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功能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 42例轻重不同的UC患者和 5 0名健康人 ,测定其白细胞粘附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杀菌率。结果 :UC患者的白细胞粘附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杀菌率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 (P <0 .0 1) ,UC患者轻、中、重 3组中 ,以上白细胞功能指标亦逐渐降低 ,轻、重度UC患者白细胞功能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白细胞功能低下跟UC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与增高的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GM)水平有关,这些细胞具有激活功能及延长的生存期。此外,粪钙卫蛋白(一种稳定的嗜中性蛋白)水平与肠的炎症程度成正比,可预测UC复发。GM是炎症因子和化学增活素的主要来源,因而可能在UC的发病和难愈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外周血(PB)中性粒细胞、钙卫蛋白和UC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测定69名健康对照者和31例UC患者的全血及钙卫蛋白,然后随机选择7例患者用粒细胞吸附器(Adacolumn)进行GM吸附血浆分离置换(GMA),每人10次,每次60min。与健康对照者相比,UC患者的中性…  相似文献   

3.
何玉环 《医学综述》2010,16(17):2604-260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具体病因、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近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其发生与基因多态性所致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是一个引人注意的UC易感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与UC发病及临床表型有关,现就人类白细胞抗原Ⅱ基因与UC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袁柏新 《重庆医学》2018,(15):2042-2044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内镜下严重性评分(UCEIS)与临床及实验室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50例UC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以及临床活动性评分(简化的Mayo评分),并与UCEI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UC患者WBC、PLT、CRP和ES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b和Alb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EIS和WBC、ESR、CRP及简化的Mayo评分呈正相关,和Alb呈负相关(P<0.05),而与Hb和PL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可通过监测WBC、ESR、CRP、Alb水平和简化的Mayo评分评估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 d,分别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CIC水平及变化.结果:重度、中度和轻度UC患者血清sIL-2R、CI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IL-2R、CI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L-2R、CIC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与UC患者发病密切相关,中药灌肠可以明显改善UC患者血清sIL-2R、CIC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菁  蒙丹丽  郭先文  梁列新 《重庆医学》2018,(18):2444-2448
目的 分析血清及肠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定量检测UC患者血清或肠黏膜组织IL-17水平的病例对照试验,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项研究,其中UC患者642例(UC组),对照组368例.UC患者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06,95%CI:0.80~1.31,P=0.000).UC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vs.轻度:SMD=1.89,95%CI:0.80~2.98,P=0.001;重度vs.中度:SMD=1.71,95%CI:1.05~2.37,P=0.000;重度vs.轻度:SMD=4.13,95%CI:1.40~6.85,P=0.003).患者肠黏膜标本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4.44,95%CI:2.93~5.96,P=0.000),但存在较大异质性(P<0.10,I2=85.3%).结论 血清、肠黏膜组织IL-17高表达可能与UC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其可作为诊断UC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及大肠湿热证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IL-8)水平,探讨IL-8在UC发病中和大肠湿热导致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60例活动期UC患者(UC组),其中30例大肠湿热证UC患者(湿热组)、30例非大肠湿热证UC患者(非湿热组)及1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清IL-8的水平,并将大肠湿热证UC患者按UC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比较UC组与健康组,湿热组、非湿热组与健康组及大肠湿热证轻度UC患者与中重度UC患者血清IL-8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8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湿热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湿热组(P<0.01)及健康组(P<0.01),非湿热组血清IL-8水平稍高于健康组(P>0.05);在大肠湿热证的UC患者中,中重度UC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轻度UC患者(P<0.05).结论 IL-8在UC发病及大肠湿热导致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湿热证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为活动期UC诊断及大肠湿热证UC患者的辨证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颖慧  董向前  白丽萍  王敏   《四川医学》2019,40(4):390-394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组织中Toll样受体、前列腺素受体EP2的表达变化及与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UC组织(UC组)、5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标本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并分析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与IL-17、IL-10的关系。结果 UC组中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阳性表达率59. 00%、61. 00%、69. 00%均高于对照组的26. 00%、18. 00%、26.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活动期、Ⅲ级UC组中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阳性表达均显著的高于非活动期、Ⅰ级+Ⅱ级的U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LR2、TLR4、前列腺素受体EP2蛋白阳性的UC组织中的IL-17水平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IL-10表达水平则低于阴性表达的U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oll样受体、前列腺素受体EP2在UC组织表达上调,并且与UC病情进展及炎症反应程度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介素4和17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4 (IL 4)和白细胞介素 17 (IL 17)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UC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IL 4和 IL 17 的含量。结果 40 例 UC患者和 30 例健康人血浆 IL 4 (pg/ml) 4.57±1.36 vs 18.67±4.22或IL 17浓度(pg/ ml) 29.4±2.8 vs 19.1±2.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 01) 。活动期(29例)和静止期(11例) UC患者血浆IL 4 (pg/ ml) 9.4±1.6 vs 12.03±3.72或IL 17浓度(pg/ ml)32.63±3.58 vs 19.23±2.37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轻、中、重度活动期血浆IL 4 (pg/ ml) 分别为13.35±2.98,8.12±1.56,4.4±1.0或 IL 17浓度(pg/ ml) 分别为13.36±1.15,19.31±1.78,32.6±3.01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IL 4和 IL 17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Th1/Th2细胞免疫的失衡与UC的肠道炎症启动和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MSCTE)相关影像学评分与炎症状态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我院83例UC患者(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集其临床资料、MSCTE检查结果及血液炎症指标,了解UC患者MSCTE表现,评估MSCTE相关影像学评分,以分析MSCTE相关影像学评分与UC患者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湿热内蕴型UC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和观察组40例(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中药灌肠方),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及改良UC Mayo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改良UC Mayo评分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药灌肠方在湿热内蕴型UC病人中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ESR和CRP对UC患者临床疗效的价值.方法:采集活动性UC患者20例、缓解期UC患者16例、以及健康对照21例,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中ESR和CRP水平,评估它们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对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检测结果发现活动性UC患者血清ESR和CRP水平比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者明显升高(P<0.05).活动型UC患者ESR和CRP水平与肝功能、肾功能和免疫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活动性UC患者经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美沙拉秦或柳氮磺毗啶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ESR和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ESR和CRP水平可以反映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是临床上判断UC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与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密集浸润于结肠黏膜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肠病。白细胞提取法是一种选择性地把白细胞从离体血中分离的方法。常应用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该项研究旨在评估白细胞提取法在诱导与维持皮质激素抵抗型UC缓解中的作用,并与皮质激素敏感型UC相比较。研究方法:对45例接受≥1m g/(kg·d)氢化泼尼松系统治疗至少2周的活动性UC患者进行评估。20例(6例男性,14例女性)仅由大剂量氢化泼尼松诱导改善的患者归为皮质激素敏感组。另外25例(11例男性,14例女性)应用…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芳  刘占举 《四川医学》2008,29(2):188-189
