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5 1岁。 7年前出现右耳鸣 ,听力下降 ,半月前出现双眼视物模糊 ,有时头晕、头痛 ,无恶心、呕吐 ,于 2 0 0 3年10月 10日入院。体检未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正常。头颅CT平扫 :右中颅窝可见一膨胀性软组织密度灶 ,其内密度高低不均 ,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钙化影 ,边缘可见环形高密度影 ,境界欠清 ,右侧颞骨鳞部及岩部部分被破坏 ,右颞叶受压内移 ,右侧裂池受压变扁 ,中线结构左移。头颅MRI增强扫描 :右中颅窝底病灶呈不均匀增强 ,部分病灶明显增强 ,病灶周围可见完整的低信号环。术前诊断 :右中颅窝占位性病变。术中所见…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0岁,工人。因颅内高压症头部CT扫描:平扫在20~50mm层,右颞前底部及额后部可见3.8×4.2×4cm大小的低密度病变,考虑为囊性病变,于1987年11月24日入院。以右额颞占位28日行开颅探查。术中见额后、颞前,中颅窝底部位有6.5×6×5.5cm大小之囊腔,内充满淡黄色囊液约50ml。取囊壁送活检:囊壁菲薄,半透明与一般略增厚的软膜结构相同,囊壁附着一灰白色结节,椭圆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患者术中的颅底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雄  肖新才  刘胜初  黄建斌 《广东医学》2004,25(10):1188-1189
目的 探讨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颅底缺损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2 8例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患者颅底缺损术中进行前颅窝底重建 ,术后定期临床随访及行CT ,MRI检查。结果 随访 3个月至 6年 ,2 3例存活者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及脑膜脑膨出和颅内感染征象 ,其中 2 0例得到CT或MRI证实 ,术后死亡 5例。结论 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现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造成前颅底缺损必须进行前颅窝底重建 ,可有效防治脑脊液漏及脑膜脑膨出 ,并避免造成颅内逆行感染。  相似文献   

4.
柯-陆氏进路鼻内窥镜辅助眶底骨折复位术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刘贤  许庚 《广东医学》2002,23(2):110-110
患者 ,男 ,2 5岁。因右面部外伤后右眼复视 1 0d,于 2 0 0 1年 3月 1 9日入院。检查 :右面颊肿胀 ,右眼球凹陷 ,右眼球结膜少许瘀血 ,眼球视物清 ,活动好 ,对光反射灵敏 ,看上方及下方有重影 ,以下方重影距离大。CT示 :右眶底骨折 ,右上颌窦积液。诊断 :右眶底骨折 ,右眼复视。于 3月 2 2日在表麻加局麻下行柯 -陆氏进路鼻内窥镜辅助右眶底骨折复位术 ,术中常规柯 -陆氏进路入右上颌窦 ,开窗口约 1cm× 1cm ,插入鼻内窥镜见右眶底中、后部粉碎性骨折 ,黏膜下见陈旧性积血 ,部分眶内容物突出 ,但局部黏膜完整 ,突出物与上颌窦内、外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隐匿性中颅窝底骨折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隐匿性中颅窝底骨折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早期诊断的方法.结果 本组隐匿性中颅窝底骨折患者多合并有外耳道出血,可出现迟发的脑脊液漏、面神经损伤、前庭功能障碍,通过保守治疗多可好转.大部分患者可通过颅底的薄层CT扫描得以确诊.结论 大部分隐匿性中颅窝底骨折可通过薄层CT扫描得以确诊,但仍有少数患者需要通过观察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6.
1980年,我院收治1例右前颅凹巨大脊索瘤病人,经手术全切除,肿瘤重420克,术后随访两年半,无肿瘤复发征象,病人已恢复正常工作。 患者,男,29岁,1980年12月17日入院。入院前1年开始前额痛,半年后发展为全头痛,1月前开始视力减退,右耳鸣。检查:眼底静脉增粗,视乳头边界不清,右嗅觉减退,视力(双)一尺指数,右鼻唇沟浅,右耳听力差,左上下肢肌力Ⅳ度,头颅平片见后床突骨质破坏,右侧颈动脉造影,提示为前颅凹底巨大肿瘤。1980年12月23日,在全麻下作右额马蹄形切口开颅,见脑压极高,先后三次快速输入20%甘露醇250ml,均无效,切开硬  相似文献   

