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的机制及防治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白内障手术方式与DR的进展相关,手术技术的完善使DR进展的风险降低;炎症损伤、视神经视网膜缺血性损伤、机械牵拉、视网膜光损伤是白内障手术致DR进展的可能机制.手术前完善细致的眼科和全身检查,对DR状况正确而客观的评估,以及血糖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合理的眼内激光光凝治疗,对手术后明显降低DR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成为降低DR进展研究的热点.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及方式的日臻完善,对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机制及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药物应用及防治措施的实施,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罹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性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的机制及防治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白内障手术方式与DR的进展相关,手术技术的完善使DR进展的风险降低;炎症损伤、视神经视网膜缺血性损伤、机械牵拉、视网膜光损伤是白内障手术致DR进展的可能机制.手术前完善细致的眼科和全身检查,对DR状况正确而客观的评估,以及血糖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合理的眼内激光光凝治疗,对手术后明显降低DR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成为降低DR进展研究的热点.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及方式的日臻完善,对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机制及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药物应用及防治措施的实施,白内障手术后DR进展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进展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文中对近年来,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水肿的进展以及如何作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的防治、最大限度地保护糖尿病人的视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皮质类固醇药物及玻璃体切割术等,由于这些控制中晚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治疗措施并不能逆转DR患者视功能的损伤,因此,早期药物干预预防DR进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具有降血糖、降血压、减体重等作用,并具有心脏、肾脏、视网膜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SGLT2i对DR具有保护作用,能有效减缓DR进展,因此,本文就SGLT2i与DR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眼部并发症,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严重损害患者视力;而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生及进展较快,也是引起DR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更高。研究证实,伴有糖尿病黄斑水肿的DR患者白内障手术中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相似文献   

6.
弓欣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65-216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随着对DR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对血糖、血压及血脂危险因子的控制,以及多种药物的应用,对DR的防治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对DR的危险因子控制及药物治疗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工作年龄人群视力丧失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DR正成为我国面临的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DR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R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岳嵩  胡悦东  王馨鹤  陈蕾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76-217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已成为致盲的主要眼疾。DR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复杂,尚不明确,早期的资料表明,其发生发展与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DR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后果包括因为线粒体活性氧(ROS)的产生率升高而导致的电子传递链蛋白的损伤,以及线粒体DNA(mt DNA)的损害和代谢能力的降低。明确把握高糖下线粒体的功能变化和氧化应激反应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相关研究发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冯利  成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39-640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对50例(76眼)白内障术后DR患者施行激光光凝同时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视力和眼底改变为疗效判定指标。结果: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视力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DR患者具有光凝指征应尽早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提高白内障远期复明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神经损伤病理机制的研究显示高血糖、谷氨酸兴奋毒性损伤、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药物被用来研究DR的神经保护,主要包括调控血糖、抑制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减少氧化应激、补充神经营养因子等机制中的一种或几种发挥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可为受损视网膜提供保护,可成为将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传统的DR治疗方法包括激光光凝和玻璃体手术等。虽然这些方法大大降低了DR的致盲率。然而其提高视力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对DR发病机制认识的提高,药物治疗可以阻断DR发病机制的各个途径,已经成为DR治疗研究的热点,是目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我们对蛋白激酶C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抗氧化剂、糖皮质激素、醛糖还原酶抑制剂、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抑制剂、免疫相关因子IL-1β以及中药等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手术及视网膜光凝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情况,以及氩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远期效果,探讨该类患者白内障手术和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时机,分析其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合并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67例,以未手术眼作为对照.白内障术后经眼底荧光造影(FFA)随访观察,随访时间1年.当检查具有光凝指征时,均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对比观察手术眼和对照眼视网膜光凝前后的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结果 白内障术后手术眼和对照眼经FFA随访观察需行视网膜光凝分别为26只眼(41.94%)及24只眼(38.71%),其视网膜病变发展程度基本一致;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后及时光凝的病人,DR病情稳定或减慢发展,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视力稳定,手术眼比未手术眼获得更充分的视网膜光凝及稳定的视力和视觉质量,2例患者拒绝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晚期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玻璃体出血.结论 完美的无并发症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不会加速DR的发展;及时充分地视网膜光凝治疗,将减缓DR的发展及减少其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的发生,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光凝治疗影响因素及疗效.方法 采用IRIS倍频532激光治疗仪对45例(83只眼)DR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光凝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80只眼全部行全视网膜光凝,3只眼因玻璃体积血而未完成光凝,3个月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新生血管萎缩,光凝斑清晰,出血部分吸收,无遗漏治疗区域.