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9岁,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3年,不能回纳3个月.体检:肿块轻压痛,入阴囊.B超及CT:左腹股沟内侧混合性块物(疝?).术前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嵌顿.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6 cm×4 cm×3 cm,内容物为大网膜及20 ml黄褐色液体,大网膜与疝囊颈部3/4圈粘连固定,疝囊颈内侧大网膜粘连成团约5 cm×5 cm,与耻骨后腹膜及其外侧腹膜粘连固定,大网膜团块中有一直径约0.2 cm,长约1.5 cm断骨.  相似文献   

2.
本组1例为66岁女患,取腹股沟上斜切口,剪开疝囊,见血性液体流出,疝内容为10cm长肠管,另见一约3×3cm的大网膜箝闭坏死与疝囊广泛粘连。由于疝囊颈窄,解剖辨别不清;剪开陷窝韧带松解疝环,检查肠管无坏死,将肠管还纳腹腔;再将坏死大网膜切除。这时发现腹腔内有血性液流出,经多次检查,未找到出血源,误认为是手术切口血液流入腹腔所致。进行疝囊颈部高位结扎,按常规修补,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术后3小时病人排血尿2次,并出现腹膜刺激征。再次手术证实为膀胱损伤。另1例为63岁女患,嵌闭性股疝。取右腹股沟韧带上斜切口,切开疝囊,见疝内容物为肠管,靠疝囊内侧剪开疝囊颈部组织松解疝环,检查肠管未见坏死,将肠管还纳腹腔,切除多余疝囊,缝扎疝囊颈部,修补股环。术后18小时未排尿,导尿50ml,术后第三天出现全腹膜炎表现。再次手术探查,证实为膀胱损伤。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农民。9月前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伤口感染,形成切口疝。查体:一般情况好,肥胖。右侧中上腹壁可见一长约20cm的纵行瘢痕,巨型包块膨出,约20cm×20cm×15cm,平卧后不能完全还纳,触诊疝环长20cm,宽18cm。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梭形切除切口瘢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疝囊入腹。保留全部疝囊,疝囊壁肥厚,约0.4cm,质韧,与大网膜粘连。分离粘连后见大网膜肥厚、臃肿,大部分不能还纳入腹腔,切除部分大网膜(约15cm×15cm×8cm),还纳内脏。见腹直肌向两侧分离,缺损直径达18cm×20cm。在距腹直肌外侧缘4cm处纵行切开…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主因脐部包块破溃后经久不愈3年入院。其父诉3年前出现脐部一包块,约蚕豆大小,伴有疼痛及皮肤红肿,当地医院考虑脐部感染,后出现皮肤破溃,予以换药等治疗,创面经久不愈,曾用10%硝酸银、石炭酸烧灼,效果不佳。查体见脐部创面,约1.0 cm×1.0 cm,肉芽组织较新鲜,少许渗出,未见瘘口及液体流出。入院诊断为脐肉芽肿。予以手术治疗。术中切除肉芽时进入腹腔,证实为嵌顿性脐疝,肉芽组织为疝出之大网膜,与脐环紧密粘连。松解粘连,切除病变之大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7岁,因右侧腹股沟区肿物2天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60毫米汞柱。心肺听诊无异常。右腹股沟区有一约5cm×4cm×2cm肿物,边界清、质中、可活动,基底部似有蒂,轻压痛,不能回纳。血常规无异常。入院第二天在硬膜外麻下行右侧股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为增厚的腹膜,其内为大网膜包裹阑尾,阑尾呈坏疽,遂切断股沟韧带扩大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结扎疝囊并用灭滴灵冲洗切口后修补缝合。术后8天痊愈出院。讨论股疝嵌顿的内容物常为大网膜或小肠部分。本例股疝嵌顿为阑尾极为罕见,由于大网膜包裹坏疽的阑尾,故腹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2岁。因右侧阴囊肿块发红疼痛7天入院。10年前曾出现反复性发作右阴囊可复性肿块。入院检查:T37℃,痛苦面容,腹壁软未扪及包块,右腹股沟区及右阴囊可见一约16×6×5cm的肿块,发红,肠鸣音正常,WBC14×10~9/L,N0.80。L0.20。胸腹部透视无异常.临床诊断:右斜疝嵌顿并感染(大网膜嵌顿坏死感染)?拟行右斜疝修补术,作常规疝修补术斜切口,切开疝囊,见有大量黄白色特殊臭味的脓液约300ml,未见坏死之大网膜。又行右下腹探查切口入腹,发现阑尾完全钻入疝内,取出阑尾并见其中段内侧有约黄豆大小的穿孔溢脓,阑尾坏死,大网膜将内环口完全包绕,将阑尾切除,疝囊切除修补等。病理报告:坏疽性阑尾炎。术后诊断:阑尾穿孔并疝囊脓肿。讨论:阑尾穿孔并形成疝囊脓肿较罕见。临床仅诊断为嵌顿性疝。对于右侧斜疝患者:有转移性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联合腹壁小切口治疗大网膜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明确诊断为大网膜嵌顿疝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疝囊内网膜组织均不能完全回纳,手术方式为保留远端疝囊内不能回纳的网膜组织,完成TAPP修补,再于腹壁外环处行小切口切除残留疝囊内网膜。结果:13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65.9±14.0)min;出血量10~50 ml,平均(13.1±8.2)ml;住院时间4~10 d,平均(6.1±1.1)d。术后1例发生腹股沟血清肿,经保守治疗自行吸收;1例发生阴囊积液,经穿刺后消失;无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补片感染、肠梗阻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TAPP联合腹壁小切口的"杂交手术"处理无法回纳的大网膜嵌顿性疝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中转。  相似文献   

