有关,从而改善机体出现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脑组织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7只。空白组不予造模,其余3组均采取束缚-浸水(RWIS)造模法造应激性胃溃疡(SU)大鼠模型,首次造模后第3日,除空白组外各组重复上述造模过程再次造模。造模后第1日进行干预,针刺组针刺中脘、足三里穴,连续5d。药物组每日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溶液2m L灌胃,连续5d。5d后测定大鼠血清、脑组织中CRH、ACTH水平,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充血明显,有斑点状糜烂、出血,损伤程度明显;针刺组和药物组损伤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脑组织中CRH、ACTH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血清CRH、ACTH、下丘脑CRH水平显著降低(均为P0.01),垂体ACTH水平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下丘脑CRH水平下降(P0.05),血清中CRH、ACTH、垂体ACTH水平明显有下降趋势。结论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与CRH、ACTH水平升高有关。针刺可以有效进行干预,而且效果优于奥美拉唑药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中枢和外周CRH、ACTH的水平,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得到调节,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艾灸调整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病理模型,以GR激动剂RU28362腹腔注射作为干预研究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检测大鼠足容积,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RH、ACTH、GC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RH、GC含量显著增高(P〈0.01),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血浆CRH、G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ACT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血浆CRH、ACTH、G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的HPAA功能紊乱有良性调整作用;海马GR在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HPAA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调和肝脾之四逆散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实验设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四逆散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电刺激法制备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同时检测大鼠下丘脑CRH mRNA和垂体ACTH mRNA含量变化。结果四逆散能改善大鼠行为表现,降低大鼠血浆ACTH、下丘脑CRH、血浆CORT的含量及下丘脑CRH mRNA和垂体ACTH mRNA的过度表达。结论四逆散可有效调整慢性应激大鼠HPA轴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及游泳力竭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的差别,并采用生化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醇(CORT)的含量。结果:逆灸命门+力竭组力竭游泳时间较力竭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各组内HPA轴的3种激素表现同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命门组大鼠的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无明显变化;力竭对照组大鼠的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力竭对照组比较,逆灸命门+力竭组大鼠的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运动力竭后HPA轴出现过度应激,逆灸命门穴可缓和其应激程度,这可能是逆灸命门穴能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力竭时间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对应激性溃疡(SU)大鼠血清、下丘脑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SU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药物组,每组7只。采用束缚-浸水(RWIS)法制备SU大鼠模型。艾灸组选穴:足三里、中脘,每穴3壮,每日1次,共5 d。药物组予质量浓度为0.02 mg/mL的奥美拉唑肠溶液2 mL灌胃,每日1次,共5 d。用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法测大鼠血清及下丘脑中GAS、SS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升高(P 0.01);胃黏膜上皮缺损,腺体紊乱,黏膜充血,有大量红细胞渗出;血清及下丘脑中GAS含量显著升高(P 0.01),SS含量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和药物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 0.05或P 0.05);胃黏膜结构基本完整,红细胞渗出较少;血清及下丘脑中GAS含量明显降低(均为P 0.01),SS含量显著升高(均为P 0.01)。艾灸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艾灸足三里、中脘可能通过下调GAS水平,上调SS水平,维持脑肠轴稳态,修复胃黏膜损伤,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的变化及对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百忧解组、小剂量舒郁散组、大剂量舒郁散组。对大鼠进行21 d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模型,采用open-field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2 min内行走路线及格子交叉点数的变化,了解行为改变,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RH、ACTH和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造模成功。百忧解组、大剂量舒郁散组大鼠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的CRH、ACTH、CORT含量比正常组明显增加。大剂量舒郁散组ACTH,CORT与模型组比含量明显减少。结论舒郁散可以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下调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清CORT和ACTH含量,这可能是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CRH、ACTH与CORT的影响。方法:6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模型组(8只)、艾灸组(32只)、假手术组(8只)、NMDA组(8只),空白组不予干预,其余各组通过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法复制IBS模型。造模完成,艾灸组以悬灸命门穴出现尾温变化为依据,分为热敏灸组和非热敏灸组。实验第21、28、35天,NMDA组套管植入海马微量注射5μg/μL NMDA 1μL,假手术组、艾灸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下丘脑CRH 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CTH、CORT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下丘脑CRH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CRH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NMDA组CRH mRNA表达升高(P0.01),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CRH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CRH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ACTH含量均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ACTH含量无明显差异,NMDA组ACTH含量升高(P0.01),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ACT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ACTH含量降低(P0.05);(3)与空白组相比,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NMDA组CORT含量无明显差异;热敏灸组、非热敏灸组CORT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非热敏灸组相比,热敏灸组CORT含量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可有效改善IBS模型大鼠相关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NR的表达,降低下丘脑CRHmRNA表达及血清ACTH、CORT含量,恢复HPAA负反馈调节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配穴对肾阳虚大鼠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影响差异。[方法]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将40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8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4组按25mg/Kg·d予氢化可的松肌注造模。第15d开始,艾灸1组温和灸"肾俞"、"关元",艾灸2组温和灸"肾俞"、"足三里",艾灸3组温和灸"足三里"、"关元"。艾灸1次/d,连续14d。第29d,所有大鼠行腹主动脉取血,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含量。[结果]ACT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ACTH含量明显降低(P0.05),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大鼠的ACTH含量相对于模型组有较大提高(P0.05),艾灸1组相对于艾灸2组、艾灸3组提高幅度最大(P0.05),艾灸2组与艾灸3组ACTH的含量相差不大(P0.05)。皮质酮模型组、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皮质酮含量明显降低(P0.05),艾灸1组、艾灸2组、艾灸3组大鼠的皮质酮含量相对于模型组有较大提高(P0.05),艾灸1组相对于艾灸2组、艾灸3组提高幅度最大(P0.05),艾灸2组与艾灸3组皮质酮的含量相差不多(P0.05)。[结论]艾灸能够有效的改善肾阳虚大鼠HPA轴抑制状态。"肾俞"、"关元"组治疗效果强于"肾俞"、"足三里"组和"足三里"、"关元"组。  相似文献   

10.
