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清热活血组分治疗急性脑梗死火毒证的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角叉菜胶以及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的方法建立急性脑梗死火毒证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N)、假手术组( S)、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I)、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组( A)、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组(B)、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治疗组(C)、苦碟子注射液(1.8 mL/kg)+血栓通注射液(80 mg/kg)治疗组(D)、苦碟子注射液(7.2 mL/kg)+血栓通注射液(20 mg/kg)治疗组( E),共8组。通过TTC染色观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比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梗死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及IKKβ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均有所减小(P<0.05),其中清热活血组脑梗死面积比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1)。3个清热活血组较苦碟子组和血栓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其NF-κB p65、IKKβ蛋白均呈高表达( P<0.01),而各个给药组NF-κB p65、IKK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所下降。C、E组大鼠患侧大脑皮层中NF-κB p65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 P<0.01);而苦碟子治疗组和血栓通治疗组NF-κB p65蛋白表达虽然较模型组有所减少( P<0.05),但相对C组、E组下降不明显。3个清热活血组与苦碟子治疗组、血栓通治疗组相比较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 C、D、E组较苦碟治疗组IKKβ蛋白表达下降较明显(P<0.01)。另外,3个清热活血组IKKβ的蛋白表达较血栓通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1);C、E组较苦碟子治疗组IKKβ蛋白表达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③模型组NF-κB p65、IKKβ 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上调,正常组的表达仅为模型组的0.37、0.48倍。各给药组NF-κB p65、IKKβ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其中D组NF-κB p65、IKKβ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差异( P<0.05);E组IKKβ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差异( P<0.05);而E组NF-κB p65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 P<0.01)。结论清热活血联合应用组可通过抑制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IKKβ、NF-κB p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AF)刺激人单核细胞,探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PAAF收集自重症胰腺炎患者.将体外培养的人单核细胞THP-1分为4组:对照组(C组)、实验组(A组)、吡格列酮组(P组)、GW9662(G组).A组用PAAF刺激细胞;P组加入终浓度为20 μmol/L吡格列酮,2h后再用PAAF刺激细胞;G组先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30 min后加入吡格列酮,2h后再用PAAF刺激细胞.12 h后收集4组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TNF-α、IL-6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 p65、p38MAPK的活化程度和Iκ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AAF刺激后,A组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mRNA表达增加,NF-κB、p38MAPK活化,IκB蛋白水平降低,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组经吡格列酮干预后,TNF-α、IL-6的mRNA表达降低,NF-κB、p38MAPK活性下调,IκB蛋白表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应用GW9662后可拮抗吡格列酮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TNF-α、IL-6的mRNA表达增加,NF-κB、p38MAPK活化,IκB蛋白水平降低,与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NF-κB、p38MAPK炎症信号通路活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控制炎症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P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利用Schmidt法并加以改良(逆行胰胆内加压注射5%牛磺胆酸钠0.1mL/100g)复制SAP模型,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腹水淀粉酶,同时行病理切片进行姨隙病理评分,应用Western blot法榆浸4胰腺组织NF-κB表达,运用ELISA法检测IL-6的变化。结果大鼠血清淀粉酶、腹水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点SAP组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均〈0.01).吡格列酮预处理组较SAP组明显降低。造模3h后,SAP组胰腺组织中NFnκB p65持续上调。呈时间依赖性,6h与3h比较差异届著(P〈0.01),12h与6h比较差异显著(P〈0.01);假手术组NF-κB p65表达很低;吡格列酮预处理组NF-κB也有表达,但是在相对廊的时间点明显弱于SAP组(P〈0.01)。IL-6的表达SAP组明显增加,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在相对应的时间点均降低(P〈0.01)。结论NF-κB的活化作为始动因子参与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NF-κB表达与大鼠胰腺组织损伤呈正相关;抑制NF-κB的表达,下调炎症介质的表达,可减轻胰腺炎症。  相似文献   

4.