8.
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 1 男 ,66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无痛性肿块 1年入院。查体 :左腹股沟区有一 4.0cm×4.0cm大半球形肿块 ,无触痛 ,质软 ,活动度较大。B超检查示左腹股沟韧带下方有一3.5cm×3.7cm大小、以实性为主的液实混合性团块 ,增减腹压团块无明显移动。遂以“左腹股沟难复性股疝 ?”行左腹股沟肿块探查术。取左腹股沟斜切口解剖显露疝囊 ,术中证实为股疝 ,疝内容物为腹膜外脂、腹膜和腹腔内液体 ,疝囊为腹横筋膜。松解、回纳疝囊 ,切除相应腹膜外脂 ,打开成为疝内容物的腹膜并高位结扎之 ,此处置入PerFix充填物并固定 ,修剪Mar…  相似文献   

9.
成人脐疝无张力修补术1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伟  康骅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5):326-327
应用补片的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脐疝的治疗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普外科自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对收治的15例脐疝患者进行了无张力修补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中,男5例,女10例。年龄43~81岁,平均60岁。病史最短半年,最长24年。疝环大小2~6cm,伴有嵌顿者4例。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脐下半弧形绕脐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疝囊,距疝环一定距离(根据疝环大小)切开疝囊,将疝内容物还纳。如疝内容物为大网膜且有粘连,可将部分大网膜切除,同时切除多余的疝囊…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74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5年,肿块不能回纳消失伴胀痛3 d入院。入院体检右侧阴囊见15 cm×10 cm肿块,质韧,边界尚清,平卧位不能回纳消失,外环口可触及扩大,阴囊透光未检,左侧阴囊及睾丸正常,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嵌顿疝。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疝囊呈15 cm×6 cm,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突出,证实为斜疝,内环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年龄 8个月~ 10岁 ,均为单侧 ;右侧 6例 ,左侧2例。 2例腹股沟斜疝 ,4例交通性鞘膜积液 ,2例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并发腹股沟斜疝 ,疝内容物均为大网膜。手术经腹股沟皮肤皱褶处作横切口 ,长约 1.5cm~ 2 .0cm ,切开腹壁浅筋膜 ,暴露腹外斜肌腱膜 ,沿腱膜纹理切开。注意保护下方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然后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稍向上钝性分离 ,不必切断 ,游离精索 ,用 8号导尿管轻轻提起 ,在精索前上方分开提睾肌找出疝囊。剪开疝囊 ,回纳疝内容物 ,常规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8例患者创口均采用 6 0Dexon线内…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6 5岁。因右腹股沟区可纳性包块 1年 ,不能回纳伴疼痛 3h入院。体查 :腹部稍膨隆 ,腹水征 (± ) ,右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2cm× 9cm× 5cm大小肿物 ,肿物约有 1/3进入阴囊内 ,有触痛 ,平卧后不能回纳入腹腔。诊断 :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入院后即予手术 ,术中切开疝囊时 ,即有大量的胶冻样液体溢出 ,疝囊内有一约8cm× 6cm× 4cm大小的胶冻样肿物 ,与大网膜相连 ,将其切除送病检。从疝囊颈探查腹腔 ,腹膜脏面布满大小不等的肿物。行疝囊高位结扎及McVay法修补术。切口用大量生理盐水及 5 氟脲嘧啶冲洗。术后患者拒…  相似文献   

