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炉甘石炮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炉甘石炮制机制。方法:采用XRD,IR,TEM等方法对炮制前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测定炮制前后炉甘石的抑菌活性。结果:700℃煅制1 h能使炉甘石分解较完全,ZnO含量高,水飞后颗粒变得小而均匀。ZnO,ZnCO3,Zn5(CO3)2(OH)6均有抑菌效果。结论:经高温煅烧水飞,炉甘石部分分解为ZnO,颗粒变小,可溶性杂质减少,ZnO含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炉甘石的有效成分是锌元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炉甘石炮制工艺。方法:以抑菌活性和ZnO含量为指标,对炉甘石1次煅淬水飞的具体工艺进行研究,并与多次煅淬效果进行比较;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法、透射电镜等方法对炮制前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40目炉甘石700℃煅烧1h即可使ZnO含量较高,抑菌效果好,且省时省力,节约能源,能充分利用矿物中的ZnO。结论:1次煅淬水飞是炉甘石合适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传统明煅水飞和采用现代振动磨制得的煅炉甘石理化性质的差异,为炉甘石的合理炮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不同粒度煅炉甘石的粒径分布,采用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粒度煅炉甘石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分光光度(IR)等法对不同粒度煅炉甘石进行成分分析,结合滴定法测定粉体中ZnO的含量。结果:与明煅水飞法制得的煅炉甘石相比,使用振动磨制得的煅炉甘石中ZnO的含量相对较低,粒径相对较小,粒径分布相对均匀,比表面积、孔隙率及真密度各有差异。结论:传统明煅水飞和采用现代振动磨制得的不同粒径的煅炉甘石中ZnO有一定差异,而且物理性质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药炉甘石进行全面成分分析,为炉甘石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对炉甘石的显微形貌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采用等离子质谱法对炉甘石中42种元素进行了测定;采用药典法对炉甘石样品的主成分-氧化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炉甘石样品微区分析显示炉甘石质地疏松,由多种矿物颗粒散在共生,其主要矿物组成为水锌矿,其他尚可见菱锌矿、氧化锌、白云石、方解石等;市售炉甘石伪品泛滥;天然炉甘石样品中铅含量较高。结论:来源于天然矿物的炉甘石是多种矿物的共生集合体;市售炉甘石质量问题较多,应建立炉甘石药材的快速鉴别方法,炉甘石中有害元素控制限量标准,就解决炉甘石药材中有害元素超标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麸炒对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结合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枳壳炮制前后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区别;采用96孔板法测定枳壳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MIC值代表抑菌活性,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联性。结果:麸炒会降低枳壳柠檬烯含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越高,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麸炒炮制可影响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柠檬烯为枳壳挥发油的抑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粒径炉甘石洗剂对体外透皮渗透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用滴定法测定氧化锌的渗透量,并计算透皮速率常数、滞后时间。结果:氧化锌的体外透皮渗透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其中1000目粒径炉甘石体外渗透效果相对较好。结论:随着炉甘石粒径的减小,氧化锌的累计渗透量有增高趋势,有利于透皮渗透。  相似文献   

7.