李凤云  杨凤兰  张秀萍  刘志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595-359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GW9662组及DMSO组,每组各16只,术前5 d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取体内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HE染色观察左心室前壁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四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吡格列酮组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吡格列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通过负性调节NF-κB p65含量水平进而减少IFN-γ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相应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MS模型组(B组),构建MS模型后将B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1组)、麝香保心丸组(B2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组(B3组,吡格列酮1.5 mg·kg-1·d-1)、麝香保心丸+吡格列酮组(B4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1.5 mg·kg-1·d-1)。比较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大鼠心肌组织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B组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A组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B2、B3、B4组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B1组改善(P<0.05,P<0.01),且B4组改善情况较B2、B3组更明显(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下调,PPAR-α、PPAR-γ表达增加(P<0.05),这种调控在B4组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均可调控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两者合用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吡格列酮预处理组(PGZ组)及吡格列酮+GW9662预处理组(PGZ+GW9662组),每组10只.再灌注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取胰腺组织检测核因子-κB (NF-κB)、Bcl-2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其余3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升高,SOD、Bcl-2表达则明显降低(F=21.72~356.76,q=4.37~10.13,P<0.05);与IR组相比,PGZ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均明显降低,SOD、Bcl-2表达明显升高(q=3.45~8.72,P<0.05);而PGZ+GW9662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16~1.13,P>0.05);与PGZ组相比,PGZ+GW9662 组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和胰腺组织NF-κB活性表达明显增加,SOD、Bcl-2表达明显降低(q=3.77~8.98,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能是通过PPARγ途径上调SOD的活性、Bcl-2表达及下调NF-κB表达,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链尿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NF)-κB抑制蛋白激酶(IKK)和其下游作用物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糖尿病组(B)和罗格列酮干预组(C),分别于实验8周和12周检测血糖、血清C肽水平,心重指数和心肌细胞面积,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周和12周STZ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化IKK和磷酸化IκBα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的心重指数、心肌细胞表面积及IKK和IκBα表达增加(P〈0.01);而罗格列酮干预组的心重指数、心肌细胞表面积及IKK和IκBα表达低于糖尿病组(P〈0.01)。讨论罗格列酮能抑制IKK活化,进而抑制IκBα降解,降低NF-κB活化水平,最终延缓心肌损伤,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峰  吴洁  王晓  黄引平  周静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0):1647-1651
目的 观察黄连素对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雌性SD大鼠5周,交配受孕后第1天腹腔注射STZ(25 mg/kg)建立GDM大鼠模型,妊娠第1~19天黄连素溶液[200 mg/(kg·d)]灌胃干预。监测各组大鼠孕期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于妊娠第20天剖宫取胎,测量各组胎鼠和胎盘重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各组肝脏组织CRP、TNF-α基因和蛋白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细胞IKK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模型组孕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胎鼠和胎盘的重量明显增加(均P<0.05),肝脏组织CRP、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多(均P<0.05),肝细胞IKKβ蛋白和核NF-κB蛋白的表达增多(均P<0.05)。经黄连素干预后GDM孕鼠肝脏细胞浆IKKβ蛋白和核NF-κB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CRP、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空腹血糖降低(均P<0.05)。 结论 黄连素可以通过IKK/NF-κB信号通路,抑制NF-κB核转位,降低GDM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活性、tau蛋白异常磷酸化(p-tau)的影响,为临床防治AD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海马CA1区注射冈田酸(OA)制备AD模型;低、高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4周,其余组给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GSK-3β活性、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GSK-3β、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吡格列酮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海马GSK-3β、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低、高吡格列酮组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改善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降低GSK-3β活性、减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间歇性低氧大鼠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OS-AHS模型,将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组、吡格列酮干预组,每组12只。干预组给予吡格列酮10ml·kg-1·d-1灌胃,模型、对照组均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实验8周终点处死大鼠,硫代巴比妥酸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色法、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NF-α、MDA、GsH-Px、H(JMA-IR及胰腺组织NF-K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干预组大鼠血清TNF-α、MDA、FBG、FlNS、HOMA-IR及胰腺组织NF-KB蛋白表达均升高,GSH-Px水平降低(P〈O.