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将61例川崎病住院患儿根据治疗用药分为两组:静滴丙球+ASP组和ASP组。采用x^2检验证明:IVIG在川崎病早期应用能明显缩短发热病程,有效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 -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小儿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 ,其临床主要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舌乳头增生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可致儿童冠状动脉损害。近年来 ,诊断病例不断增多 ,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为防止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我科对诊断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患儿采用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进行观察研究 ,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川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萍  周华  孙境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25(4):360-361,365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S)患者,为进一步确定其疗效。用IVIG治疗KS38例,对照组26例用阿期匹林(ASP)治疗,IVIC组采用IVIG400mg/kg.d连用4~6d,或1g/kg.d用1d,同时给予阿司匹要,直到血小板计数和血沉降至正常,对照组除了未用IVIG外,其余治疗相同,资料显示IVIG组的发热消退时间,粘膜充血消退时间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IVIG在控制炎症方面优于ASP。IVIG组冠状动脉扩张(CAD)发生率为7.9%。而对照组CAD发生率为23.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进一步证实IVIG能有效地预防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以前采用阿斯匹林(ASP)和对症治疗。近年来国外报道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可迅速控制急性期病状。本文采用IVIG治疗6例,同时设对照组(6例)。结果:IVIG组临床症状消失快,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一次大剂量IVIG输注治疗KD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自治疗川崎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对50例川崎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静丙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加阿斯匹林)及常规组(单独用阿斯匹林)。对于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及发热天数及热峰值进行比较。结果 静丙组比常规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降低,发热天数缩短及热峰值下降。结论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瘤发生及冠状动脉扩张发生,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 :89例患儿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5 9)给予阿斯匹林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治疗组 (n =30 )除上述常规治疗外 ,于病程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40 0mg/ (kg·d) ,于 2小时~ 3小时内静脉输入 ,疗程 4天~ 5天。结果 :总热程对照组为 14.8天± 6 .9天 ,治疗组为 10 .9天±2 .7天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对照组为 2 6 .0 % ,治疗组为 4.0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中冠状动脉损害可见多发性扩张和巨大动脉瘤 ,治疗组均为轻度扩张。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确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并缩短热程。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其主要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CAD),为小儿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重要病因.本文收集川崎病患儿共40例,其中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与阿司匹林(ASP)联合治疗25例,单独使用ASP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回顾性分析2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得出:用丙种球蛋白(IVIG+ASP)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8.3%,用阿斯匹林(ASP)组为50%。冠状动脉损害前者呈轻度扩张,后者表现为多发性扩张和巨大动脉瘤,提示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预防CAD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0.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点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感染及其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6~18个月婴幼儿。近2年我们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有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提出早期诊断KD的依据。结果发病早期≤3d卡介苗接种处发红、硬结2例(3.8%);〈3岁患儿肛门、阴囊皮肤潮红、糜烂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3岁的患儿;〉3岁患儿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极显著高于〈3岁患儿。≤5d发热52例(100.0%),皮肤表现45例(86.5%),唇红皲裂40例(76.9%),球结膜充血39例(75.0%),血沉增快46例(88.5%),白细胞升高44例(84.6%),C反应蛋白升高42例(80.8%);心脏冠脉病变3例发生在5-7d;6例查D-二聚体均升高。40例(76.9%)在早期≤7d做出了明确诊断。结论卡介苗接种处发红、硬结及〈3岁患儿肛门、阴囊皮肤潮红、糜烂是KD患儿早期较特异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在〉3岁患儿较常见。发热、皮肤表现、唇红、皲裂、眼结膜充血、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D-二聚体升高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当早期高度怀疑KD的可能时,应尽早行心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婴儿川崎病的患病情况,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患川崎病的婴儿(年龄在1岁以内)的临床资料作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分析的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以及转归。结果共发现27例婴儿川崎病,男性患儿17例,女性10例。大多数病例出现双侧眼球结膜充血(22/27,81%),口唇和口腔改变(29/27,70%)。共有67%(18/27)的病例出现多形性皮疹。四肢改变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手足硬性水肿(60%)。共有14例发现有淋巴结肿大症状。这些患儿中共有6例发生冠状动脉受损,其中4例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2例左冠状动脉扩张。在4例左右冠脉扩张的患儿中,其中一例发展成小冠脉瘤。12例(45%)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结论婴儿川崎病有很大一部分为不典型川崎病,因此要早期做出鉴别诊断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受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川崎病(KD)患儿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损害情况,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总结75例KD患儿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具备主要表现6项者42例(56%),5项23例(30.7%),4项7例(9.33%),3项2例(2.67%),2项1例(1.33%)。某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淋巴结肿大为化脓性,皮疹结痂,可有脱指甲表现,病程中可一直无手足末端脱皮。另外发现惊厥、脑膜炎、胆囊炎、脊髓炎等各1例。7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47例(66.2%)冠状动脉有改变,其中冠状动脉扩张30例(42.3%),冠状动脉瘤17例(23.9%),其中巨大瘤2例。结论:川崎病临床表现多样,某些主要表现可有例外,冠状动脉扩张较常见。  相似文献   

14.
廖震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117-118
目的分析d~JLJil崎病的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诊断收治的JlI崎病误诊患儿共5例。结果首诊误诊率达51.6%,误诊原因除各种不典型症状外,还可因该病伴随的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而误诊。结论临床工作中遇到持续发热5d以上的病例,要提高对川崎病的警惕性,积极寻找相关的指标,并结合相关检查尽快确诊,减少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5例川崎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本病主要及次要症状的发生率,重要症状,体征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及治疗转归,进一步深化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刘丽莎  钟天鹰 《医学综述》2012,(22):3815-3818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血管系统损害,并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已经成为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现就目前有关川崎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为川崎病患儿45例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即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3、4周的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同时测定45例健康儿童以上血小板参数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同时间所测值及有无冠状动脉异常者分别进行比较.并对血小板与血小板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D患儿PLT升高,第2、3周最高,第4周下降,差异显著(P<0.001).MPV、PDW、P-LCR第1周最大,以后迅速变小,差异显著(P<0.001).冠状动脉异常患儿急性期MPV及最高PLT值较冠状动脉无异常患儿之值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与MPV呈负相关(P<0.001).MPV与PDW、MPV与P-LCR、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5),PLT与PDW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有助于KD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冬 《医学综述》2011,17(9):1367-1369
川崎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易累及冠状动脉而造成冠状动脉损伤,甚至冠状动脉瘤,严重影响患儿预后。冠状动脉损伤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发达国家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近年来,川崎病及其所致的冠状动脉损伤的治疗已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目前糖皮质激素、乌司他丁、英夫利昔单抗等在临床得到有限使用,但对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等仍存在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9.
黄春琳 《医学综述》2013,19(10):1753-1755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主要累及冠状动脉,可以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心肌梗死,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显示,川崎病发病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介导作用,某些微生物产物对T细胞有超强激活能力;免疫系统异常激活,T细胞和B细胞异常激活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引起血管内皮损伤;种族遗传因素等。  相似文献   

20.
丁浩萍 《河北医学》2008,14(4):475-477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2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高热的护理,皮肤粘膜的护理,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结果:42例患儿经过2周左右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均康复出院。结论:认真做好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