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玻璃体切割手术应用于临床以来,显著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预后~([1,2]).传统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存在较多并发症,特别是伤口渗漏、裂开、出血、视网膜和(或)玻璃体嵌顿于切口,视网膜脱离等直接与巩膜切口密切相关~([3,4]).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不剪开球结膜、免缝合、手术创伤小、手术后炎症反应轻,避免了一些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5]).我中心应用该手术系统对2006年至2007年在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84只眼进行了玻璃体切割手术,以期观察其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实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白内障的发生是手术后2年内的常见并发症[1-3].有研究发现,年龄、手术中气体或硅油等眼内填充物的使用以及手术前已存在白内障等是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发生白内障的危险因素[3-5].为降低其发生率,目前多应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患眼进行治疗[6-10].随着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的不断成熟及非接触式广角镜的广泛应用,眼前后节联合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复发率小、伤口愈合快及视力恢复好等优点[11-15].为观察这一手术方式的疗效,我们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Resight非接触式广角镜对一组伴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进行了眼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23G微创玻璃体手术相关并发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150例纳入研究.其中,黄斑疾病98例,占65.3%;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例,占30.7%;其他原因玻璃体积血4例,占2.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占0.7%;白内障手术中晶状体核脱落1例,占0.7%.黄斑疾病患者中眼表面麻醉21例,占21.4%,球后阻滞麻醉77例,占78.6%.应用DORC系统两步法3例,Alcon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套管穿刺一步法147例.手术中操作包括曲安奈德辅助下玻璃体后脱离、清除玻璃体后皮质,剥除视网膜前膜、内界膜,眼内激光光凝、气液交换,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手术时间2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51.1±18.9) min.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中,手术中发生并发症7例,占4.7%.其中,器械断裂致医源性裂孔 1例,占0.7%;患者头部活动致黄斑损伤1例,占0.7%;灌注套管松脱致脉络膜上腔灌注1例,占0.7%;穿刺口渗漏、切口缝合2例,占1.3%;穿刺口出血进入玻璃体腔1例,占0.7%;发生塞子断裂于套管内1例,占0.7%.手术后发生并发症34例,占22.7%.其中,视网膜脱离1例,占0.7%,再次手术复位;玻璃体积血再次手术3例,占2.0%;行二期白内障手术3例,占2.0%;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20例,占13.3%,未干预眼压恢复正常14例,行包扎制动等保守治疗,眼压恢复正常5例,缝合切口,眼压恢复1例;一过性高眼压7例,占4.7%,经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与手术相关的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中切口相关并发症和手术后一过性低眼压是23G微创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闭合式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手术的应用治疗了大量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目前国内常用的20G玻璃体手术存在操作复杂、损伤较大的缺点。2002年Fujii等研制出创伤小、恢复快的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手术系统。我们对25G与20G玻璃体手术治疗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进行临床前瞻性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140例140眼,随访1mo记录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手术效果、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角膜内皮密度。结果:(1)初次手术成功率100%,1mo复发率为0.71%,随访期间未发现感染性眼内炎及持续性切口渗漏等并发症;(2)手术时间20~95(平均46min);(3)住院时间3~39(平均7)d;(4)91.43%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为0.7,术前、术后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眼压:术后1d眼压与术后5d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眼压与术后1mo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d与术后1mo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6)角膜内皮密度(个/mm2):术前2735.49±319.28,术后1mo2694.14±354.0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23G、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DR患者33例38只眼纳入研究.按其所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23G微 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3G组)和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0G组),分别为18例20只眼和15例18只眼. 手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眼的玻璃体手术时间,手术中发生的医源性裂孔数目,手术中出血需电凝的次数,手术中需更换显微器械的情况,手术后连续1~3 d的眼压,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指标.结果 23G组手术时间为35~11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3.5±21.7) min;20G组手术时间为40~15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3.9±27.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2).23G组和20G组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数平均分别为6、14个.23G组和20G组手术中视网膜或增生膜表面出血影响继续操作需电凝止血的次数平均分别为71、102次.23G组和20G组手术中进行反复显微器械更换操作的患眼分别为3、12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58,P=0.001).23G组和20G组手术后第1、2、3天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2±2.0)、(13.4±2.5)、(14.9±2.3) mm Hg(1 mm Hg=0.133 kPa)和(16.5±2.9)、(19.3±2.4)、(20.1±2.9) 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7.41,6.18;P<0.01).23G组手术后出现多量的眼内出血1只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眼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1只眼,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未再次接受手术1只眼.20G组手术后出现多量的眼内出血2只眼,其中1只眼为玻璃体积血未予眼内填充的患眼,1只眼为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眼,手术后2只眼硅油填充眼出现NVG,1只眼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未再次接受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9,0.49,0.01;P>0.05).23G组和20G组最终手术分别成功19、17只眼,成功率为95.0%、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4).两组患眼均未发生眼内炎、明显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23G组BCVA<0.05者1只眼;0.05~0.09者5只眼;0.1~0.2者10只眼;≥0.3者4只眼;20G组BCVA< 0.05者1只眼;0.05~0.09者9只眼;0.1~0.2者6只眼;≥0.3者2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0,P>0.05).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较20G手术减少了器械更换,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医源性裂孔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微创玻璃体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MIV)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手术器械限制、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其优势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均尚存在争论。随着对MIV实验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25G斜行巩膜穿刺技术、25G和23G联合经结膜免缝合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新的操作技术已在临床开展,其手术安全性得到一定提高,MIV必将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8.
