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莲  夏世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91-1092,1118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HPF)开奶与标准早产儿配方奶(SPF)相比,是否能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使VLBWI更早达到全肠道喂养,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方法 随机将2009年1-6月本院NICU收治的VLBWI 30例分为HPF组及 SPF组,2组均以20 mL·kg-1·d-1开奶,并在能耐受的情况下按此速度加奶.HPF组在日龄14 d结束HPF喂养,换等量的SPF喂养;SPF组持续以SPF喂养.观察2组患儿开奶前7 d胃潴留总次数、第7天餐前胃残留奶量(包括最大胃残留量、全天胃残留总量/全天预计喂奶量)、体质量增长速度、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28 d时体格发育情况及是否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结果 与SPF组相比,HPF组开奶前7 d胃残留总次数[(15.5±2.9)次 vs(17.1±4.5次)]、第7天最大胃残留量[(0.9±1.0) mL vs (1.8±1.3) mL]、第7天全天胃残留量/全天预计奶量[(3.1±4.8)% vs (8.7±6.9)%]降低,胃排空改善,胃潴留量减少,达完全肠内喂养时间缩短[(12.7±4.2) d vs (16.6±4.8) d],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加快[(15.37±4.08) g·d-1 vs (11.02±3.49) g·d-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患儿28 d时头围[(30.01±1.11) cm vs (29.05±1.20) cm]、身长[(42.85±1.62) cm vs (41.55±1.51) cm]、体质量[(1.792±0.213) kg vs (1.617±0.187) k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组患儿NEC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HPF能够促进胃排空,改善VLBWI的喂养不耐受,并使其更早达到完全肠道内喂养,从而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可将HPF用于VLBWI的开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肠道喂养延迟的近期临床结局和围生期因素与VLBWI肠道喂养延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我科的355例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后肠道喂养开始时间分为两组:延迟喂养组57例(开奶时间≥5 d)和早期喂养组298例(开奶时间≤4d),并比较住院天数>14d、治愈或好转出院的299例VLBWI近期临床结局(包括延迟喂养组44例和早期喂养组25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VLBWI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55例VLBWI喂养延迟发生率为16.05% (57/355).延迟喂养组患儿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明显长于早期喂养组[(11.86±3.86) dvs (9.76±3.83)d,P<0.01].延迟喂养组患儿合并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和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的比例为27.27%(12/44)和79.55% (35/44),亦明显高于早期喂养组[分别为11.76%(30/255)和61.57%(157/2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早剥和机械通气增加了VLBWI生后肠道喂养延迟的风险(OR =2.74,95% CI 1.06 ~7.05;OR =3.51,95% CI 1.92~ 6.42,P<0.05).结论 胎盘早剥和机械通气是VLBWI生后肠道喂养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产前保健及产儿合作是改善早产儿结局、减少肠道喂养延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对41例出现喂养不耐受VLBWI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9例予常规处理;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3 mg/(kg·d),1次/d,用药至能耐受肠道营养1周后。结果 治疗组腹胀及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至正常出生体质量所需日龄、4周末奶量、足量胃肠营养日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VLBWI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金双歧片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金双歧片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情况。方法将60例VLBWI随机分成金双歧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静脉营养及早产儿配方奶喂哺,治疗组在早产儿配方奶喂哺时添加金双歧片,每次0.5片,3次/d。记录每次喂奶量、第1次开始喂奶时间和达全胃肠喂养时间、喂奶前胃潴留量,生后d21时体质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无胃潴留的比例明显增加(t=6.84P<0.01)。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治疗组平均为11d,对照组平均为15d,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11.39P<0.01)。治疗组生后d21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2.291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金双歧可改善VLBWI喂养不耐受,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5.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输注不同剂量氨基酸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不同方式输注氨基酸的观察,评价VLBWI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VLBWI,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生后24 h内给予氨基酸2.0 g·kg-1·d-1,第2天增加1.0 g/kg,第3天增加0.5 g/kg;对照组于生后24 h内给予氨基酸0.5 g·kg-1·d-1,每天按0.5 g/kg递增.两组其他治疗措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氮储存、总的蛋白质摄入、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平均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尿素、血肌酐、血气pH及碳酸氢盐.结果 共入选4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生后一周内氮储存、总的蛋白质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d)、平均静脉营养时间(d)、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上(观察组分别为9.7±1.8、13.6±4.1、30.1±4.2、1.035±0.344;对照组分别为14.9±2.7、18.5±5.9、45.4±5.8、1.687±0.955),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尿素、血肌酐、血气pH及碳酸氢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可以避免负氮平衡、增加蛋白质摄入、缩短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平均静脉营养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进行早期微量喂养 ,观察其对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2月间 ,机械通气的 13例患儿 ,分早期喂养组 (6例 )和常规喂养组 (7例 )。