结论 DR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适时选择光凝治疗时机,对保持白内障术后视力稳定和延缓控制DR进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糖尿病黄斑水肿( diabetic lacular edela,DME)可发生在DR的任一时期,常常引起不易逆转的视力丧失,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运用传统激光治疗的同时,新兴的抗炎、抗VEGF药物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微创技术的革新为手术治疗亦提供更大便利,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也成为治疗的主要趋势。我们对目前DME的主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龚小羽  石蕊  刘丹丹  何媛  张坚  卢瑶  杨洁 《眼科新进展》2023,(10):828-832+83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世界范围内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糖诱发视网膜微环境改变,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及氧化应激,导致微血管损伤和神经变性是DR发生的主要机制。随着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加,视网膜血管分支减少、血流密度降低、视网膜萎缩变薄,组织缺血加重可能促进DR的进展。目前,近视相关的眼部生物学参数与DR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的关系仍不明确。为进一步对DR的防治提供临床指导,本文对近视相关的眼部生物学参数,如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轴率比等与DR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的关系进行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曾被认为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如今已被广泛认为是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损伤引起的一类神经血管性疾病。研究表明,在出现临床可检测的微血管病变之前,视网膜神经损伤已经出现,并参与了微血管病变的进展。因此,微血管病变这一观点并没有揭示视网膜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间相互联系及影响的重要性。以NVU作为整体研究神经血管损伤及保护机制,寻找临床新的预防和干预DR的措施必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其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病率为24% ~ 70%,为当前全球主要的致盲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DR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神经损伤、炎症损伤等.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已研发出各种治疗DR的药物.就DR发病的动物模型、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眼科》2013,22(6):0-000
本期以眼底疾病诊治及眼病流行病学研究为报道重点。
 近年来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后裂孔闭合率逐步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受到更多关注。术后俯卧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一些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保持长时间的俯卧位比较困难,且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脏病、深静脉血栓,李筱荣等就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的必要性撰写了述评,指出术后采用更短效气体填充且术后不用俯卧位可能是将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对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特殊意义,手术不仅为改善视力而且为及时筛检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提供便利,有研究表明,白内障摘除术后DR进展加速,也有研究报道认为白内障摘除术后DR进展与白内障摘除术无关,与患者糖尿病控制差、病程长及胰岛素治疗等因素相关,刘巨平等用Meta分析的方法,纳入以对侧眼作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否会加速DR进展和增加DME发生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会加速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程且增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率,但仍需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张鹏等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与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血中高水平的Hcys以及低叶酸与CRVO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这些与血栓有关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CRVO的防治。王爽等以“北京眼病研究”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描述该人群从2001年随访至2006年5年间非糖尿病的中老年人中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累积发病率,并分析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与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发病率和进展变化具有强相关性;血压控制理想者的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发病率较低,局限性动脉缩窄好转率较高,表明如果高血压控制良好,作为视网膜微血管异常的早期表现,局限性视网膜动脉缩窄是可逆的。郭燕等对湖南省儿童医院近两年的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认为对于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进行ROP筛查,以避免漏诊后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出生体重>3000 g的早产儿,则需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选择性检查。曾惠阳等的实验研究发现在视网膜变性模型rd小鼠视网膜中β趋化因子受体1(CCR1)表达于感光细胞并随其变性程度加重表达升高,CCR1的活化可能在rd小鼠感光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贾红艳等通过对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突变筛查研究,发现一个新的错义突变G113D。沈志军等通过研究当归提取液对培养的成年人视网膜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发现当归提取液对成年人视网膜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防治视网膜疾病的辅助药物。
 苏炳南等应用长波长前节OCT对睑板腺进行扫描,观察睑板腺开口阻塞情况及脂栓形成的睑板腺开口数量,并测量睑板腺腺体宽度及距睑结膜位置等,发现使用长波长前节OCT可较好地显示睑板腺开口和睑板腺的分布形态,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霍艳娇等的研究发现Cirrus-HD OCT测得的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参数与视盘周围RNFL厚度参数类似,具有较好地区别正常个体和早期青光眼患者的能力,可作为早期青光眼诊断的有用工具。
 本期还刊登了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暴露的手术修复及眼外伤有关的短篇论著;与全身应用抗心律失常、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眼部并发表现、角膜溃疡穿孔的应急处理、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眼底表现等相关病例报告等,希望能引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最新的全球糖尿病患者多达4.22亿人,预计到2040年将达6.42亿人,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将位居世界第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常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5 a内以及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20 a后,已成为全球主要致盲原因。如何阻止或减缓DR进展,将成为全球防控可致盲眼病的关键。本文对DR早期的发病机制及目前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简要综述,以期有助于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寻找更多有效的DR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内障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关于白内障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已有一些报导。为了减轻这一影响,降低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本文对本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67例(90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后视网膜病变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