Wei WB  Tu Y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11):1052-1056
诊断性玻璃体手术是对一些病因不明、治疗无效的眼内炎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进行玻璃体手术,从而获得玻璃体和视网膜或脉络膜标本,再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实验室技术进行明确诊断的一种手段.诊断性玻璃体手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因不明和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非典型葡萄膜炎,可疑感染的眼内炎,进行性视网膜、脉络膜及色素上皮病变,伪装综合征及疑为恶性肿瘤的眼内出血的诊断率,可用于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的并发症.诊断性玻璃体手术的微创化发展使手术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巩膜切口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微创玻璃体手术系统由于巩膜切口和手术器械直径较小,创伤小,恢复快而应用逐渐增多.但既往临床经验表明,若玻璃体手术巩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玻璃体视网膜嵌顿可造成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严重者可发生前部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睫状体脱离甚至眼球萎缩[1,2].因此,我们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的巩膜切口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微创玻璃体手术重在微创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MW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6):481-482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已步入微创时代.以25G和23G为代表的玻璃体手术器械和技术的发展,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达到免缝合的要求.但"微切口"手术并不等同于"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关键在于术者拥有较强的"微创"意识,时刻遵循"微创"的基本原则,用最小的手术创伤换取最好的手术效果.理想的微创玻璃体手术应该是在"微创意识"引领下的"微创技术"与"微创设备或器械"的完美结合.(中华眼科杂志,2011,47:481-482)
Abstract:
Vitreoretinal surger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s and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25G and 23G vitrectomy, makes the incision smaller and sutureless. However, the"micro-incision"surgery is not the same as"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he key of"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is that the surgeons should have a strong"minimally invasive"consciousness, always follow the "minimally invasive principle",produces minimal trauma to obtain the best outcome. The ideal minimally invasive vitrectomy should b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and"minimally invasive devices and equipments"under the guidance of"minimally invasive consciousness".  相似文献   

11.
23G玻璃体手术系统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可不缝合、患者手术后舒适度改善及恢复快等优点[1-3].但是,由于其巩膜切口常常不缝合,因此可能会增加手术后切口漏和低眼压发生的风险[4,5].为此,我们尝试使用部分超口径巩膜切口的两步穿刺法制作切口,并回顾分析了一组采用该方法的23G经结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系统治疗的患者资料,以观察和评价23G经结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早期眼压变化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23G免缝合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后低眼压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行23G免缝合微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的7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晶状体在位41只眼,人工晶状体29只眼;首次手术者68只眼,再次手术者2只眼.手术中行灌注液填充34只眼,气体填充36只眼.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患者眼压.以眼压≤5 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10在我院行23G 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6例48眼。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8眼(16.7%),特发性黄斑前膜5眼(10.4%),玻璃体积血19眼(39.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VI期8眼(16.7%),孔源性视网膜脱离8眼(16.7%)。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眼压变化情况、手术效果、时间、最佳矫正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1~12mo。

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巩膜切口缝合组和未缝合组间术后1,7d; 1mo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手术时间70.12±7.86min; 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轻微,术后并发症少见。术中2眼套管滑脱,5眼结膜下出血,3眼结膜下气泡; 所有病例在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23G玻璃体切割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将其应用于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Liu K  Sun XD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8):762-764
近年来玻璃体手术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如今已步入微创时代.以25G和23G为代表的微切口玻璃体手术与传统20G手术相比,微切口玻璃体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点,易为手术医师和临床患者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就微切口玻璃体手术技术特点、适应证、优点与不足等进行综述,以期与同道交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accompany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inciples of minimal invasion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vitreoretinal surgery has entered the new era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the launching of micro-incision vitrectomy represented by 25G and 23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incision vitrectomy,analyzes the technical features of various types of micro-incision vitrectomy,introduces the related surgical indications,and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icro-incision vitrectomy.  相似文献   

15.
