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舒张功能不全围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13例冠心病病人,3例有舒张功能不全,手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良好。结果 12人存活,1人死亡。死亡原因:低心排。结论①对使用强心、利尿剂不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考虑心肌舒张功能不全,选用β受体阻滞剂可收到良好效果。②平衡的血压是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条件。③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是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围术期脑梗死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发生率随着近年来围术期条件的完善和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扩大逐渐增多。自1988年4月~2 0 0 3年3月我院共发生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 历 摘 要例1,男性,37岁。因间断性腹痛1个月,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黑便3天就诊。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冠脉搭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提高急诊冠脉搭桥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19例进行急诊冠脉搭桥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相关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护,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低心排综合征、出血、重要脏器产生损害、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出现,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19例冠心病患者,1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2例在进行急诊冠脉搭桥手术后死亡,5例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病死率为10.53%,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6.32%,护理后患者抑郁程度和心理焦虑程度均得到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术期的有效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statins)药物为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酸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度降低甘油三酯(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除降脂作用,还可通过抑制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稳定粥样斑块,减少术后心房颤动,改善左心室功能等方面对围术期心脏起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波  高宇翔 《四川医学》2002,23(2):113-116
目的了解不停跳冠脉搭桥(OPCAB)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测定1 5例()PCAI3患者①诱导后,②取乳内A,③前降支搭桥,④右冠支搭桥,⑤回旋支搭桥,⑥对角支搭桥,⑦吻合主A,⑧术毕,⑨术后2h,⑩术后6h,11术后16h,共11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CO,CI,HR,ABP,CVP,PAP,PCWP)及计算值(SVR,PVR,SVI,LVSWI,RVSWI),在①,②,⑦,⑧,⑨,⑩,11共7个时点同时抽取肺动脉和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氧代谢指标(I)O2I,VO2I,O2ER).结果氧代谢变化DO2I和VO2在①,②,⑦,⑧,⑨呈正相关,(P<0.05),提示存在氧供病理性依赖.DO,I术后⑨,⑩,11组明显高于术中各组(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值;VO2I在术后⑧,⑨,⑩,11组明显高于术中组(P<0.05);O2ER在⑦明显高于①组,(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CO、CI,HR在术后⑨,⑩,11组明显大于术中各组,(P<).0.05),但CO、CI仍然低于正常值;SVR在术后(⑨,⑩,11组)明显<术中各组(P<0.05);PVR各组无明显差别(P>0.05);CVP,mPAP,PCWP在搭桥期间明显>其他各组(P<0.05);LVSWI在搭桥期间(⑤,⑥组)明显<①组,(P<0.05);结论重危冠心病患者存在氧代谢紊乱和低心排.OPCAB搭桥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需特殊管理技巧.OPCAB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值,为降低围术期病死率,仍有积极循环支持和氧供支持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已为临床护理所重视。我们发现老年食管癌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能否准确判断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的手术和康复起着重要影响。我院于1997年10月~2000年1月为21例老年食管癌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对病人在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了心理健康指导,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和治疗,为术后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1997年10月~2000年1月共施行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60~79岁。平均住院天数29天。对患者按ZUNG自我评定焦虑…  相似文献   

7.
张现普  杨康  廖克龙  张伟  刘鸿翔  张世新 《重庆医学》2011,40(12):1177-1178,1180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冠脉搭桥围术期高血压的控制王欢,谢维泉,李温仁关键词:冠脉搭桥,高血压,硝普钠,硝酸甘油高血压在冠脉搭桥围术期比较常见,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我所从1987年5月~1994年9月共施行冠脉搭桥手术27例。其中12例于手术前合并高血压,2例术后合并高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外科围手术期hs-CRP升高患者指标的影响和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方法 选择175例外科围手术期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且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5天后行外科手术并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强化组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加大剂量) 5天后行外科手术并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术后复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记录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三组术前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值变化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强化组患者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患者hs-CRP水平及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围手术期的初步经验。方法:3例扩张性心肌患者进行了双腔静脉法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间对于受体的维护、供心离体时间长的保护、血流动力学的支持、抗排异反应及感染方面的处理。结果:3例患者均存活,心功能由Ⅳ级提高到Ⅰ~Ⅱ级,未发生排异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结果良好。结论:选择合适的供体和受体、良好的供心保护技术、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抗排异反应方案得当、防止感染是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主干病变施行急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指征与方法。方法 总结157例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特点与近期疗效,分为急症手术组(48例)和择期手术组(109例),进行对比分析。急症手术指征包括:左主干病变狭窄>90%,左主干病变在70%-90%之间合并不稳定心绞痛。急症手术组中,急性心肌梗死1周内的比例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P<0.05)。结果 急症手术组非体外循环手术的比例达到91.7%,与择期手术组无差别;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比例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术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比例明显低于择期手术组(P<0.05)。