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随着影像学设备与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也成为治疗方法之一。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学特点与栓塞材料选择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关系。 方法:用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筛选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 结果与结论: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31枚、占86.11%,大部分栓塞5枚、占13.89%;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不仅与动脉瘤的形态有关,而且与栓塞材料直接相关。故认为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VR技术观测脑Willis环及相关动脉瘤的解剖数据,研究动脉瘤的发生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方法采集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头颅CT薄层血管扫描影像资料,在立体三维空间内观测并分析动脉瘤的发生与脑Willis环解剖变异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共57个动脉瘤VR环境下完成重建,三维空间内清晰直观的显示动脉瘤的解剖细节;50例患者Willis环左侧ACA-A1平均管径明显大于右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ACA-A2夹角为(141.6±19.79)°,非前交通患者夹角为(113.68±16.73)°;12例PCoA-AN患者有7例胚胎型PCA。结论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不同是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VR虚拟解剖较传统尸体解剖相比,具有重复利用性强、避免破坏尸体标本及立体三维解剖研究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双源CT血管成像在Willis环区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在Willis环区动脉瘤的诊断、分型及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采用DSCTA检查筛选颅内动脉瘤患者26例(33个).采用Seldinger技术,在DSA引导下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测量瘤颈及瘤体直径;再根据不同的解剖学形态选用不同的介入栓塞方法治疗.结果:术前DSCAT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状显示一致.26例患者共33个动脉瘤均成功栓塞,完全栓塞18个,占54.54%;栓塞程度在95%以上12个,占36.36%;不完全栓塞3个,占9.09%.结论:DSCTA检查和DSA全脑血管检查可提供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影像解剖学资料,为动脉瘤的临床分类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后急性期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符合要求的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6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8~85(57±11)岁。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16例,Ⅳ级4例,...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早期病死率高达35%,且反复出血者病死率高达70%以上,故及时准确地早期治疗动脉瘤尤为重要。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型栓塞材料-电解可脱弹簧圈应用,栓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我科自2002年8月至2006年12月应用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2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翼点入路神经内镜下颅底Willis环前循环血管结构的解剖特点,探讨内镜辅助显微镜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对8具红色乳胶颈内动脉灌注的头颈部标本Willis环前部动脉及其穿支在内镜下解剖观测.经翼点入路开颅行内镜辅助显微镜夹闭动脉瘤治疗颈内动脉瘤患者68例.结果:通过不同角度内镜及解剖间隙,能够观察到前循环血管和穿支;68例患者中,治愈49例、好转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内镜可以多角度全景式观察Willis环结构,临床应用可以在微距牵拉的前提下充分了解载瘤血管结构,为安全有效地夹闭动脉瘤提供保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39例经头颅CTA和/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宽颈动脉瘤,其中未破裂动脉瘤9例;破裂动脉瘤30例,按Hunt—Hess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1例。根据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别采用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瘤颈重塑形技术、双导管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填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31例(79.4%),大部栓塞8例(20.6%)。无术中出血病例。术中共置人164枚弹簧圈,15枚支架。术后第7天,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及严重的肺部感染死亡。38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依据GO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GOS5/4分)34例、轻度残疾(GOS3分)2例、重度残疾(GOS2分)2例。其中2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分别于术后6个月或16个月或36个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绝大部分颅内宽颈动脉瘤通过选用合适的血管内辅助技术及方法能够得到成功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Solitaire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所有患者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满意,术中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定远期生活质量,患者恢复良好率或轻残率为87.5%(7/8)。术后1a复查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载瘤动脉及毗邻的血管均保持通畅,无支架或弹簧圈移位发生;7例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1例患者动脉瘤残留或复发。影像学治愈率87.5%(7/8)。结论:血管内Solitaire支架植入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栓塞相结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患者(35个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结合栓塞治疗。通过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将另一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腔以GDC栓塞动脉瘤。结果全部病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GDC栓塞.其中28例致密栓塞,7例部分栓塞。仅2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24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9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5例动脉瘤颈有残留。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安全.适用于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技术探讨Willis环各部分变异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根据Willis环的完整性,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种类型,分析2组中Willis环类型及各部分变异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Ⅰ型所占比例较低,Ⅳ型比例较高,前交通动脉变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部分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交通动脉变异与脑梗死发生有关,脑梗死组前交通动脉变异与前交通动脉正常的比值是对照组的3.176倍。脑梗死组左右两侧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变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部分左右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Willis环前交通动脉变异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Willis环形态与功能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不同角度分析Willis环的形态学变异及其功能状况。方法:分别采用脑尸解标本、血管铸型标本及动态血管造影资料进行Willis环的对比分析。结果:正常成人组尸体与活体Willis环分型无差异;活体正常组与活体病理组Willis环的比较有差异;活体正常组与活体病理组PCA供血类型有差异。结论:胎儿与成人、尸体与活体、静态与动态、正常与异常的有机结合能全面评价Willis环的形态学变异及其功能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治脑血管病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人颅内动脉和颅底Willis环的解剖变异及其对颅底动脉环代偿潜能的影响.方法:对76例临床怀疑为各种脑血管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在独立工作站上行VR、MIP、MPR及Tree VR多模式脑血管重组.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颅内脑供血动脉及脑底动脉环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76例患者中,4例因烟雾病前、后循环失去正常解剖形态,未作详细分型,其余72例共发现近代型17例、原始型2例、过渡型2例、混合型12例、发育不全型28例、当代型7例及不定型4例,其中,前循环完整者56例(77.78 %),后循环完整者36例(50%),整环完整者30例(41.67%),Willis环结构典型,具有良好代偿潜能的16例(22.22%).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很好地显示Willis环的解剖变异,对Willis环血流代偿潜能进行初步评估,Willis 环解剖变异影响其血流代偿.  相似文献   

13.