13.
造口旁疝是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发生率约5%~10%。但巨大切口旁疝罕见。我科对1例直肠癌Miles术后巨大切口旁疝的患者采用造口易位、疝原位聚丙烯网(Prolene)修补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17年前因直肠癌行Miles根治术。术后2年结肠造口旁有可回纳的肿块突出,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呈半球状下垂于左侧腹股沟。 检查发现,患者造口旁疝呈半球状突出,约为40cm×25cm×30cm,经肠道准备在全麻下手术,先将结肠造口封闭。见结肠造口旁腹壁缺损,形成10mm×8cm疝口,左半结肠及大网膜经疝口进入皮下疝囊内,与疝囊壁明显粘连,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0岁.1988年因直肠炎性狭窄行乙状结肠左下腹壁造口术,1995年因造口旁疝行原位修补术.术后3年因造口旁再次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排便困难收入院.查体: 左下腹壁见人工肛门,其周围疝块为25 cm×20 cm×10 cm大,以外侧及下方为主,皮下见肠型及蠕动波,平卧时疝内容物不能全部回纳.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选距人工肛门外侧8 cm,从外上向内下斜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即入疝囊内,内容物为小肠,约1.2 m长,多处与皮下粘连,锐性剥离松解粘连,还纳小肠.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49岁,患者16岁曾行“阑尾切除术”,2006因右下腹嵌顿疝在外院行嵌顿疝还纳、疝修补术,术后半年疝复发。2007年8月以腹壁切口疝入我院。体检,右下腹有一长约20cm的手术瘢痕,其下有一大小约15cm×15cm的可回纳性包快。于2007年8月29日行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极其菲薄,  相似文献   

16.
Litter疝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性,42岁。2005年7月因发现右腹股沟包块15h入院。包块不能回纳伴疼痛,有便意感,肛门排气,无恶心呕吐。入院查体:于右侧腹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突起,约3cm×3cm×2cm,有压痛,界限清,质中等强度,不能回纳,透光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0.76。入院诊断:右侧股疝嵌顿。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疝囊经股环进入股管至卵圆窝突出于皮下,被腹股沟韧带卡压,疝内容物为小肠憩室,形成嵌顿。憩室为2.5cm×2.5cm×2.0cm,憩室壁水肿明显。探查憩室距回盲部约60cm。术中确诊为右侧股疝嵌顿,Litter疝。即行憩室…  相似文献   

17.
<正>脐疝是腹壁疝的一种,它被定义为腹内容物经由脐部薄弱区域突出的一种疾病,其患病率约占腹壁疝的6%[1]。脐疝分为婴幼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两种。脐疝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2],其致病因素包括腹内压增高及腹壁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劣化[3]。成人脐疝的疝环通常较小,疝内容物多为肠段及网膜组织,由于病程较长,通常可在疝环周围形成坚韧的瘢痕组织,且疝内容物易与疝囊发生广泛粘连。随着疾病的发展常可引起腹部不适和消化道症状,进而引起疝  相似文献   

18.
脐部肠壁疝误诊脐卵黄管漏 患者,男,24岁,儿时有脐疝史,入院前3年因剧咳后突发脐部剧痛并出现包块,逐渐出现红肿,在当地诊所以中药外敷数日穿破,红肿部分消退,但创口时愈时发。以脐卵黄管漏面收治本科。在硬外麻下探查腹腔见与脐相连为距屈氏韧带约90cm之空肠,周围粘有大网膜,分离见肠管壁部有直径约2.0cm与脐相连,回盲部及回肠未见异常,经脐漏  相似文献   

19.
例 1,女,45岁,左颈前囊性肿块半年,无不适.8年前曾因“左甲状腺瘤”行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查体:颈前下部有弧形切口斑痕,左甲状腺下极可触及3cm X 2cm囊性肿块,随吞咽上下活动.B上超检查提示左甲状腺下极囊性肿块,同位素扫描示左甲状腺下极冷结节.化验:血钙血磷正常.术中见左甲状腺下极被膜外有一5cm X 5cm囊肿,壁薄光滑,囊肿切除,囊内含无色浆液性液体.病理诊断:甲状旁腺囊肿.  相似文献   

20.
腹外疝是一组常见外科疾病,包括最多见的腹股沟疝,其次是股疝,还有切口疝、白线疝等等,均表现为突出于体表外的肿块,还可以并发嵌顿或绞窄,不仅有碍于生活、工作与健康,还可危及生命,因而绝大多数腹外疝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要点是回纳进入疝囊的常态肠段、封闭疝门、切除或旷置远端疝囊、修补内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