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杨延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5):365-367
目的研究儿童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处理方法。方法对26例(38眼)儿童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视区后囊嵌顿,术后随访(14±4.51)月。结果34眼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成功。此34眼中18眼玻璃体前界膜完整,16眼行前段玻璃体切除。经随访2眼术后3月视轴区玻璃体前界膜轻度浑浊,其余32眼视轴区保持透明。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视区后囊嵌顿是预防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减少对玻璃体、视网膜干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连续环行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术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连续环行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术,治疗30例(49只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记录术前、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有44只眼连续环行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成功.随访过程中嵌顿成功患儿视轴区保持透明.结论 连续环行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术治疗儿童白内障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囊袋后嵌入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囊上植入、光学部囊袋后嵌入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5例(17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4mm,将IOL光学部嵌于后囊后,襻位于囊袋上,使囊袋闭锁。主要指标裸眼视力、眼压、IOL位置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17眼按设计的手术方式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5眼IOL位置从囊袋后向前移位至囊袋前,这其中有4眼发生视轴区混浊,余13眼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术后6个月的主要并发症为IOL表面沉着物:1级3眼(18%),2级7眼(41%)。虹膜前粘连1眼(6%),后粘连4眼(24%)。瞳孔变形5眼(29%)。结论 应用囊上植入、光学部囊袋后嵌入IOL治疗儿童白内障安全有效,可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植入Artisan人工晶状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地分析24例24眼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植入虹膜固定Artisan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后结果。纳入病例包括外伤性晶状体脱位、视网膜脱离或球内异物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及晶状体摘出术后囊膜缺失。手术前后进行完整的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计数、瞳孔形态、人工晶状体固定情况、虹膜玻璃体视网膜情况,记录手术中和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患者随访12~24mo。所有手术眼视力均有提高,手术前裸眼视力为手动~0.2(logMAR1.91±0.89),手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为0.2~1.0(logMAR0.46±0.59)。手术后1,3,12mo术眼平均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1.26,-0.43,-0.35D,±2.0D以内者术后3mo和12mo分别占66.7%和83.3%,±1.0D以内者分别占41.7%和50%。手术前及术后3,12mo眼压分别为16.95±7.85,12.38±4.68,15.96±5.25mmHg。手术前及手术后3,12mo平均角膜内皮计数分别为2493.8,2270.3,2263.7个/mm2,手术后1~3mo,4~12mo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8.96%,0.27%,手术后12mo内皮细胞总丢失率为9.23%。手术后无持续性葡萄膜炎,虹膜无明显手术损伤和萎缩,瞳孔形态无变化,Artisan人工晶状体正位牢固固定,对玻璃体视网膜无影响。玻璃体切除眼手术中使用前房灌注可避免眼球塌陷。结论: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植入虹膜固定Artisan人工晶状体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仍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以进一步对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治疗儿童白内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连续环形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83只眼)因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行连续环形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术中共75只眼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成功,手术成功率占90.4%;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占48.0%(36/75),夹持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人工晶状体表面沉积物。结论连续环形撕后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办法,尤其有效预防了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手华眼群杂志,2006,42:400-402) 相似文献
9.
张敏娜!河北任邱 韩振东!河北任邱 吴士杰!河北任邱 马宝玲!河北任邱 李志华!河北任邱 单宗春!河北任邱 王淑琴!河北任邱 李俊霞!河北任邱 张志宏!河北任邱 李志霞!河北任邱 《眼科新进展》1999,(6)
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对30例30眼外伤性白内障患儿进行了白内障摘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定期复查1~3a(平均2a),发现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是角膜白斑及慢性葡萄膜炎性反应致形成混浊渗出膜。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自1993年1月至1997年3月住我院30例30眼外伤性白内障、无视网膜脱离的患儿,年龄4~13a,平均8a,其中4~6a者10眼,7~8a者5眼,9~13a者15眼。男25例,女5例。其中20例角膜穿孔伤,6例钝挫伤,4例爆炸伤。1-2 人工晶状体测算 应用SRK-… 相似文献
10.
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10):667-669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了34例(41眼)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5年记录。介绍了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适应证,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术前、术后视力、屈光不正。双眼状态和手术方法。结果 34例(41眼)儿童白内障手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8眼成功囊袋内植入,28眼睫状沟植入,余5眼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悬吊术。41眼中35眼(85.37%)有可测量的视力提高,有3眼视力降低2行。24眼(58.54%)与对侧眼的矫正屈光度差在 1.50D以内。31眼(75.61%)屈光度差在 3.00D以内。结论 对于不能耐受接触镜或眼镜的儿童无晶状体眼,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 方法57例外伤性白内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3~35mo。 结果64%患者术后视力≥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中处理前囊膜、分离虹膜后粘连及预防后囊膜的破裂,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54例玻璃体切除后无晶状体眼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分别采用传统角巩膜缘切口(31只眼)和巩膜隧切口(23只眼)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3-21个月。结果:54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其中术后裸眼视力>1.0者11只眼,术后矫正视力>1.0者16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平稳;与传统角巩膜切口比较,术中眼压维持稳定.,术后手术性角膜散光度较小。结论:采用传统角巩膜缘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均良好,两种手术切口比较,以巩膜隧道切口行二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更加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36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根据眼部不同情况采用单纯睫状沟植入法或巩膜缝线固定法进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并对手术效果、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3眼(36.11%)行单纯睫状沟植入术,7眼(19、44%)行单襻巩膜缝线固定术,16眼(44.44%)行双襻巩膜缝线固定术。术后裸眼视力≥0、3者24眼(66、67%),≥0、1者33眼(91.67%),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葡萄膜炎和眼压升高。结论采用适当的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18例(118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术,随访3~12个月,并对术后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05者109例占92.4%;≥0.3者81例占68.6%;≥0.5者52例占44.1%;≥0.8者23例占19.5%.术后常见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夹持、继发性青光眼.但经过相应的处理,并发症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摘除的同时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白内障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2岁婴幼儿白内障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例 (2 7只眼 )年龄为 8~ 2 4个月的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平均随访时间 12个月。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 2 6只眼 (96 % )视轴保持透明 ;1只眼视区人工晶状体后出现白色纤维化混浊。瞳孔上移 3只眼 (11% ) ,人工晶状体夹持 2只眼 (7% ) ,虹膜后粘连 4只眼 (15 % )。结论 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 <2岁的婴幼儿白内障 ,可有效保持视轴透明 ,恢复眼部正常解剖结构 ,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视功能的提高有待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6.
囊袋内植入不同襻长人工晶体后偏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量不同襻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偏心值,确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更适合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的襻长。方法:采用通过眼底照相系统摄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 周和3 个月前囊像,应用自制同心圆图表确定角膜和人工晶体光学中心,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作为人工晶体偏心值,对62 只襻长分别为12.0mm 和12.5mm 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眼行活体测量。结果:襻长12.0mm 和12.5mm 人工晶体术后1 周和3 个月的偏心值分别为0 .25 ±0.15mm 、0.03 ±0 .13mm 和0.20 ±0.07mm 、0.21 ±0 .10mm .结论:总长度为12 .5mm 的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比12.0mm 的更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