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清TNF-α、MDA、FBG、FINS、HOMA-IR及胰腺组织NF-KB蛋白表达均降低,GSH-Px水平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通过抑制NF-κB核转位降低慢性间歇行低氧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慈菇消脂丸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核转录因子κB(NF-κB)、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解毒化痰法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慈菇消脂丸高、中、低剂量组,盐酸吡格列酮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建立NAFLD模型后,连续药物治疗6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取肝脏和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血脂;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NF-κB、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呈中重度脂肪变性并同时伴有肝细胞凋亡;肝组织中NF-κB、Bax蛋白表达增强(P0.01),Bcl-2蛋白表达减低(P0.01),Bcl-2/Bax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慈菇消脂丸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水平降低(P0.01);肝组织NF-κB、Bax蛋白表达减低(P0.01),Bcl-2蛋白和Bcl-2/Bax比值升高(P0.05)。与盐酸吡格列酮组比较,慈菇消脂丸高剂量下调NF-κB蛋白、上调Bcl-2蛋白表达的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慈菇消脂丸能够明显改善NAFLD大鼠肝功及血脂;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NF-κB、Bax蛋白表达,使Bcl-2/Bax比值升高,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起到防治N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海马与结肠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IκB)激酶β(IκB kinase beta,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NF-kappa-B inhibitor alpha,IKB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IBS-D的机制。方法 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采用慢性束缚联合番泻叶灌胃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予以艾灸“天枢”“上巨虚”,每日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治疗后,观察大鼠稀便率和直肠扩张所引起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下降(P<0.05),稀便率明显升高(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AWR的最小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稀便率明显下降(P<0.05);海马和结肠组织中IKKβ、IK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天枢”“上巨虚”改善IBS-D大鼠腹泻症状和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艾灸抑制海马与结肠组织 IKKβ/IKB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脑-肠轴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高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至90%融合,换上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并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模型组、吡格列酮低剂量组(10μmol/L)和高剂量组(20μmol/L),继续培养48h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液及心肌细胞,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以及心肌细胞中蛋白P38MAPK的表达量和NF-κB的活性。结果 高糖下的细胞经吡格列酮药物处理后LDH、IL-6、TNF-α的含量、P38MAPK的表达量和NF-κB的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 吡格列酮能抑制高糖培养下心肌细胞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Aβ1-42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脑室内一次性注射Aβ1-42制备AD动物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spase-3蛋白在Aβ1-42模型组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吡格列酮组(20mg·kg-1,40mg·kg-1,80 mg·kg-1)的easpase-3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吡格列酮40 mg·kg-1治疗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要少于20、80 mg·kg-1剂量组.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明显的抑制Aβ1-42引起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链尿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核因子(NF)-κB抑制蛋白激酶(IKK)和其下游作用物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糖尿病组(B)和罗格列酮干预组(C),分别于实验8周和12周检测血糖、血清C肽水平,心重指数和心肌细胞面积,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周和12周STZ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化IKK和磷酸化IκBα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的心重指数、心肌细胞表面积及IKK和IκBα表达增加(P<0.01);而罗格列酮干预组的心重指数、心肌细胞表面积及IKK和IκBα表达低于糖尿病组(P<0.01)。讨论罗格列酮能抑制IKK活化,进而抑制IκBα降解,降低NF-κB活化水平,最终延缓心肌损伤,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联素(APN)与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激酶(IKK)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用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估。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APN和IKK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GIR60~120(0.76±0.28vs4.26±0.70)mg·kg-1·min-1,P<0.01];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大鼠脂肪组织APN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A值APN/β-actin0.39±0.23vs1.26±0.30,P<0.05)、IKK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A值IKK/β-actin0.99±0.10vs0.17±0.02,P<0.05),APN与IKK mRNA的表达相关(r=-0.83,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APN与IKK mRNA的表达显著负相关,提示IKK引起的NK-κB的活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时脂肪组织APN合成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核因子κB与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蜕皮甾酮处理组与吡格列酮处理组,每组12只.模型组应用改良高脂饲料喂养,蜕皮甾酮组与吡格列酮组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应用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应用基础饲料喂养.实验1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检测肝脏指数、血清与肝组织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mRNA 水平变化.