总住院死亡率为1.9%,急症手术组死亡3例(6.3%),择期手术组无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多与术前左心室功能低有关。随访中急症手术组院外死亡1例。结论 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急症手术指征仍然存在不同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主干病变的急症手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80岁及以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80岁及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81.30±1.51)岁,择期行OPCABG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搭桥(2.94±0.97)根,手术时间(224.09±50.05)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067.73 ±594.97)min,ICU滞留时间(3776.24±3269.34)min,术后住院天数(19.78±17.66)d。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为6.1%,均为肺部感染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胸骨哆开二次手术固定。26例患者随访4~24个月,死亡3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心肌缺血症状。结论80岁及以上OPCABG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总体满意,值得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9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1支病变9例,2支病变17例,3支以上病变183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3例。结果:本组共移植血管668支,每例患者移植血管1~8支,平均3.20支。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9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98h,平均7.6h。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为2.91。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呼吸衰竭1例。203例患者出院时症状明显改善及消失。随访115例(56.56)。随访时间2个月至5.1年,心绞痛消失109例,复发6例。结论:综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医疗条件,人文地决定相应的手术方式;结合病人的年龄恰当选择旁路移植血管;均可优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对改善和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6月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50例,分为两组,左主干病变组215例,非左主干病变组235例,所有病例由同一团队施行OPCAB,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术后各项指标及早期死亡率。结果左主干病变组4例因术中搬动心脏出现血流动力学极度不稳定转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手术,两组人均搭桥数为3.02支,人均搭桥数左主干组较非左主干组高,主要集中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血量、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术中转CPB手术比例左主干组高,乳内动脉使用率非左主干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各种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治疗左主干病变是安全可行的,但是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包括IABP和CPB,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彧  王新生  陈生龙  万峰 《北京医学》2006,28(10):583-586
目的 总结1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左主干完全闭塞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占同期冠心病手术总量的0.7%.患者平均年龄60.0岁.11例急性左主干闭塞4例,术前均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包括心肺复苏术2例;慢性左主干闭塞7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43.3%.合并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者8例,右-左侧支循环不佳者6例.抢救性手术4例,急诊手术3例,限期手术4例.结果 8例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实施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1±0.7)个,使用动脉桥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例,术中安装左心室辅助装置1例,体外膜式氧合1例.5例死亡者中3例是抢救性手术,其中2例死于泵功能衰竭,1例死于左心室辅助装置致命性大出血;另2例术前射血分数为30%,分别于术后5d和7d时死于室颤.存活的6例患者随访1~54个月,无远期死亡者.结论 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具有比较高的手术风险和病死率,尤其是急性左主干闭塞造成的循环衰竭状态实施外科抢救性手术,对外科医师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fi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方法:2001年~2002年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23例,手术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游离左侧乳内动脉均与前降支吻合,取大隐静脉及烧动脉与回旋支、后降支等其他部位血管吻合。冠状动脉吻合口和近端吻合口分别用7.0Prolene及6-0Prolene缝线连续法缝合。结果:全组手术无死亡,术后随访2个月~14个月,心绞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心功能Ⅰ级~Ⅱ级,术后心绞痛复发2例,给子扩冠、抗凝治疗后好转。术后并发右侧脑梗死1例,融栓、抗凝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症冠心病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重症冠心病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男性95例,女性51例;搭桥数3~6(4.21±0.89)支/人。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次开胸2例(1.4%),低心排综合征6例(4.1%),应用IABP 6例(4.1%),反复发作房颤12例(8.2%),肺功能不全8例(5.5%),死亡1例(0.7%),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合理地选择患者,成熟的手术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尽早应用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重症冠心病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3例病人均采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结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初步临床结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80例该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中79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中转体外循环完成手术。除1例术后死亡外均顺利康复。结论对于选择的患者,该手术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峰  陈彧  陈生龙  徐东  王新生  江龙 《北京医学》2003,25(2):115-117
目的 总结 14 3例左主干 (LM)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经验体会。方法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4月 ,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4 3例 ,69例有心肌梗死史 ,其中 2 5例为心肌梗死后 1个月内手术 ,12 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 ,二次手术 4例 ,三支病变 11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 (5 6.4± 13 .8) % ,其中射血分数 <3 0 %者 13例。结果 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急诊手术 4 4例 ,选择性手术 99例。远端吻合口数目为 3 .3 4± 0 .85个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7例。手术死亡 3例 ,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差别。结论 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