健脾益气中药对慢性应激大鼠HPA轴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之中药复方四君子汤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影响。方法:设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四君子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电刺激法制备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同时检测大鼠下丘脑CRHmRNA和垂体ACTHmRNA含量变化。结果:四君子汤能改善大鼠行为表现,降低大鼠血浆ACTH、下丘脑CRH、血浆CORT的含量.控制下丘脑CRHmRNA和垂体ACTHmRNA的过量表达。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复方可有效调整慢性应激大鼠HPA轴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远期疗效亦好,复发率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治疗胃溃疡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少,价廉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远期疗效亦好,复发率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治疗胃溃疡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少,价廉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舒宁胶囊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胃酸及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抑酸护胃根治幽门螺杆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舒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液pH值水平及血清胃蛋白酶I(PGI)、胃蛋白酶II(PGII)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pH值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液pH值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GI、PGII及PGI/PGII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PGI、PGII及PGI/PGII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舒宁胶囊可抑制老年胃溃疡患者胃液pH值水平和胃蛋白酶活性,对老年胃溃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元鑫 《中医临床研究》2012,(24):95+97-95,97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胃部溃疡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随机将其分为了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29例。中医组在治疗中根据患者胃溃疡的类型,展开不同的中医用药治疗。西医组,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洁维乐凝胶、克拉霉素等进行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疗程治疗与12个月观察,中医组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西医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75%;12个月后,中医组复发1例,西医组复发6例,占20.68%。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方式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的168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对胃溃疡的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7,(3)
目的分析甘草次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乙酸处理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法制备胃溃疡大鼠模型,检测不同剂量甘草次酸处理后大鼠溃疡指数以及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同时检测甘草次酸对大鼠胃黏膜组织及体外胃黏膜上皮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和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活性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甘草次酸可降低大鼠的溃疡指数以及胃液中胃酸、胃蛋白酶活性。甘草次酸处理后,大鼠胃黏膜组织及体外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显著增高,而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量、激酶GSK3β活性及细胞凋亡水平则明显下降。GSK3β激活剂LY294002作用于细胞后,BCL2水平下调,Caspase-3表达增多,细胞凋亡水平上升。结论甘草次酸可通过调控GSK3β激酶活性,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进而促进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溃宁的抗胃溃疡及抑酸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法、shay氏结扎幽门法、乙酸烧灼法等建立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组,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10ml/kg、药物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雷尼替丁50mg/kg、胃康胶囊1.8g/kg和不同剂量的胃溃宁(4.0g/kg,2.0g/kg,1.0g/kg),观察胃溃宁对大鼠胃溃疡面积、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溃宁4.0g/kg,2.0g/kg,1.0g/kg能明显抑制各型胃溃疡的形成,并有效减小胃溃疡面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胃溃宁4.0g/kg,2.0g/kg对于幽门结扎型溃疡,能有效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分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结论:胃溃宁对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的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经确诊的68例胃溃疡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甲硝唑0.4g,均2次/d;果胶铋150mg,3次/d;14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取黏膜活检,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胃溃疡治愈5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2%;幽门螺杆菌(HP)阴性60例,阳性8例,HP根除率为88.2%。治疗过程中有8例出现恶心、头昏及异物味觉,其余未见异常。结论采用四种药物联合治疗胃溃疡具有促进炎症组织修复和愈合,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等功效,提高治愈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dl-四氢巴马汀抗大鼠胃溃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dl-四氢巴马汀(dl-THP)对大鼠急、慢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机制。方法胃黏膜损伤由吲哚美辛、束缚应激、结扎幽门和胃浆膜下注入醋酸引起。dl-THP15,30,45mg·kg-1灌胃,1日2次,共5次。测定大鼠胃溃疡数目、面积、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黏膜血流。结果dl-THP15,30,45mg·kg-1能抑制大鼠胃黏膜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dl-THP30mg·kg-1对大鼠慢性胃溃疡的抑制率为75.8%,与雷尼替丁30mg·kg-1的67.7%相仿。dl-THP可增加胃黏膜血流,但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无影响。结论dl-THP具有明显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血流有关,亦可能部分通过阻滞胃黏膜DA受体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一种慢性常见多发病,蒙药治疗胃溃疡无副作用,无反复发作,疗效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