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灌注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较准确地反映肝脏和肝脏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它在肝硬化的诊断、治疗、随访及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肝脏CT灌注成像的血流特点,肝脏和肝硬化CT灌注的研究现状以及多层螺旋CT在肝硬化灌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进行胃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 灌注成像扫描,计算肿瘤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转移部位与各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PS 值在胃癌不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 值在胃癌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F、BV 在不同 TNM 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F 在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 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灌注成像可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流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CT灌注成像利用核医学灌注成像原理,其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并已成为功能成像方法之一。复习了CT灌注成像方面的献,就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和前景,特别是体部实质性器官的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R灌注成像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已显示出应用前景,但在肝硬化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就其成像原理、成像方法及其在肝硬化的临床应用现状和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CT灌注成像作为功能成像技术之一,将组织学功能与解剖学结构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血管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中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此技术可用于乳腺肿瘤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测等几个方面,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T灌注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硬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表现.方法 对25例肝硬化患者及12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者行肝脏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得到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值,并与Child分级相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肝脏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逐渐降低,肝动脉分数(HAF)逐渐增高;平均通过时间(MTT)未见明确变化规律.结论 CT灌注成像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硬化,而且可以用于评价肝硬化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CT灌注成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总结螺旋CT灌注成像的原理和技术要求,评价其在肺部肿瘤影像诊断中所提供的肿瘤微循环状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它参数,从而显示CT灌注成像不但能显示肿瘤形态学方面的改变,还能了解其功能、代谢变化的信息,因而在肺部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生物学行为和严重度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拥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640层CT肝灌注容积数据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血管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肝功正常(A组)和50例肝硬化患者(B组:Child-Pugh A级25例;C组:Child-Pugh B级25例)行640层CT肝灌注检查,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主动脉和门静脉的达峰值时间(TTP)、峰值(PV)及门静脉与肝脏密度差的最大值(P-L).选取主动脉峰值期的容积数据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采用P-L值最大的1期及3期容积数据对门静脉进行单期和多期融合成像,并对比两种成像方法的图像质量.结果:三组间主动脉TTP和P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的TTP较对照组长,PV及P-L值下降,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除A与B组间门脉TTP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3个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可显示肝动脉3级分支.门脉多期融合成像质量优于单期成像(P<0.05),A组可显示3~4级门静脉分支,B和C组可显示1~3级门静脉分支.结论:利用640层CT全肝灌注成像容积数据进行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肝动脉和门静脉,有助于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9.
CT 灌注成像(CTPI)不仅能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学改变,还可以提供其功能及代谢变化的信息,现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肾脏CTPI 可以定量评价肾脏生理功能,对于肾动脉狭窄、积水肾及肾脏肿瘤等疾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就CTPI 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进行回顾,并对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对肝脏进行灌注成像,探讨肝硬化严重程度不同时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的规律。方法对28例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不同的肝硬化患者以及20例对照者选取肝门区良好显示脾脏、门脉主干、肝左右叶的层面,进行CT双层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计算肝脏灌注参数。结果正常组肝动脉灌注量(HAP)为(0.3384±0.1409)m l.m in-1.m l-1,门脉灌注量(PVP)为(1.1063±0.3571)m l.m in-1.m l-1,总肝灌注量(THBF)为(1.4449±0.4633)m l.m in-1.m l-1,肝动脉灌注指数(HAI)为(23.37±6.12)%。肝硬化严重程度不同时,Ch ild-Pugh A、B、C 3组肝动脉灌注量均较正常组增高,但组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0.4714±0.1657,0.4521±0.1019,0.4401±0.8209)m l.m in-1.m l-1;门脉灌注量和总肝灌注量均较正常组下降,组间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为(0.9403±0.1882,0.8362±0.1607,0.7365±0.1235)m l.m in-1.m l-1;(1.4148±0.3367,1.2884±0.2315,1.1766±0.1705)m l.m in-1.m l-1;动脉灌注指数则较正常组逐级升高(30.48±4.93,35.04±5.01,37.37±4.3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地测量肝脏的血流灌注参数,肝硬化肝脏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CT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例健康正常志愿者、54例肝硬化患者行CT灌注扫描,测量其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对获得的相应灌注图进行肝硬化分级分析.