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的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本院3 120例孕产妇中筛选出953例高危孕妇的管理情况.追踪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高危妊娠的发生率30.54%,单一高危因素占83.84%,出现最多的高危妊娠类型是胎位异常。胎位不正干预组转头位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1)。经过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胎位不正62.63%转为正常,羊水过多56.92%转为正常,先兆早产治愈率65.78%。IUGR治愈率达78.26%。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7.35‰。结论:应将保健范围扩大到围婚期,甚至青春期,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护、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高危孕产妇产检资料的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管理方案.方法监测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产检4408例孕妇,从中筛查出1243例高危孕妇.结果高危的发生率28.20%,单一高危因素占90.18%,出现最多的高危妊娠类型是胎位异常,胎位不正干预后转头位率明显高于未干预者(P<0.001),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0.88%.结论必须广泛宣传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及时诊治高危孕妇,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953例高危妊娠管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4):19-20
目的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的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本院3 120例孕产妇中筛选出953例高危孕妇的管理情况,追踪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高危妊娠的发生率30.54%,单一高危因素占83.84%,出现最多的高危妊娠类型是胎位异常.胎位不正干预组转头位明显高于未干预组(P<0.01).经过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胎位不正62.63%转为正常,羊水过多56.92%转为正常,先兆早产治愈率65.78%,IUGR治愈率达78.26%.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7.35‰.结论应将保健范围扩大到围婚期,甚至青春期,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护、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妊娠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少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292-1293
目的:为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和处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我院加强了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方法:成立高危妊娠管理小组,制定高危妊娠系统监护程序。结果:妊娠并发症占高危孕妇的94.42%,剖宫产率为80.80%,围产儿死亡率为1.39%,孕产妇死亡率为0。结论:通过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我院无1例孕产妇死亡,但降低高危妊娠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是今后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冯望德  宫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2-2433
目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使高危妊娠管理更加规范化,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河南省"降消"项目县级孕产妇急救网络建设和管理办法中《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4 650例孕产妇中的1 25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26.92%;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98.40%;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1.60‰。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及母儿死亡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造成高危妊娠因素的分析,找出影响母婴健康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广西孕产妇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规范》中的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河池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建卡的孕妇进行筛查,并建专册管理和追踪随访。结果围产保健门诊登记建卡的孕妇2172例,筛出高危妊娠827例,发生率为38.08%。高危因素发生率的前3位依次为:≥2次流产史、年龄≥35岁、剖宫产史。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并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监测,对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孕产妇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健康意识和育儿能力 ,中牟县妇幼保健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对 75 6例孕产妇进行妊娠生理、孕产期保健、自我监护、科学育儿等急需知识教育 ,与同期住院而未进行健康教育的 2 32 3例孕产妇就健康状况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评价教育效果。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组妊娠晚期贫血检出率 (2 5 .5 3% )低于对照组 (39.0 4% ) ;动态高危妊娠低于对照组 ,如过期妊娠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前者为 5 .95 %和 4.2 3% ,而后者分别为 9.77%和 7.19% ;围产儿死亡率健康教育组为 16 .6 5‰ ,对照组为 2 8.89‰ ,以上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提示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孕产妇身体素质 ,降低高危妊娠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等诸多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灵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0-1452
目的:进一步识别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监护管理,不断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青海省西宁市"降消"项目县级孕产妇急救网络建设和管理办法中《高危孕产妇评分标准》,调查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城东区妇幼保健站妇保门诊2 627例孕妇办理母子保健手册进行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妊娠,统一建册,每月例会及时反馈于辖区各办事处、卫生服务站妇幼专干,定期随访管理。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7.66%,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为96.12%,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26.91‰。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合理科学饮食指导,定期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发展,减少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资料,加强高危妊娠产前的护理管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时筛出的高危妊娠孕妇资料。结果高危妊娠孕妇中名列前3位的高危因素是:胎位异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年龄大于35岁,分别为40.5%,32.4%和27.0%。实施护理干预后部分高危妊娠转为正常妊娠。296例高危孕妇中剖宫产280例(94.6%),顺产16例(5.4%);臀位助产3例(1.6%),流产3例;引产2例。产后出血3例。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病死率3%。结论高危妊娠产前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按照广西省高危妊娠监测评分标准,收集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围产保健门诊及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监测结局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总数3369例,高危孕产妇1480例,发生率为43.93%,前5位高危因素为不良孕产史、胎位异常、胎儿窘迫、过期妊娠、孕期出血.