Variations of the circle of Willis (CW) influence blood supply to the brain and adjacent structures in adults. We examin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W in 20 human embryo samples at the end of the embryonic period using 3‐D reconstructions of serial histological sections. The CW was closed in all samples, and did not form in a single plane, but was composed of multiple stair‐like planes. The artery acutely curved at the caudal part of the CW, namely, at the inlet of the basilar artery and bifurcation of the P1 segment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 reflecting flexure of the mesencephalon and diencephalon at this stage. Variations were observed in 17 of 20 samples—only anterior parts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com] an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 in 10 samples, only posterior parts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Pcom]) in one sample, and bo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parts in six samples. Variations included the Acom formed as partially duplicated in three samples, duplicated in four, plexiform in three, and no channel as a result of a single azygos ACA in one. The ACA formed as duplicated in two, median ACA in two, and right hypoplasia in one. The Pcom formed in hypoplasia of either side in six samples. Variations observed in this study are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fetuses, neonates, and adults. The P1 segment of PCA was very large in all samples. The present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variations in the CW are present from the initiation of CW formation. Anat Rec, 2018. © 2018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血管成像Willis环的变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在MRA下Willis环的变异情况,并探讨MRA评价Willis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MRI检查脑内无明显异常的3D-TOF MR血管成像图像,统计各个动脉的变异情况。MRA未被显示的动脉被判断为缺如,对称性动脉一侧直径为对侧直径1/2以下者被认为发育不全。结果:A1段的缺如上8.3%,发育不全占10.8%,A1段的发育不良或缺如与同侧PCoA增粗呈正相关;ACoA显示率41.7%,且男性大于女 性;PCoA的显示率41.2%,女性大于男性,胚胎型PCoA发生率29.9%,永存三叉动脉发生率0.5%。结论:MRA评价Willis环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成像建立正常国人Willis环的形态、解剖变异及各组成血管直径的正常参考值,探讨其临床意义,决定在Willis环的解剖中是否存在年龄或性别差异。153例健康志愿者和体检者做头MRA检查,显示Willis环,根据其完整情况分为I型(Willis环完整)、II型(Willis环前循环完整后循环不完整)、III型(Willis环前循环不完整后循环完整)、IV型(Willis环前后循环均不完整),根据各血管发育情况,各型又分为典型型、变异型、发育不良型和混合型4种亚型,并对各组成血管直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53例中,I型占34.64%,II型占47.71%,III型占5.23%,IV型占12.42%。各型及各亚型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前交通动脉显示率为87.58%,后交通动脉显示率为65.34%,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出现率为20.92%。MRA评价Willis环的形态和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底动脉MRA正常值可作为临床判断脑血管疾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土鼠脑底Willis环变异类型情况,分析其与脑缺血造模成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解剖镜下对脑底Willis环进行了观察和分类。结果:前交通支存在3种类型:完整、细弱和缺失,其比例分别是54.9%、14.8%和30.3%,后交通支也是完整、细弱和缺失3种类型,其比例分别是9.8%、76.2%和13.9%。综合考察,前、后交通支都完整的占5.7%,前、后交通支都缺失的占6.6%,前交通支完全而后交通支细弱的占41.8%,其余前交通支完整后交通支缺失、前交通支缺失后交通支细弱和前后交通支均细弱的情况共占45.9%。结论:沙土鼠Willis环前、后交通支存在多种变异,尤其是后交通支多数是存在的,但其管径细弱,处于无功能或功能极弱的情况。交通支功能差的沙土鼠适宜制备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3种参数识别方法(阻抗模曲线法、阻抗分量法、遗传算法)在脑Willis环11单元集中参数模型参数识别问题求解上的应用。方法 以两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的流量和压力波形为入口条件,计算正常、两侧椎动脉狭窄情况下模型的参数值,使用Simulink建模对识别算法进行验证,最后对流量加一定噪声验证识别算法的稳定性。结果 正常情况下,阻抗模曲线法获得的近端阻力偏大,阻抗分量法求解的前交通动脉阻力偏大,遗传算法能获得比较合理的模型参数值。两侧椎动脉狭窄情况下,使用阻抗模曲线法能明显得到后循环近端阻力增加的结果,但使用阻抗分量法和遗传算法所得的结果主要是远端阻力有较大增幅。结论 3种方法识别出的参数计算出的压力数据和实际数据仍有差别,考虑为建模误差、源数据误差和计算误差。阻抗模曲线法在区分近端阻力变化上有一定效果,但是某些参数的识别上有较大误差。阻抗分量法能够进行参数识别,但方法不稳定,计算误差较大。遗传算法能获得比较好的近似解,但在区分椎动脉狭窄上存在一定问题。综合阻抗模曲线法和遗传算法可能在未来使用模型进行疾病诊断上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