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灶清除后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采用经胸或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卧床2~3个月,抗结核治疗1.0~1.5年。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疗效满意,1年内结核病无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植骨后3~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加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在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对比分析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调查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患者治疗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12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输液及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方法为A组;16例患者采用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为B组,对A、B两组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消失、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3、10周,多于B组患者的7、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分别为11、9.5周,多于B组患者的6.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花费分别为2.77万元,略少于B组患者的3.44万元。结论切口病灶切除手术疗效好、病程短,能够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的炎性组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临床可推广该方法进行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后椎间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采用经胸或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内固定术。术后卧床2~3个月,抗结核治疗1.0~1.5年。结果平均随访29个月,疗效满意,1年内结核病无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植骨后3~6个月骨性愈合。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加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在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2月75例腰椎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治疗后在相关感染指标、影像学评价、功能评价方面的变化,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术后14d拆线,平均住院34d;术前、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在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评价显示,治疗3、6个月后优良率,分别为89.33%、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评价显示,治疗6、12个月后优良率,分别为90.67%、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术后迟发性椎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杨金海 《职业与健康》2007,23(10):867-867
脊柱结核(TB)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TB病人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案。关于如何才能彻底清除病灶到目前为止有许多的方法,以胸椎TB为例就有:经胸病灶清除术、传统的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术、经胸廓内胸膜外病灶清除术、椎板切除病灶清除术等。椎管减压使受压的脊髓解除压迫也有许多的方法:椎板减压术、肋横突切除侧前方减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01/2008-04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0~59岁,平均32岁.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塌陷2例,双椎体破坏塌陷楔形变11例,3椎体破坏3例,胸腰脊柱后凸畸形9例,Cobb's角10°~25°平均16°.血沉38~86 mm/h.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0~12月.结果 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16月,平均10个月.椎间植骨5~7月均获骨性融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钢板螺钉无松动、脱出与折断.9例胸腰脊柱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0°.血沉于术后3~5月恢复到正常.随访期内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 胸腰椎结核行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骨性融合,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12例脊柱结核患者,10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加一期前路K-plate钢板固定,2例腰,椎及骶椎结核,先后行椎弓根GSSⅣ型系统固定,再变换体位经腹膜外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结果 随访10~24个月,12例患者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未引起结核扩散,植骨全部成活,无复发,无后凸侧弯畸形,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结论 对椎体有明显破坏的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且可防止远期矫正角度的丢失,术后脊柱的即刻稳定性可使患者早期下床并进行康复锻炼.而且能为脊柱融合和结核病灶的静止提供-个良好的力学环境,达到维持矫正后凸畸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椎体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5月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椎体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6例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治愈率、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术后3~36个月(平均22.5个月)的随访,16例患者疼痛症状均在1周内迅速改善,植骨均融合,病变腰椎间隙高度恢复,无内固定装置松动或断裂,相关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未观察到明确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椎体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疗效确切,且具有对病灶清除彻底、对后方的脊髓及神经干扰较小、不影响后柱的稳定性及症状改善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并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腰椎椎间隙感染的16例患者, 予以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 同时结合置管冲洗引流, 术中取病灶组织, 术后进行细菌培养及基因检测。手术前后用麦吉尔疼痛问卷(McGill)评分定量动态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的变化, 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疗效, 术后随访12~36个月复查X线片、CT和MRI评估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16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疼痛分数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McGil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JOA评分治疗改善率:优10例, 良5例, 可1例, 优良率为93.8%。16例患者随访均复查X线片、CT和MRI, 结果显示术后18个月椎间隙感染未复发。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病灶清除结合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可以有效清除坏死组织, 并且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9年6月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共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6例,Ⅲ度滑脱3例;退变性滑脱15例,峡部裂性滑脱6例,伴椎管狭窄14例,L4/L513例,L5/S18例,腰椎侧凸10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获得12个月~36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时均行X线平片检查。12个月后所有患者植骨全部融合(骨性融合标准是形成连续骨小梁桥接于融合区,动力位椎间成角小于4°,融合率100%,好转率: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椎间植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矫形效果丢失少、晚期下腰痛发生率低,应用自体骨块植骨,既能为患者节省费用,减轻经济负担,又能达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观察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日本骨科学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 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JOA下腰痛评分分别为(15.45±2.73)、(27.18±2.08)、(28.18± 1.25)、(28.54±1.21)分,术前JOA下腰痛评分与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时间1~ 10年,平均7.9年,术后随访优8例,良2例,可1例.无复发及医源性腰椎不稳.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且能与传统切开手术达到相同的减压目的,故其可作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86-4587
目的 研究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20名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接受PLIF的观察组和PLF的对照组,观察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32.23±19.21) min、术中出血量(583.73±43.79) ml,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椎间隙高度(9.72±1.02) 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0.93) mm;椎体融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生活质量优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经后路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PLIF)虽然耗时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是能够有效增加椎间隙高度、提高椎体融合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分析该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策略及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5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局部麻醉下,应用Nd:YAG激光治疗,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透视下定位,光纤由浅入深插入烧灼,每次发射1 s,间歇1 s,单节段激光总量400~800 J.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奥斯维斯失能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ODI评分由术前的(31.10±2.92)分改善至术后的(11.80±2.62)分(t=3.067,P<0.01);VAS评分由术前的(7.00±1.41)分改善至术后的(3.00±0.81)分(t=2.802,P<0.01).优36例,良10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82.1%(46/56).无椎间盘感染、腰大肌血肿、神经根和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PLDD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良好,手术安全,耗时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差异。方法对2000年8月~2005年7月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12例与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12例患者平均随访17.5个月(6~30个月),临床评价:优9例,良2例,尚可1例;行人工髓核置换的2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4~18个月),临床评价:优19例,良5例,尚可2例,另有2例术后1个月出现假体移位并症状复发,再次手术取出。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置换均可恢复椎间隙高度,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后者手术易操作,创伤小,费用低,更易为术者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朱氏堂远红外骨痛舒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字2005第2260309号朱氏堂远红外骨痛舒贴外敷治疗腰间盘突出症478例。结果运用中药奇方朱氏堂1号与2号方内服和鲁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60309号朱氏堂远红外骨痛舒贴外敷治疗478例患者经半年至2年随访,痊愈256例,占53.6%;显效179例,占37.4%;好转34例,占7.1%;无效9例,占1.88%;总有效469例,占98.1%。结论该疗法集内服与外敷之优势,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软坚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朱氏堂1号与2号方内服和鲁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60309号朱氏堂远红外骨痛舒贴外敷联用是一种简单、有效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综合疗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即采用腰椎牵引、手法按摩、中频电疗、电针治疗,配合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灯盏花素药物治疗;与单纯采用腰椎牵引,手法按摩,中频电疗,电针的治疗作比较.结果以治疗后腰痛、麻木和肌力改善情况为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农村居民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患病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湖南省某市3个乡50 123名居民中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3例中,随机选择152例为病例组,选择与病例组在性别和年龄段构成相似的健康居民167人为对照组,问卷调查各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 非条件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显示阳性腰椎疾患家族史、腰部诊疗或手术、紧张心理、腰背部急性损伤、固定工作体位和BMI≥23.0 kg/m2是该地区居民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logistic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到0.809,当概率分界点设为0.4时,预测准确率为74.0%,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74.3%.结论 农村居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实现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