7.
颅底海绵状血管瘤的报道甚少,我院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女,57岁。10年前无诱因头胀,右耳听力减退。于1987年2月25日入院。查体:右耳听力下降,视力低下,眼底视神经乳头界清,色稍淡,以右侧明显。颅底 X 光片:右卵圆孔较对侧扩大,内侧边缘界模糊,同侧棘孔显示不清。CT 平扫右侧蝶骨嵴骨质局限性破坏,右鞍上池充盈缺损;增强后,右颞叶下部有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区,边界整齐。CT 诊断:脑膜瘤。经右颈内动脉造影,正位: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虹吸部受压内移,大脑中动脉呈圆弧形向上内移位;侧位虹吸部拉直,大脑中动脉上抬,无病理性血管及颈外动脉供血。手术经右颞部入路:见中颅凹底有5×5×5cm  相似文献   

8.
本院于1992年10月收治一例前颅窝底巨大慢性钙化性灰性肉芽肿,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颅内灰性肉芽肿发生巨大、质地坚硬的钙化临床实属罕见,文献尚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患,女性,43岁,入院前1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腔流“清水”;并逐渐加重。洗头后易发热、头痛、曾疑为“上感”、“鼻窦炎”予以对症治疗,症状能好转。入院前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5 2岁 ,因头痛、右下肢力弱十余年 ,嗜睡 1年、意识障碍、小便失禁 1天入院。查体 :意识呈嗜睡状态 ,双眼底视乳头水肿明显 ,有渗出 ,右下肢肌力Ⅳ级 ,其余肢体肌力基本正常。CT示 :左侧前颅窝有 1个巨大稍高密度影 ,约 8.6 4cm× 7.94cm× 7.0cm ,中线结构右偏 ,边界清楚 ,脑室受压。CT值为 5 0Hu ,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术前诊断 :左额底巨大脑膜瘤。在全麻下手术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 ,左额为主 ,术中见肿物浸蚀颅骨及硬膜 ,与硬膜粘连明显 ,肿物边界清楚 ,与大脑镰及矢状窦分界清楚 ,内容物为金黄色实质物质 ,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颅窝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DSA证实的6例前颅窝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2~65岁。CT扫描6例,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额叶血肿2例,血栓形成额叶占位瘤样改变1例。MR检查4例均见额叶底、皮层表面异常血管流空现象。治疗经筛动脉栓塞1例,有短期视力受损并发症;手术闭塞瘘口3例,无并发症,预后良好;2例保守治疗,其中1例初次出血后8个月再出血死亡;另1例5年后瘘口自行闭塞,静脉湖血栓形成,产生巨大占位效应。结论前颅窝底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有着特别的血管构筑形式和急进的临床过程,M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手术闭塞瘘口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单春艳 《吉林医学》2007,28(17):1891-189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因右眼眶被拳击伤9d入院.检查患者全身情况良好,颜面左右不对称,右侧眼睑青紫水肿,球结膜充血,视力正常,复视.右侧眶下区、鼻翼自觉麻木感.触诊双侧眶缘、颧骨、颧弓、上下颌骨骨质连续,无异常.CT见右侧眶底粉碎性骨折,眶内容物突入上颌窦内(图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并分析特殊类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间我科收治的21例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并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8例,近全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除1例颅神经功能术前完全丧失外,术后神经功能改善者17例,无改善者2例,加重者1例。术后随访复查头颅MRI,肿瘤全切除组病例未见复发,近全切除有2例复发。结论: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难度大,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正确手术入路,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巨大腘动脉瘤切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36岁。因“右窝部包块 1个月 ,伴右下肢功能障 2周”入院。 1个月前曾因摔倒至右窝部被锐器刺伤。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皮肤粘膜无黄染 ,心肺、腹部情况正常。右膝关节曲屈状 ,于窝中央部可见 1.5 cm皮肤裂口疤痕 ,扪及 8cm× 6 cm× 7cm包块 ,包块质地中等 ,活动度低。听诊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 ,无明显压痛。患侧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减弱。入院后查 3大常规 ,肝肾功能均正常。 CT、MRI报告均为实质性包块。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右窝部包块切除术 ,手术以后侧“S”形大切口进入 ,逐层分离达包块处 ,见包块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的临床、CT特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7月收治的12例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中10例出现环池受压后形态改变,占83%.手术治疗10例,均治愈;保守治疗2例, 1例好转,1例恶化死亡.结论: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易出现环池改变;若出现环池受压后形态改变,应积极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邓晓奕 《四川医学》2002,23(5):467-467
患者 ,男 ,33岁。因右侧鼻塞、涕血、头晕 2 +年。加重 6 +月入院。检查 :右鼻背及面颊部隆起 ,右上颌窦区压痛 ,眶下部外凸 ,右鼻腔内有大量粉红色新生物及坏死性物质 ,质脆 ,易出血 ;鼻咽镜查鼻后孔有粉红色新生物 ,堵塞整个鼻咽部。CT示 :右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破坏其内侧壁及眶底 ,突入鼻腔、鼻咽部。从右鼻腔取新生物病理检查示 :炎性坏死组织。在全麻下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及右鼻腔新生物摘除术 ,术中见右上颌窦内充满新生物 ,呈粉红色 ,质脆 ,易出血 ,破坏右上颌窦内侧壁及上壁 ,尖牙窝处可见上颌窦部分前壁破坏 ,鼻腔、鼻咽部充满新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前颅窝底和鞍区肿瘤的临床效果 ,对 39例采用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36例传统经额下入路治疗的前颅窝底和鞍区肿瘤病例的临床结果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 :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相比 ,肿瘤切除程度、主要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锁孔入路手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 ,输血率低 ,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提示 :眶上额外侧锁孔入路治疗前颅窝底和鞍区肿瘤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32岁,因左侧头痛伴涕血半年余来诊。当地诊断“神经性头痛”治疗无好转。近月来左眼复视,外展受限就诊眼科转我科会诊。见鼻咽部左侧咽隐窝有新生物,病检证实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颅底x线拍片:左侧鼻咽癌已侵犯中颅  相似文献   