早期微量喂养组平均在生后 2 .5d开始开奶 (每 2小时 2ml/kg) ,常规喂养组为生后13 .6d ,两组均在生后第 3天开始静脉营养。当两组患儿病情稳定后 ,进行放射性核素胃食管显像和血胃泌素、胃动素测定。结果 早期微量喂养组的胃排空率 (32 .6± 12 .2 ) %快于常规喂养组 (16 .0± 5 .5 ) %、到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 (17.5± 8.0 )d对 (34.9± 17.7)d以及拔胃管时间 (12 .2± 8.3)d对 (31± 11.2 )d均明显缩短 (P <0 .0 5 ) ,但两组在反流指数、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不明显。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胃肠动力成熟 ,缩短到达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并早日建立经口喂养 ,减少喂养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早期喂养方式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及与胃肠损害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收治的56例危重新生儿开展前瞻性研究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将早产儿和足月儿分为按需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其中24例早产儿中,按需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各12例;32例足月儿中,按需喂养组和微量喂养组各16例.所有新生儿在生后6h内开奶,按微量喂养[0.1~4.0 mL/(kg·d)]和按需喂养[开始10~20 mL/(kg·d),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0~15 mL]分成两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喂养方式新生儿发生胃肠损害的情况.结果 (1)无论早产或足月儿,微量喂养儿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按需喂养儿(P<0.05).(2)早产儿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P<0.05).(3)生后24h内胃肠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24~48 h胃肠损害发生率(P<0.05).(4)出生48h内极危重患儿胃肠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危重组患儿(P<0.05).结论 危重新生儿出生后不宜过早全奶按需喂养,生后24h内尤应慎重;提倡出生后6h从1∶1稀释奶开始,微量喂养,缓慢加奶,至生后48h才逐渐过渡至全奶,以减少胃肠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3,自引:1,他引:202  
目的 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胃肠喂养的临床特点、分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探讨有利于喂养成熟的要点。方法 对NICU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并痊愈出院的 3 8例婴儿进行喂养相关因素和体重增长情况调查。本组患儿出生体重 ( 13 14± 180 )g。按是否有多次出现喂养后呕吐、腹胀、胃残余超过喂入量的 3 0 %、胃内咖啡样物、被禁食 >2次、第 2周末喂入量 <8ml/ (kg·次 )分为喂养不耐受或耐受两组 ,分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危险因素 ;按早开始 (≤ 6d)和晚开始 (≥ 7d)胃肠喂养分成两组 ,比较有关临床因素。结果 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为 5 5 % ( 2 1/ 3 8)。喂养耐受和不耐受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及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胎龄小、脐插管、应用氨茶碱及开始胃肠喂养日龄晚是喂养不耐受的显著相关危险因素。早开奶组达足量喂养日龄 [( 2 9 0± 11 2 )d]和住院天数 [( 41 7± 12 4)d]较晚开奶组明显缩短 [分别为 ( 41 8± 16 9)d和 ( 5 5 4± 17 5 )d],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如果VLBWI的生命体征平稳 ,在出生 6d内应尽可能早地开始胃肠道喂养或非营养性吸吮。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加奶、谨慎禁食、促进排便 ,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住院期间营养及体质量增长状况.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年1月1日以前入院者为A组,以后入院者为B组,共151例VLBWl入选,A组54例,B组97例.第1、2周B组总热量、胃肠内热量、多种氨基酸摄入量和液体入量(包括口服和静脉)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B组体质量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均数比较发现,开奶时间分别为(63.3±23.5)h和(27.4±1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开始应用胃肠外营养日龄、是否合并败血症和应用胃肠外营养人数占本组总人数比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开奶时间和第1周胃肠内热量是影响体质量增长的相关因素(P均<0.05).结论 VLBWI在生后应保证足够的热量、多种氨基酸摄入量和液体入量,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更应加强营养的补充,尽早胃肠喂养,积极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开塞露和金双歧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寻求喂养不耐受的早期干预方法 .方法 将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符合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的61例VLBWI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均实施早期喂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30 min内开始使用开塞露5 mL注肛,1、2次/d,保留时间1~2 min,直至胎粪排净.金双歧在出生当天开始使用,0.5片/次,3次/d,连用7 d.记录二组患儿进奶量、残奶量、体质量、呕吐、腹胀及胎粪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患儿在出生2周内每日奶量、残奶量、下降最低体质量、每日增长体质量、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所需日龄、达足量胃肠营养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观察组首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a<0.01).对照组呕吐及腹胀发生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a<0.01).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12.9%)显著低于对照组(60.0%)(P<0.01).结论 早期应用开塞露和金双歧可提高VLBWI喂养耐受性,能避免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