结果 蜕皮甾酮组和吡格列酮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蜕皮甾酮和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降低明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显著;蜕皮甾酮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明显减轻(P<0.05).蜕皮甾酮和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核因子κB水平明显降低(P<0.01),PPAR-γ mRNA显著增加(P<0.05).结论 蜕皮甾酮具有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酶学,通过增加肝组织SOD的含量和减少MDA的含量来减轻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增加肝组织PPAR-γmRNA和减少核因子κB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肝脏炎症,发挥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κB分子的上游蛋白激酶(IKKβ)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病理变化的可能机制及灭幽汤在治疗HAG时的影响效应。方法建立HAG模型,采用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液灌胃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丽珠得乐组、灭幽汤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I、KKβ的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灭幽汤组能明显减轻胃组织的炎症反应,能抑制HAG胃组织中NF-κBI、KKβ蛋白的活性。正常对照组小鼠胃黏膜组织细胞内均有少量IKKβ、NF-κB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黏膜IKKβ及NF-κB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灭幽汤组小鼠胃黏膜IKKβ及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灭幽汤能抑制H.pylori,改善胃黏膜血流,减轻胃黏膜炎症。NF-κB和IKKβ在HAG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灭幽汤治疗HAG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KKβ的激活和阻止NF-κB的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毛冬青皂酮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保护机制。方法:从60只SPF级SD大鼠中随机选取50只,建立大鼠动脉闭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余下10只记作假手术组。将成功建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0.03 g·kg~(-1)莫尼地平溶于2 mL生理盐水灌胃,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使用0.2 g·kg~(-1)、0.1 g·kg~(-1)、0.05 g·kg~(-1)毛冬青皂酮胶囊颗粒溶于2 mL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6 d,每天1次。治疗6 d后,在第7天时,按照Longa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取大鼠眼底静脉丛血,收集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断头法处死大鼠后取模型大鼠大脑皮层梗死部位组织和假手术组大鼠相同位置的大脑皮层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病理变化;通过RT-qPCR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κBα、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κB抑制蛋白激酶β(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kinaseβ,IKKβ) 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of NF-κBα,IκBα)、NF-κBp65、IKKβ、磷酸化κB抑制蛋白激酶β(phosphorylation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kinaseβ,p-IKKβ)水平。结果: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对照组、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毛冬青皂酮胶囊中剂量组、毛冬青皂酮胶囊低剂量组在治疗后评分均降低(P0.05),给药前模型组、对照组、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毛冬青皂酮胶囊中剂量组、毛冬青皂酮胶囊低剂量组均高于假手术组,给药后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对照组和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和毛冬青皂酮胶囊中剂量组均低于毛冬青皂酮胶囊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对照组和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低于毛冬青皂酮胶囊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大脑皮层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水肿严重,对照组和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有所减轻,高剂量组病理变化与假手术组最接近;大脑皮层组织IκBα和IKK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IκBα、p-IKKβ水平比较: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对照组和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低于毛冬青皂酮胶囊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毛冬青皂酮胶囊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毛冬青皂酮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轻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其减轻大鼠神经炎性损伤的机制为下调NF-κBp65、IκBα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IκBα、p-IKKβ水平,从而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吡格列酮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吡格列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心电图无异常的大鼠34只,随机分为T1组和T2组,T1组再分为对照组(n=5)和吡格列酮组(n=5),T2组分为假手数组(n=8)、对照组(n=8)、吡格列酮组(n=8)。假手数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余各组均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再灌注4 h。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3 mg/(kg.d)灌胃1周,第8 d冠状动脉结扎前1 h再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灌胃处理。T1组用于测量各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T2组用于观察各组再灌注4 h后血清中磷酸激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实验检测过氧化物增殖子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kappa B(NF-κB),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ASA)检测心肌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变化情况。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吡格列酮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1),血清CK-MB、LDH水平下降明显(P<0.01),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②应用吡格列酮后,能够增强缺血再灌注心肌PPAR-γ表达,而NF-κB、MCP-1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而抑制NF-κB表达,从而下调MCP-1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