18.
脊索瘤2例曾××,女,26岁,住院号126508。因渐进性鼻塞3年,鼻塞加剧伴张口呼吸,入睡后鼾声,头痛,耳鸣,听力障碍一年于1966年10月29日入院。入院检查见张口呼吸,明显关闭性鼻音,右下颔角可触及2×1.5厘米之活动淋巴结,左侧周围性面瘫。前鼻镜下通过后鼻孔隐约可见鼻咽顶后明显隆起肿物,表面光滑。软腭下塌,鼻咽腔几乎全为该肿物所占据。双侧鼓膜有液面。入院诊断为(1)鼻咽纤维瘤,(2)周围性面瘫(左),(3)渗出性中耳炎(双),入院后行颅底及正侧位颅骨 x 线检查见左侧中颅窝底,岩尖,蝶鞍,斜坡及右颈内  相似文献   

19.
严玉金  李江  王新东  余建军  励勇  管敏武 《浙江医学》2015,37(18):1537-1539
目的 探讨颅底重建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底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3 年因开放性颅脑 损伤合并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行颅底重建的 3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评价颅底重建在治疗本病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随 访 3 个月至 3 年,存活的 33 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脑膜脑膨出等并发症。 结论 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合并前颅窝 底骨折急诊术中行颅底重建,可有效控制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关键词 】 颅底重建 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 颅内感染 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20.
回盲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下腹肿物10天入院,查体:右下腹局限性隆起范围约10cm×10cm,可触及一约11cm×10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清、表面较光滑,无触痛,活动.CT示:右下腹及盆腔占位病变.B超示:右下腹实性肿物.临床诊断:右下腹肿物不除外结肠癌,于2004年9月8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见椭圆形肿物,位于回盲部,盲肠、升结肠起始端,肠管连于肿物,肠腔轻度痉挛,剥离肿物见右髂窝癌性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