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监测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危妊娠孕期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加强高危妊娠孕期监护管理水平,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宁波市鄞州区妇幼保健所妇女保健科高危门诊2005年9月-2006年9月高危妊娠孕妇的监测及管理进行分析。结果:孕妇总数为2858例,孕早、中、晚期筛查出高危孕妇608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1.27%。结论:应将保健范围扩大到围婚期,提高早孕建卡率,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测、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妇女保健和产科质量,保证母儿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危妊娠因素变化趋势,总结重度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经验,为进一步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制定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方法按照湖南省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住院的437例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分以上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37.83%,高危妊娠单因素前10位依次为:胎膜早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疤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高血压疾病、流产≥2次、前置胎盘、年龄≥35岁、体重≥70kg。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0岁。农村233例,城市204例。顺产130例,剖宫产307例。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评分2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的监护,对提高高危因素的分析及处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及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按照广东省高危妊娠监护评分标准,收集2001年8月~2004年8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监护结局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总数2780例,高危孕产妇1222例,发生率43.96%。高危评分5分占24.87%,10~15分占62.03%;20~30分占8.84%,35分以上占4.26%;高危因素前5位是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过期妊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产科质量与1999年比较,胎位异常纠正率61.21%,比1999年提高22.24%,产后出血发生率2.05%,比1999年下降22.44%,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96.17%,比1999年提高29.91%(P<0.01),围产儿死亡率10.79‰,比1999年下降16.49%,新生儿死亡率2.52‰,比1999年下降43.62%,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2~2006年北京市通州区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本区高危妊娠发展态势,评价相关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6年5年高危妊娠发生情况、高危因素分类及构成、重症高危因素分类及构成以及高危妊娠管理和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的关系。结果:本区高危发生率平均为21.6%,高危妊娠发生率和重症高危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相关高危妊娠干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5年未发生1例户籍孕产妇死亡,应加强健康教育的普及,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董瑜  刘明明 《中国校医》2014,28(5):338-339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的追踪管理方法,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选择我所建册的5 892例孕妇,依据《江苏省高危妊娠管理规范要求》的规定,筛查出1 826例高危妊娠病例,分析高危因素。结果高危妊娠剖宫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比正常妊娠高。结论认真筛查,及时纠正高危因素,严格追踪管理,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方法]采用江苏省统一评分标准,使用统一的<高危妊娠管理>中的高危妊娠评分标准,收集常州市2006年10月~2007年9月发生的7 301例高危孕妇的高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孕产妇总数19 850例,高危孕产妇7 301例,发生率为36.78%倏.其中城市孕妇发生率为30.43%倏;农村孕妇发生率为38.51%倏.高危因素前五位是胎位异常、不良孕产史、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盘羊水因素. [结论]做好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戴敏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18-1819
目的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孕产妇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浏阳市所属乡、镇、街道办事处2009年内高危妊娠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孕产妇总数18 799例,筛选出高危孕产妇7 199例,高危妊娠发生率38.29%,孕产妇死亡4例,孕产妇死亡率21.22/10万,其中高危妊娠死亡4例,非高危妊娠死亡0例,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监护、追踪、随访,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两个死亡率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农村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西宁市城东区2个镇所属的20个行政村1996-2000年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个镇20个村在5年中孕产妇总数为3 627名,筛查出高危孕产妇485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13.37%;5年中孕产妇死亡6例,死亡率为165.42/10万。其中高危妊娠死亡4例,死亡率为110.28/10万,非高危妊娠死亡2例。死亡率为55.14/10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做好农村基层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两个死亡率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5~2007年东阳市高危妊娠监护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云萍  华含珺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10-2511
目的:了解东阳市高危妊娠因素变化趋势,为加强高危妊娠监护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浙江省金华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调查2004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具有东阳市本地区正式户口产妇的母儿结局、高危发生情况及高危孕产妇个案资料。结果:3年产妇数22304人,活产数22 458人,高危孕产妇数5 930人,高危发生率26.59%,孕产妇死亡5人,死亡率22.26/10万,均属高危妊娠死亡。围产儿死亡223人,死亡率9.931‰,高危妊娠的新生儿死亡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危妊娠。高危发现时间:早孕期占59.85%;高危因素分类:妊娠并发症占32.66%,巨大儿、胎位不正、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妊娠合并症占30.52%,以乙肝病毒携带、心脏病、甲亢、糖尿病为主;高危妊娠单因素前5位主要因素依次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疤痕子宫、流产≥3次、巨大儿、胎位不正。结论: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最根本的措施之一,高危管理关键在于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强化管理、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使高危妊娠管理更加规范化,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我国孕产妇保健"降消项目"中高危妊娠评分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师2010年10月—2011年9月围产期保健门诊筛查发现的392例高危妊娠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26.31%;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4.69‰。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及母儿死亡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