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芮铭安  黄震华 《临床荟萃》1999,14(3):130-131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以下简称肺心病加重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功能障碍。传统的治疗包括积极抗感染、吸氧、改善通气、对症支持等措施,往往忽视对微循环障碍的纠正。目前,随着对此类患者微循环改变的深入认识,以及临床报道的一些治疗成功经验,对肺心病加重期微循环障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和治疗现状。 1 肺心瘸加重期微循环障碍 这些患者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的动态循环变化,而主要表现在血管内和血管周围的改变。 1.1 血管内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1.1.1 全血粘度升高:在全血粘度测定中,低切变率主要反映了红细胞的聚集性,高切变率主要反映了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肺心病加重期,在缺氧,酸中毒、细菌毒素作用下,红细胞有氧氧化过程受到抑制,ATP生成减少,红细胞可由双凹圆盘状变成镰刀状,其表  相似文献   

2.
8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气分析与其转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雯  陈文彬 《华西医学》1994,9(4):375-376
通过对83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气测定结果与其转归的分析,本文结果显示:在好转组与死亡组之间,血气分析中的多项指标(pH,pH相对偏离度、PaCO2,HCO^-)存在差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预后与酸碱失衡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混合性酸碱失衡预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钧  张华茹 《临床医学》1992,12(4):190-191
为了解慢性肺心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我们于1991年3月~1991年6月对在本科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2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全部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9例,女3例,年龄36~75岁,平均62.8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肺泡灌洗前后的血气动态观察冯赤峰,沈宇,饶怀庐,胡筠,刘小英,胡燕萍,王天津(现调入广东花都市人民医院花都510800南昌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江西省永修县人民医院)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仍未作为肺心病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3%,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He-Ne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应用He-Ne激光治疗了80例肺心病血液高粘状态而者,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并用30例肺心病血液高粘状态未经He-Ne激光治疗的患者做对照.结果,He-Ne激光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粘附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较治疗前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e-Ne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具有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70例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及13例肺性脑病患者同时作动静脉血气分析,并与60例慢性支气管炎和29例正常人对比,结果发现:(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动静脉氧分压差(△PO_2)显著低于慢支炎及正常人,而以肺性脑病时最低(P<0.01~0.001);(2)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动静脉血pH值差(△pH)显著低于正常人,肺性脑病时尤显著(P<0.01),而动、静脉血〔HCO_3~ˉ〕和BE差值无显著性(P>0.05);(3)影响△PO_2的因素有PaO_2和PaCO_2;影响△pH的主要因素为△PO_2。  相似文献   

8.
9.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低钠血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钠血症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见并发症 ,对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治疗较为困难 ,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将近年有关研究综述如下。1 低钠血症的原因①慢性肺心患者长期缺氧 ,右心功能衰竭致胃肠道瘀血 ,导致进食减少 ,胃肠功能紊乱使钠吸收不良 ,患者因担  相似文献   

10.
黄志 《临床荟萃》1997,12(3):123-125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1993年6月~1995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10例次血气参数,探讨酸碱失衡的原因、特点和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左心功能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敏  贾武梅 《临床荟萃》1998,13(4):154-155
慢性肺心病都会累及右心,但是否导致左心功能障碍一直存在争议。为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左心功能状况.本文对1994年1月~1997年1月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52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测定有关参数来评价左心功能变化,同时进行有关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魏酸哌嗪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对肺动脉压、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大剂量阿魏酸哌嗪片加常规治疗,n=20)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20),疗程14 d,并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血液流变学(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液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mPAP、动脉血PaC02均有下降,动脉血PaO2、SaO2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分别=3.17、3.34、2.86、3.28、2.93、2.32、2.37、2.68,P均<0.05);但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组治疗后mPAP及PaC02、动脉血Pa02、Sa02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4、2.78、2.78、3.08,P均<0.05).两组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液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6、3.03、2.88、2.72、2.78、2.46、2.36、2.67,P均<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液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之间的比较,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4、2.65、2.82、2.37,P均<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用大剂量阿魏酸哌嗪口服可明显改善肺心痛患者的肺动脉压和肺通气、换气功能.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4例,结果显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沉及方程K值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患者症状、体征的好转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密切有关。认为和昨方丹参有改善肺心病人血液流变性,提高药物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建忠  刘阳 《临床荟萃》1996,11(12):563-564
为探讨蝮蛇抗栓酶对慢性肺心病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我院1992年1月~199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 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60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81岁,平均56.8岁,经病史、查体、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确诊,其中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我院2004-07/2007-10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心电图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急性加重期住院治疗。诊断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专业修订的肺心病及急性加重期的标准。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51-79(平均67.3)岁,病程5-26 a,平均10.2 a。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血气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同步测定电解质和动脉血气,将血气结果中pH、PaCO_2、PaO_2各分成两组,对其死亡率进行比较,并分析酸碱失衡类型与死亡率之关系。结果 1.pH≤7.25组死亡率显著高于pH>7.25组(P>0.01),PaCO_2≥70mmHg组死亡率显著高于PaCO_2<70mmHg组(P<0.001),而PaO_2<55mmHg组与PaO_2>55mmHg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2.呼酸、呼酸合并代碱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三重型酸碱失衡死亡率高。结论 血液pH值下降和PaCO_2升高对肺心病呼衰预后有十分重要作用,应重视肺心病呼衰血气酸碱失衡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心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这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作者观察2000年8月~2002年4月本院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236例血清蛋白的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肺心病晚期常并发多器官功能受损,因而早期发现并监测慢性肺心病多器官功能受损的状态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应用部分统计回归公式、将有关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作对比研究,着重探讨了慢性肺心病病人动脉血气与多脏器损害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一、本文收集80例次血气结果均选自本院1986年6月~1987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心病患者。所有病人均符合1977年第2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脑梗死临床上并不多见 ,极易造成漏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近 10a来收治的 7例患者 ,就其发生机制及漏误诊原因做一分析并浅谈防治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 ,经病史、体检及有关检查均符合 1980年第 3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脑梗死经头部CT扫描确诊。男 5例、女 2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71 5岁。急性加重期 5~ 2 0d。入院时有不同程度咳嗽、咯痰、气喘、紫绀及右心功能不全体征 ,3例有意识障碍 ,合并高血压 1例 ,冠心病 2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