结果 CT分级肝硬化程度越重,BF、BV越小,MTT、HAF、PS、肝动脉灌注量(HAP)越大.HAF、HAP在正常肝与轻、中、重度肝硬化之间有明显差异,HAF在中、重度肝硬化组明显增高.HAP在重度肝硬化组明显增高,PS、MTT在各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肝脏的CT灌注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肝硬化CT分级确实与肝脏的灌注有一定关系,对临床肝硬化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在评估活体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右叶活体肝移植供体,30例右叶活体肝移植术后无SFSS受体及6例伴SFSS受体患者均行肝脏CT灌注成像,测量各组活体肝移植术前供体及术后14天和28天受体肝总血流量(TBF)、肝动脉灌注量(HAP)及门静脉灌注量(PVP)。分析和各组之间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供体捐赠前[(PVP0=(82.5±13.0)ml/(min·100g)]相比,无SFSS受体的患者在术后14天和28天时PVP明显增高[PVP14=(139.7±40)ml/(min·100g),PVP28=(109.8±19)ml/(min·100g)],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和P=0.008),但术后28天PVP较术后14天明显降低(P=0.007)。SFSS组术后14天PVP较无SFSS组明显增高[PVP14=(186.0±22.0)ml/(min·100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2)。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评价无SFSS供体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胰腺血流丰富,多种病变均可伴有不同的血供改变.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状态,在对胰腺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其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能够预测预后,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综述近年来CT灌注成像在胰腺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CT灌注特点及具体灌注参数值和CT灌注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内镜病理确诊的50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对照组)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对所得容积数据采用CT灌注软件包的腹部肿瘤灌注协议(去卷积法)进行计算、制图和分析,分别测取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四个参数值,然后应用SPSSl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胃的BF、BV、MTT和PS平均值分别为75.0717.08ml/(min.100g)、7.951.81ml/100g、16.672.40s和7.981.30ml/(min.100g);胃癌的BF、BV、MTT和PS平均值分别为101.2848.01ml/(min.100g)、16.096.23ml/100g、9.574.99s和33.0023.27ml/(min.100g);两组比较,胃癌BF、BV、PS值升高,而MTT值下降,四个灌注参数值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CT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成像,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对胃癌的临床诊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37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志愿者(正常组),17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再按其肝硬化程度分为两组:9例为轻中度肝硬化(轻中度肝硬化组),8例为重度失代偿肝硬化(重度失代偿组)。计算各例的各项灌流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静脉灌流量(HPP)、门静脉灌流指数(PPI)明显减低[HPP:(0.49±0.19)ml·min-1·ml-1与(0.60±0.16)ml·min-1·ml-1,P=0.045;PPI:0.58±0.14与0.67±0.06,P=0.015],门静脉与肝动脉灌流比率(HPP/HAP)亦明显减低(1.63±0.87与2.12±0.65,P=0.04),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升高(0.42±0.14与0.33±0.06,P=0.015),提示肝硬化时HPP减少,门静脉血流在肝脏血供中的比例减少,而动脉的灌流比重增加;(2)重度失代偿组肝硬化HAP较轻中度组明显升高[分别为(0.48±0.16)ml·min-1·ml-1与(0.25±0.07)ml·min-1·ml-1,P=0.002],HPI亦明显升高(分别为0.54±0.10与0.32±0.07,P=0.0001),PPI则明显降低(分别为0.46±0.10与0.68±0.07,P=0.0001),提示不同程度肝硬化其灌注指标存在差异,灌注改变与肝硬化程度有关。结论肝脏CT灌注测量可以反映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改变,灌注值的变化也能够提示肝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肝脏的CT灌注成像及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T灌注成像作为一种非介入性评价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就肝脏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观察指标、扫描及图像重组、临床应用、优势和限制及有待深入的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和CT灌注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改善了单层螺旋CT扫描范围与层厚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时间、空间分辨力,显示肿瘤与血管关系更优越。胰腺CT灌注检查能反映胰腺癌的灌注特点,显示灌注异常的范围,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各项灌注参数中,胰腺癌组的BF、BY平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S平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就有关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和CT灌注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脑梗死患者行CT全脑灌注成像,一次对比剂注射得到平扫容积图像、CT血管成像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综合运用这三种检查方法全面评估脑梗死。结果:42例脑梗死患者共发现18例存在缺血半暗带(IP),其中8例超急性期6例存在IP,19例急性期8例存在IP,15例亚急性期4例存在IP。42例梗死核心区与健侧对应区比较,脑血容量(CBV)、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18例IP区与梗死核心区比较,CBV、CBF、MTT及TTP值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对应区比较,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脑梗死仍可能存在IP。应用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对脑梗死患者可明确其责任血管的狭窄部位及程度,了解病变范围及有无IP存在,实现对脑梗死的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影像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逐渐从形态成像向功能成像转变,并广泛应用于临床。CT灌注成像即为研究组织血流动力学最方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可在病变的早期阶段提供功能信息。本文简要介绍CT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并对成像的原理、参数及面临的问题等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CT和MR肝脏灌注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CT、MR功能成像研究的发展,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尝试使用CT、MR肝脏灌注成像评价肝脏功能及肝脏病变的血液动力学特征。综述了近来国内外CT、MR灌注成像在肝脏评价中的应用现状,重点是图像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