炉甘石炮制前后成分分析及热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炉甘石炮制前后的主要物相、化学成分、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炉甘石的物相进行分析,运用红外分光光度法(IR)和滴定法对炉甘石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运用差热分析对炉甘石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炉甘石经炮制后主要物相从单斜晶系的Zn5(CO3)2(OH)6转化成六方晶系的ZnO;碳酸根的伸缩振动及弯曲振动明显减弱;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从63.36%增高到82.95%;样品升温至约250℃时放热,当接近315℃左右时热量不再变化。结论:炉甘石的炮制不仅使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而且物相也发生变化,差热分析可以规范炉甘石的明煅温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建昌帮四制香附炮制工艺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辅料用量、炮制温度及时间对江西建昌帮四制香附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以α-香附酮及总黄酮为考察指标,HPLC测定α-香附酮含量,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江西建昌帮四制香附炮制工艺.结果:盐、醋的用量越小、温度越低、炒制时间越短,α-香附酮含量越高;生姜和黄酒的用量对α-香附酮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盐、醋的用量越大、炒制的温度越高,则总黄酮含量越高;生姜、酒及炮制时间对总黄酮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建昌帮四制香附炮制辅料盐和醋的用量、炮制温度及时间对主要活性成分α-香附酮及总黄酮的含量有一定影响,且两者呈负相关,提示对炮制工艺的评价应结合药效指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药材主要成分的影响;测定炮制品中ZnO含量。方法采用XRD法对10批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生品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对6种不同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运用K值法测定了炮制品中ZnO的含量。结果分别建立了炉甘石生品和炮制品的XRD指纹图谱,其中生品XRD指纹图谱有23个共有峰,炮制品XRD指纹图谱有10个共有峰,经煅烧炮制之后生品的ZnCO_3特征峰转变为ZnO的特征峰;煅烧炮制品中ZnO的含量均超过56%。结论 XRD指纹图谱可用于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鉴定与分析,为炉甘石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炉甘石为天然三方晶系菱锌矿石,主含碳酸锌(ZnCO3)。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用药历史,具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的功效。从唐宋时期至清末的大量医药文献中保存了炉甘石炮制方面的丰富资料,本文拟就其药用的历史记载、炮制沿革概况和对该药性的认识作一初步的较为系统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炉甘石的炮制工艺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炉甘石药材及饮片中氧化锌紫外-可见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炉甘石药材及饮片中氧化锌的紫外-可见测定方法。方法: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9批药材和13批饮片中氧化锌的含量,用锌试剂显色,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 1.8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重复性好,适用于炉甘石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马应龙痔疮膏中氧化锌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马应龙痔疮膏中氧化锌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批马应龙痔疮膏中氧化锌的含量。采用锌试剂显色的方法。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锌含量为61.87 mg.g-1,与络合滴定法相比,灵敏度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炉甘石药材及饮片中氧化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山茱萸水提液在温和条件下制备银纳米颗粒(Ag NPs)、探究还原反应机制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监测Ag NPs的生成,红外光谱研究还原机制,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表征粒径,表面性质和形貌,2倍稀释法研究Ag NPs的抑菌活性。结果山茱萸水提液在pH 9.0时超声反应4 h是还原制备AgNPs的最佳条件,得近球形AgNPs,平均粒径58.73 nm,均匀稳定、分散性好。黄酮类化合物可能起还原作用,同时水提液中活性成分在Ag NPs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团聚,增加了Ag NPs的稳定性,制得的Ag NP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比化学法制备的Ag NPs分别增加20、40倍。结论山茱萸水提液可在温和条件下制备Ag NPs,该Ag NPs与化学制备法相比有更强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出的Ag NPs性能稳定,可以作为新型抗菌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制备工艺中的各因素影响以及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粒径,过滤法分离游离药物,紫外线(UV)测定包封率,微孔显色法测定其抗菌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来考察脂质体成膜时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和磷脂比对脂质体包封率以及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连翘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连翘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活性等指标的影响,为连翘的合理炮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分析比较不同炮制条件对连翘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用DPPH清除自由基法评价抗氧化作用;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评价抗菌作用.结果: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水煮炮制条件为,加6倍水,沸水煮8 min.结论:不同炮制条件下连翘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活性等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不同大黄炮制品蒽醌含量和大黄抑菌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大黄中蒽醌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測波长为254 nm.通过大黄不同炮制样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来评价其抑菌活性,采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黄不同蒽醌与抑菌...  相似文献   

17.
葎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化葎草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 以多糖中的葡萄糖含量为指标,对超声波功率、料液比和超声时间进行L_9(3~4)正交实验,确定超声辅助提取葎草粗多糖的最佳工艺.用DE-52交换柱对葎草粗多糖进行分离,以滤纸片法研究葎草粗多糖和多糖分离组分的抑菌能力.结果 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8(g/ml),超声功率120W,超声90 min提取2次,葎草多糖的得率为0.755%.葎草粗多糖的抑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多糖组分中HSP-Ⅰ、HSP-Ⅲ、HSP-Ⅳ发挥主要抑菌作用,其中HSP-Ⅰ效果最显著,HSP-Ⅱ抑菌效果不明显,且各组分间表现出协同关系.结论 超声波辅助提取葎草多糖方法可行,得率高.葎草多糖具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