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溃疡证候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关于中医药治疗胃溃疡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建立胃溃疡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对其病性、病位证候要素的分布及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检索并筛查共纳入325篇文献,共提取病位要素4个,分别为胃、脾、肝、胆;病性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血瘀、热(火)、气虚、阳虚、阴虚、湿、寒、痰、食积;共挖掘出4对正相关关系的证素对,支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湿-热(火)、气虚-气滞、气虚-血瘀。结论胃溃疡的病位证候要素按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胃脾肝胆;病性证候要素按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血瘀热(火)气虚阳虚阴虚湿寒痰食积;证素组合规律中出现频次50次者,由高到低为脾+胃+阳虚肝+胃+气滞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胃+阴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慢性胃炎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PLGC)转化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并通过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共592例。其中,CNAG338例、CAG134例、PLGC120例。应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经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CNAG得到证候类型9个,前3位依次为脾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CAG得到证候类型10个,前3位依次为肝胃不和证、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PLGC得到证候类型10个,前3位依次为胃阴不足证、胃阳亏虚证、瘀阻胃络证。根据因子构成提取证候要素,结合描述性统计结果,CNAG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气虚湿阳虚;CAG病位证素:胃肝脾,病性证素:气滞热阳虚湿瘀阴虚气虚;PLGC病位证素:胃脾肝,病性证素:热阳虚阴虚气滞瘀湿气虚,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阶段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在由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转化过程中存在由实至虚、渐见阴虚、血瘀的证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主要病名下的证素分布特点,总结慢性胃炎的发病规律。方法选择慢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痛"、"胃痞"患者各60例,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其证候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痛和胃痞主要病位证素相同,为胃、脾、肝;主要病性证素相同,为气滞、阳虚、气虚、湿;证素组合频率较高的有:肝脾胃加气滞加气虚、脾胃气虚、脾胃湿、脾胃阳虚、肝脾胃气滞。结论慢性胃炎的证素特点和发病规律基本相同,病变实质为虚实夹杂,虚证以脾气虚弱、脾阳不足为主,实证以胃气不降、肝气郁滞、湿邪阻滞为主。  相似文献   

6.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48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小儿脑瘫虚证证素中阴虚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P<0.05,P<0.01),气虚高于阳虚(P<0.05);小儿脑瘫实证证素中湿、痰、气滞、热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小儿脑瘫病位证素以肝、肾积分显著高于脾、心(P<0.05,P<0.01)。结论小儿脑瘫多属虚实夹杂之证,虚证证素主要以阴虚、气虚、血虚为主;实证证素主要以湿、痰、气滞、热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肾。  相似文献   

8.
非萎缩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萎缩性胃炎(CSG)到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证候演变。方法对4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从CSG到CAG的中医证候演变。结果慢性胃炎有9个病性要素:气虚、气滞、湿、热、阴虚、阳虚、瘀血、食积、寒;8个基本证型:类肝胃不和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脾寒胃热证、类湿热蕴结证、类脾胃虚弱证(气虚、阳虚)、类瘀阻胃络证、类饮食停滞证、类胃阴不足证。经χ2检验,CSG与气虚、气滞、热、阳虚、瘀血、食积、寒相关性较高,而CAG则与阴虚和湿相关性较高,尤其与阴虚关系密切;9个病性要素与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CSG的相关性依次为:食积热阴虚,食积气滞阴虚,食积寒阴虚,食积湿,瘀血湿,气虚阴虚,阳虚阴虚,瘀血阴虚;Hp阳性的CAG则刚好相反。经χ2检验,类胃阴不足证与CAG相关性较高,CSG则与除类湿热蕴结证之外的其余6个基本证型相关性较高;8个基本证型与Hp阳性的CSG的相关性依次为:类饮食停滞证类肝胃郁热证类胃阴不足证,类饮食停滞证类脾胃虚弱证类胃阴不足证,类饮食停滞证类湿热蕴结证,类瘀阻胃络证类湿热蕴结证,类肝胃不和证类胃阴不足证,类瘀阻胃络证类胃阴不足证;Hp阳性CAG则刚好相反。结论饮食积滞,是慢性胃炎最早出现的中医证候,其后渐次出现湿、热、瘀血等。正虚贯穿慢性胃炎发病的整个过程,CSG阶段以邪实为主,或是虚实夹杂,至CAG阶段,则以正虚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根据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对64个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64个公因子,提取其中特征根值〉1的18个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组合进行初步诠释。