双手剥膜是处理严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方式之一,既往已有四切口的助手辅助照明双手剥膜、吊顶灯辅助下的双手剥膜等多种处理方式来进行双手剥膜的报道[1].非接触双目间接眼底显微镜(BIOM)是新型非接触式广角观察系统[2],具有观察角度大、立体感强的特点,而且在轻度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能够清晰获得眼底像,使玻璃体手术过程中的观察更为全面,能够全面评估纤维血管增生膜的粘连范围和牵拉状况,在提高手术效率的同时减少医源性损伤[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23G和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患者57例7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压、前置镜、眼B型超声等检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3G手术组和25G+手术组,前者30例39只眼,后者27例36只眼。分别行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和25G+玻璃体切割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并观察手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发生情况。23G手术组、25G+手术组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0.0、8.5个月。以手术后3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观察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3G手术组、25G+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3.35±7.42)、(49.16±5.17) min,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5)。23G手术组、25G+手术组手术中发生医源性损伤者分别为11、5只眼,两组手术中发生医源性损伤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23G手术组、25G+手术组手术后视力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81、18.29,P<0.05)。两组手术后视力≥0.05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23G手术组、25G+手术组发生早期低眼压分别为7、3只眼,两组发生早期低眼压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结论 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比较,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PDR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发生,降低手术后早期低眼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尤其是增生期DR的首选手术方式。针对DR的PPV比较全面的涉及到了PPV各个方面的操作,是视网膜外科医生成熟的标志之一。随着微创PPV及围手术期抗新生血管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用药、手术中玻璃体的处理、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有新的认识。临床应努力开展新条件下DR手术时机、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等循证医学研究,为DR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泪膜变化.方法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行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133例患者13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伴高血压病的47例47只眼作为A组,无高血压病的86例86只眼作为B组;均以未手术眼作为对照.手术前ld,手术后1、3、10 d,1、3个月行不适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及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 I T)检查.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 两组对照眼各时间点CFS评分、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3.229,-2.780,-2.018,-2.379,-3.374,-3.213;t=-2.452,-2.963,-2.580,-3.018,-2.339,-2.374;P>0.05).两组手术眼手术前1d、手术后10dSIT长度之间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68,-5.384;P<0.05).与手术前相比,A组手术眼手术后1、3 d C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29,-4.780;P<0.05);手术后1、3 d 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3,-4.884;P<0.05);手术后1dSIT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3,P<0.05).手术后1、3d,患者均未感到手术眼明显不适,19例患者主诉略有痛痒感及眼红,占14%;手术眼各时间点CF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3.123,-3.730,-2.198,-3.379,-3.434,-2.393;P>0.05);手术后1、3 d B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7,-5.014;P<0.05);手术后1、3dSIT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53,-4.371;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泪膜稳定性差.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量下降;泪膜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及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护理配合质量和手术疗效.方法 对56例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手术均在护士及时有效的手术配合护理下顺利完成,术后均无出血、低眼压、结膜下气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切口密闭良好.结论 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熟练掌握23G玻璃体切割术的器械特点,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成功提供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硅油用于处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长期充填会产生许多并发症,需要适时取出[1].传统硅油取出方法一般采用20 G巩膜切口,对眼组织损伤较大,手术后反应较重[2].随着小规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逐步开展,其手术后反应轻,愈合快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国外有用25 G套管取出1000 mm2/s硅油的尝试,我们采用23 G/25 G玻璃体切割系统实施硅油取出手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