目的 检测不同严重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其对UC患者临床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UC患者86例以及健康对照42例,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CRP、血沉及其他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重点分析CRP在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并评估其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UC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重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UC惠者(P<0.05);中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也显著高于轻度UC患者(P<0.05).活动性UC患者经过有效药物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发现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与血清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1,P<0.01),而其他实验室指标(如ESR、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 CRP水平变化可以准确地反映UC患者临床严重程度,为临床上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寨  商健 《吉林医学》2013,34(17):3437-3438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反应性疾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整个结肠。有研究显示,对于活动期UC患者,其肠道组织局部大量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浸润与肠道损伤相关[1]。日本学者最先尝试白细胞分离法(LCAP)治疗炎性反应性肠病(IBD)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之后逐渐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研究应用[2]。随着LCAP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广泛认识后,其适应证也不断拓展,LCAP也开始应用于未成年U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单抗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抗MIF单抗组各10只,以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建模后抗MIF单抗组采用抗MIF单抗腹腔注射给药.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建模后第8天检测血清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模型组及抗MIF单抗组小鼠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UC模型组比较,抗MIF单抗组DAI评分、大肠大体损伤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及抗MIF单抗组MIF、TNF-α和IL-6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UC模型组相比,抗MIF单抗组MIF、TNF-α和IL-6浓度降低(P<0.05).结论 抗MIF单抗能有效地抑制UC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对UC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血小板中钾通道和 NLRP3的表达,以及与UC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方法 收集11例正常对照组和17例UC患者临床资料.提取血小板,采用 RT-PCR、Western blot 法检测 Kca3.1、Kvl. 3 及 NL-RP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血小板中Kca3. 1、Kvl.3及NLRP3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t=-6.067、-4.991、-18.981,P<0.05),与 UC 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UC患者血小板中Kca3. 1、Kvl. 3及NLRP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 627、-7. 39、-7. 821,P< 0. 05),与 UC 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UC患者血小板中Kca3. 1与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相关(r =0. 877,P<0.05),Kvl.3与NLRP3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C患者血小板中Kca3.1、Kvl.3及NLRP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Mayo评分均不相关.结论 UC患者血小板中NLRP3与钾通道表达增高,两者具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杨涛  周禾  崔旻  姚萍  谭庆华 《重庆医学》2017,(35):4938-4942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与汉族UC患者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该院住院UC患者30例(维吾尔族15例,汉族15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检查者26例(维吾尔族13例,汉族13例)作为对照组,取受试者肠黏膜组织采用反转录PCR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2、IL-17A、IL-17F 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STAT3的检测.结果 与维吾尔族对照组相比,维吾尔族UC组患者IFN-γ、IL-22、IL-17A、IL-17F mRNA表达水平都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对照组相比,汉族UC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都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UC组与维吾尔族UC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STAT3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质中着色,汉族、维吾尔族UC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UC组与汉族U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和汉族UC患者肠黏膜IFN-γ、IL-22、IL-17A、IL-17F及STAT3表达明显增高,但上述因子在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U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钙卫蛋白(FC)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UC)肠道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 UC患者纳入后行结肠镜检查、抽血及留取粪便标本检测钙卫蛋白.参照UC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对5个结肠肠段进行内镜评分,为评价FC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FC与最高内镜评分(M-UCEIS)、总内镜评分(S-UCEIS)之间关系.结果 共有64例UC完成82次结肠镜检查及FC检测.FC水平与M-UCEIS明显相关(r=0.794,P<0.01).应用ROC曲线分析,鉴别内镜病变中重度的最佳界值510.6 mg/kg,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100.0%.与M-UCEIS相比,FC水平与S-UCEIS强相关(r=0.821,P<0.01).结论 FC水平与UC肠道黏膜病变范围、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结肠镜的非侵入性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及大肠湿热证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探讨IL-8在UC发病中和大肠湿热导致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观察60例活动期UC患者(UC组),其中30例大肠湿热证UC患者(湿热组)3、0例非大肠湿热证UC患者(非湿热组)及16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血清IL-8的水平,并将大肠湿热证UC患者按UC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比较UC组与健康组,湿热组、非湿热组与健康组及大肠湿热证轻度UC患者与中重度UC患者血清IL-8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8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湿热组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非湿热组(P<0.01)及健康组(P<0.01),非湿热组血清IL-8水平稍高于健康组(P>0.05);在大肠湿热证的UC患者中,中重度UC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轻度UC患者(P<0.05)。结论 IL-8在UC发病及大肠湿热导致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湿热证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可为活动期UC诊断及大肠湿热证UC患者的辨证及中医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