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为肝、心、脾、肺、肾、胃、胆;病性类为气滞、热(火)、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提示的常见证候有16个,虚证类为肝阴虚、心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实证类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胃火炽盛、湿热内阻、气郁痰阻、痰湿中阻;虚实夹杂类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初步提取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辨证规范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辨证规律.方法 选择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阴虚、血虚、阳虚显著高于气虚(P<0.05,P<0.01),阴虚、血虚高于阳虚(P<0.05);国绝经期综合征实证证素肝郁、气滞、热积分显著高于湿、痰(P<0.05,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证素以肝、肾、脾积分显著高于肺、心(P<0.01).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主要以阴虚、血虚、阳虚为主:实证证素主要以肝郁、气滞、热为主;病住证素主要在肝、肾、脾,属虚实夹杂之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证素辨证分析李东垣升阳法,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中命名"升阳"的方证,共17个,筛选症状,通过计算各症状对证素贡献度的和,确定升阳法对应的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得出证名。结果:病位证素有脾、肝、大肠、胆、小肠、胃、肾,病性证素有气滞、湿、气虚、血瘀、阳虚、脓、热,其中气滞、湿、脾是Ⅲ级证素,气虚、肝、血瘀、大肠、胆是Ⅱ级证素,小肠、阳虚、胃、脓、肾、热是Ⅰ级证素。结论:李东垣升阳法主要针对气虚、郁和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证素规律.方法 选择83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PCOS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胞宫、肾,其次为肝、脾、肺;PCOS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阴虚、阳虚、血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阴虚、阳虚、血虚积分(P<0.01);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痰、湿、血瘀、热,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痰、湿、血瘀、热积分(P<0.01).结论 PCOS的病位以胞宫、肾为先,从胞宫、肾论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虚证证素以气虚为主,实证证素以气滞为主,病性多为本虚标实,单纯虚及单纯实的证素均较少.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内部特征,从而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证候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候要素有:病位方面为肝、胆、脾、肾、胃、中焦、络;病性方面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热、气郁、血瘀、毒、寒、水、痰.结论通过总结本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为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近15年文献报道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对近15年胃癌术后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3个证素中,气虚频率最高(36.01%),其次为血虚(9.44%)、阳虚(8.74%)、气滞(7.69%)、阴虚(7.69%)等;作用靶点主要位于胃(37.18%),其次为脾(35.38%)、肝(9.03%)等。单一病性证素构成的证候有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等,累积频率8.24%。两病性证素的组合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血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等,累积频率4.39%。单一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靶点以胃、肾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表现为肾气虚、胃气滞、胃阳虚、胃阴虚,累积频率为83.52%。三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为两病性证素+单一作用靶点构成,组合有脾阳气虚证、胃气阴两虚证,累积频率为3.8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为本,气滞、血瘀、湿热等为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三种疾病基于经验辨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六个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临床调查,开放式采集调查医生的经验辨证并提取证候要素,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23例抑郁症中出现185个证候,573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出现112个证候,5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出现146个证候.出现频率在5%以上者:抑郁症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慢性乙型肝炎为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慢性肾功能衰竭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②三种疾病共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2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为:抑郁症是肝、脾、心,气滞、气虚、痰、热(火);慢性乙型肝炎是肝、脾、肾,气滞、气虚、热(火)、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脾,虚、湿、气虚、血瘀、阴虚、阳虚、热(火).③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地域分布不同.结论:临床医生对三种疾病的辨证分型的认识虽然有差异,但对证候要素的认识基本一致,提示从证候要素角度进行证候规范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肥胖文献中证候和证素的分布特征,探索证素辨证用于肥胖证候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筛选文献32篇;根据《国标》规范证名,计算证候频率;根据《证素辨证学》拆分证候,计算证素(及组合)的频次和构成比。结果:得到证候45个,前5位的是脾虚湿困证、胃热湿阻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证、脾肾两虚证,占56.6%;证素23个,前5位是脾、气虚、湿、热、胃,占62.7%;常见病位证素是脾、胃、肝、肾,常见病性证素是气虚、湿、热、痰、气滞;证素组合,在数量上以3证素、4证素、2证素为主,占94.97%,在类别上以1病位+2病性、1病性+1病位、1病位+3病性、2病位+2病性为主,占70.97%。结论:肥胖文献中传统辨证和证素辨证得到的证候特征基本一致,证素辨证适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疾病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方法]通过对107例肾上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频数统计和证素统计方法对患者的症状、证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107例肾上腺疾病患者多以头晕、疲倦、眠差、乏力、头痛、纳差等为主要首发症状.病性主要为虚实夹杂,其中嗜铬细胞瘤实证较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增生或腺瘤(无功能)、库欣综合征、肾上腺功能减退症均以虚实夹杂为主.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虚、脾虚、肾虚,实证主要有血瘀、痰、湿、气滞等.无功能性增生或腺瘤主要证素为血瘀、痰、湿、气虚、脾虚、肾虚、气滞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证素为血瘀、痰、脾虚、气虚、肾虚,嗜铬细胞瘤主要证素为血瘀、痰、气虚、肝阳、肝风,库欣综合征主要证素为痰、血瘀、气虚、气滞,肾上腺功能减退症主要证素为脾虚、血瘀、湿.证素组合方面,肾上腺增生或腺瘤(无功能)二证组合以痰+血瘀最多,其次为肾虚+血瘀.三证组合以脾虚+肾虚+血瘀最多,其次是气滞+血瘀+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三证组合为主,最多为气虚+痰+血瘀,其次为脾虚+肾虚+血瘀.嗜铬细胞瘤最多的证素组合为风痰、气虚+血瘀.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例数较少,无明显倾向性.[结论]肾上腺疾病临床证型以气虚、脾虚、肾虚、血瘀、痰、湿、气滞等证多见,其中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岭南地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y gastritis,CNAG)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有关岭南地区CNAG的中医临床研究类文献。收集文献的一般资料、病例辨证分型、处方用药,分析其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30篇,涉及证候类研究12篇,涉及用药类研究127篇。岭南地区CNAG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胃阳虚证。常见病性类证素依次为:气滞、热、气虚、湿、阳虚、阴虚。常见病位依次为胃、脾、肝。所涉及的127个中药处方共包含中药138味,以补气药、理气药、祛湿药、清热药、活血药为主。经关联规则分析,在支持度分别为10%、15%、20%,置信度为0.6的条件下,岭南地区CNAG中药处方的核心用药组合分别为211、63、25个,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362、80、35条。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及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18个核心用药组合、9首新方。【结论】岭南地区CNAG为虚实夹杂证,以实证为主,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为其核心证候,病位在胃,与脾、肝密切相关,气滞、热、气虚、湿是其基本证素;岭南地区CNAG治疗采用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理气燥湿法为主,辅以清热燥湿、活血行气等疗法,以陈夏六君子汤合四逆散为主方加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排卵障碍)的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12例PCOS(排卵障碍)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结果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涉及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虚性以精亏、阳虚、阴虚为主,实性以气滞、痰(湿)、血瘀为主;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以肾、肝、胞宫、脾、大肠为主。结论 PCOS(排卵障碍)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为精亏、气滞、痰(湿)、血瘀,病位类证候要素以肾、肝、胞宫、脾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临床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胃镜及病理检查报告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历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对应分析、类神经网络建模的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证候要素间关联性以及重要病理改变与证候要素间相关性。[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包括气虚、湿、热、血瘀、气滞、阴虚、阳虚;两两证候要素中,气虚与气滞、气虚与阳虚、湿与热、血瘀与气滞、血瘀与阳虚、气滞与阳虚的关联性较高;湿、血瘀、气虚对重要病理改变异型增生的影响较大。[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为进一步加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因病机阐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